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磁场源于地核流体的运动,至少已有约35亿年历史。地磁场的起源及演化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这是因为它既是地球宜居环境的重要保障,也是探究地球系统各圈层联系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围绕保留在岩石中的"深时"古地磁场记录,分析在地球内部磁场的形成与维持、地磁场极性倒转、以及地磁场强度变化等古地磁场研究三个方面的主要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同时,结合古地磁测试技术的革新,磁发电机实验和超算模拟的应用,生物磁学的发展,阐述古地磁与地质学多学科交叉研究有望在揭示古地磁场变化及其对生物演化方面的贡献。对古地磁场变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地磁场的起源与演化规律,也对认识地球的早期演化,甚至其它行星的演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概述在古地磁和岩石磁学研究中,海陆第四纪沉积物磁性是一个独具魅力的研究领域。它不仅为研究地磁场的时、空特性提供关键数据,而且为几百万年来的地质演化提供重要信息。例如,第四纪沉积物记录了发生于大约0.73MaB.P.布容/松山极性时地磁转换时地磁场的特性。目前,从南、北两半球获得的古地磁转换数据可以用来验证地磁场的倒转  相似文献   

3.
高精度地层划分对比的可靠方法——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振宇 《地质通报》2002,21(1):45-47
地球磁场的形成一直在变化中,既有千年尺度有规律的周期性的长期变化,又有几千年至百万年尺度的地磁场极性倒转变化.了解地磁场的变化规律,就可以从记录在不同时代岩石单元中的磁性特征推测其形成时代.磁性地层学就是利用岩石剩余磁性纪录地磁场变化特征解决地层问题的一门科学.它既是古地磁学与地层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也是古地磁学和地层学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4.
古地磁学是五十年代兴起的一门年轻学科,它是通过测定岩石剩余磁化强度来研究史前地质时期地磁场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在五、六十年代,海底条带状磁异常和视极移曲线,使古地磁为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无可辩驳的事实根据,奠定了板块运动的理论基础。此后,古地磁学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并在地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馬瑾 《地质科学》1959,2(1):6-8
古地磁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新部门。它还是一门非常年青的学科,因此其中必然还存在着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是它又是非常有前途的。在获得充分发展后,它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很大的贡献。古地磁学是研究过去地质时期中地磁场情况的科学。研究的根据是岩石中保留下来的剩余磁性。我们大家都见过磁铁周围的铁屑的排列情形,其排列方向也就是代表磁场的磁力线的方向;此外大家也见过磁针如何按地磁场磁力线的分布指示南北,而地球的磁力线则归结于两极。  相似文献   

6.
古地磁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通过综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相关方法,分析天然样品中记录的磁学信息,深入研究地磁场演化、地球动力学过程、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化等.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古地磁学在各研究领域得到快速发展,通过进一步与其他学科交叉,衍生出诸多新兴方向.首先回顾了古地磁学的发展历史与基础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高精度卫星磁测与相关研究新领域、月球与火星磁学研究的新进展.同时,对古地磁学与高精度磁测等方法集成在地磁场演化、板块构造、深部结构、月球磁场演化、火星磁场及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古地磁学未来的潜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所有岩石均或多或少具有磁性.一部份是在现在地磁场感应磁化下获得的,这种磁性称为感应磁性.一部份是在岩石形成时的地磁场作用下获得的,其磁化强度向量方向与它形成时的地磁场一致,因为是把从前地磁场的情况作为"化石"保存下来,所以称为"化石磁性",或者称为天然剩余磁性(NRM).由于岩石天然剩余磁化强度与岩石形成时的地磁  相似文献   

8.
<正>第四纪物质在其沉积过程中,因其中一些极微小的铁磁性矿物颗粒像一枚枚小磁针一样,在地磁场的作用下顺着当时地磁场磁力线方向作定向排列,并保留下这种特性,因此说沉积地层记录了地球当时的磁场方向和大小。(安芷生,1975)地球的磁场方向是:靠近地理南极为正磁极,靠近地理北极为负磁极。应用古地磁所做出的磁性倒转序列是  相似文献   

