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金培  韦新育 《地质论评》1960,20(6):238-238
南京市与江浦隔江遥遥相望;南京市的宁镇山脉地层,调查得很为详细,但江浦一带山系与宁镇山脉则是两个系统,研究得较差,特别对其地质时代,一直悬而未定,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远在1920年-1924年间,有刘季辰及赵汝均等测有25万分之一江苏南部地质图,及江苏地质图中,认为其时代应属石炭纪;朱森、李捷等著的“宁镇山脉地质”  相似文献   

2.
对安徽巢县青龙群时代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正> 安徽省巢县一带是苏、皖长江沿岸海相三迭系发育较好的地区之一。因与江苏宁镇山脉同期地层沉积相似,故已往多将这一地层与宁镇山脉青龙群对比,时代定为早三迭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安徽省地质局有关地质队及华东地质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在宁镇山脉及安徽铜陵、怀宁、贵池等地的三迭系做过许多工作,由于采到当时认为是中三迭世安尼锡期的菊石,从而将其时代改定为早、中三迭世,并进一步分为若干组。  相似文献   

3.
南京龙潭五通系胴甲类鱼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绪言龙潭是沪宁线上的一个小车站,在南京城东约三十余公里。自从1932年李四光及朱森两教授研究过龙潭及其附近的地质之后,宁镇山脉一带的地层,便进一步地奠定了基础。本文所说的五通系,就是李四光先生的乌桐系,也就是宁镇山脉地质(2)内所述的乌桐砂岩和乌桐石  相似文献   

4.
宁镇山脉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与镇江市间,该地段滨邻长江南岸是一系列近东西向的山体的总称。宁镇山脉是我国最早开展地质工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矿产基地。本世纪初,中外学者就开始在该区进行地质调查。1935年,李毓尧等在较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基础上,发表了闻名中外的“宁镇山脉地质”专著。解放以来,不但全区先后开展过1/20万和1/5万区测工作和为矿产普查勘探而投入了数以千计的钻探工作量,而且,不少教学、科研和生产部门还在区内进行过各种专题性的研究工作。因此,宁镇山脉可谓之是我国地质研究工作的摇篮之一。  相似文献   

5.
引言和县奥陶纪地层出露于县境西北部(图1)。该区奥陶系虽早有报导,但未作详细研究。由于紧邻南京,因此长期以来均认为与宁镇山脉地层相似。 1961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本区工作时,于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笔石。这一发现,对下扬子区奥陶纪地层的更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区奥陶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1963年11月中旬张全忠、仇洪安、焦世鼎三人前往该区四碾潘三道坝口测制奥陶纪地层剖面。通过野外剖面的观察和大量化石的采集,初步认为和县奥陶纪地层和宁镇山脉一带并不相似。尤其是庙坡组、四碾潘组等含笔石页岩地层的发现及其生物群的研究,我们确认这里的奥陶纪地层与鄂西、黔北一带比较接近。为了对奥陶系笔石页岩地层进行更详细的研究,次年六月由张全忠、焦世  相似文献   

6.
吕桂德 《地质论评》1959,19(9):391-391
1959年7月下旬,我们在进行宁镇山脉五万分之一综合地质测量的踏勘中,在下关与燕子矶间的幕俯山发现了寒武纪地层。从此,关于宁镇山脉究竟有无寒武纪地层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这一发现使我俩对下扬子地区的地史发育和大地构造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详细情况须待测量工作完毕后再作介绍,现仅对幕俯山寒武纪地层作一简略说明。幕俯山寒武纪地层出露在达摩洞  相似文献   

7.
林天瑞 《地质论评》1991,37(5):396-403
本文依照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对宁镇山脉寒武系地层作了进一步研究,并与扬子区寒武系一些典型剖面进行了对比。对前人的划分方案作了修订和补充,将本区寒武系分为:下寒武统小仑山组(新名),幕府山组和迈皋桥组,下中寒武统炮台山组,中上寒武统观音台组。  相似文献   

