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怀德  吴晓荃 《山西气象》1995,(4):47-52,61
本文依Barnes滤波原理,利用低通波场的连续性特征进行尺度分离,分析了暴雨过程中天气尺度系统和中尺度系统的作用,并用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该暴雨过程中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尺度模式输出的物理量分析和6h预报资料,分析了河南省4场连续性暴雨过程中动力条件,结果表明,次级环流是暴雨维持的原因,倾斜特征是暴雨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0年7月12-16日逐时雨量、逐时风场、探空及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2000年7月12-16日河南连续性暴雨的雷达回波特征及中尺度系统活动与暴雨的对应关系,揭示中尺度系统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Tσ在暴雨前期及暴雨过程中的分布特征,分别对“96.7”致洪暴雨的连续性和落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前期高能舌十分深厚,且存在“暖盖”;暴雨发生后,中空能量系统继续维持,使暴雨得以继续;暴雨前期地面能量锋南侧存在中尺度高能舌,其舌尖前方为垂直速度大值中心,与暴雨中心对应。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尺度模式输出的物理量分析和6 h预报资料,分析了河南省4场连续性暴雨过程中动力条件,结果表明,次级环流是暴雨维持的原因,倾斜特征是暴雨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应用常规资料、GMS红外云图,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特征、中尺度云团等方面来对这次95.6.30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形成遵义地区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初步认为:500hPa的极涡位置偏南太平洋高压脊特定维持,是这次暴雨过程的重要环流背景,低空急流与地面中尺度切变线的偶合,是产生暴雨的触发机制,而700hPa的低涡发展东移加剧了降水的强度。此外,还利用天气图,雷达回波,物理量及实时资料的计算地形对暴雨的影响等,对此过程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94.7”华南特大洪涝灾害的中尺度暴雨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对造成“94.7”华南特大洪涝灾害的暴雨过程的一些中尺度系统,中尺度雨团的活动、中尺度暴雨云团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利用非平衡强迫的诊断结果对此暴雨天气的成因及落区作了初步的研究,揭示了大气的非平衡动力强迫在这次中尺度暴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造成“94.7”华南特大洪涝灾害的暴雨过程的一些中尺度系统、中尺度雨团的活动、中尺度暴雨云团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利用非平衡强迫的诊断结果对此次暴雨天气的成因及落区作了初步的研究,揭示了大气的非平衡动力强迫在这次中尺度暴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2001年7月26~28日、1994年6月23~25日安阳区域连续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场与物理量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空西南急流与中尺度气旋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连续性强降水的一个重要机制;中尺度的动力、热力特征是强降水维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