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方法,构建海洋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耦合评价模型,以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海洋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2—2013年间,沿海地区海洋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0.606 7增加到2013年的0.765 8。其耦合协调状态2003年为轻度失调发展磨合型,2002年、2004年、2007年均属于初级协调发展同步型,2005年、2006年处于初级协调发展经济社会滞后型,2008—2013年,耦合协调度处在中度协调发展同步型阶段。空间角度来看,2013年辽宁、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耦合协调度处于[0.5,0.6]轻度失调衰退区间,天津、河北、上海、江苏、广西耦合协调度处于[0.4,0.5]中度失调衰退区间。因此,加大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力度、推进海洋经济有效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协同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实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为蓝本,选取24个指标构建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根据西部地区各省、市和自治区的公共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运用聚类分析法将西部地区划分为2个经济社会发展类型区和5个亚区,并逐类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类型区,提出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从"人口—土地"协调的视角分析演算1995—2013年济南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协调发展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城镇化整体协调发展度从1995年的严重失调衰退阶段发展到2013年的优质协调发展阶段,但是从2008开始,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失调现象。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地区城镇化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环境和城乡一体化4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城市化质量进行评价,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协调度模型法分析城市化质量与水平的协调性。研究表明:(1)影响沿海开放城市的城市化质量的主要因子可归结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城乡协调发展4个因子,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2)城市化质量存在明显差异:广州、上海和大连为I类城市化质量城市,宁波、烟台、青岛、天津、秦皇岛、福州为II类,南通、湛江和温州为III类,连云港和北海为IV类;(3)城市化水平高并不代表城市化质量高,反之亦然。城市化质量和水平相协调的城市,其二者相对统一,反之则相偏离;(4)从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协调性看,秦皇岛、温州、福州、湛江为质量滞后型,天津为质量轻度滞后型,上海、宁波、大连、广州、南通为质量协调型,北海、青岛、连云港为质量轻度超前型,烟台为质量超前型。  相似文献   

5.
在遥感和GIS支持下,提取了湘江流域2004年、2013年土地利用信息。以土地利用、经济社会、气候环境指标等为因子,采用质心聚类法,对湘江流域各类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及其异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湘江流域各城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可以分为三类:中速变化型、快速变化型和慢速变化型;(2)共同特征为:这三类的雷达统计图基本都呈"扇形",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率最大,故"扇柄"的端头较尖,其他指标变化率小,故"扇头"较圆。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减少是主线,水域、未利用地和林地呈上下波动的变化趋势。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土地利用变化起决定性作用;气候环境、人类活动及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利用变化。(3)不同之处为:三类变化率雷达图分别呈"水滴状""犄角状"和"流星状"。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变化幅度较大,耕地、水域和林地波动幅度较小。建设用地和耕地变化趋势主要由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决定,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对未利用地的影响较明显,水域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较大,人类活动和政策对林地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湘江流域土地利用交替转化规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正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时期,对于土地的需求急剧增加,人地关系日益紧张.为保障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协调发展,通过计算得到西安市土地环境容量、人口环境容量、工业容量等指标,笔者认为西安市目前土地利用仍处于容量允许范围内,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西安市农业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和工业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选择能够反映原平市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价,进而真实反映原平市的土地利用实际情况。根据利用强度指数、增长耗地指数、用地弹性指数、管理绩效指数等指标计算结果,评价原平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原平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是全国首批“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之一,而且是中部崛起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为了正确认识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05、2010和2015年4期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方法,对武汉城市圈2000-2015年以及3个5年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转化方向和区域差异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① 总体特征上,2000-2015年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不断增多。② 变化方向上,2000-2015年以耕地、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要特征,2000-2005年以耕地向水域和建设用地转化为主,2005-2010年以耕地向建设用地、水域,林地向建设用地转化为主,2010-2015年以耕地、林地和水域向建设用地转化为主。③ 区域时空差异上,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的区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的中部;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武汉城市圈周边地区;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武汉城市圈中部;水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的仙桃市;林地主要在潜江市、云梦县;草地主要为英山县。④ 政策驱动因素分析上,中部崛起、两型社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济南市是我国中部地区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济南市土地可持续性利用问题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主要运用了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对山东省济南市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整体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未来发展中,济南市要始终注重耕地保护,用养结合,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土地利用管理中最基本的问题,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分析对于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晋城市为例,运用TOPSIS法分析了本市1996-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程度,运用相关系数指标对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研究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合理程度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总体呈增加趋势,且保持在较高水平;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和农业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2-2016年乳山市建设用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乳山市建设用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乳山市在2012-2016年期间建设用地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然后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建设用地利用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4394,0.1907;而2016年综合评价值增加到0.6716,0.9315,乳山市建设用地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有大幅度增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由2012年0.3805增加到2016年0.6289,耦合关系逐年优化。最后针对建设用地规模过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继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成武县位于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区,水系发达,地表水资源丰富。为了分析地表水系对成武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和空间格局的影响,该文基于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和专家意见,提取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DEM地表水文分析提取河流汇流累积量、水流长度、河流网络等,根据流量选取了河网。