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东南下二叠统茅口组放射虫硅质岩的成因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近年来,关于华南下二叠统茅口组硅质岩成因的讨论,引起广泛的兴趣。这套硅质岩湖南称为当冲组,江西称为鸣山层,桂中称为孤峰组,在湖北被命名为珞珈组、胭脂街组或鸣山层等。这些硅质岩中,产有丰富的具有特色的阿尔图菊石、孤蜂菊石及付色尔特菊石等。在层位上多出现在龙潭组--一套含煤的碎屑岩系与栖霞组或茅口组下部之间。所以,盛金章教授(1962)曾根据生物组合和层位关系把它们置于同一层位而归属于茅口灰岩的同期异相沉积。  相似文献   

2.
浙江长兴地区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正> 中国南部二叠系与三叠系分界的层型剖面位于浙江长兴煤山(赵金科、盛金章等,1980)。在这个剖面上,1978年赵金科等把上二叠统的顶界确定在“未定名菊石带”,后经重新研究,又改归于下三叠统底部(赵金科、盛金章等,1980)。1980年5月,我们再度去上述界线层型剖面工作,在“未定名菊石带”同一层位详细采集化石,并到邻区安徽广德独山、江苏宜兴湖汷等地的相当层位调查,进一步证实在界线层型剖面上的“未定名菊石带”  相似文献   

3.
<正> 南京地区的三迭系发育较全,过去研究的资料较多。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系统的剖面测制和路线观察,将青龙群划分为青龙组(狭义)、湖山组、沧波门组;黄马青群划分为徐家山组、黄马青组(狭义)、范家塘组。 青龙群原称“青龙灰岩”,为一套含泥质碳酸盐沉积。本区青龙群可进一步划分如表1所示。其中青龙组(狭义)、湖山组的连续剖面,位于南京东郊湖山铁路边。沧波门组剖面位于南京东郊沧波门东南5公里的珠山东麓公路边。各组间及其与下伏地层均为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4.
<正> 广西隆林县隆或的马平组灰岩,与下伏黄龙组为整合接触,与上覆栖霞组由于第四纪坡积覆盖关系不清,厚215m。宜山马平组厚364m(赵金科,1947),德胜马平组厚481m(盛金章、侯祐堂等,1959),隆或马平组的厚度较小,但(竹蜓)类在地层上的垂直演化阶段仍是完整的,规律清楚。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竹蜓)类化石带。 1.Montiparus带,2.Triticites带,3.Pseudoschwagerina带,4.Pseudofusulina带。各带特征详述如下: 1.Montiparus带 为最低的(竹蜓)类化石带,厚22m。以产旋壁蜂巢层发育较差的(竹蜓)  相似文献   

