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揭正中 《气象》1992,18(3):55-55
绞股蓝具有较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国内外需求量较大。绞股蓝对土壤要求不高,栽培技术也不复杂,且其产值较高。只要选好品种,科学栽培,打通供销渠道,就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夜雨     
一阵轰隆隆的雷声,把刚进入梦乡的她震醒了过来。啊!要下雨了。“报准了!”她兴奋得不由自主地喊出了声。这一喊把睡得正沉的丈夫也惊醒了。他侧过身去,摇着她的双臂叫道: “凤,怎么了?快醒醒!” “哦,对不起。我一高兴就喊出了声,把你也闹醒了。”她也侧转身子,面对着丈夫,双手搅着他的脖子说,“刚,我们报准了,旱了八十多天的第一场雨报准了!三十几万亩晚稻有救了。你听,雨滴声,已经开始下了。”说着,她扭亮床头灯,刚想坐起身来,被他一手按住。  相似文献   

3.
这次防雹管理工作座谈会是根据年初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分两片召开的。6月14日至16日在洛川县召开了陕北片的会议,这次在陇县我们又召开了关中片的会议。这次会议经过三天的时间,传达了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各省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交流了管理经验,参观了陇县的石岭和曹家湾先进典型炮点,表彰了先进,研究了如何加强防雹工作。使代表们统一了思想,开阔了思路,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大家决心会后进一步加强管理使防雹工作走上新台阶,争取获得更大的效益。会议开的很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会上,大家回顾了两年来防雹工作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防雹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各级  相似文献   

4.
1998年6月17~19日,中国气象报社在青岛气象度假村召开第一次科普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9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议开得紧凑热烈,在代表们的共同努力下,达到了预期目的:交流了经验,提高了认识,确定了特约撰稿人制度,落实了任务。  相似文献   

5.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拓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00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激活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中国气象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海南州气象部门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基本实现了一流台站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伯津  胡志晋 《气象》1980,6(12):32-32
中国气象学会于1980年9月16—22日在安徽黄山召开了全国人工降水学术座谈会。会议交流了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分析了这一领域的国内外现状,肯定了成绩,指出了问题,对今后的做法提出了建议。 会议共收到83篇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反映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云的资源考察。这是人工降水的一项基础工  相似文献   

7.
应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和MapObjects组件空间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对森林火点卫星遥感信息的地理定位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1:250000地理信息数据,研制了快速获取火点周围地理信息的技术流程及计算方法,开发了业务化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尤其在多火点的情况下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相同情况下,比手工地理定位提高了定位精度,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火点监测赢得了时间,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春天的鸽哨     
不经意间,天变高了。云变高了。云变淡了。流水变缠绵了。和风变多情了,……一样白鸽从蓝天飞过,留下阵阵鸽哨,它在轻轻地告诉你我——春天来了!又是一年的春天,又是一年风景,《湖北所象》也要满十三岁了。十三年来,它在各位领导、专家、气象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关心呵护下健康成长,越办充实,越办越丰富。它不仅有学术性强的科技论文汇成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以防灾减灾、为延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目的的雷电防护工作在延边开展得较早。上世纪80年代,首先在几个县级气象局开展了避雷针检测工作,得到了受检单位的认可,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欢迎,扩大了气象部门的影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敦化市气象局的经验还在全州、全省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 全区气象局长会议,经过六天的学习讨论,今天就要结束了。会议期间,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17号文件和万里副总理在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的讲话及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的有关文件。联系我区气象工作实际,回顾检查了一九八一年的工作,总结交流了经验,认真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安排了一九八二年的工作任务。另外,还讨论了我区《气象部门奖惩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11.
《气象》1975,1(4):29-29
日本民间常用晴空出现的无声闪电预报地震。近年来苏联的某些地震前也出现过这种闪电。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二十时三十分,在苏联格罗兹尼地区的晴朗夜空中出现了一道无声闪电。之后约十分钟,就刮起了猛烈的西风,又过了十到十二分钟,天空出现了低云,下起雨来了。半小时后,风力达到了八到九  相似文献   

