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世界铝工业大国,我国氧化铝与电解铝产量与消费量都居于世界前列,在我国铝工业的发展下,对于铝土矿资源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但是,铝土矿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铝土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铝土矿是国际贸易中的大宗货物,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国之一。探讨21世纪以来世界铝土矿流动格局的变化,分析其演变成因,对于中国调整产能结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引入资源场概念,构建了铝土矿资源场引力模型,揭示了其变化成因。结果表明:世界铝土矿资源的流动是自南半球起至北半球横跨大洲的海上搬迁过程;资源场的位势决定了铝土矿资源流动迹线的变化;马六甲海峡是几内亚至中国最重要的海上通道,其运量占中国铝土矿进口量的44%;世界铝土矿输出国充足的供给能力和输入国旺盛的生产需求是推动铝土矿资源流动的基本驱动力,运输成本和铝土矿价格是其流动的基本阻力。本研究揭示了近年来世界铝土矿资源的流动格局及其演变成因,对于中国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铝土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快铝土矿找矿工作,提高资源储备水平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铝土矿找矿处于攻深找盲阶段,物探方法可有效地运用铝土矿或其含矿岩系与围岩的物性差异,确定含矿岩系及铝土矿的空间分布,为开展精确找矿、减小地勘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某研究区铝土矿地质特征,分析了音频大地电磁法和直流电测深这两种物探方法在铝土矿找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这两种物探方法在铝土矿找矿中的应用是极为有效、可以推广的。  相似文献   

4.
黔中铝土矿富含锂、钪、镓等“三稀”矿产资源,但在以往的铝土矿勘查中对此有所忽略,未能开展综合评价。本文以黔中铝土矿带北西段的长沟铝土矿为对象,利用翔实的采样分析数据,系统分析了九架炉组含矿岩系伴生锂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单就Li2O的平均含量而言,在单工程含矿岩系中与Al2O3呈正相关关系,而与SiO2、Fe2O3呈负相关关系;单就Li2O富集程度而言,矿层中部矿层下部矿层上部;单就Li2O总量而言,矿层中部矿层上部矿层下部。这些规律的认识,为黔中铝土矿与“三稀”资源综合勘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像西某铝土矿矿集区为试验区,以SPOT-5、资源二号卫星、QuickBird影像为数据源,提出矿山开采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并对试验区铝土矿开采状况进行动态遥感监测.根据基准年及现状年的监测结果,在基准年至现状年的3年间,试验区铝土矿开采量急剧增加,存在越界和界外开采现象,开采秩序一度比较混乱;现状年与基准年相比,越界和界外已停采面积均大幅增加,开采秩序好转;至现状年大多数铝土矿采场未进行复垦和环境治理.研究结果表:研究中采用的集3S技术于一体的矿业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对其他矿山开采的动态遥感监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监测结果可为矿山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沿黄地区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地带。它具有交通方便、产业密集、市场容量大、劳动力充裕、科技力量强、自然资源丰富等特点,尤其是铝土矿资源,占全省铝土矿储量的88.7%因此,加速合理开发利用区内的铝土矿资源,对河南全省的总体发展及我国的经济建设既有战略意义也有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日,依托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项目"河南登封—新密地区中低品位铝土矿地质调查及可利用性研究",郑州综合所项目组在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专家指导下,相继在河南省禹州、郏县、宝丰和鲁山县一带发现堆积型铝土矿,且具有一定地质储量,开发前景广阔,该类型铝土矿在华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进一步勘查工作正在进行中。该所新发现的堆积型铝土矿含矿层为一套呈褐红、灰紫色含铝土矿砾石、碎屑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由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斑竹园铝土矿具体情况,本文对斑竹园铝土矿矿产的具体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先了解和分析斑竹园地质特征和铝土矿区域构造条件,然后阐述了矿床的分布特点,并对铝土矿成矿进行了预测,结果为斑竹园铝土矿与旦坪铝土矿矿石类型相同,品位及主要组分含量相近,详细对旦坪铝土矿矿石进行可溶性试验,完全适合用拜尔法生产氧化铝。  相似文献   

9.
