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沂沭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深大断裂,由4条大断裂组成,沂水-汤头断裂是其4条主干断裂之一。近几年来,在该断裂上发现了龙泉站、牛家小河、南小尧等金矿,使沂沭断裂带金矿找矿取得了突破。该文在研究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金矿类型、成矿规律,认为沂沭断裂带不但导矿,而且储矿,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为沂沭断裂带乃至整个郯庐断裂带进一步开展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沂沭断裂带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了解沂沭断裂带的研究进展,整理分析了大量前人研究资料,对其深部结构特征、构造形成演化、成盆成矿作用等方面做了阐述。认为进一步研究应综合利用多地球物理场深部探测技术,获取高精度深部结构信息,研究沂沭断裂带岩石圈流变结构、构造断裂体系分布,实现沂沭断裂带地质结构"透明化"。加强沂沭断裂带及周边韧性剪切带的时代、断裂带的同位素地质,以及沿断裂带中生代变动与古老基底变动的关系研究。开展对沂沭断裂带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时空演化、成岩构造动力学背景以及与金及多金属矿成矿作用之间的耦合关系的研究,并对比沂沭断裂带内及两侧金及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异同。断裂带各段盆地及控油机理的差异、断裂带与两侧金刚石矿带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前王家庄金矿是在沂沭断裂带内新发现的金矿床。通过对该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矿化类型的研究,在总结区内金矿勘查成果的基础上,按矿体产出的构造样式划分为产于韧性剪切带、脆/韧性构造带、碎裂岩带3类金矿赋矿类型,以产于沂水岩群与新太古代花岗岩接触部位的第二期中浅层脆/韧性构造带内的金矿类型为主,并对不同类型的矿化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结合沂沭断裂带内典型矿床特征,探讨了该金矿床的成因,指出了今后的勘查思路,为在汞丹山凸起中部开展金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沂沭断裂带垂直形变与断层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利用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分析了沂沭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结果表明:NNE向的沂沭断裂带与NW向断裂活动性质有所不同,沂沭断裂带主要为压性逆断活动,北西向断裂带为张性正断活动,与地质考察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沂沭断裂带及北西向断裂带都具有分段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近十年来布设在沂沭断裂带上的7条长水准复测资料,初步分析了沂沭断裂带的现今形变特征。结果表明:在与北西向蒙山断裂的交切控制作用下,沂沭断裂带显示了北强南弱的形变差异性。汤头以北的沂沭断裂带和北西向蒙山断裂形变幅度较大。沂水附近垂直形变年速率为+2.87毫米;蒙山断裂水平应变值年变化率达10~(-5)量级。汤头以南水准测线及郯城短程测距资料表明,形变量不大。反映出沂沭断裂带与蒙山断裂的交汇处是形变转折带。  相似文献   

6.
招平断裂是招掖(掖为掖县,即今莱州市,下同)金矿带主要控矿断裂之一。在招远平度一带大致以夏甸为界呈南北两个“S”形沿北东方向延长近百余公里(图1)。它是胶西北地区沂沭断裂东侧规模最大的断裂。根据它的构造形迹可以判断它具有复杂的演化史,且以左行扭动为主;依其构造岩南北的明显差异反映出该断裂南北具有不同的区域地质背景;它的控矿构造主要型式是逆冲推覆构造。有迹象表明破头青断裂以北地区,即玲珑矿田的控矿机制与招平断裂的发展演化有某种成因联系,而招平断裂的发展演化又直接受沂沭断裂和胶莱拗陷发展演化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山东龙口市大磨曲家金矿区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招平成矿带北端,玲珑金矿田东风矿床北东段。区内控矿赋矿构造为NE向断裂带及派生、伴生次级断裂,两组或多组断裂构造的叠加交汇处是金成矿的最有利部位。石英脉型或蚀变岩型金矿床在含矿带上出现次级高阻的石英脉或者次级高阻的硅化带及绢英岩化带,而次级高阻、高极化率局部异常是该区矿脉异常的基本特征。通过对该区地质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建立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沂沭断裂带是一条至今仍在活动的大型活动断层,也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地震活动带。潍坊北部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于家山下及田庄一带新发现了2条全新世断层,对其分布、产状、运动性质、活动时间及其与浅层地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断层多为拉张作用下形成的正断层,具有与基岩区断裂相一致的特征,认为其与沂沭断裂带主干断裂安丘-莒县断裂和鄌郚-葛沟断裂有明显的继承性或派生性关系。同时,依据断层切割了晚更新世大站组、全新世黑土湖组及白云湖组,又被人工堆积物所覆盖,判断断层形成时间距今2.1 Ka,并且与地震活动有很好的相关性。沂沭断裂带北段全新世断层的发现,对莱州湾南岸的新构造运动研究和地震危险性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临沂城区位于沂沭断裂带西侧,沂沭断裂带是一条巨型新华夏系断裂构造带。临沂城区赋存着丰富的地热资源,通过对研究区地球物理勘探、地温测量、水质分析等资料的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地热地质特征,论述了地热资源成因。临沂城区东北部热储类型为基岩构造裂隙带状热储,地热水类型为基岩构造裂隙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沂沭断裂带及其次一级断裂为导水、导热构造,浅部地下水经过深循环后被加温形成地热资源。地热水主要为溶滤型的陆相沉积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Ca型,地热水中常规组分随热储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选择钾镁地球化学温标和无蒸汽损失的石英温标计算热储温度在78~104°C,为中低温热储,为断裂控制的深循环对流型地热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苍山县羊山金矿床位于沂沭断裂带以西,燕甘断裂南段东侧,赋存于九龙群三山子组地层中,矿体受NE向次级构造控制,呈脉状产出,为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目前,胶东金矿成矿流体研究主要集中在成矿流体的来源及其成矿过程研究,但是对于其侵位前的物化状态及分异演化研究尚浅。该文提出胶东金矿矿集区幔源成矿流体深部演化的一种形成机制,并认为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在侵位前发生了富集作用。正是由于幔源成矿流体的富集作用才使得胶东地区形成现在规模、品位的金矿。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的侵位机制主要受华北东部构造转折体制制约。根据胶东地区金矿幔源成矿流体分异演化特征、构造特征及现有深部探测实例表明:胶东地区在1000m以下极有可能存在另一个大型金矿带。  相似文献   

