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表温度是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合肥市2018年4月10日的Landsat-8 OLI影像数据,经过预处理后,采用大气校正法反演地表辐射温度,并提取研究区域的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NDWI).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地表温度和海拔、NDVI、NDWI等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兰州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多以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为数据源,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较少的现状,该文利用Landsat 8影像,研究了兰州市城市热岛效应与修改后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增强型水体指数(EWI)、土壤亮度指数(NDSI)、土壤湿度指数(NDM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兰州城市热岛效应较为严重,城市热岛效应与土壤湿度指数、增强型水体指数、土壤亮度指数呈正相关,与修改后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MODIS数据的标准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及增强型植被指数的特点,最终选择标准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对工程区进行监测。并阐述了最大合成法合成MODIS植被指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2002年Landsat5 TM和2014年Landsat8 OLI影像为数据源,分别反演了2002年和2014年西安市城区的地表温度,并对地温进行极值归一化处理,以此分析西安城区的热岛强度时空分布规律。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城市热岛强度分布分析了植被覆盖对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002~2014年西安市热岛强度高温比例上升,热岛效应增强;较高的植被覆盖度能对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高温影响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受干旱胁迫的状况,该文结合降水和气温的协同变化,以2000-2012年生长季的MODIS-NDVI数据和同期降水、温度和帕尔默干旱指数为依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标准偏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与气候变化的相关关系和干旱异常变化对植被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生长季及季节(春季、夏季和秋季)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主要受降水的控制和干旱的制约,秋季归一化植被指数更多地受到夏季干旱的影响.与气象因子的空间相关分析表明,春季温度上升有利于研究区北部归一化植被指数像元的增加.在荒漠草原和沙漠地区,夏季干旱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相关关系最强.秋季降水对典型草原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诸多问题,该文以长春市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 TM/TIRS遥感影像,采用普适单通道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分析各种驱动因子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适单通道算法反演得到的地表温度与卫星过境时测得的气温差值在2℃内。高程(DEM)、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均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归一化差异不透水面指数(NDISI)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城市中心区地表温度相对高。长春市1995—2017年间各土地覆盖类型中水体变化最为稳定,裸地变化最为活跃;各土地覆盖类型的平均温度均呈现:建设用地>裸地>林地>水体。因此,通过增加植被与水域的覆盖范围、减少人为不透水面面积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7.
兰西城市群热环境格局多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空间尺度研究城市热环境的变化格局,可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科学参考。采用MODIS和Landsat TM/OLI/TIRS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尺度探索了兰西城市群热场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在昼夜、季节和年份等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度下兰西城市群未存在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但中心城区内热岛效应的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热场的空间格局及演变与城市空间扩展布局相一致;兰州中心城区热岛比例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西宁—海东中心城区热岛比例指数则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河谷地段的LST低于周围黄土丘陵,主要受植被覆盖、太阳辐射时间和接收量的影响;LST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呈负相关关系,与归一化差值建筑用地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ding index,NDBI)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下游芦苇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周边芦苇生物量实地调查基础上,使用同期TM数据建立了芦苇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TM1 ~5、TM7的灰度值和垂直植被指数(PVI)、亮度植被指数(BVI)及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与芦苇生物量实测值显著相关;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中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线性回归模型.NDVI...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TM影像的不透水面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TM影像不透水面提取的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被广泛应用于提取不透水面的归一化差异不透水面指数法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法,从而提出一种改进的快速提取不透水面的方法--实验指数组合法,即通过将植被指数取反减去水体指数。以高分影像ZY3和可提供经纬度信息的Google Earth作为参考,将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实验指数组合法得到的提取结果分别进行评价,获得了图像的分类精度,对比可知实验组合指数法的精度高于其他两种指数结果,其精度为88.16%。  相似文献   

10.
遥感技术使大范围实时监测蓝藻水华成为可能,但大气效应与太阳、地物及传感器的几何关系会影响辐射传输方程,从而对基于遥感指数的蓝藻信息提取产生影响,因此,探讨这些影响因子对藻华信息的提取精度有着积极意义。基于MODIS大气校正前后2种产品(MOD02和MOD09),利用单波段、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归一化水体指数4种遥感指数对2006年全年太湖藻华信息进行提取,并定量分析了气溶胶光学厚度、太阳高度角和卫星观测角等因素对遥感指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比值植被指数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受大气影响程度较其他二者低,且比值植被指数对大气因素的敏感性较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低;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与太阳高度角在不同程度上对指数提取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利用遥感指数提取藻华信息时需谨慎,以避免误判。  相似文献   

11.
张瑜  韩玲  谢露蓉 《测绘科学》2012,37(5):148-150
本文利用西安市两期Landsat5 TM影像,提取了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NDVI指数、MNDWI指数和地表亮温,并基于移动窗口分析法进行了热岛效应边界的定量研究,旨在为陕西省地理国(省)情监测中环境监测部分探索一些可行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1年间,西安市热岛效应的发展趋势与城市扩张情况基本一致;地表亮温与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增加植被和水体面积有助于调节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Landsat ETM+数据的武汉市地表温度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andsat ETM+为主要遥感数据源,辅助以气象数据资料,利用NDVI计算出植被覆盖率,继而计算出地表比辐射率,并利用单窗算法精确反演得到了武汉市2002年夏季地表温度。研究表明,武汉城市热岛由武昌、汉口、汉阳三大城区热岛构成,且几乎集中在城区;城区大热岛区中还存在多数热岛效应更为严重的"岛中岛";武汉热岛分布与...  相似文献   

