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学报》2011,66(3):288
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川科学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13日不幸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2.
2011年2月13日18时35分,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川、冻土、泥石流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先生离开了我们。施雅风院士是我国泥石流研究的奠基人,对我国泥石流科学研究事业的开创、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了大批研究人才,为我国成为世界泥石流研究强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1963年9—10月他率队开始考察西藏波密古乡冰川泥石流,至2011年1月发表庐山泥石流和第四纪冰川的讨论文章,施先生研究泥石流近半个世纪。施先生去世后,作为泥石流研究者,作为施雅风先生当年的同事和晚辈,我们搜集和查阅了大量有关泥石流研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前理事长施雅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冰川学家.他专心致志于地理与环境变化、中国现代冰川与第四纪冰川研究,并且是我国地理学诸多专门领域研究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他在50年代参加了中国地形区划的研究和我国第一个科学远景规划的编制,1958年开拓了中国现代冰川研究;60年代领导和开辟我国冻土学,泥石流、干旱水文研究新领域,并积极领导和推动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70年代施雅风教授创立波动冰量平衡方法预报冰川变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巴基斯坦公路通过巴托拉冰川区的问题.80年代以来他积极推动和参与倡导了西北水资源,全球变化与海岸带灾害,冰芯与环境等新领域的研究,他重视科学研究的国家目标,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和用任务带动学科发展.先后主持了许多重大研究项目,著述颇丰,硕果盈枝,为我国地理学、地理环境、冰川等科学的发展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是施雅风院士80寿辰,本刊发表这一组笔谈,回顾数十年来施雅风院士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祝福他健康长寿,并祝贺他为我国的地理学、冰川学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地理界的一颗巨星、一代宗师、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施雅风院士93岁高龄辞世了。施先生对华南地理学的发展一向给予极大关怀、支持与很多具体帮助,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谨追忆数宗往事,纪念施雅风院士对华南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青松 《地理学报》2007,62(3):333-333
施雅风院士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是施先生和他的研究团队近50年来考察研究中国冰川与环境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6.
华东师范大学俞立中校长作大会报告中国气象局秦大河局长作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程国栋院士作大会报告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院士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刘纪远所长作大会报告兰州大学陈发虎教授作大会报告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杨文志副部长致辞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傅伯杰局长作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姚檀栋所长作大会报告施雅风院士致辞李吉均院士致辞郑度院士致辞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李秀彬副所长致辞中科院寒旱所王涛所长致辞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获奖作者合影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许世远教授主持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地理》2002,25(3):193-193
20 0 2年 6月 2 0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施雅风 ,在新疆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论坛上 ,作了《新疆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与前景》的学术讲演。施雅风院士指出 :“从 19世纪末寒湿的小冰期结束以来 10 0年左右时间 ,新疆处于变暖变干气候环境下 ,变暖和全球一致。中国西部以 0 .2℃ / 10年趋势升温 ,近 5 0年北疆升温达 1.4℃ ,远高于近百年全球升温 0 .4 - 0 .8℃ ,但降水量有所下降。乌鲁木齐冰川区比小冰期降水减少了 5 0mm ,树木年轮研究指示 192 0 - 1978年间降水负距平…  相似文献   

8.
吴正 《热带地理》2007,27(2):F0003
中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冰川总面积约59 406 km2,冰储量5 590 km3,除了南极大陆和格陵兰两大冰盖外,中国冰川数量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在亚洲遥居首位。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若从G·Merzbacher(1905,1916)对天山博格达山和汗腾格里山汇四周的冰川报道算起,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是,对我国冰川研究事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1959年中国科学院在兰州建立了专门的冰川研究机构之后的事,它在施雅风先生主持下,与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生产部门合作,开展了对中国西部高山冰川的广泛科学考察,并逐渐扩展研究领域至冰川学的各…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地理》2007,30(2):310-310
2007年1月21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10.
《地理研究》2020,(1):F0002-F0002,F0003
2019年12月6日至8日,纪念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40周年暨中山大学地理学创办90周年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大会以"新时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继承与创新"为主题,吸引了包括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叶嘉安,国际地理联合会前秘书长、南非科学院院士Michael Meadows,国际地理联合会前第一副主席、德国科隆大学荣退教授Dietrich Soyez,全国政协常委、中山大学教授闫小培等著名地理学家在内的来自国内外167个单位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和100余名中山大学地理学校友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地理》2005,28(4):553-553
2005年8月23日,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现国家野外观测试验站规划组组长孙鸿烈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程国栋院士和长安大学李佩成院士等一行7人,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张小雷研究员、副书记副所长田长彦研究员和副所长陈曦研究员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相似文献   

12.
赵歆 《地理学报》2005,60(5):875-875
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主办、青海省科技厅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办的“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19-20日在西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青海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共2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大会开幕式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马培华主持,青海省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津成致欢迎辞并就三江源地区基本情况和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做了大会发言,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郑度、李小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地理》2007,30(4):556-556
“新疆水资源的形成、转化与调控研究”项目启动会于2007年4月3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国土处黄铁青处长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汪集呖及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局长傅伯杰作为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地理》2007,30(5):707-707
2007年9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陈晓亚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洪德元院士在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曦所长的陪同下来到新疆生地所标本馆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岁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信息化咨询专家、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地理》2005,28(4):489-489
2005年8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座谈会在新疆吐哈石油大厦举行,40多名两院院士和参加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的部分领导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地理》2005,28(5):637-637
9月9日,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在新疆生地所科研计划财务处崔望诚处长和阜康生态站站长李彦研究员的陪同下,访问了中国科学院阜康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相似文献   

18.
当代地理学大师、地图学开拓者、遥感与信息系统学开山宗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兼地球信息科学部主任、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相似文献   

19.
张国友 《地理学报》2007,62(12):1340-1341
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于2007年11月2-4日在南京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90多个有关地理单位的专家、学者等1300多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长以及省级研究所所长、全国各大学校长、学院院长等近百人,还有来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和美国、日本的地理学者等.  相似文献   

20.
2018年12月22日,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代表220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葛全胜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老一辈地理学家陆大道、刘昌明、郑度、张耀光等院士专家应邀出席大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