9.
午城黄土剖面古地磁研究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古地磁学是利用岩石或古物的剩余磁化强度,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和考古时期地磁场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基于它的理论意义,以及在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上的重大作用,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近二十年来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前寒武纪时期的地磁场与显生宙相比,具有磁场强度大、磁极性反转频率低和磁场长期变化小的特点。这段时期中形成的火成岩和中、深变质岩能够获得较强的稳定剩磁,适合古地磁研究。近30多年来,在全球主要地盾上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前寒武纪古地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岩石的磁性     
众所周知,能准确地测定地磁三要素的历史,距今尚不足150年.因而,从观测到的地磁场资料来研究周期大于100年的地磁现象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利用古地磁学却能对以100年或更长时间为周期的地磁现象进行解析,这是因为古地磁学可利用岩石具有天然剩磁(NRM)——磁场“化石”这一性质.显然,为确保“化石”的纯洁性,所利用的NRM资料必须不为漫长岁月中的各种外界干扰(例如:变质、风化及雷击等)所混淆,这就促进了以研究岩石剩磁的性质及稳定性为主的地学分支——岩石磁学在蓬勃发展.显然,岩石磁学就是古地磁学的基础.本文仅就其中最基本的研究成果,分岩石中的铁磁性矿物、铁磁性矿物的氧化过程、热剩磁、化学剩磁和沉积剩磁以及剩磁的稳定性和退磁方法等五部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最近十余年来,我国古地磁学工作者曾对南方震旦纪地层以及北方蓟县的元古代地层做过一些古地磁学测定,并且对某些地质现象进行了解释。但是,对再早一些时期岩石的古地磁学研究仍属空白。地球的基本磁场主要起源于地球内部,它的参量必然反映地球的内部特征。按照地磁场的轴向地心偶极子假定,古地磁学的典型研究成果——视古地磁极移动轨迹应与地壳的构造发育演化过程有着内在的联系。太行山区是华北地台中、下元古界一个颇为发育的地区,本文简要报道作者对分布在该区地质年龄约为-2300百万年至-1650百万年的滹沱超群和长城系的古地磁学初步测定结果,并结合太行山区元古代早期和中期的大地构造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郑洪波 Rolph  T 《第四纪研究》1996,16(4):329-337
环县剖面的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层古土壤S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存在两个地磁场异常。通过剖面磁化率曲线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建立了地磁场变化的时间序列。S1上部记录的地磁场异常,年龄与挪威-格陵兰海及大西洋中发现的地磁异常年龄相当。S1下部的地磁异常,以磁偏角方向强烈摆动,偶极磁场强度明显下降为特征,其年龄与报道的布莱克事件的年龄相当,也与索马里海和地中海所记录的大幅度偶极磁场减弱相吻合,但与西宁剖面的记录不同的是,环县剖面记录的地磁场从没有达到完全的倒转,VGP曲线表现为围绕采样点旋转的经过南半球低纬地区的大环。这些特征表明,在偶极磁场减弱期,具有强烈区域性的非偶极磁场的变化可能对地磁场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岩石磁性与低温流体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量研究表明 ,低温流体通过改变岩石中磁性矿物的组成而改变了岩石的磁化率和剩磁等磁性参数 ,利用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的方法能够帮助区分不同时期和类型的流体事件。笔者认为流体对围岩的影响受岩石组织类型的控制 ,通过研究岩石组织类型可望了解磁性矿物转变和重磁化的机制。文章通过金矿围岩地球化学和磁性参数对比的实例分析 ,提出岩石组织内部磁场也可能对流体的成矿作用发生重要影响。流体在萃取围岩中有用元素或发生成矿物质聚集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新的磁性矿物形成。在此过程中 ,磁性矿物的晶体生长以化学剩磁的方式记录下环境磁场 ,由此可以研究流体运移轨迹。  相似文献   

15.
古地磁的应用古地磁学在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方面的应用,其依据是地磁场在从前寒武纪到现在的全部演化过程中,磁极位置不断移动,极性经常倒转.也就是这一依据对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等假说提供了重要证据.对地球膨胀说(即地球半径在缓慢地增大)提供了数据,可计算出各个地质史期的地球半径.用古地磁学研究宇宙星球(例如月球、陨石)上物质的磁性,从而了解地磁场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测得的地磁倾角,可算出样品产地的古纬度.  相似文献   

16.
年纹层发育的湖泊沉积物可以提供独立的、绝对定年的时间标尺,为重建高分辨率的区域古地磁场长期变化主曲线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基于长而连续的湖泊沉积物年纹层时间标尺建立的区域磁偏角和磁倾角长期变化参考曲线大大增强了岩芯对比和古地磁定年结果的精确性。此外,满足特定条件的湖泊沉积物还可以提供古地磁场强度长期变化的记录并有助于反映宇宙成因核素(如^14C、^10Be等)产生速率的变化、太阳活动等信息;目前,湖泊沉积物纹层年代学时间标尺及古地磁研究程度较高的主要是瑞典、芬兰和北美一些地区,区域古地磁场长期变化主曲线的地理分布并不均匀,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长序列的、连续的年纹层发育的湖泊进行古地磁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仪器观测记录以前的地磁场行为。  相似文献   

17.
地史时期古地磁场的性质问题很早以前就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年来,大量的世界性的古地磁研究证实了磁场的倒转是全球性的周期性现象,而且几乎整个显生宙都很明显.由于这种现象是世界性的,有一定的时间范围,所以同一时代的岩石就具有相同的极性.只要准确地测定岩石的同位素年龄,获得古地磁场正向、反向的时间序列,即极性年表,就能应用于地层划分和对比.目前古地磁研究已成为研究地层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布容-松山(B/M)极性倒转事件是第四纪发生的最近一次地磁极性倒转,研究地磁极性倒转的特征不仅对理解地磁场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极性倒转通常具有全球等时性,因此常被视为地层划分和全球气候对比的关键时间标记物。然而古地磁研究表明,布容-松山事件在海洋与中国黄土沉积物中的记录存在着“错位”现象,使得基于磁性地层年代框架...  相似文献   

19.
宇宙成因核素10Be示踪古地磁场的研究在海洋和冰芯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受黄土来源及沉降过程的复杂性制约,运用中国黄土10Be示踪古地磁场变化的研究直到近年来才取得突破进展.综述了黄土10Be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将其应用于地磁场示踪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重点介绍了为分离黄土10Be浓度记录所包含的气候因素和地磁场影响因素而建立的LGM分离方法、剩磁矫顽力估算模型方法和"平均值概念"方法.各种创新数理方法的建立基本解决了黄土10Be示踪古地磁场的科学难题,使黄土10Be示踪古地磁场变化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磁场分解为分量场。我们对总的地磁场的统计性质作了分析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将地磁场分解为分量场。在全球范围内研究总磁场时,需要划分出正常场;在研究区域磁场时,则需要把异常分成不同级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