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隆庆,字兆宁,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04年出生在四川省江安县.1930年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即在翁文灏主持的北平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任职,与候光炯等一道从  相似文献   

2.
崔之久 《冰川冻土》2015,37(3):855-856
1983年北京大学原系主任侯仁之教授在加拿大UBC地理系(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Geography,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讲学期间,同该系商定,我于1984-1985年去该系做访问学者,师从R.马凯(John Ross Mackay,1915-2014)教授进修冻土与冰缘地貌.今得知他于2014年10月28日清晨去世,终年99岁,我十分痛惜并引起深深地感怀,他对我的教导和关怀,他给我留下太多的良好印象.他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R.马凯教授偶尔给人的印象是比较严肃的,似乎不好打交道,以至于当我在加拿大半年后到东部做学术交流时,就有人问我"你能和马凯教授相处好吗?"  相似文献   

3.
刘玉海,男,1933年1月25日生于辽宁省台安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95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61年硕士研究生 毕业 后留校任教,1982年调入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直至2000年11月25日去世。   刘玉海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先后培养了10名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和数以千计的 本科生。   刘玉海教授一生著作颇丰,先后完成了《延安城市工程地质》、《大同城市地质研究》、《 地震工程地质学》、《大同机车工厂及邻区地裂缝研究》等学术专著,并与他人合作完成了 《黄河大柳树坝址区工程地质研究》、《中小型水电工程地质》、《南迦巴瓦峰地区地质》 等专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在病重期间仍在主编《中国城市工程地质》 专著。   刘玉海教授曾是中国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地质研究会理事,西安地质学会常 务理事,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会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等。   刘玉海教授德高望重,知识渊博,虚怀若谷,平易近人,他为 我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和地质教育事业,为长安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刘玉海教授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4.
为缅怀李璞教授,发扬“尊师重道”之精神,在李璞教授逝世二十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室于88年4月25日召开了“李璞教授学术成就讨论会”。涂光炽教授在会上首先作了题为“我所了解的李璞同志”的发言。涂先生说,他从1934年中学时代起与李璞同志相处了34年,深深感受到李璞同志有许多优秀品质与作风:他廉洁奉公,先公后私,公私分明;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不耻下问;他勇于进取,身体力行,艰苦创业;他的一生表明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5.
W.S.Fyfe 《现代地质》2001,15(2):122-123
仅以此文悼念陈光远教授。陈光远教授毕生献身于地质科学 ,是一位卓越的地质学家。本人与中国同行的交往始于 1 973年 ,当时我应邀参加了华北地台古老变质岩系的地质旅行。后来我又多次访问中国 ,并于 1 996年在北京成功地主持召开了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陈光远教授是我有幸结识的杰出的中国同行之一 ,在我访问中国期间他曾带我参观考察了他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矿区。陈光远教授毕业于西南联大 ,并在瑞典获得副博士学位 ,回到祖国后一直致力于地质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他为中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发表的成果及著作涉及金矿、铁矿等许多领域 ,尤其突出的是他编著的胶东金矿省矿物学填图图集开拓了找矿矿物学的新篇章。陈光远教授生前曾多次获奖 ,他的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赞誉。他是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地质学会的终身会员 ,并被推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陈光远教授去世前正在与我合作进行有关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中加合作项目 ,他的去世也是该项目的巨大损失。可喜的是孙岱生教授及其同事将负起重任 ,完成陈光远教授未竟的事业。  相似文献   

6.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04,15(2):268-268
叶守泽教授逝世一周年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他。叶守泽教授于1920年7月11日生于广西省桂林市。194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46-1948年赴美国留学,获密执安大学工学硕士学位,是年回国后任广西大学教授。1952年根据全国院系调整规划调任武汉大学教授、土木系主任,1954年调入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任教授、副教务长、科研处处长、副院长。2000年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与武汉大学合并,叶先生继续在武汉大学任教,直至2002年9月逝世。叶守泽教授从事水文高等教育50余年,桃李满天下,为我国水文高等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文专业的创建者之一。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17日是我国着名水文学家赵人俊教授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纪念他.  相似文献   

8.
杰出的矿质学、矿物学、矿相学家,湖北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徐国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象一颗明亮的巨星过早地陨落了。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他,回忆追溯他生平的点滴。徐国风教授不但是国内外著名的优秀科学家,对人类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也是一位卓越的、深受人们爱戴的社会活动家。他积极从事国内外学术活动,为湖北省矿物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地质学家、教育家。原北京地质学院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冯景兰教授离开我们十二年了。冯景兰教授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地质事业和教育事业。值此冯景兰教授诞辰九十周年之际,作为他的学生、同事和朋友,我们深切缅怀冯景兰老师。 冯景兰教授字淮西(怀西)(1898—1976年),河南唐河县人。一生热爱祖国地质事业,对地质科学有不解之缘。早在他七岁随父亲宦居武昌时,喜得大冶铁铜矿石,爱不释  相似文献   

