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戚鹤年 《气象》1982,8(10):33-33
新疆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玛纳斯、沙湾两县境内。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成为解放后发展起来的特早熟新棉区,将全国植棉的北界推到了45°N附近。 本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早期温度低,生长季节短,≥10℃积温3425℃,年平均气温6.6℃,无霜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试验资料对吐鲁番山南棉区覆膜植棉的弊与利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该区覆膜植棉弊多利少,今后不宜提倡覆膜植棉。  相似文献   

3.
阿克苏棉区膜下滴灌农业气象服务对策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已在阿克苏得到应用,棉花膜下滴灌植棉比常规高密度植棉在灌溉方式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灌水灵活,控制力强,增产潜力较大。由于棉花膜下灌溉技术改变了棉田的生态环境,面对这一新型的节水技术,需找准气象服务的切入点。研究表明,农业气象服务在膜下滴灌植棉和常规植棉中的应对措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阿克苏地区植棉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及棉花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发现光能资源十分丰富,热全资源相对不足,只宜于早、中熟陆地棉种植。如果通过优选洁白带丝光的品种,以效益产量为中心,改善棉花生态条件和植棉技术,主攻单产,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仍可获得较高产量,确保本地区植棉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沟播平铺植棉的小气候出发 ,客观的分析了此方式的优缺点 ,建议依靠气象科技服务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其小气候优势 ,在风险棉区、次宜棉区植棉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朝阳县是辽宁省的重点棉区,植棉历史悠久,为本省积累了丰富的植棉经验,但品种单一,技术老化,产量低而不稳,管理繁琐,与当今高速发展棉花生产的要求已不相适应。因此,我们根据气候相似的原理从山西引进了高产适宜简化栽培管理的3008棉花,在朝阳县十二台乡进行栽培试验,并与辽棉10号品种进行对比分  相似文献   

7.
朝阳县是辽宁省的重点棉区,植棉历史悠久,为本省积累了丰富的植棉经验,但品种单一,技术老化,产量低而不稳,管理繁琐,与当今高速发展棉花生产的要求已不相适应。因此,我们根据气候相似的原理从山西引进了高产适宜简化栽培管理的3008棉花,在朝阳县十二台乡进行栽培试验,并与辽棉10号品种进行对比分析,其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比较显著,深受棉农欢迎。本文进行了农田小气候分析研究,从而为朝阳县推广棉花简化栽培管理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春季正值我省关中植棉,陕南育秧的农事关健时节。春汛来的早较为有利,来的晚由于低温阴雨造成水稻烂秧、对棉苗的生长发育不利。因而,春汛多雨段的有,无及来的早、晚对春播生产有着直接  相似文献   