5.
贾润幸  方维萱 《古地理学报》2022,24(5):1017-1028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塔西南)江格结尔地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地层剖面测量,该地区的克孜勒苏群分为5个岩性段,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岩屑砂岩、含砾砂岩、砾岩等,沉积相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其上覆的上白垩统库克拜组为介壳灰岩、膏质泥岩,沉积相为浅海相、滨海潟湖相; 下伏的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岩性主要为杂砾岩、含砂杂砾岩和石英砂岩等,沉积相为冲积扇相;三者呈整合接触。从该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的沉积特征来看,早白垩世为陆源碎屑沉积环境,在晚白垩世转入海相沉积环境。对比该区北侧陆内造山带中的拉分断陷盆地(萨热克巴依盆地)中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的地层层序,该区仅沉积了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下部3个岩性段而缺失上部岩性段,表明在早白垩世后期塔里木盆地北侧西南天山发生过一次抬升作用。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是铜铅锌铀矿等金属矿产的赋矿层位,同时也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储集层位,在铜铅锌等矿石中常可见大量的沥青等有机质,这些有机质主要源于下伏侏罗系的煤系烃源岩,并通过成矿流体参与了金属矿产的成矿作用,因而这种多矿种“同盆共存”的现象,在沉积盆地的研究中作为整体的成矿系统来研究将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贾润幸  方维萱 《古地理学报》1999,24(5):1017-1028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塔西南)江格结尔地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地层剖面测量,该地区的克孜勒苏群分为5个岩性段,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岩屑砂岩、含砾砂岩、砾岩等,沉积相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其上覆的上白垩统库克拜组为介壳灰岩、膏质泥岩,沉积相为浅海相、滨海潟湖相; 下伏的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岩性主要为杂砾岩、含砂杂砾岩和石英砂岩等,沉积相为冲积扇相;三者呈整合接触。从该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的沉积特征来看,早白垩世为陆源碎屑沉积环境,在晚白垩世转入海相沉积环境。对比该区北侧陆内造山带中的拉分断陷盆地(萨热克巴依盆地)中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的地层层序,该区仅沉积了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下部3个岩性段而缺失上部岩性段,表明在早白垩世后期塔里木盆地北侧西南天山发生过一次抬升作用。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是铜铅锌铀矿等金属矿产的赋矿层位,同时也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储集层位,在铜铅锌等矿石中常可见大量的沥青等有机质,这些有机质主要源于下伏侏罗系的煤系烃源岩,并通过成矿流体参与了金属矿产的成矿作用,因而这种多矿种“同盆共存”的现象,在沉积盆地的研究中作为整体的成矿系统来研究将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鄂西地区大隆组沉积类型及地质时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鄂西地区的大隆组富含菊石类化石 ,下部产 K onglingites、 Sanyangites、 Jinjiangoceras等 ,上部产 Pseu-dotirolites、 Tapashanites、 Changhsingoceras、 Pleuronodoceras等 ,时代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晚期至长兴期。自西而东存在 3种沉积类型 ,即为硅质岩—灰、泥岩型、泥岩—硅质岩型和硅质灰岩—泥岩型。硅质岩层在区域上存在穿时性现象。大隆组与下伏吴家坪组的接触关系有两种 :连续沉积的整合接触和间断沉积的似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8.
对藏北羌塘盆地南缘色哇地区的三叠纪与侏罗纪地层进行研究,在下侏罗统曲色组之下发现了一套以灰岩为主的地层,建立了索布查组,该组下部产晚三叠世腕足类、双壳类、六射珊瑚,上部产早侏罗世菊石,因此确定索布查组地质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应在索布查组之内,三叠系与侏罗系可能为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9.
在区域地质调查、实测地层剖面和区域对比基础上,对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的穷果群进行了研究,认为穷果群仅分布于萨嘎以西的仲巴微地体,萨嘎以东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过去识别的穷果群实为构造混杂岩(三叠系—古近系)修康岩群的大型外来岩块;与下伏二叠系曲嘎群呈(侵蚀)假整合接触,上未见顶,与修康岩群之间可能不存在直接的整合/不整合接触关系;时代为三叠纪Induan期—Carnian期。依据岩相、层位差异,穷果群由下向上可划分为屯具场组、屯具日组和尼多曲组3个地层单元。屯具场组以石英砂岩为特征,向上夹含岩屑砂岩、粉砂岩和板岩或互层,厚30~550m,顶与屯具日组整合接触,时代暂置于早三叠世早期的Induan期,大多分布于霍尔巴—仲巴地区,其下部沉积环境为(可含障壁)滨岸,向上演变为为浅表海;屯具日组以晶粒灰岩为特征夹板岩/页岩、粉砂岩,或与之互层,产较为丰富的菊石、双壳类、牙形石等化石,厚200~800m,上未见顶或与尼多曲组整合接触,广泛分布于仲巴微地体,依据Claraia和Eumorphotis双壳动物群、Flemingites和Meekoceras菊石动物群、Neospathodus牙形石动物群,其时代可归属于早三叠世晚期的Olenekian期—中三叠世,沉积于较深陆表海环境;尼多曲组以黑色、深灰色碳质板岩为特征,厚300~500m,与下伏地层整合或假整合或断层接触,上未见顶,分布于仲巴地区,牙形石Metapolygnathus cf.polygnathiformis指示其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的Carnian期,沉积于深表海。  相似文献   

10.
<正> 宁镇山脉震旦系是下扬子东部发育较完整的地区,出露于镇江孟河、埤城、仑山和南京幕府山等地(图1),东西长百余公里,组成复式背斜核部。由海相、冰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组成,总厚大于1500m。与下伏下元古界变质岩为不整合,与上覆含Redlichia的寒武系为假整合接触。自下而上分为下统尧巷组(新建)、高桥组,上统陡山沱组、灯影组。  相似文献   

11.
<正> 大隆组是广泛发育于我国南方上二叠统顶部的地层单位,通常由含硅质、钙质的碎屑岩组成,并以产Pseudotirolites等菊石为特征。一般认为,它和许多地方上二叠统顶部发育的以产Palaeofusulina为特征的长兴灰岩相当。  相似文献   

