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芙蓉山火山盆地富大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孟才 《铀矿地质》1999,15(5):271-278
芙蓉山火山盆地位于赣杭带东段,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塌陷盆地,是华南寻找富大铀矿的重要靶区。本文论述了芙蓉山火山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及盆地地质特征,总结了该盆地富铀矿成矿特征,全面论述了该盆地形成富大铀矿的有利条件,指明其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赣杭构造带是铀矿成矿的重要地段,具有成为大基地的良好前景,二六五大队要将盛源——鹅公山盆地作为下一步地质找矿的重点,用新理论、新技术进行重新认识,要运用普通物探、区域水文等先进找矿手段进行深部探索,要加强地质科研,努力使这一地区的铀矿地质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尽快成为铀资源基地。这是省核工业地质局副局长戴民主前不久在二六五大队调研时特别强调的。  相似文献   

3.
1989年5月16~20日,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在中南地质勘探公司南宁地质调查所召开了地质找矿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近5年来冶金地质找矿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研究、讨论了“八五”、“九五”地质找矿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措施.冶金地质系统14个单位的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广西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振潜(曾任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所长)到会看望了与会代表.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  相似文献   

4.
陈少青 《华东地质》2017,(4):279-287
良坑钼钨矿区位于赣东北断裂带南东侧、钦杭成矿带北部多金属成矿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文章研究良坑钼钨矿区的地质特征,分析该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结合地形、地质及矿化特征等,共圈定6个综合异常。优选3个最有利的综合异常进行工程验证,发现数条钼矿体和钨矿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拓展了赣东北断裂带南东侧找矿新领域,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良坑钼钨矿区勘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赣东北断裂两侧进一步找矿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裂谷发生在岩石圈很薄的位置上,是拉张作用下岩石圈被断开的地方,一个相对坚硬而具相当厚度的岩石圈要发生巨大的引张应力作用,形成几百公里,乃至近千公里的断谷带,其形成原因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大陆裂谷产出特征及岩石圈构造应力分析为基础,结合地壳变薄机制。建立起“地幔隆起”和“板块碰撞”都是大陆裂谷的成因机制。在大陆裂谷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纵观“赣杭带”地质特征,认为“赣杭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元古代和  相似文献   

6.
毛孟才 《铀矿地质》2000,16(1):31-36
通过综合区调,笔者认为赣杭构造带东段天姆尖盆地是一个大型炎山塌陷盆地,其铀成矿条件良好,是陆相火山岩型富大铀矿有利的找矿靶区之一。本文详细论述了天姆尖盆地的区域地质特征、盆地的基底与盖层特征,厘定了盆地的性质,并根据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推断盆地的深部地质结构,全面分析了该盆地的铀成矿条件,指出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赣东北地区将成为华南地质找矿的突破口临近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召开之际,地学领域传出一条新闻:我国地学工作者在赣东北地区蛇绿混杂岩带中发现古生代放射虫化石。这一发现把该地区的地质年代推晚了数亿年,从而为地质找矿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赣东北构成带位干钦(州...  相似文献   

8.
赣杭构造带铀边缘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杭构造带是我国一条重要的火山岩型铀成矿带,对该带内铀矿田空间定位、火山岩型铀矿床类型及其特征、铀成矿年龄等进行了研究,认为赣杭构造带铀矿在时空分布上具边缘成矿特征。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岩浆岩带、地质体的边缘部位分别控制了矿带、矿田、矿床和矿体,这些边缘部位属于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尺度的大地构造单元或地质体的异相交接带。另外,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年龄有两个峰值,即:120~140Ma和80~100Ma,宏观上大体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交接过渡期相当,表现出了铀成矿的时间边缘特征。  相似文献   

9.
赣杭构造带中生代红色碎屑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星蒲 《铀矿地质》1999,15(2):77-85
本文是在继讨论赣杭构造带中生代火山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之后,再对赣杭构造带中生代红色碎屑沉积盆地(简称赣杭带红盆)的形成和演化作一探讨。涉及的内容主要有:赣杭构造带中生代红盆结构及演化时代;从晚侏罗世末到整个白垩纪各期主要构造运动及与红盆演化的关系;箕状盆地的几个主要特征;红盆演化的动力学背景;红盆所对应的深部构造以及深断裂活动和盆地演化的实际含义等  相似文献   

