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种简易的多普勒雷达速度模糊纠正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监测强对流天气中尺度风场的重要手段。纠正速度模糊是多普勒雷达探测风场信息有效应用的前提。速度模糊纠正技术大多需要首先对模糊点集或非模糊点集进行识别,如果无法识别或识别错误,将造成纠正过程的失败或需要人工识别。文章提出了一种不需先对模糊点集或非模糊点集进行识别的纠正速度折叠的简便方法。它只需首先将存在折叠的速度场恢复为连续的速度场;然后对其速度数值是否存在整体偏移做出判断和调整。给出的存在严重模糊的台风个例的速度模糊纠正实例表明,这种方法对二次折叠也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2.
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和模糊数学理论,普查确定了影响辽阳地区水稻产量的5项气候要素及其各自权重,建立了水稻产量的气候模型,揭示了各单因素对水稻丰歉的模糊关系。通过模糊运算,确立了水稻丰歉农业气候综合影响指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对钦州市春季低温阴雨结束期作模糊处理,用模糊数学方法选择预报因子,然后建立其多元回归模糊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4.
试用模糊数学中的二阶评判法对诺木洪地区枸杞生育期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量化分析,并做出模糊评价。得出该地枸杞的农业气候条件在芽开放期至展叶盛期配置最佳,农业气候资源量最为丰富,占全生育期量的34.7%;而展叶盛期至开花盛期的气候条件配置极不适宜,对开花十分不利。有关结论为合理利用其农业气象条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和模糊数学理论,普查确定了影响辽阳地区水稻产量的5项气候要素及其各自权重 ,建立了水稻产量的气候模型 ,揭示了各单因素对水稻丰歉的模糊关系。通过模糊运算 ,确立了水稻丰歉农业气候综合影响指标  相似文献   

6.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定期评估修订是各级气象部门应急办的日常事务。本文引用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评判方法和专家评分方法,选取多个因子,尝试对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进行定量的总体评价,并采用专家评分方法对应急预案的主要章节进行大致评价,最后将我们刚完成的(《上海市处置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工作作为实例予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方红 《辽宁气象》2008,24(1):60-62
将模糊综合评价及马尔可夫链同时运用到空气质量的评价中,可克服大气环境系统所固有的模糊性及随机性。通过1994—1998年芜湖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计算表明:不仅预测结果准确,而且由于应用了模糊数学方法,使得结果较为可信,且整个过程计算简单,是一种较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喀左1996年参试30个玉米品种试验为例,采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计算出综合评判结果,确定丹3034、掖单11、承抗一、掖单13、西玉三等为喀左玉米推广品种,为农业生产品种更新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发展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模糊马尔可夫预测法在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模糊综合评价及马尔可夫链同时运用到空气质量的评价中,可克服大气环境系统所固有的模糊性及随机性。通过1994—1998年芜湖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计算表明:不仅预测结果准确,而且由于应用了模糊数学方法,使得结果较为可信,且整个过程计算简单,是一种较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钦州市甘蔗产量年景气象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学华 《广西气象》2002,23(4):45-47,38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钦州市甘蔗产量年景与前期关系较密切的5个大气环流因子在不同的预报等级下各个因子区间的隶属度矩阵,以此作为模糊变换矩阵R及因子权重A的备选因素,然后,根据不同年份的因子值来构造R和A,应用模糊数学的运算法则,得到甘蔗产量年景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模糊性的一种数学方法。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 L·A·查德首次提出了模糊集(FuzzySets,又译弗晰集)的概念,我国在1979年初才开始把模糊数学引用到气象中来,采用隶属原则和择近原则识别天气类型,用模糊聚类划分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并在应用模  相似文献   

