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震勘探薄煤层矿井构造获得成功为了满足近期采掘设计的需要,进一步控制采区内的较小构造,兖州矿务局杨村煤矿不久前对井田范围内的二采区和十五采区进行了地震勘探。这是该矿首次将地震勘探用于薄煤层矿井,并且获得了圆满成功。在这项成果的评议会上,来自省内外的专...  相似文献   

2.
随着矿井采煤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高产高效工作面的发展,矿井生产对矿进地质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前,甚至在采区设计前搞清采区的地质条件,及市场经济要求之所迫,为此,开滦钱家营矿于1995年底至1996年初先后为探清落差28m的采区分界断层的展布方向上“二维地震勘探”、为了探明六采区东构造赋存状态上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三软”地层条件下,开采中厚和薄煤层,小断层对工作面的布置和煤质影响尤为突出。为满足煤矿生产和设计的需要,在四采区进行了高分辨数字地震勘探,及时调整了采区布局和接续关系,现已顺利回采了三个综采工作面,为矿井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煤矿生产技术人员在使用三维地震勘探成果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成果利用率低、时效性差、与地质信息不关联、无法做到动态更新等。基于龙软GIS平台的三维地震动态解释系统,将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信息与矿井地质信息相互融合,实现了对采区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的动态修正,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我局和江苏煤田物测队合作, 进行了郜城矿井达产采区地震补充勘探。可靠地控制了断裂构造;较好地控制了二1 煤层的赋存状态, 并圈定了铲蚀区及采空区范围; 对煤层厚度变化趋势作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取得了较好地质效果。为优化采区设计,减少无效进尺,提高工作效率,制定生产规划提供了较可靠的地质资料。实践证明:采区地震勘探是实现“精细勘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地震综合勘探在兴隆庄煤矿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局生产矿井不断发现一些较大的断层,反映出60年代的精查资料不能满足综采生产的要求,有必要寻求新的手段改变这种局面。 1988年,我们首先在部分采区进行了高分辨地震综合勘探的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果经评议后,在其它采区和矿井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对构造的控制程度,解决了生产矿井中地质资料不清的问题。 1 从兴隆庄井田实际出发,选择地震综合勘探方法兖州煤田属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全隐蔽式  相似文献   

7.
构造复杂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解决构造复杂采区的效果及经济效益上,比起一般构造简单采区,更为明显。它克服了二维地震勘探的不足,使空间归位更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8.
两淮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发展近20多a,历经三次重大的技术发展阶段,现已成为煤矿高效安全开采前构造勘探的首选技术。由于两淮地区地震地质条件较好,过去的20多a里,两淮地区成为地震勘探新仪器、新方法的试验场地,带动了两淮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通过回顾两淮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对目前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自2001年至今已施工三维地震勘探面积22.8km^2,目前近1/3的采区已进行了井下采掘工程,验证其三维地震资料准确率在30%~55%之间。利用实见矿井地质构造资料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再解释,发现漏报、误报、错报地质构造的原因有多种:一是在资料处理时,使用剩余静校正等手段容易造成与小构造有关的煤层反射波异常特征弱化现象;二是三维地震线束方向与地质构造发育方向近乎平行,导致异常反映较差;三是煤层埋藏过浅,最大炮检距过大,造成动校拉伸畸变,导致信噪比与分辨率的降低;四是对矿井地质构造发育规律认识不清。通过已揭露的地质构造资料对地震资料异常特征的重新解释,新发现了不少中小型构造,表明三维地震勘探只有紧密结合采区生产实践,才能有效解决勘探报告与实见构造相予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东滩矿铁路东采区应用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勘探取得的成果。通过野外施工,解释出来的小断层,准确程度较高,为指导矿井设计施工开采提供了依据,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地震勘探的优越性,揭示了今后扩大地震勘探应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树敏  黄蓉  姚磊 《安徽地质》2009,19(4):264-267
通过对淮北某矿区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开展深部薄煤层细微构造的分析研究,找到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处理资料以提高薄煤层弱反射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的方法,从而对主采煤层下部薄煤层的构造形态做出精细解释。  相似文献   

12.
1992 年以来,永夏矿区各矿井相继进行了采区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工作。这里重点介绍了采区地震在永夏取得的突出成果及验证情况,并分析了地震成果的利用及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最近 ,兖州矿区针对地质因素对综采生产的影响 ,研究出了以下相应的对策 ,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a . 加强采前勘探工作 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控制程度一般在 75 0m× 10 0 0m网度内 ,远不能满足综采需要 ,故确定采区范围后即对采区开展进一步的地质勘探。在采区上部均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勘探 ,进一步探明了 10m以上落差的断层及褶曲的形态、位置等 ,并对 5m以上的断点也给予解释 ,从而给合理布置采面提供了依据。b . 加强对井下小构造的探测 利用矿井地质雷达、瑞雷波、槽波地震、坑透仪等井下物探仪器 ,对探明采煤工作面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庄煤矿采区地震勘探经验的总结,证明采区地震勘探具有投资省、周期短、勘探精度高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地质勘探手段,基本解决了影响煤炭生产的两大主要问题:中小构造及煤层赋存形态问题,对煤炭的生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生产实践证明,采区地震勘探能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及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庄煤矿采区地震勘探经验的总结,证明采区地震勘探具有投资省、周期短、勘探精度高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地质勘探手段,基本解决了影响煤炭生产的两大主要问题:中小构造及煤层赋存形态问题,对煤炭的生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生产实践证明,采区地震勘探能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及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朱红娟 《西北地质》2010,43(2):48-52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三维地震勘探在煤田采区主要解决构造问题,因各地区地质情况的复杂程度不同,解释的准确度也有不同。随着计算机和物探技术方法的发展,煤田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的高信噪比、高分辨率为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提供了可能。笔者利用小波分析技术、方差体技术、图象处理等多种方法,结合已知采区的实例,对小断层做了精细构造解释,提高了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对进一步提高三维地震效果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最近几年,煤矿采用三震勘探的实践应用取得了地质效果。大量实例表明:三维地震勘探在查明小断层,小构造的能力和精度方面明显高于二维,煤矿采区地震由二维转向三维的大趋势已不容置颖。但目前的三维地震技术水平与采区斯要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西鸡西立井首采区地震补勘后的地质成果, 矿井建设生产中井巷工程对地震补勘成果的验证情况。分析了地震补勘前矿井设计方案实施后的经济损失, 阐明了地震补充勘探在煤矿生产中的实际意义及今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三维地震勘探信息挖掘不足及与矿井采掘地质信息脱节是矿井地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针对影响郭家河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地质问题,利用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和矿井采掘信息的集成和融合,对煤层厚度、地质构造、水害等矿井地质条件进行精细预测预报研究。建立了以矿井开采和测井资料为约束条件、多参数反演煤层厚度的综合预测技术,使煤厚预测准确率提高15%;采用地震属性融合技术提高小构造的识别能力,预测地质构造准确率提高30%。基于三维地震信息识别含水砂体的空间分布,建立了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和水害危险性地质预测方法。研究成果对复杂地质条件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低成本但有效的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国煤矿采区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成果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针对以往新建矿井因地质构造不清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的现实情况,1 991年以来,国家发展银行及国家能源投资公司投入资金开展了大规模矿井采区地震勘探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本文介绍了几年来采区地震勘探所取得的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所能解决的地质问题也作了重点介绍,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