10.
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规律及深入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杭构造火山岩带的形成是区域构造环境演化的产物,晚中生代强烈的构造、火山岩浆活动孕育了大规模铀成矿作用,形成了区域上北东向的构造岩浆成矿带。通过对铀矿时空分布、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研究,认为不同级别成矿单位的铀矿受火山构造、断裂构造联合分级控制,不同类型铀矿床的定位既有受构造控制的普适性、亦有受其它因素控制的特殊性,并进而提出了赣杭构造火山岩带新一轮找矿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禹启仁 《地质论评》2007,53(1):91-91103
为了深入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弘扬献身地质工作光荣,鼓励更多的有志者投身到地质工作,为祖国寻找急需的矿产资源。力争围绕重要成矿区带、重要含油气盆地、国家重点煤炭基地,发现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以缓解国家经济建设中资源供应的紧张局势。总结交流“十五”期间地质科技和找矿成果,为“十一五”期间地质科技和地质找矿工作起到借鉴作用。2006年12月6日-8日,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描述了赣杭东段天绿尖盆地铀矿化特征,提示了钿矿分布模式,论述了层位岩性、构造、岩浆体系及蚀就变带的控矿特征,并通过区域铀成矿条件分析,指明其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目前,辽宁省地面裸露的矿床已基本没有,找矿难度越来越大。要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必须在找矿理论、技术、方法、手段、设备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扩大地质找矿“空间”,重点在攻深找盲上下功夫,也就是第二矿带。第二矿带指的是深度在500米至2000米范围内的成矿带。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地质理论、技术及找矿成本等多种原因,我国地质找矿基本工作范围在地下500米以上,500米以下的矿带缺乏地质工作资料。  相似文献   

14.
<正>钦-杭成矿带地处华南,南西起自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和赣中,往北东延伸至浙江杭州湾,总体呈NE—NNE向反S状弧形蜿蜒于中国东南部,全长约2 000km,宽约50~200km。它是一个极富特色的成矿带,拥有巨大的多金属矿找矿潜力。200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把钦-杭成矿带列为第18条全国重点成矿区带,并连续部署强度较大的地质矿产远景调查和研究项目,无疑是近几年来中国矿床地质界的重要事件。对它的关注、持续投入必将影响对华南地区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的认识。专辑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钦-杭成矿带的综合研究,有利于读者获得钦-杭成矿带的概貌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浙江地质》2008,(3):17-18
2月28日,省地质勘查局在杭召开全省地质勘查工作会议,总结2007年地质勘查工作,部署2008年工作任务。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松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省地勘局局长华宣奎作了题为“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地勘努力开创我省地质勘查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6.
《地质找矿论丛》理事会2012年度工作会议于2013年8月16日在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召开。会议听取了《地质找矿论丛》理事会秘书长李树良所做2012年度理事会工作报告。会议认为,《地质找矿论丛》理事会在2012年度工作中,充分考虑理事单位的需求并给合编辑部目前的实际能力和工作现状,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7.
8月25日-30日,由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主办的华东地区地矿实验测试工作协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紧紧围绕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充分发挥部属各检测中心的职能,为地质找矿工作做好技术支撑;如何开展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更好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展开了热烈而又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贺炬翔  张前龙  许娅婷  刘永强  王维曦  周永章  虞鹏鹏 《地质论评》2023,69(2):2023020032-2023020032
钦杭(钦州—杭州)成矿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古陆间的巨型构造带之间,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对探讨华南地区构造和区域成矿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今后矿产勘查、找矿预测有重要的指导价值。CiteSpace可以有效识别科学文献图数据的社区和社区结构,生产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挖掘热点现象等。本研究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2009~2022的钦杭成矿带论文文献为样本,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信息挖掘。结果显示,从2010年以来,与钦杭带有关的研究维持10年之久,近年来受中国矿产勘查政策调整影响,热度有所下降。发文学者形成了几个的相关性较强关系网络,他们构成了钦杭成矿带研究密切合作的社区(团队)。发文机构主要以“大学与研究所”模式为主。关键词的频率、中心性和突现性的分析显示,成矿带找矿、成矿带地质特征、大数据找矿是近年来钦杭带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钦杭(钦州—杭州)成矿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古陆间的巨型构造带之间,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对探讨华南地区构造和区域成矿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今后矿产勘查、找矿预测有重要的指导价值。CiteSpace可以有效识别科学文献图数据的社区和社区结构,生产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挖掘热点现象等。本研究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2009~2022的钦杭成矿带论文文献为样本,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信息挖掘。结果显示,从2010年以来,与钦杭带有关的研究维持10年之久,近年来受中国矿产勘查政策调整影响,热度有所下降。发文学者形成了几个的相关性较强关系网络,他们构成了钦杭成矿带研究密切合作的社区(团队)。发文机构主要以“大学与研究所”模式为主。关键词的频率、中心性和突现性的分析显示,成矿带找矿、成矿带地质特征、大数据找矿是近年来钦杭带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赣杭构造带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格架的确立,是在长期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并完善的。通过前寒武纪建造、构造综合分析表明:华夏古陆是一个被肢解了的早前寒武纪古大陆;中元古代晚期浙西—赣东北为华夏古陆的活动陆缘;武陵运动是华南最重要的造山运动,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块在赣东北断裂带碰撞,形成了统一的“华南古大陆”;晚元古代由于区域地质条件不同,各地碰撞后的构造演化有明显的差异。赣杭断裂带是一条晚元古代早期“A”型俯冲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