10.
何作霖教授(1900—1967),字雨民,河北蠡县人。他是我国地质界的老前辈之一。为发展我国地质科学,特别是矿物学和岩石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幸的是,在那十年浩劫期间,他因积劳并忧郁成疾,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今年是他诞辰八十五周年,特出版此专刊,以资纪念。1926年,何作霖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他原先在  相似文献   

11.
何作霖教授离开我们已经十九个年头了。今天,正值他的八十五岁诞辰,我们深切怀念这位学术导师,不由得回忆起他在科学的田地里辛勤耕耘的一生。何作霖教授以他毕生的心血,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为我国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今,他的桃李门墙,遍及全国各地,肩负着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任务。我们缅怀往事,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是陈光远教授诞辰 80周年和逝世 1周年的不平凡的年度。为缅怀陈光远教授为科学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学习他追求真理、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弘扬他为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 ,2 0 0 0年 1 2月 1 7日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陈光远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陈光远教授是国内外著名地质学家和矿物学家 ,是我国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人。陈教授一生为探索地质科学的奥秘 ,追求地质科学的真理 ,指导地球资源的开…  相似文献   

13.
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选举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批准,我校赵鹏大教授和殷鸿福教授于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 赵鹏大教授系中国地质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在中国地质学会、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COGEODATA)等国内外数个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他长期从事“矿床普查与勘探”及“数学地质”两个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近40年来,他系统地论述了科学找矿的理论和方法,为发展“矿床普查与勘探”学科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率先开展数学地质研究,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数学地质学科体系,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矿床统计预测理论与方法。他在国内外许多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出版了多种专著,许多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是上述两个专业的博士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不仅在我国地学界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在国际有关学术界也很有影响。 殷鸿福教授现为国家教委地质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地质矿产部古生物学课指委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他长期从事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建立了西南和西北  相似文献   

14.
特洛伊·路易斯·裴伟(Troy L.Pe′we′)是我国冰川冻土学界熟悉的人物。他现年66岁,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地质系教授、国际冻土协会第一副主席、美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席。他对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情谊,曾于1980年、1982年和1984年三次来华。他学识渊博,治学勤奋,是一位卓越的冻土学家、冰川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他具有不畏艰险,勇  相似文献   

15.
孙岱生 《现代地质》2001,15(2):117-123
陈光远教授 1 92 0年 4月 2 9日生于南京市。1 939~ 1 943年 ,他在昆明西南联大地学系学习 ,获学士学位 ;1 943~ 1 948年 ,在西南联大及北京大学地学系任助教 ;1 948~ 1 951年 ,在瑞典额普赛拉大学地质矿物系学习 ,获副博士学位 ;1 951~ 1 952年 ,任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地质系副教授 ;1 952~ 1 978年 ,任北京地质学院结晶矿物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 ;1 979~ 1 996年 ,任中国地质大学成因矿物研究室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他于 1 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光远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地质学家与矿物学家 ,是国家教委矿物学重点…  相似文献   

16.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1993,13(4):344-348
袁复礼教授是我国当代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袁老师的弟子满天下。受过袁老师教诲的学生之多,成绩之大恐怕在国内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出袁老师为中国的第四纪和地质科学的发展所花费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的份量和意义。袁复礼教授的一生的地质工作和他的教育工作都说明他是一位不服输的地质学家,是一位把地质学念在“身上”的地质学家,更是一位能够和大山岩石谈话的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17.
简谈李四光教授追求真理的精神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汲清 《第四纪研究》1989,9(3):201-204
本文主要表彰李四光教授在科学研究上追求真理的精神,并略述他治学的方法和态度。文中举两个实例来说明问题,一个是他在壮年时期进行(竹蜓)科的研究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个是他一生从事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实地调查和室内研究。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质部的安排,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主任H·J·格林伍德教授于六月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来我院讲学。 格林伍德教授是加拿大著名的岩石学家。在实验岩石学,特别在碳酸岩的实验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曾发表过许多这方面的论文、专著。他的一些理论和观点,被广泛引用于岩石学的著作和教科书中。他注重野外观察研究,强调野外、理论和实验三者应密切结合。他于一九五四年大学毕业,曾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是加拿大皇家学会的会员。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的地层古生物学家,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俞建章教授,因患脑栓塞和心肌梗塞等症,久治无效,于十月三日十八时十五分在长春逝世,终年八十三岁。 俞建章教授,一八九八年四月出生于安徽省和县,一九二四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他是我国地质界的老前辈、老科学家。五十多年来,愈建章教授为我国的地质科学特别是在早石灰世珊瑚及地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9月15日,英国Ulster大学毕亚新教授应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副总师申旭辉研究员邀请,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毕亚新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卫星遥感大数据挖掘技术、Dempster-Shafer理论与传感器融合技术。他长期以来关注地震前兆挖掘技术,与地震局预测所、台网中心等多部门长期合作,共同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基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地震遥感应用模型研究"等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