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惯性制导设备初始方位角标定通常采用一等天文方位角作为基准。在实际作业中,标定位置常因场地受限而无法直接进行天文观测,需要通过边角测量将实测天文方位角精确传递至标定位置。因此,标定基准方位角的精度受天文方位角测量精度和方位角传递精度的共同影响。对近年实测的多组一等天文方位角成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中误差和正反方位角不符值两个精度指标,估计一等天文方位角测量精度在±0.5″左右。角度传递测量后,按照导线网平差中最弱边方位角精度估计公式,在传递4次的情况下,方位角闭合传递得到的基准方位角精度在±1.2″左右;经纬仪互瞄传递得到的基准方位角精度在±0.8″左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拱极星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的几项主要观测误差:地面目标观测误差、天体观测误差、水准器位置和读数误差等等,提出了精度估算的公式,并就个别仪器和个别地区的实测资料,求定各项误差的大小和级别。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了天文方位角测定实际精度(包括内精度和外精度)的计算公式,并列有实例。对于拱极星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的几项主要系统误差:水平度盘直径误差与水平轴轴颈误差进行了探讨。并根据1960年和1961年的实测资料(包括两种类型的仪器)指出,水平度盘直径误差对于每一个测回方位角的影响是系统性的,但是对于方位角总平均值的影响则很小。水平轴轴颈误差对于天文方位角测定成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也不可以从观测纲要和正反方位角测定中加以削弱和消除。当引入轴颈改正以后,不同类型仪器测定的同一方向的天文方位角,互差减小了约近1″,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点。因此,天文方位角测定必须考虑水平轴轴颈误差。此外,根据作者在个别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初步表明,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外精度,受人差和旁折光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如果把各测回尽可能均匀分布于各时角,并对称于子夜,对于削弱旁折光和人差的影响,是简单易行,而又较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天文方位角经过垂线偏差改正以后,即成为独立的拉伯拉斯方位角。它的作用在于节节控制三角锁中角度测量的误差传播,削弱区域性折光场所引起的三角锁系的扭曲。作为三角网(锁)横向控制的拉伯拉斯方位角,就同基线条件一样,按已知条件的形式,参加天文—大地网平差。因此,拉伯拉斯方位角的精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天文——大地网的质量。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和试验证明,在测定天文方位角中,由于仪器误差(即水平轴倾斜误差,望远镜旁向弯曲差以及轴颈不规则性)和  相似文献   

4.
天文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在解算经纬度、方位角和人仪差时,需要预先计算出瞬时极坐标值和测前测后时号改正值。本文使用天文数据处理软件的准备文件数据直接进行极坐标和时号改正的解算,对传统内业解算步骤进行编程,减少内业计算的人工干预和数据处理环节。实验与分析表明,自动解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计算的人为误差。  相似文献   

5.
细则规定,在进行一等天文点经度测量时,最后结果中误差不超过±0.02,相邻人仪差的变动应小于0.06。当测定人仪差后,一般不允许调换观测仪器、收报机、记时器、天文钟或库克收时器等以测定天文点的经度,否则,应考虑使用调换的仪器重新测定人仪差。  相似文献   

6.
张超  郑勇  王宗伟 《测绘科学》2011,36(2):11-13
卫星及航天器发射、陀螺标枝等领域均离不开天文方位角,天文方位角的测量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上述工作的完成质量.本文研究了影响天文方位角测量准确性的几种主要系统误差源,定量分析了各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小,并给出了处理措施,对提高天文方位角的测量准确性及作业效率、避免系统偏差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原西安天文经度基本点系于1953年所测定,并为我国最主要的天文基本点之一,由于该点不便保管和使用,故需于国家测绘总局西安分局范围内重新测定一个高精度的天文经度以代替原西安天文基本点。新天文点的测定依据是按原天文点为起始点,精密测定二点间的经差。测定工作所用的主要仪器测时用4架Wid T_4型天文全能仪。测时的方法采用金格尔星对法,守时用3架ROHDE & SGHWARZ厂出品的XSZ型石英钟,接收无线电时间讯号用ZZE型收讯机,时钟比对用自制的二台对钟计数器,等等。测定纲要如下表:表中A,B,A',B'分别代表固定的—个观测员和仪器。观测分四个单元进行,每一单元的经差测定不得少于分布在六个夜晚的12个独立结果。在二个测站上所观测的星对完全相同,接收的时间讯号亦为同一电台所发播。二个测站上将测时所得钟差化算至同一瞬间的时号上,故可比较钟差之差而直接得到二点间的经差,此次测定中误差为±0~s001_7。此次测定工作的主要优点在于已尽可能地消去了恒星坐标系统误差、标准时刻的半系统误差、高层大气条件影响等,同时也使半系统性质的人仪差趋于具有偶然性。还有下面二种误差影响仍保留在最后结果中1.局部地区的环境影响,特别是低层大气条件的影响,2.人仪差的残余影响。这二种误差  相似文献   

