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009-07和2010-01三次调查的数据,分析了珠海电厂温排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同时,利用调查资料分析排水明渠和跌入式阶梯的降温效果。结果显示,以排水口为中心,电厂温排水向外海扩散的距离越远,水温越低;最高温升4℃的影响面积小潮期大于大潮期,冬季大于夏季。电厂排水方式采用排水明渠有一定的降温效果,但效果不太明显,而温排水经跌入式阶梯跌落入海的降温效果较为突出,平均降温约3.7℃。  相似文献   

2.
象山港电厂温排水的实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象山港电厂温排水的热污染问题,对其附近海域的潮流和水温扩散进行了实测研究,给出了该海域潮流及水温扩散的特征。同时利用近海潮流模式(ECOMSED)建立了象山港潮流三维数值模型,对研究海域的潮流和水温扩散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大小潮涨、落憩时刻的温升场的扩散范围,对比分析发现数模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二维水流方程和平面热扩散方程模拟电厂温排水在浦阳江中的扩散情况。在数值计算中,对二维水流方程采用显式迎流有限元方法,对平面热扩散方程采用显式直接差分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耦合计算。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电厂向浦阳江排水和取水后,浦阳江水温的分布特性,为选择电厂取排水的工程方式提供了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述了滨海电厂温排水温升、余氯及卷载效应对附近海域生态系统中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等生物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滨海温排水对生态环境影响出现的新问题及今后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王兴  张爱君  耿晓  郑琳  刘首华 《海洋通报》2013,32(4):389-394
通过开展黄岛电厂温排水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调查,研究温排水对海域的环境影响。分析了电厂邻近海域大面与断面 调查温盐分布特点,结合电厂环评报告和相关温排水研究文献,讨论给出了温排水在高潮、低潮期对邻近海域温盐分布的影 响,研究结果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田湾海域温排水分布及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田湾核电站附近海域,采用定点连续、多点同步的水温分层现场观测方式,辅以连续高分辨率的气象、水位和海流等观测,分析研究了田湾核电温排水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绘制出逐时的1℃温升曲线,从而经计算得到与之相对应的温升在1℃以上的海域面积,并据此讨论了影响温排水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在现场观测期间,温排水面积变化趋势与潮汐潮流直接相关。在落急时刻,温排水面积达到最大值,为32.33km2。在涨憩时刻,温排水面积最小,仅为7.93km2。  相似文献   

7.
在已建立潮流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温排水的输移扩散,以华能日照电厂为例,对各温排水设计方案(包括排水口位置、排水量和温升等)进行预测分析.最佳推荐方案是一、二期工程温排水由排水口B合排.本文结果可为该海域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感潮河段温排水的扩散规律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响应关系,建立了二维温排水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径流量条件下小清河下游感潮河段及河口外海域温排水扩散影响,以期对滨海电厂建设和温排水扩散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表明,针对小清河感潮河段弯曲、河道狭窄、河口两侧潮滩宽阔的特点,采用三角形与矩形网格嵌套的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拟合实际岸线和地形地貌特征;采用动边界处理方法能较好地反映河口潮滩潮流场和温排水扩散特征。受小清河河口地形地貌的影响,温排水主要沿河口向上游或下游扩散,水深浅于–3 m温排水扩散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小清河口外海域和取水口温升与潮位和径流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海气热通量对海气的热量交换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很大程度地影响局部海域的热量扩散情况。在滨海电厂所在海域,由于温排水与环境水域温差引起的斜压效应,将对附近海域温度分布、局部环流结构变化等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现有的数学模型要考虑海气热通量才能更加准确地模拟温排水造成的温升场。本文在了解田湾核电站温排水特点和附近海域潮流特征的基础上,应用FVCOM数值模式,采用《物理海洋学》中的海表面热通量计算方法,建立了田湾核电站附近海域温排水数值模型,对温排水造成的温升进行了模拟。模式考虑斜压效应,在排水口考虑了温排水的叠加效应,通过与实测资料比对表明:该文建立的田湾核电站温排水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该海域的温度变化和温排水造成的温升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选取象山港国华电厂附近海域的10个站位,于2010、2011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了环境因子调查及浮游动物采样。研究结果表明,国华电厂温排水提高了温度、盐度和电导率,降低了溶氧值;4个航次共计采集到浮游动物20种(含幼体),其中小拟哲水蚤、中华哲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短尾类溞状幼体等种类为优势种;电厂附近水域浮游动物丰度季节分布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而种类数量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温排水的增温效应不改变浮游动物的季节分布格局,但不同月份的优势种因其发生改变;冬季温排水会提高浮游动物种丰度,但降低了多样性,而夏季温排水降低了浮游动物的种类、丰度及多样性,秋季丰度值达到最高丰度值达到最低;浮游动物的分布与电厂排水口分布有明显关系,并有"迁移"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