8.
关于宁镇山脉中石炭纪黄龙灰岩下部白云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邦栋 《地质论评》1959,19(5):212-215
大家都知道,在宁镇山脉一带自寒武奥陶纪起,几乎从整个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地层都发育得相当完全。自李捷、朱森等对本区进行了相当全面、详细的地质研究和分层工作以后,多少年来这里一直被看作是地层剖面的一个标准地区。近年来,由于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新的资料的发现和积累,在本区地层工作上曾出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地矿局于1986年元月19日至23日在南京召开《宁镇山脉地质志》评审会议。 50年前,地质前辈曾编著《宁镇山脉地质》一书。50年后,宁镇地区的地质研究工作广泛深入,特别是这一地区的1:5万区调工作基本完成,获得了丰富的地质矿产成果和资料。江苏省地矿局根据地矿部有关编著地质志文件的精神,决定按省内构造单元编著《宁镇山脉地质志》,于1984年底将此项任务交给江苏区调队。经过一年的努力,区调队较好地完成了此项任务。该志分6章26节,46万字,插图273张,表格127张,图版21版。参加评审的有地矿部地矿司、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地质系、合肥工大地质系、南京地矿研究所、安徽省区调队和地质研究所、江苏地矿局所属有关单位等代表。地质志的编著,使宁镇地区的地质研究工作获得了明显的提高。如在“地层”部分,  相似文献   

10.
埃迪卡拉系底部发育一套覆盖在成冰纪冰碛杂砾岩之上的碳酸盐岩地层,被称为"盖帽碳酸盐岩",它是超级温室气候事件的沉积标志层,代表了新元古代"雪球"冰期的结束。通过对宁镇山脉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野外调查,在镇江丹阳帽山剖面南沱冰碛杂砾岩层顶部发现厚约4 m的含锰碳酸盐岩。沉积岩石学和稳定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这层碳酸盐岩具有盖帽碳酸盐岩的典型特征,可以与扬子板块其他地区的盖帽碳酸盐岩进行对比。这是宁镇山脉地区存在盖帽碳酸盐岩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宁镇山脉发现前震旦系——埤城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以往,认为宁镇地区最老地层是震旦系。1977—1984年,江苏区调队在开展宁镇山脉—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期间,于镇江东部第四系覆盖区的制图钻孔中,揭露出一套变质岩层。在丹阳县埤城附近由江苏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施工的验证孔表明:—300m以上所见和制图孔岩芯(性)相似;其下至800m变质程度有渐进加深的趋势,并有混合岩化,证实本区深部有变质岩系的存在。1986年春,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李坤英等测定角闪石K-Ar表面年龄为1771±5百万年,这是目前宁镇地区发现的最古老地层——埤  相似文献   

12.
云南西部古生物地理与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仁关 《地球学报》1986,8(2):37-49
根据地层古生物的分布和发育情况,可将云南西部划分为保山—腾冲区、耿马—孟连区和兰坪—普洱区。保山—腾冲区古生代地层特别发育,耿马—孟连区主要为晚古生代地层,兰坪—普洱区和生界分布特别广泛。云南西部构造复杂,中元古代时,两个块体在哀牢山一带形成拼结带。中元古代末,两个块体在昌宁、临沧一带形成拼结带。白垩纪中期,保山—腾冲区所属的印度古陆与冈瓦纳古陆分离且向北漂移;始新世末,与欧亚古陆碰撞合并。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苏、浙、皖地区石炭系分布广泛,发育较全,含化石较丰富,地层时代和划分的分歧也较少。长期以来,关于中、下石炭统的分界,一直沿用李四光(1930)、朱森等(1935)对宁镇山脉的研究成果,以黄龙组下部白云岩底部的假整合面(即淮南运动),作为二者的分界线。但近廿年来,这一分界线似乎又成为一个争论的问题。有些地质古生物工作者将该白云岩与其上结晶灰岩的接触关系,视之为假整合,故将其单独划分出来,命名为“老虎洞白云岩”(夏邦栋,1959),归入下石炭统。有的生产单位又将它改称为“老虎洞组”(江苏省地质局区调队,1972),并认为宁镇山脉的老虎洞组与苏浙皖交界地带的白云  相似文献   