8.
起始方位角误差对附合导线平差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合导线是工程测量中最常见的布网形式.结合附合导线平差过程,文中用真误差分析方法推导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对附合导线平差结果的影响公式;通过分析与数据计算,得到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对平差后导线点坐标和导线边方位角的影响规律;并与测角误差影响进行比较,得出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影响可忽略的条件,对导线测量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天文定向是通过观测天体确定方位的高精度定向方法,在天文测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自动天文定向是目前天文定向的发展趋势。基于视频全站仪的工作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星识别定向方法。首先通过视频测量连续快速拍摄多颗星,再将高度角和方位角差作为匹配条件,识别出各恒星,最后利用观测数据和解算的恒星数据关系获得定向结果,实现天文定向自动化。本文分析了因测站坐标误差和观测误差引起的星识别误差,由此给出匹配阈值,进一步提高了匹配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推导出射向标定测量中天文归心计算公式,通过实测数据,对其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纬度平坦地区,偏心距小于1000m时,天文成果归心计算的精度在纬度0.2”、经度0.01 s、方位角1”以内.  相似文献   

11.
附合导线是工程测量中最常见的布网形式。结合附合导线平差过程,文中用真误差分析方法推导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对附合导线平差结果的影响公式;通过分析与数据计算,得到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对平差后导线点坐标和导线边方位角的影响规律;并与测角误差影响进行比较,得出了起始方位角误差影响可忽略的条件,对导线测量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低等网点重新平差问题提出:1.应在建立天文大地网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平差;2.平差的基本原则是选用能保证必要精度的近似方法及设计程序必须强调自检功能等;3.精度估计的特殊要求是应顾及起算点误差的影响,尽可能多地进行精度估算,除估算点位误差外还应估算两点间的相对点位误差及边长、方位角误差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船舶天文定位需要同时观测天体和水天线来获取天体高度角,其定位的结果和精度常受制于水天线的可观测时段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无需水天线观测的船舶天文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将双天体的方位角作为观测量,通过牛顿迭代法直接计算船位,不受水天线有限观测时段的限制,并且可避免画天文位置线的繁琐作业。基于天体高度方位表数据对该方法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得:天体方位角测量精度越高,该方法的船舶定位误差越小,当天体方位角测量精度在±0.05°时,船舶定位误差在5nmile之内,该方法可用于夜间船舶定位,从而扩大传统天文定位使用时段。  相似文献   

14.
一、二等导线测量中估算测角中误差公式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由导线节方位角闭合差w_i的均方误差中减去方位角中误差m_A的影响,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大地测量法式对天文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的规定出发,探讨了天文台发布的地极坐标应具备的精度(m_x=m_y≤10.061")。推导了地极坐标误差对天文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的影响以及对三角锁的横向影响和对起始边投影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新丰江地区地壳水平形变网的布网和施测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并谈及此网起始边施测天文方位角的目的。为此对天文点的建造要求和施测方案也顺便加以阐述。文中列举十几期的天文方位角观测资料,说明天文方位角的测定精度是高的,能反映地震所引起的方位变动,因而可以提供水平形变网每一期起始边的天文方位角值(水平形变网的观测期数较天文方位角的观测期数为多),在地震活动与水平形变分析中它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文中说明在本震区内应采用动态天文方位角值作为起算数据,而使1976年12月那次中近期震情会商分析得以应验。最后指出,在本区内对起始边天文方位角,进行定期复测是必要的。但也指出了在网中仅布设一条边施测天文方位角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现行天文测量细则中,提出的用水准器检验仪测定水准器格值的计算方法,是一种严格平差方法。但是,这种平差方法只是一般地运用了最小二乘法间接观测平差的原理,从列误差方程式开始,组成法方程式,解算法方程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大视场光学测量设备和GPS测量点位天文坐标的方法,即测量多个星体方位角相对于主光轴方位角的增量,然后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解算出点位的天文坐标。采用该方法不仅可以避免讨论大气蒙气差的修正问题,而且能够满足高精度天文坐标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坐标转换和坐标平差是GPS观测数据荻取参心坐标常用处理方法,但是衡量两者成果精度的指标不同,难以区分成果精度的高低.现利用CGCS2000坐标高精度特点,以CGCS2000与参心坐标系边长差和方位角差作为检验方法,通过边长差和方位角差的最大相差和振幅来反映参心坐标精度,解决成果精度指标不统一、不可比较的问题.通过实例对上述方法进行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天文大地网与1980年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旦生  张莉 《测绘工程》1998,7(1):11-18
全面论述了我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和1980年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及其应用。包括:第一,我国天文大地网的结构和参加整体平差的规模。第二,参考椭球的选择和定位;天文测量系统;长度基准;垂线偏差和高程异常的计算;在椭球面上进行平差的问题;平差中拉普拉斯方位角的处理;各级大地网整体统一平差问题。第三,用于我国天文大地整体平差中的条件联系平差法的基本原理和它的几个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一种适用于电子计算机计算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