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氏沼虾仔虾及蚤状Ⅺ期幼体对盐度突变的适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验了罗氏沼虾仔虾及Z11期幼体对盐度突变的适应能力。试验结果表明,0.82cm的仔虾由盐度10.8‰放入淡水中及0.98cm的仔虾由淡水直接放放20‰以下盐度水中培育,对虾仔的成活影响不明显;Z11期幼体由盈度17‰直接放入7—17‰盐度水中和由盐度10.8‰放入4—10.8%盐度水中以及淡化后第二天由淡水直接放入17‰盐度水中培育,对幼体的成活率无明显影响,幼体能正常蜕皮变态。  相似文献   

2.
盐度对双棘黄姑鱼仔鱼活力及仔稚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用不同盐度梯度海水对双棘黄姑鱼仔鱼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盐度为17.0.22.0、27.0.31.0~33.0的4个试验组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分别为5.38、7.35、6.46、6.18;各盐度组仔稚鱼的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仔鱼经25d的培养,其平均全长为18.8~19.2mm;盐度22.0及27.0的海水中仔稚鱼呈较高的存活率,各盐度组的平均存活率为36、0%、48.5%、46.7%和39.2%.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海水和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对温度突变和非离子氨的耐受性,设置了温度突变和非离子氨胁迫2组急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养殖条件、温度突变和时间三者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当温度由22℃分别突变到7、12和37℃时,2种养殖条件下对虾的存活率均随突变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海水养殖对虾高、低温突变幅度均不宜超过10℃;淡水养殖对虾高温突变幅度不宜超过10℃,低温突变幅度不宜超过5℃。淡水养殖对虾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低于海水养殖对虾,对高温的适应能力高于海水养殖对虾。(2)非离子氨浓度、养殖条件和胁迫时间对对虾的存活率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且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非离子氨对海水养殖对虾的96hLC50和安全浓度SC分别为1.612和0.161mg/L,对淡水养殖对虾的96hLC50和安全浓度SC分别为0.629和0.063mg/L。各时间点的LC50均是海水养殖对虾高于淡水养殖对虾。海水养殖对虾对非离子氨的耐受能力高于淡水养殖对虾。  相似文献   

4.
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稚虾蜕皮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稚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蜕皮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在水族箱内进行,实验对虾的初始体重为(0.553 2±0.000 1)g,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稚虾的蜕皮周期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S10能明显抑制对虾的蜕皮,S2则能促进对虾的蜕皮,前者较后者蜕皮周期延长4.97 d;(2)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S4和S7两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最大,分别大于S0组28.11%和22.6%,并且与S0和其他处理组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3)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的摄食量有显著影响(P<0.05),S4和S7两组分别高于S0组15.96%和11.46%;(4)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中国明对虾的食物转化效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但S4和S7两组对虾的食物转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波动幅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稚虾蜕皮、耗氧率、排氨率和排尿率的影响。实验以D_1蜕皮期的对虾为实验材料,虾的初始湿体重为(2.485±0.303)g,实验设盐度29为对照组(用C表示),4个不同的盐度波动幅度(分别为2、4、6、8)为处理组,分别用S2、S4、S6和S8表示,每个处理设10个重复。实验分别于降低盐度和恢复盐度至29的不同时间点采样,测定对虾的耗氧率、氨氮和尿素的排泄率,实验持续7 d。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降低盐度后,S4组、S6组及S8组对虾的蜕皮整体提前1 d,且S6组对虾的蜕皮较为集中;(2)降低盐度后,所有处理组对虾耗氧率均呈现先下降后随着蜕皮到来逐渐升高的趋势,且降盐后S4组和S6组对虾耗氧率的下降速度最快(6 h),在升盐过程中,仅对照组在6 h和S4组在6 h和12 h处对虾的耗氧率与升盐前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对虾的排氨率呈现出盐度波动后下降的趋势(S8组除外),并随蜕皮期的到来升高(S4组除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S4组、S6组对虾的排氨率较低,S8组对虾的排氨率较高;(4)对照组和S8组对虾的排尿率同样表现出与蜕皮高峰相吻合的关系,而S2组、S4组及S6组对虾的排尿率在降盐24 h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盐度条件下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和能量转换的影响。实验周期6周。结果表明:在0、5盐度下,随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呈下降趋势;盐度增加至8以上后对虾可正常生活;在26.59%,35.18%和45.31%3个蛋白质水平,凡纳滨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总转换效率和净转换效率均以8和16盐度组最高;随盐度的升高或降低,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总转换效率和净转换效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在0、5盐度下,摄食3个蛋白质水平对虾的特定生长率组间差异不显著;在8~25盐度下,摄食35.18%和45.31%蛋白质水平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总转换效率和净转换效率组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pH6.32~9.76和盐度16.7~40.9共8个梯度的海水进行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 Lamarck)卵囊的孵化试验。结果表明,卵囊孵化最适pH范围在8.23~9.35之间,孵化率均在80%以上,pH8.81时高达93.7%;卵囊孵化适宜盐度范围为30.3~37.0,盐度40.9时仍有67.0%的孵化率,表现出耐高盐的特性,盐度低于27.6,孵化率明显下降。幼虫在15d的培育过程中,通过投喂不同的饵料,结果显示投喂单胞藻比投喂人工配合饵料、酵母效果好,单独投喂扁藻(Platymonas subcondiformis (Wille)Hazen)幼虫生长发育最快,体长增长倍数达1.90倍;投喂扁藻、小球藻(Chdorella spp.)、扁藻 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Palbana)、扁藻 小球藻幼虫的成活率相差不明显,分别为58.5%、54.3%、63.3%和50.3%,而投喂人工配合饵料虾片、螺旋藻粉幼虫成活率则较低,只有3.6%和12.8%,投喂酵母第9天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8.
墨西哥湾扇贝稚贝对盐度的耐受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壳高15~21mm的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稚贝作为实验材料,控制水温在16和24℃条件下进行对盐度的耐受力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在24℃时,稚贝存活的盐度范围为18.5~44.4,低盐度对稚贝的存活影响明显.稚贝可生长的盐度范围是21.2~41.0(日增长率r>4.0),适宜的生长盐度为24.0~32.0(日增长率r>8.0),其中26.0~28.0的盐度为最佳生长盐度.在16℃条件下,最初8h内,其生存盐度范围为17.4~46.4,但是48h后稚贝的存活盐度范围与24℃温度条件时无明显差别,显示出低温条件会使稚贝对极限盐度的反应速率减缓.当盐度处于接近极限范围时,盐度变化幅度过大易导致稚贝死亡.墨西哥湾扇贝对盐度的适应能力与原生境盐度有关,稚贝预先在盐度为19.5和44.9中适应9d后,再过度到14.3和48.5中,48h后,存活率为78.3%和100%,而若是从盐度为32中直接移到3和48.5中,48h后存活率分别为0和27.3%.显然,通过中间驯化或适应过程,稚贝会提高耐盐能力.此结果表明,在高温多雨的南方海域,应避免在易受淡水中冲击的河口、海湾区域开展墨西哥湾扇贝养殖.  相似文献   