14.
宁镇山脉处于西太平洋外带,郯城—庐江断裂带之东侧。中生代,由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洲大陆的斜向俯冲和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左行剪切活动,造成了沿江下扬子地区一系列的 NE 向剪切拉张盆地和剪切挤压褶皱山系。宁镇山脉正是在这种构造背景上形成的剪切挤压褶皱山系。  相似文献   

15.
龙潭组的定义和时代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正> 以往,由于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概念上的混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习惯于用年代地层学的概念去修订岩石地层单位的定义,产生了一些不易解释或难以解决的矛盾,江苏南部地区龙潭组定义的修订就是一个例子。本文在回顾龙潭组定义变化过程的同时,试图通过宁镇山脉一条比较完整的剖面,来讨论它的定义、时代以及与其它地区“龙潭组”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丁连生 《地层学杂志》1993,17(2):130-134
<正> 江苏下、中三叠统分布于郯庐断裂东侧,响水—淮阴一线东南,主要出露于宁镇、茅山山脉、溧宜山区,苏锡地区亦有零星分布。在常州、江阴、苏州、句容、南通、启东、黄桥等地钻井中也揭示了三叠系地层。 从1924年以来,不少地层工作者对本区下、中三叠统地层提出不同的划分意见。本文主要以牙形刺为依据,参照头足类、瓣鳃类化石,结合岩性、电性特征综合分析研究,拟  相似文献   

17.
层面是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层面方位变化一直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地质学文献中所称的弗林图解得以推广。本文试图应用组构电算处理的宁镇山脉层面方位数据,作出弗林图解,进而分析宁镇构造地质中的某些问题,从而为解决宁镇山脉某些有争论的构造地质问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南京汤山“白垩纪古溶洞岩层”的年代和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汉奎  李越 《地层学杂志》2002,26(3):216-220
一些研究者将南京汤山葫芦洞的形成时代上溯到了白垩纪 ,认为洞内所见的红色、黄色岩层可与宁镇地区白垩纪的地层单元 ,如赤山组、葛村组或浦口组对比 ,是与赤山组同期异相的洞穴沉积物。通过对这套岩层在洞内外的产出状况、与围岩接触关系的进一步观察 ,并结合岩石学微相、重矿物、硼当量以及碳同位素的分析结果 ,它们的时代应是奥陶纪 ,由于受燕山期的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影响 ,因而与汤山一带常见的奥陶纪地层在产状和岩性上有所差别 ,蚀变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局部较深的蚀变作用使原岩铁化或硅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陆相白垩系地层对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曹珂 《地质论评》2013,59(1):24-40
陆地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因为缺少系统的陆相白垩纪地质记录,使得中国的陆相白垩纪地层得到了极大的关注.近十余年来,中国陆相白垩系地层学研究发展迅速,但是新的、系统的陆相白垩系地层对比成果一直缺位,这使得不同学者对中国陆相白垩系的认识存在偏差,造成诸多不必要的争论及不便.本文在收集整理前人白垩纪陆相地层对比成果的基础上,补充近十余年来火山岩年代地层学、古生物地层学及磁性地层学资料,对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进行了重新对比,旨在为中国陆相白垩系研究提供系统的年代地层框架.  相似文献   

20.
江苏南部的奥陶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江苏南部奥陶系分布于宁镇山脉的仑山、汤山和幕府山,宜兴县芳桥阳山及昆山县马鞍山。在昆山县的钻孔中也见有奥陶系。 苏南的奥陶系研究较早,但均限于宁镇山脉,经朱森等(1935)、穆恩之等(1955)、潘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