12.
地层古生物方面,(1)建立和重新厘定了8个群级、24个组级及多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位;(2)在雅西尔沟一带,将泥盆系厘定为兽形湖组和拉竹龙组;(3)万泉河北部一带的原泥盆系雅西尔群,依据化石成果被重新厘定为下三叠统,并新建万泉河群;(4)发现下白垩统铁隆滩群与上侏罗统松木西错群等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5)新近系康托组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在康托组一、二段间发现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6)初步将羌塘地层区原划分的前泥盆系阿木岗群改为石炭-二叠系;(7)初步查明了霍尔巴错群岩石组合等基本特征;(8)进一步确定了区内三叠系肖茶卡群与下伏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9)在三岛湖侏罗系实测地层剖面上采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岩石方面(1)在托和平错一带新填绘出大量基性岩墙和酸性岩株(脉);(2)初步认为展金组火山岩形成于洋岛环境,时代为早二叠世;(3)否定了托和平错一带分布有新生代火山岩出露的结论;(4)新发现了甜水湖北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初步确定其时代较鱼鳞山火山岩新.构造上,确定了窝尔巴错-拜惹布错断裂带为喀喇昆仑地块和羌塘地块的分界断裂,基本查明了断裂带特征及构造属性.矿产方面,新发现一处大型砂金矿.  相似文献   

13.
地层古生物方面,(1)建立和重新厘定了8个群级、24个组级及多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位;(2)在雅西尔沟一带,将泥盆系厘定为兽形湖组和拉竹龙组;(3)万泉河北部一带的原泥盆系雅西尔群,依据化石成果被重新厘定为下三叠统,并新建万泉河群;(4)发现下白垩统铁隆滩群与上侏罗统松木西错群等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5)新近系康托组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在康托组一、二段间发现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6)初步将羌塘地层区原划分的前泥盆系阿木岗群改为石炭-二叠系;(7)初步查明了霍尔巴错群岩石组合等基本特征;(8)进一步确定了区内三叠系肖茶卡群与下伏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9)在三岛湖侏罗系实测地层剖面上采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岩石方面:(1)在托和平错一带新填绘出大量基性岩墙和酸性岩株(脉);(2)初步认为展金组火山岩形成于洋岛环境,时代为早二叠世;(3)否定了托和平错一带分布有新生代火山岩出露的结论;(4)新发现了甜水湖北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初步确定其时代较鱼鳞山火山岩新.构造上,确定了窝尔巴错-拜惹布错断裂带为喀喇昆仑地块和羌塘地块的分界断裂,基本查明了断裂带特征及构造属性.矿产方面,新发现一处大型砂金矿.  相似文献   

14.
地层古生物方面,(1)建立和重新厘定了8个群级、24个组级及多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位;(2)在雅西尔沟一带,将泥盆系厘定为兽形湖组和拉竹龙组;(3)万泉河北部一带的原泥盆系雅西尔群,依据化石成果被重新厘定为下三叠统,并新建万泉河群;(4)发现下白垩统铁隆滩群与上侏罗统松木西错群等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5)新近系康托组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在康托组一、二段间发现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6)初步将羌塘地层区原划分的前泥盆系阿木岗群改为石炭-二叠系;(7)初步查明了霍尔巴错群岩石组合等基本特征;(8)进一步确定了区内三叠系肖茶卡群与下伏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9)在三岛湖侏罗系实测地层剖面上采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岩石方面:(1)在托和平错一带新填绘出大量基性岩墙和酸性岩株(脉);(2)初步认为展金组火山岩形成于洋岛环境,时代为早二叠世;(3)否定了托和平错一带分布有新生代火山岩出露的结论;(4)新发现了甜水湖北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初步确定其时代较鱼鳞山火山岩新。构造上,确定了窝尔巴错-拜惹布错断裂带为喀喇昆仑地块和羌塘地块的分界断裂,基本查明了断裂带特征及构造属性。矿产方面,新发现一处大型砂金矿。  相似文献   