9.
低盐度对方斑东风螺摄食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方斑东风螺的适宜盐度在21以上,适应盐度下限应为15.在21~33的盐度范围内,小水体的实验条件下,平均体重0.27g、平均壳长11.2mm的方斑东风螺.投喂小管枪乌贼,日平均掇食率10.2%~11.6%,体重日均生长11.3~12.0mg,壳长日均生长123.1~141.91μm,盐度逐渐降至15时,方斑东风螺的摄食率和生长速度都明显下降.把近岸自然海水的盐度29作为盐度瞬间下降或上升的起点和终点.当盐度从29瞬间下降时,不影响其摄食和生长的最低终点盐度应高于21.当盐度瞬间上升至29时,不影响其摄食和生长的最低起点盐度应高于18.  相似文献   

10.
强壮箭虫对温度、盐度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强壮箭虫对突变温度、突变盐度和渐变温度、渐变盐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水温由15℃突变到1℃时,存活率为75%;水温由15℃突变为30℃时,存活率仅为5%.求得24h急性半致死温度上限为27.2℃.水温从20℃逐渐上升至25、30、35℃,存活率分别为85 %、10 %、0 %;水温从20℃逐渐下降至15、10、5℃,其存活率分别为 100 %、95 %和80 %.盐度从31突变为20、40,箭虫的存活率均为100%,随着盐度突变幅度的增大,强壮箭虫的存活率呈降低趋势.求得24h急性半致死盐度上限为45,24h急性半致死盐度下限为13.3.盐度逐渐从31上升到46、 52,其存活率由90%下降到0%;盐度逐渐从31降到13、6,其存活率由95%下降到0%.求得间隔12h半致死渐变盐度上限为48.7,半致死渐变盐度下限为9.3.根据实验结果,强壮箭虫应属喜冷广温种和近岸广盐种.  相似文献   