铝土矿是我国重要的工业资源。豫西地区赋存铝土矿主要以古风化壳型铝土矿为主,在露天开采过程中剥离上部第四系松散覆盖层或部分砂岩可达到矿石顶板,如何在采场边坡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开采损失是一直困扰矿山的难题,本文以黄土边坡初步设计为出发点,以理正岩土边坡稳定性计算软件为工具,对上部黄土边坡进行适当优化,确保边坡稳定的前提下,最大化扩宽开采平台,提高采矿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勇 《西部资源》2013,(2):175-178
以马达加斯加红土型三水铝石铝土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物物理学研究、室内样品破碎、湿筛试验,研究了马达加斯加三水型铝土矿的可选性。并进一步对破碎、湿筛所得的精矿进行拜耳法溶出试验和沉降试验研究,揭示了马达加斯加红土型—三水铝石铝土矿精矿的拜耳法溶出性质和赤泥的沉降性质,为马达加斯加铝土矿选矿和冶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过快对土地持续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势在必行。该文在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内涵界定和集约利用分区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以县为评价单元,对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按综合评价分值高低将18个评价单元划分为集约利用潜力很大、较大、较小3个级别。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19,自引:8,他引:111  
土地集约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对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疏理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未来土地集约利用应加强4个方面的研究:①在研究视角上,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耦合关系有待于深入探索;②在研究内容上,土地集约利用标准体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制力度仍不能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标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和审核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急需开展;③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开展多层次、分区域,包括大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④在研究方法上,改变传统的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积极开展基于GIS技术、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等现代方法、模型和技术的融合和应用研究。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及其启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背景下、开发区空间扩展与土地稀缺性矛盾目益会进一步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本文在对国内外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手段与控制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土体利用控制的实施主体、实施程序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的情况做了比较分析,从借鉴国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和推广总结国内开发区已有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两个角度提出了国内开发区土地进一步的集约化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前有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成果较多,但理论基础薄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尺度和方法单一、对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环境效应问题重视不够、节地技术研制力度不足、土地集约利用标准研制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在 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法研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未来土 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应加强以下4 个方面:①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研究。梳理相关技术标准、模式以及政策法 规,构建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与支撑理论体系。②土地集约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应着重土地集约利用调查、监 测技术方法及调查精度研究,加强基于政府、开发商、研究者、农民(居民)等多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重视 不同土地集约利用模式下的环境变化过程与模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与生态风险机制等研究。③土地集约利 用潜力与节地控制技术开发。包括主要行业建设用地节地控制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节地控制方法、土地集约利用 的节地工程化技术等。④退化废弃地恢复与再利用技术开发。包括退化废弃地信息挖掘与评价、退化废弃地生态恢 复与再利用、污染土地风险评估与生物修复、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等技术综合应用示范。⑤土地集约利用技术标准 和规范研制。包括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及评价技术规范、重点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村庄整理与农地整理标 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节约型社会的土地规划用地标准、城镇污染土地再生利用标准、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标 准等。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乡市土地集约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新乡市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增量建设用地的需求日趋旺盛,但土地供应量受可利用土地资源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制约,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对新乡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和存量土地资源现状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约用地的对策措施.通过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土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供给能够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桐梓县娄山关经济开发区为例,在对开发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计算该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容积率、建筑系数和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强度的现状值,然后通过综合考虑确定其目标值,采用目标直逼法,测算出开发区各类强度潜力值,最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提出开发区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盛和  鲁奇 《地理科学》2001,21(3):198-204
阐述了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理论内涵和本质特征,论述了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和未来希望,并通过深入剖析我国农业知识化程度低下的现状特征及形成原因,具体地提出了我国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grazing and browsing of domestic stock and wildlife on the number of species and abundance of vegeta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Hoanib River catchment, north-western Namibia. The seasonal abundance of ground cover, bare earth, canopy cover, annual grass, perennial grass and annual forbs were measured in each of the focus-study areas. In three of the focus areas where the ranges of both domestic stock and wildlife were restricted either by fencing or water availability, impact on the vegetation was greatest. The final focus area was a more ‘open range’ system that allowed for the free movement of wildlife.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species abundance and availability of browsing and grazing was greater than the other focus areas during both the wet and dry seasons. However, very little difference in abundance and availability of veget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focus areas in both seasons regardless of landuse. There is generally a low abundance of perennial grasses and browse species affording the ecosystem little resistance and resilience to disturbance caused by grazing and drought.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从城市土地利用的人地关系着手,综合DPSIR和PSR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对辽宁沿海城市大连市和锦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2004年至2008年,锦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先减少后递增的趋势,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趋势上是在不断提高的;而大连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是不断增加的,2006年以前是快速增加,2006年以后变为缓慢增加。应该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展动态评价,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便更好地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州信息密集服务业的空间发展及其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阎小培 《地理科学》1999,19(5):405-410
采用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信息密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空间发展特征和原因及其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揭示了信息密集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地域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