15.
<正> 粤中广九铁路南段东莞樟木头至深圳特区沿线出露一套灰、灰绿、紫红色砂泥岩及页岩,谢家荣等(1928)名为李朗组,划归中及上侏罗统;广东省地质局区测队(1962)命名这套地层为“塘厦群”,划归下白垩统;后来,中南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4)和南颐等(1978)改称为中、上侏罗统百足山群;但宜昌地矿所等(1979)仍沿用广东区测队的意见,并进而认为“塘厦群”是粤中石鼓盆地的红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的野外实测剖面和地质调查,结合前人资料,根据沉积岩性、不整合面、所含化石、固结程度和岩相变化,初步将这套水平产出、原顶底及接触关系不明的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划分为1个群、3个组、2次构造运动(不整合)。从新到老为下更新统香孜组(Qp1x)和上新统古格群(N2gg),其中后者又细分为上新统札达组(N22z)和上新统托林组(N12t)。河湖相沉积中香孜组与札达组、札达组与托林组之间2个不整合面的发现和象泉运动与古格运动2次构造运动的确定,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过程、该区新近纪以来湖泊与河流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变迁和环境演化,以及新近系、第四系地层划分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正> 长江中、上游地区,在栖霞组与茅口组之间普遍发育有一套黑色钙质炭质页岩为主夹似层状(或称“眼球状”)灰岩,以富含Cryptospirifer腕足动物群为特征的地层。黄汲清、曾鼎乾(1948)在研究四川华蓥山二叠系之分层时,将其命名为“五十三梯系”,时代定为早二叠世,以Cryptospirifer的出现作为茅口组的伊始。盛金章(1962)沿用了这一划分意见,将我国南方广大地区下二叠统以碳酸盐岩相沉积为主的地层,划分为栖霞组(其下有煤系  相似文献   

18.
地层古生物方面,(1 )建立和重新厘定了8个群级、2 4个组级及多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位;(2 )在雅西尔沟一带,将泥盆系厘定为兽形湖组和拉竹龙组;(3)万泉河北部一带的原泥盆系雅西尔群,依据化石成果被重新厘定为下三叠统,并新建万泉河群;(4)发现下白垩统铁隆滩群与上侏罗统松木西错群等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5 )新近系康托组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在康托组一、二段间发现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6 )初步将羌塘地层区原划分的前泥盆系阿木岗群改为石炭—二叠系;(7)初步查明了霍尔巴错群岩石组合等基本特征;(8)进一步确定了区内三叠系肖茶卡群与下伏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9)在三岛湖侏罗系实测地层剖面上采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岩石方面:(1 )在托和平错一带新填绘出大量基性岩墙和酸性岩株(脉) ;(2 )初步认为展金组火山岩形成于洋岛环境,时代为早二叠世;(3)否定了托和平错一带分布有新生代火山岩出露的结论;(4)新发现了甜水湖北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初步确定其时代较鱼鳞山火山岩新。构造上,确定了窝尔巴错拜惹布错断裂带为喀喇昆仑地块和羌塘地块的分界断裂,基本查明了断裂带特征及构造属性。矿产方面,新发现一处大型砂金矿。  相似文献   

19.
西藏色龙西山色龙群的时代及二叠系与三叠系的界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色龙群于1964年由希夏邦马峰登山队科学考察队(1982)命名,层型剖面在聂拉木县色龙村西北约1km的小山上,时代为二叠纪。穆恩之等(1973)认为色龙群的时代属早二叠世晚期。章炳高(1974)、吴望始(1975)、张守信、金玉玕(1976),王玉净、穆西南(1984)对色龙群的时代有类似的看法,均未提及它包含有长兴期地层的存在。饶荣标等(1985)将色龙群分为两组,上部为扒嘎组,下部为门多组。在色龙西山剖面,扒嘎组为生物碎屑灰岩,厚4.15m,含Gertholites curvatus,Thamnopora densa,Pseudofavosites irregularis,Trachypora sp.,Sinkiangopora sp.,时代属晚二叠世,与上覆下三叠统土隆组为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20.
新疆柯坪地区早二叠世早期菊石可划分为:以Properrinites为代表的下石菊层(扎尔加克组)及以Artinskia为代表的上菊石层(巴立克立克组),它们分别相当于我国华南龙吟组,栖霞组,大体与苏联阿舍利阶—萨克马尔阶、阿丁斯克阶相当.柯坪早二叠世早期菊石群是以乌拉尔类型为主,夹有少数特提斯海类型的混生动物群.柯坪地区的Artinskia菊石群与乌拉尔地区及我国青海、四川、广西、福建等地霞栖组中的Artinskia可以对比,故认为:柯坪地区在早二叠世早期是与乌拉尔海、南天山海糟、昆仑—阿尼玛卿—金沙海糟,以及扬子浅海、东南浅海等广海海域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