9.
针对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管理复杂量大,不易种植等特点,结合农业气象条件适时提出棉花生长期中应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对扩大植棉面积,保障棉花丰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南缘不同区域棉花气候条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团农六师棉花种植区域东西跨度大,气候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本地区棉花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东线、中线、西线3个植棉区域以222团、102团和新湖农场为代表,分别对不同区域的气象条件的差异进行分析,评述了不同区域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以利于探索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流程和拟定减少气象灾害损失的对策,为今后兵团农六师棉花生产的决策服务提供较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普查资料入手,研究了新疆春季寒害的年型,得出了春寒倒春寒的系统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春寒年、倒春寒年的分布规律.从而对全疆各地春季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春季植棉气候条件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以克拉玛依现有棉花产区的产量,分析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对照分析产棉区与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气候异同,认为未来开发区种植棉花,其产量形成的气候条件优于现有植棉区。但开发区的主要问题是防风,应建立防护林体系,改善农田小气候。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开展棉花气象服务,采用陕西关中最大植棉县大荔县的日照、气温、降水以及棉花气象灾害等与棉花生长发育、棉花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资料,全面分析了棉花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以及全生育期的棉花气候状况.得到了大荔县气候状况为,日照充足,积温较高,均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降水略显不足,但由于大荔县水浇地面积大,灌溉条件好,棉花生产存在明显气候优势,是陕西省棉花最适宜种植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金塔植棉有较长的历史,但产量一直是低而不稳。除去趋势产量,气候产量的变异系数为0.3,说明金塔棉花的产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气象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据《金塔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区划》的分析,光照和降水并不是当地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而热量条件以及无霜期的长短则是造成金塔县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加科学地论证金塔县棉花生产对热量的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开展棉花气象服务,采用陕西关中最大植棉县大荔县的日照、气温、降水以及棉花气象灾害等与棉花生长发育、棉花生产实切相关的气候资料,全面分析了棉花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以及全生育期的棉花气候状况。得到了大荔县气候状况为,日照充足,积温较高,均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降水略显不足,但由于大荔县水浇地面积大,灌溉条件好,棉花生产存在明显气候优势,是陕西省棉花最适宜种植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利用黑龙江省6个站点的1961-2010年日平均气温资料,利用5 d滑动平均法对该省≥0℃、10℃界限温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黑龙江省≥0℃、10℃起始日期均呈提前趋势,分别为平均每10 a提前1.9、1.3 d。≥0℃、10℃终止日期均呈推迟趋势,分别为每10 a推迟1.2、0.6 d。稳定通过≥0℃积温历年平均值为2 961.7℃,倾向率为39.0℃/10a,呈递增趋势;通过≥0℃持续日数历年平均为204 d,倾向率为3.1 d/10a,呈递增趋势。稳定通过≥10℃积温历年平均值为2 515.3℃,倾向率为37.4℃/10a,呈递增趋势;稳定通过≥10℃持续日数历年平均为135 d,倾向率为2.0 d/10a,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月~3月总的天气特点是 :冬有雨雪 ,春无严寒 ,光照不足 ,降水适量。2000年1月~3月 ,赣北、赣中平均气温分别为7.9℃和8.9℃ ,比常年偏高0.5℃和0.2℃ ;赣南10.5℃ ,比常年仅偏高0.1℃。1月份赣北平均气温为5.1℃ ,与常年持平 ;赣中、赣南各为6.7℃和9.1℃ ,比常年偏高0.4℃和1.0℃。2月份全省气温偏低 ,北、中、南3片平均气温各为6.0℃、6.8℃和8.0℃ ,分别低0.3℃、0.9℃和1.4℃。3月份全省气温明显偏高 ,北、中、南3片平均气温为12.7℃ ,13.2℃和…  相似文献   

18.
2003年7~9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少,日照明显偏多,高温干旱异常严重。季内无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强雷电、强降水)和热带风暴入侵本省。2003年7~9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8.8℃,比常年平均偏高1.8℃。其中景德镇偏高2.5℃,寻乌、永新仅偏高0.8℃。赣北、赣中平均29.0℃,比常年偏高1.9℃;赣南平均28.2℃,比常年偏高1.1℃。7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为31.1℃,比常年偏高2.4℃,全省有60个县(市)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其中樟树、贵溪、吉安月平均气温达到32.6℃,为全省之最。8月份全省平均气温达29.5℃,比常年偏高1.3℃,宁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铜仁市热量资源变化的影响,对农业热量资源利用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铜仁市近52 a(1960—2011年)的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等统计方法,分析界限温度0℃、5℃、10℃及15℃的起始日期、终止日期、持续天数和积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1年期间热量资源呈显著增加趋势。≥0℃、≥5℃、≥10℃和≥15℃的积温和持续天数普遍显著增加,≥0℃、≥5℃、≥10℃和≥15℃的年均积温分别为6 285. 51℃·d、5 976. 0℃·d、5 412. 2℃·d及4 614. 9℃·d,分别以59. 4℃/10 a、54. 8℃/10 a、48. 9℃/10 a及79. 4℃/10 a的速率显著增暖。初始日期整体表现为提前趋势,终止日期则为延后趋势。持续天数显著增加,积温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江西红壤旱地盖草、盖膜、保水剂、沟埂和坡地(对照)五种保护措施下植棉的研究;建立了各处理田间地面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模型,土壤水分含量与降雨量的相关模型,株间气温与大气温度的相关模型,通过分析得出,伏旱期间,采用沟埂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墒值;采用盖草措施,能缓和高温的出现,有利棉花的生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