12.
全面收集了胶东矿集区矿床和相关岩石的同位素年龄,对该区大规模成矿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数据显示胶东金矿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高峰为110~130Ma,成矿作用同步或略滞后于中生代花岗岩的形成时间。郯庐断裂带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断裂带,并且在110~150Ma期间平移活动最显著,因此郯庐断裂带的活动对该区金矿的大规模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综合上述观点,胶东金矿集中区大规模成矿是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金山金矿位于胶东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中,属于热液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严格受小庄-金山-大庄头韧性剪切带控制。该文在介绍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该矿床的构造-成矿作用期次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成矿前韧性剪切变形阶段、成矿期韧脆性变形阶段和成矿后脆韧性变形阶段,每个阶段对矿脉的形成和分布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其中,在主成矿期左形张剪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在断裂带不同部位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矿脉(体),这种构造控矿模式是胶东地区中生代伸展构造背景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结合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郯庐断裂带左行走滑和华北地幔热柱多级演化3次重大地质事件,对胶东金成矿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胶东中生代金矿同期耦合作用成因的观点,认为胶东金矿是上述三者同期耦合成矿作用的结果,且幔源成矿流体在耦合成矿过程中发生分异富集演化,使得胶东矿集区形成如此大规模、高品位和不均衡分布的金矿。  相似文献   

15.
胶西北NNE向断裂构造带弧形控矿断裂系统,直接控制了胶东特大型、大型金矿床及大部分中小型金矿床。张家断裂为胶东东北部NNE向弧形控矿断裂的伴生构造,断裂沿走向、倾向具波状变化,发育有倾斜擦痕,并有厚度0.3~0.5m灰色、灰绿色断层泥。已发现中型金矿张家金矿、小型金矿汪家沟金矿即赋存于该断裂之中。研究发现张家断裂弧形构造沿走向、倾向变化较大的区域为“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有利区域,矿床沿断裂走向大体以2~3km等距分布;在弧形断裂弧顶西侧300~500m为“河西式破碎带石英网脉带型金矿”成矿有利区域,与东侧“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对应分布。  相似文献   

16.
玲珑金矿田东风矿床171号脉金矿,产于胶西北地区著名的玲珑金矿田南东部,受NEE向破头青断裂控制。矿脉、矿体形态、产状与断裂带基本相同,带内岩石蚀变分带现象较明显;矿体主要分布于断裂带下盘,呈似层状、大脉状,沿走向及倾向显舒缓波状,局部具分支、复合特征;厚度变化较稳定,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矿石类型包括黄铁绢英岩型和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型。研究表明,中生代燕山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及定位空间,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源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幔源,有大气水和岩浆水的加入;矿床成因为中温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7.
胶东阎家疃金矿地处胶东牟乳成矿带北段,矿体受金牛山主断裂西侧的次级断裂控制,赋存于玉林店单元岩体中。通过对矿区内矿化蚀变带和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等方面的总结和研究,认为区内矿石类型以含金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蚀变岩为主,局部夹少量黄铁矿化石英脉,并划分出成矿阶段。类比邻区金矿蚀变岩形成时代,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为该区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中低温热液蚀变型金矿床。该矿床的研究,对牟乳成矿带内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勘查,其中段和北段陆续发现数个大型、超大型金矿床,而南段勘查活动较少,有找矿突破的矿区更是屈指可数。位于招平断裂带最南端的山旺矿区在山东省地质六队的勘查下取得新进展,探获金矿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探矿深度达到1 342 m,矿体最大埋深接近1 000 m。矿体主要分布于断裂带下盘,呈似层状、脉状产出,矿化类型中浅部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渐变为蚀变岩型。该文阐述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成矿因素,分析成矿远景,为下一步在招平断裂带南段研究和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