12.
以黑河地区现存方志文献中关于水旱灾害的记载为基础,同时利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清代以来黑河地区水旱灾害时空变动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统计了该地区水旱灾害的次数并大致确定了水旱灾害的等级。其次,分析了水旱灾害的年变化、季节变化和周期变动趋势。第三,以政区为纲,分析了黑河地区水旱灾害的空间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我区同全国一样,天气预报是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地开展起来的。预报为国民经济服务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短期预报方面:我们主要是采用天气学方法。这方面,台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动力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的发展,天气学方法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它至今仍是我们的主要预报方法。 五十年代,广大台站是收听加看天,开展了补充预报。根据“图、资、群”结合的原则,通过本地天象物象观测,研究了不少预报方法,取得了不少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的预报质量。同时,从五十年代起也开展了数值预报,因缺乏人才和设备,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岁末沪宁线持续五天大雾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葛良玉  朱诗武 《气象科学》1998,18(2):181-188
1996年12月27-31日江苏境内发生了持续五天的大雾。本文普查了天气图,分析了产生雾的天气形势特征,并进行了一些物理量的计算,制作了时空分布和垂直剖面图,重点分析了它的形成和长时间维持的原因,对冬季辐射雾的预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茫茫宇宙,气象万千。人类就生活在这瞬息万变的大气海洋中。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开始注意观察天气变化。根据考古发现,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了关于民、云、雨、雪、虹和雷电等天气现象的记载,并有人们占卜天气的记录。到了周代,人们对天气现象的相互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新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气象科学的发展。这时已有了八风的记载和云的分类。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充实完善,观测气象的活动也日益增多。到了唐朝,李淳风将风向进一步区…  相似文献   

16.
杨晴 《气象知识》2010,(4):65-65
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暴风雨。我揣着这个消息,急忙赶去告诉大伯,然而大伯已经在农园里忙活起来了。他弯着腰,双手抓着塑料膜,见我焦急的样子,笑了:“明天有暴风雨,快帮我打理一下园子。”我点点头,和他忙活了一个下午。我们给菜田钉上了好几层塑料膜,在木栅栏上绕了好几圈铁丝。拍拍手就要走时,我的目光落在了角落一棵枝干瘦小的树上:“那树不用保护?”大伯拍拍那树的树干,颇得意地说:“不用!这树坚实着呢!”我不太相信,但还是走了。第二天,暴风雨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比较了几种客观分析方法,认为权重插值法最为理想。为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权重插值法的修正方案。该方案大量地节省了客观分析的时间,提高了插值精度,并且显著地节省了计算机的内存单元。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测站稀疏的地区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8.
气象专业有偿服务,做为气象部门除公益服务之外的另一种专业服务手段,它集对社会服务与部门内部创收为一体,拓宽了服务领域,提高了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各级气象部门通过有偿服务的收入,弥补了事业费的不足,改善了职工福利待遇,增强了气象部门的凝聚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气象工作队伍,促进了整个气象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里首要的是一个外界对我们气象部门重新认识的问题。前段时间,社会上一些单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三乱”现象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气象服务及其效益评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韩颖  蒲希 《气象科学》2010,30(3):420-426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首先分析了气象服务的概念,确立了气象服务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分类情况,明确了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体系中的定位,并探讨了气象服务的经济属性。从气象情报信息服务和气象预报信息服务的角度介绍了中国气象信息服务的情况。从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农业气象工程服务技术、雷电灾害防御技术介绍了中国气象工程服务及其技术的情况。从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角度出发,系统的介绍了气象服务效益的主要评估方法和技术,同时介绍了中国目前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基本情况。最后,文章针对目前中国气象服务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辽宁城市密集,工业发达,城市、工业、农业用水集中,需水量已超过了水资源的负担能力,成为我国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大省。水严重制约了辽宁经济的发展。水库蓄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水资源先天不足,缓解了供水、需水的矛盾。但近年来,水库蓄水也受到了干旱缺雨的影响,放水多,入库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