以河流为中心向两侧作缓冲区,与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空间分析,得到不同距离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在相同的缓冲区域内土地利用特征和变化,总结土地结构变化规律,结合100m,200m,300m,400m,500m,750m,1000m不同的缓冲区;通过对比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距离缓冲区的时空变化,从而分析水系因子对不同土地类型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距离缓冲区内土地利用结构不同,随着缓冲区范围的增加,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园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与特点,水系因子对成武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程度不同,水系因素对成武县土地利用空间分异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城市促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ArcGIS定量提取土地利用数据,建立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模型和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模型,分析长清区2011—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选取8个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17年后长清区土地利用处于调整阶段,应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提升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我国各类型国家级开发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质与量进行及时地监测与评价,对于正确引导开发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依据国家级开发区土地利用监测和评价的需要,构建了开发区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标准差系数权数法的综合评价模型,从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效益三方面对开发区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文中案例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简单易行,能科学地反映出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烟台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烟台市为例,从生态环境协调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构建了2004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等方法计算了其可持续利用度。结果表明,烟台城市土地利用目前仍处于可持续利用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6.
The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is the key issue in the field of studying the sustainable land utilization. In general analysis, the sustainable land use is evaluated respectively from its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is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work, it seems insufficient and hard to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whole degree of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Thus, to make up this deficiency, 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which make it possible to quantitatively reflect the whole degree of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namely, the concept of "degrees of overall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Dos), and research and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 of and calculation in Dos. Tak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degree of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in county regions of Yunnan Province as the actual example for analysis, results are basically as follows:
1) The degree of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Dos) is the ration index to organ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integrate the degree of ecological friendliness (DeF), the degree of economic viability (Dev) and the degree of social acceptability (Dsa), able to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whole sustainability degree of regional land use
2) Based on the value of Dos, the grading system and standard f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land use may be established and totally divided into five grades, namely, the high-degree sustainability, middle-degree sustainability, low-degree sustainability, conditional sustainability and non-sustainability. Meanwhile, the standard for distinguishing sustainability grades has also been confirmed so as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sustainability degrees in different grades. This makes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e determination with ration in research result and provides with the scientific guideline and decision-making gist for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strategy.
3) The pract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土库曼斯坦马雷绿洲为研究区,建立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模型,利用2期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赋予相应属性;用正六边形网格采样,计算每个网格单元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利用Kriging方法,对整个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插值和预测,分析马雷绿洲土地利用程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草地、耕地和撂荒地,占研究区的50%左右,呈减少态势;(2)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由中心向外围呈带状分布,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值线0.5为研究区绿洲与荒漠分界;(3)研究区中等及以上土地利用程度面积以年均0.079%递减,主绿洲与荒漠的面积比也由2001年的45.14∶54.86分别降为2010年的42.06∶57.94,说明研究区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4)低、较高、高土地利用程度自身转移率均大于80%,而较低、中等土地利用程度自身转移率在50%左右。本文得到了马雷绿洲土地利用程度空间分布及变化,对研究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其技术流程和方法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In recent years, great economic output of land has been achieved 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s in China, but the intensity of land use in some of these areas is very low. The degree of the low intensity of land use needs to be evaluated. The current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grading by one index system has the limitation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regions and industries. This paper evaluates industrial land use intensity by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analysis, which not only measures the intensity but also illustrates the ef-ficiency of input factors. This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Beijing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 (BDA). A comparison analysis on factor use efficiency and input structure of capital and labor between industries is also carried out in the absence of a labor-income ratio.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分析应用——以济南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是当前城市土地利用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济南市为研究区,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济南市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的二次开发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了济南市土地利用的空间优化配置,为济南市城市内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分辨率为100m的2005年、2008年、2010年和2013年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和统计年鉴资料,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山东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揭示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社会驱动因素之间的变量关系。研究表明,山东省耕地面积从1036.55×104hm2到1024.34×104hm2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从214.05×104hm2到275.75×104hm2不断增加并且大量占用耕地、林地、草地。耕地向山东省的东部丘陵地区和西部、北部地势低洼平坦地区转移,建设用地向东南部和西北低洼平坦地区转移较多。2008—2010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为强烈,分别是2005—2008年和2010—2013年的9倍和12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改变等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性较强,这些因素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