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国营  刘平 《地图》2004,(3):47-49
地图对于每一个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来讲并不陌生,它是认识和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常用手段,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一直没有被其他的手段所取代。按照专家们对地图的解释,地图是“将地理环境诸要素按照  相似文献   

2.
地图符号设计新思考(一)--地图符号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地图》2004,(1):26-26
地图是用图解形象表现制图对象的工具,制图工作者通过符号化形成地图,用图者经过对地图符号组配的地图识别,认识客观世界,一种视觉的图解语言——地图符号是地图赖以存在的基础和信息得以传输的媒介。  相似文献   

3.
浅议地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宏 《地图》1999,(1):5-8
地图是人类智慧的伟大创造,它是由社会实践产生的,又以自身的不断发展而服务于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信息科学、模型理论、系统理论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及其向地图制图学的渗透,吸引着人们对地图的概念、表现形式、功能等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与探讨。其中,将地图看作所表示现象的模型(即用简化或概括的可视形式表示客观实际某些方面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地图的实质。用模型法研究地图,对深刻认识地图的功能及其在地理科学中的作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仪就以下几方面对地图模型作初步探讨。一、地图摸型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专题地图的平面层次问题,是制图者和用图者经常遇到的,牵涉到地图设计、地图整饰和地图感受等诸多方面的实践和理论。本文力图通过专题地图平面层次的实质,表现,影响因素,符号、注记、色彩在层次显示中的运用,以及正确处理实践中两对矛盾等几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这一问题。一、地图的平面层次问题的实质地图的平面层次问题,是由地图与客观世界之矛盾统一体的内在规律性和地图信息的传输规律所决定的。首先,作为地图制图对象的客观世界是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既有可见的实物,又有大量的不可见的现象及物质形态。在横向联系上,根据其外形、内部结构或功能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地图信息论: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地图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地图的核心功能是传输空间信息。自20世纪60年代源自通信领域的信息论被引入地图信息度量.现代地图学已经发展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地图信息论。本文旨在对近50年来地图信息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论述从狭义到广义地图信息论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及应用领域,最后对地图信息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童扬芬  张坤 《地图》1992,(3):31-32
为了维护交通安全,制作专用的交通管制地图是非常必要的。作者在进行某些尝试的基础上,对有关的三个问题予以探讨。一、编制交通管制地图的目的面对大中城市车流量大、道路标准较低、人车混杂等现状的挑战,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必须科学化。地图是实现科学管理的理想工具之一。地图本身既是客观世界的模拟,反映道路的空间分  相似文献   

7.
<正> 地图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及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十分有效的手段。通过对地图要素的判读、量测、分析去解决科学和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已逐渐成为各阶层人士乐于采取的工作方式。在许多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各国),地图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政府部门离开地图无法实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地图中,专题地图所涉及的领域最为  相似文献   

8.
说到地图,一般人都觉得它是个"被动者",属于"宾语";而非作为"主语"的"主动者".毕竟,地图是"反映.这个世界的,它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描绘"与"再现".评价地图好坏的标准也通常是它是否"客观"、 "准确". 但这种观点却忽略了地图是人类的创造物.它身上不可避免地打上其创作者的烙印.人作为地图的主体,其观念、情感,在地图这一创造物身上定有体现.  相似文献   

9.
地图是现实世界的缩影,以其直观性、一览性、可量测性等特征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有力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发展,地图的载体、形式和内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视频作为一种实时性强、场景还原度高的多媒体数据集,是多方位、实时感知现实世界方式,也是对客观环境最真实、直观的表达形式之一,为地图的动态表达提供了可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摄像头位姿及其内参数构建动态地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万刚  武易天 《测绘学报》2021,50(6):726-738
地图作为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现和发展极大提升了人们获取地理空间知识的效率.地图设计、虚拟地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及新型智能化地图的研究都离不开地图空间认知理论的指导.本文提出地图空间认知应基于数学基础进行研究的观点,并对多种地图空间认知数学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地图空间认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正地图是人类表达世界认知和反映客观世界的工具,是人类的第三语言。无论西方,还是东亚文化圈,都产生了悠久而且自成体系的地图文化。我们一般将历史时期产生的地图叫做古地图。古地图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地理信息,也承载了不同文明的世界观,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逐渐被认识。本文通过对古地图价值的梳理,试图多角度、系统地阐述古地图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王静爱  干萍 《地图》2004,(5):35-39
人类由于自身的局限不可能重新经历地球的每段历史,也不可能亲至地球的每个角落去认识世界但所幸我们有地图.可以通过地图来看世界.通过地图来认识地球的过去与现在。地图像人类历史一样古老.而且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演变。地图告诉我们的远比指导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内容多得多。地图展现  相似文献   

13.
地图是地图设计编制者将地理空间信息、社会信息及相关资讯科学地获取、加工,进而设计表现为一种符合人们阅读思维的信息传播媒介。在这个将客观世界转化为地图并为读者所使用的信息传播过程中,认知心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影响地图作者的设计理念;又影响地图读者的阅读理解。因此,研究、理解和掌握认知心理学原理是对地图作者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电子地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旨在使地图作者利用认知科学的知识设计出更加易于儿童阅读的地图作品,进一步做好儿童的早期教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4.
金中华  朱育莲 《地图》2007,(1):102-10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参考地图》不管从内容上,还是从地图本身来说都算得上是一本非常难得和独具特色的地图册,对于地图收藏爱好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图册为大16开,共100页,繁体字版,文字采用的是旧式从左向右的竖排方式。全书采用的是左文右图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内容基  相似文献   

15.
苏联著名制图学家М.Д.索洛维耶夫教授在他的著作“地图投影”一书中说:“没有数学基础,没有投影,就不可能编制地图”。地图投影的选择和决定是制作地图的基本步骤之一,它联系着许多因素,如地图的性质和用途、地图比例尺、制图区域的形状和地理位置、对投影的特殊要求等等。除此以外,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世界范围内表示出祖国的位置(如在世界政治形势图中)等,则尤应注意到它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图是客观世界的摹写与抽象。但是“地图作为一种书写,它却只是给了阅读者一个绘制者眼中的世界,这世界的大小、上下、方位、比例,都渗透了绘制者的观念。”(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这里所说的观念就是制图者的宇宙观,或者说是制作地图的那个时代的流行的宇宙观。我们知道,宇是指空间,即古人所说的上下四方,宙是指时间,即古人所说的古往今来。因此,从宇宙观的角度说,地图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一体化概念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一体化的数字制图系统的概念数据模型既要反映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又要能够得到符合制图规范和美学要求的传统地图。文中分析和总结现有的GIS和制图软件数据模型的特点,并对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一体化表达的地理空间进行了重新理解,提出一体化数据模型设计应当考虑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8.
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出版物,历来被视为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象征。从地图的政治性、科学性、完备性和现势性四个方面论述地图审读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采用例证法,并结合地图编制的要求以及地图审读中的规定对上述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王旭辉 《地图》2005,(2):38-41
从古至今,地图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一直是人们认知现实世界、探索自然奥秘的得力助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地图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地图所提供的简单浏览与向导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更高的精度、更多的信息、更快捷的交互方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了地图发展的下一步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人类绘制地图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当时绘制的原始地图,简单、粗糙,空间范围有限,反映了当时人们所认识的世界.比如,在意大利发现的一幅岩画,上面绘出了聚落、房屋、道路、地形地貌等,其部分内容的绘制时代约为公元前1 200年.人类绘制世界地图的历史,就是从这类简单、粗糙、狭小的地图开始起步的.然而,在真正开始探索与发现之前,人们想象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对于未知的世界,人们又是如何进行绘制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