12.
将逐个修改聚类和模糊聚类的多光谱云分类技术应用于2002年6月10日03时锋面气旋云系的识别,并采用同一时次的地面常规观测与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种聚类方法对典型锋面气旋云系均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分类结果与天气概念模型云层分布情况一致;逐个修改聚类对组间差别较大的情况分类效果较好,而模糊聚类却对性质相近的类别有较好的识别;卫星图像分类结果与地面常规观测比较一致,但在层云、积云、层积云等性质较为相近类别的识别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多普勒天气雷达地物回波特征及其识别方法改进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气象因子会在雷达探测时对雷达资料造成污染,并导致雷达数据的质量问题,在雷达数据应用之前必须对被污染的距离库进行识别和处理。该文在现有基于模糊逻辑识别地物回波工作的基础上,发展适合于我国CINRAD/SA的地物回波识别方法,采用北京和天津雷达2005,2006年夏季部分时段体扫资料,同时对反射率因子和径向速度以及速度谱宽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回波的各种特征, 并对各种回波特征进行分析; 考虑到隶属函数的确定是地物识别准确率的关键, 运用CSI (critical success index)评判标准确定了模糊逻辑超折射地物回波识别的最佳线性梯形隶属函数;通过识别效果分析说明该方法在识别超折射地物回波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运用改进后的模糊逻辑法可以更好地识别地物回波, 特别是那些超折射地物回波; 与原方法相比, 改进后的方法有效减少了对降水回波的误判。  相似文献   

14.
热带气旋路径的模糊概率预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南海及其附近区域热带气旋路径左、右折突变与持续稳定的类型预报判据,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路径变化类型模糊概率预报方法,此方法具有48小时的预报时效和预报路径突变或稳定的性能,还能给出预报轨迹的模糊概率,便于预报决策使用。业务试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显示直观、客观定量、结论明确、效果良好。特别是当模糊概率大于70%时,方向误差和48小时平均距离误差都明显小于国内、凶各主要预报台相应时次综合预  相似文献   

15.
姚学华 《广西气象》2003,24(1):33-34,57
利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对钦州市春季低温阴雨结束期作模糊处理,用模糊数学方法选择预报因子,然后建立其多元回归模糊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16.
三类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模糊检验试验与对比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李佰平  戴建华  张欣  王啸华 《气象》2016,42(2):129-143
强对流天气具有尺度小、演变快的特点,为了满足强对流预报检验、评价的需求,本文引入了模糊检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空间等属性上进行尺度变换处理,可获得预报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评价信息。以中国气象局SWAN等短临预报业务系统提供的1 h回波外推预报为例,对三种类型强对流天气系统进行了模糊检验试验对比,并据此构造了三种理想强对流天气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各种模糊检验方法的特性,发现:相对于"点对点"的传统检验方法,模糊检验能够在不同尺度和评价策略上给出有关预报的更多信息,给予预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针对不同的评价策略,同一个预报的最优尺度是有差异的;不同的模糊检验方法各有特点,适用范围也有差异;相对于传统检验方法,模糊检验方法的应用范围更广,尤其是当预报偏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多种模糊检验方法仍然能够给出有参考意义的评分。综合来看,对于高阈值、小尺度特征的强对流事件,低判别标准的最小比例法、模糊逻辑法和多事件列联表等检验方法更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统计预报方法是农业气象预报业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新一代农业气象预报系统”中,系统设计了一种通用统计预报模型构建方法,可用于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等农气预报业务。本文主要介绍了通用预报模型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及应用试验结果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入模糊数学理论,根据计算得到的模糊等价矩阵,用关系系数进行分类,从而较定量地揭示了我区北部盛夏(7—8月)各站间强降水过程的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19.
治交 《气象》1981,7(5):34-34
有全国27个省市的气象台站及有关院校的214位同志参加的“模糊数学在气象中的应用”讨论班,于1981年2月14—23日在无锡举行。 讨论班上,学习了“集合论初步”、“模糊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模糊集合及其运算”、“模糊关系、图论、规划、博(?)和逻辑”等模糊数学的基础知识;交流讨  相似文献   

20.
杨忠恩  骆剑承  徐鹏炜 《气象》1995,21(4):46-49
讨论了应用NOAA-AVHRR资料提取水体信息的方法。采用1.2通道反射率数据构成的归一化植指数(NDVI)来识别水体,并初步提出了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提取混合像元中的水体面积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