11.
盐度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室内不同盐度条件下进行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幼虾饲养试验 ,就盐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成活率及生化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盐度对南美白对虾体质量增长率、成活率、饲料系数有显著影响(P<0.05) ;在盐度为20时 ,南美白对虾生长最好 ,不同盐度条件下 ,南美白对虾体内的蛋白质、水分、氨基酸、脂肪酸生化成分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盐度、pH突变对2种养殖对虾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研究了盐度、p H突变对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度、p H突变对 2种养殖对虾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是显著的 (P<0 .0 5)。而盐度突变对溶菌活力的影响显著 (P<0 .0 5) ,对低 p H突变影响明显 (P<0 .0 5) ,对高 p H突变影响不明显。随着盐度突变值和向低 p H、高 p H突变梯度的增加 ,2种养殖对虾的抗菌活力逐渐减小 ,酚氧化酶活力逐渐增大 ,而溶菌活力则随着盐度突变值和向低 p H突变梯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在同一实验梯度中 ,中国对虾的抗菌活力和溶菌活力要比南美白对虾的低 ,而其酚氧化酶活力则比南美白对虾的高。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钙、磷和水体盐度对南美白对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凯  王武  卢洁  邹光茂 《海洋科学》2004,28(2):21-26
用不同钙、磷含量的配合饲料在不同的盐度水体中对南美白对虾幼虾 (Penaeus vannamei)进行饲养试验.试验采取 L9(3 4),磷添加量设 3个水平 0%, 0.75%, 1.5%;钙添加量设 3个水平 0%, 0.75%, 1.5%;水体盐度设 3个水平 4, 17, 30.结果显示,各因素对南美白对虾体质量日增率、饲料系数、成活率的影响大小为盐度 >磷 >钙,对蛋白质效率的影响大小为盐度 >钙 >磷.盐度 4时,不添加钙的组体质量日增率、饲料系数、成活率和蛋白质效率最差;盐度 17时,饲料中磷的添加非常重要.南美白对虾幼虾最适的生长因素是盐度为 17,钙添加量为 1.5%,磷添加量为 1.5%  相似文献   

14.
高位池养殖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民杰 《台湾海峡》2002,21(2):224-227
于2001年进行高位池养殖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在生长速度,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存活率,饵料系数和抗病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斑节对虾,适合于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5.
低盐度地下卤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研究了用低盐度地下卤水养殖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可行性和养殖模式。结果表明,向地下卤水中添加适量的K^ ,调节Na^ /K^ 比值,能明显提高仔虾的成活率;通过合理的水质调控,获得低盐度地下餐水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高产高效,其中精养池平均成活率,平均产量和投入产出分别比半精养提高25.23%,148g/m^2和0.49。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渤海湾为例,运用MIKE3 FM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渤海湾天津附近海域海水淡化浓海水与电厂温排水混合排放温盐扩散三维数值模型,开展了浓海水和温排水不同混合比例温盐扩散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浓海水与温排水混合排放可以使受纳海域盐升范围显著减小,并且混合比例越高,效果越明显。在温升影响方面,与等量温排水单独排放相比,混合排放会使底层海域温升包络面积增大,表层减小,但当混合比例超过1:30(温排水量约为35 m³/s),表层和底层海域温升包络面积接近于等量温排水单独排放的温升包络面积;综合考虑温盐扩散,当海水淡化浓海水排放量在10×104 m³/d,盐升不超过20时,与温排水混合排放比例超过1:30(温排水量超过35 m³/s),盐度在排放口附近可稀释到背景值,由于混合排放密度变化引起的温度下沉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关研究结论可为海水淡化浓海水科学排放/推动海水淡化和海洋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离心转速对渤海灰白冰脱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实验室离心实验,研究了离心转速对渤海灰白冰脱盐、脱盐效果以及主要超标水质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离心转速的变化对灰白冰的脱盐、脱盐效果均有显著影响.离心转速达到2000r/min左右时,脱盐冰的全盐量基本降到标准要求.实验中,灰白冰的离心脱盐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一般可达80%~90%以上,在3000~4000r/min离心转速时,渤海灰白冰脱盐率最大,可达到90 96%.离心转速的变化对灰白冰中主要超标物质的去除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硫酸盐含量变化幅度最大,下降了73.19%~96.52%;盐度也有较大程度的降低,但降低幅度小于硫酸盐,降幅在71.86%~93.55%之间.pH值没有发生恶化,保持在7.5左右.因此,离心转速是渤海灰白冰离心脱盐过程中的主要控制性因子之一.渤海灰白冰经过实验室离心脱盐后,全盐量等各项水质指标均可达到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海冰是低温条件下的海水冻结物,在我国渤海,每年冬季有4个月左右的结冰期,形成大范围的海冰。海冰具有灾害性,常对冬季海上运输及海洋生产构成危害,但因其含盐量较低,海冰还具有资源性,有可能以较低成本转化为淡水。自1995年以来,我国学者开展了渤海海冰淡化利用研究,在国家有关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已在海冰资源特性、资源量估算、海冰淡化技术和海冰水农业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本文是对这些研究进展及尚需解决问题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低盐度突变对中国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3-4月在山东日照市代家村对虾育苗场采集中国对虾仔虾,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中国对虾仔虾对不同低盐度突变的幅度及速率的适应能力,并对在不同盐度突变后仍能存活的仔虾体内的18种氨基酸、14种脂肪酸及5种维生素的含量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降盐的工范围为3/d-5/d时,部分仔虾可在盐度为零的淡水中存活数天。盐度的变化对仔虾体内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酵母发酵物产品的营养组成及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林  王初升  陈水波 《台湾海峡》2005,24(3):346-350
本研究测定了酵母发酵物产品的营养成分组成及试验其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应用的效果.该产品含活性酵母菌细胞数>30×108个/g、粗蛋白质含量45%~50%(m/m),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代谢产物.其应用于凡纳滨对虾的育苗结果表明,能促进对虾蚤状幼体的摄食和生长发育、改善水质、提高育苗的成活率,育苗成活率达5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