13.
基于MODIS数据的长株潭地区城市热岛时空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历华  曾永年  贠培东  黄健柏  邹杰 《测绘科学》2007,32(5):108-110,116
基于MODIS影像,采用分裂窗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对长株潭地区城市热岛空间分布与季相变化特征、影响因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春季和夏季存在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而冬季和秋季城市热岛并不明显;地表覆盖类型对城市热岛的影响十分明显,长株潭地区春、夏、秋季植被绿地状况与城市热岛呈现明显负相关分布,其中以夏季最为明显,夏季地表温度与NDVI相关系数的平方R2达到0.8193,即植被覆盖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显著。因此,城市植被的分布与季节变化影响着城市热岛的强度与时空分布,揭示出植被绿地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大范围的绿地建设能有效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The scientists have begun to retriev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fromsatellite data sincethe launch of TIROS-Ⅱin 60s of the 20th centu-ry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more and moreLST retrieval …  相似文献   

15.
利用Landsat ETM+分析城市热岛与下垫面的空间分布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理统计与空间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利用Landsat ETM 数据对北京、上海、沈阳和武汉等4个大城市的夏季城市热岛相对强度与城市下垫面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用混合像元线性光谱分解方法提取的城市植被覆盖度与不透水面表征城市下垫面;用城市地表亮温与水体亮温差值表征城市热岛相对强度。结果显示,4个城市的植被覆盖、不透水面与热岛强度的分布呈较强的空间正自相关,并且存在较为一致的自相关范围,该范围相当于城市街道与建筑组合特征尺度;自相关引起的结构性是导致3者空间分布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植被覆盖对城市热岛的缓解效果与不透水面对城市热岛的增强作用均呈分段线性特征,但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交叉相关系数曲线则显示出相关性的空间异质性与多尺度现象,同时存在一个约550 m的空间作用特征尺度。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合理配置建筑与植被的间隔和比例,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6.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of Beijing area was retrieved from Landsat TM thermal band data utilizing a 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 and the urban heat island (HUI) effects of Beij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and cover 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 of LST showed that the urban LST was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e suburban one. The average urban LST was found to 4. 5°C and 9°C higher than the suburban and outer suburban temperature, respectively, which demonstrated the prominent UHI effects in Beijing. Promine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ST and NDVI was found in the urban area, which suggested the low percent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urban area was the main cause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相似文献   

17.
毕朋峰 《测绘科学》2013,38(3):77-80
本文利用2006年、2010年沈阳市地区TM遥感数据,采用影像IB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分析了沈阳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现象以及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沈阳市热岛效应总体呈现由市中心向四周逐渐扩张的空间特征,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存在紧密的负线性相关关系,地表温度与归一建筑指数(NDBI)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One of the key impacts of rapid urbaniz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is the effect of urban heat island (UHI). By using the Landsat TM/ETM+ thermal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data of 1993, 2001 and 2011 to retrieve th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of Lanzhou City, and by adopting object-oriented fractal net evolution approach (FNEA) to make image segmentation of the LST, the UHI elements were extracted. The G* index spatial aggregation analysis was made to calculate the urban heat island ratio index (URI), and the landscape metrics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changes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UHI from the aspects of quantity, shape and structure. The impervious surface distribution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were extracted by a constrained linear spectral mixture model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impervious surface distribution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with the UHI. The information of urban built-up area was extracted by using UBI (NDBI-NDVI) index, and the effects of urban expansion on city thermal environment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with the URI and the LST grade maps built. In recent 20 years, the UHI effect in Lanzhou City was strengthened, with the URI increased by 1.4 times. The urban expansion had a spatiotemporal consistency with the UHI expansion. The patch number and density of the UHI landscape were increased, the patch shape and the whole landscape tended to be complex, the landscape became more fragmented, and the landscape connectivity was decreased. The heat island strength had a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urban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a positive logarithmic correlation with the urban impervious surface coverage.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下垫面覆盖类型变化对热岛效应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andsat TM/ETM 卫星影像的热红外数据反演了武汉市的地表温度,定量地分析了1988~2002年武汉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结合遥感手段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方法,动态地模拟了当汉口地区下垫面覆盖类型变化时的热岛分布情况,重点对绿地增加时热岛的变化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1988~2002年,武汉市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增强,绿地面积的增加能缓解局部热岛的范围和强度,绿地面积越大,热岛的缓冲范围越大,缓冲强度亦大。  相似文献   

20.
李海峰 《东北测绘》2013,(4):9-12,16
选取中等城市——四川省绵阳市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代表秋季)、2001年(代表春季)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基于影像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春、秋两季热场剖面、建成区范围内热力景观斑块和城市热岛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春季还是秋季,地表温度高低与下垫面性质具有较大相关性,水体和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呈现低温,而水泥、沥青等不透水面温度较高;(2)秋季相对春季而言,温度相对较高的热力景观类型面积减少,而温度较低的热力景观类型面积增加。分析热力景观异质性指数发现,优势度指数值春季大于秋季,说明春季存在较明显的优势斑块;(3)运用城乡平均温度对比法和热岛面积指数法,计算春季热岛强度值为1.77℃,秋季热岛强度值为0.78℃,由此说明,在该时段内春季的城市热岛效应强于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