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利用沈家台LN-3A型数字化水位仪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的方法,检测到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M_w9.0级大地震激发的_0S_2~_0S_(76)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和5个谐频球型自由振荡_1S_3、_1S_6、_2S_(12)、_7S_(10)、_1S_(38),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际观测振荡频率与PREM模型预测的振荡频率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DD—1微震仪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分段标定法。即先测出拾震器工作线圈的电流常数P_(12),再由 P_(12)推算出中肯电阻α_(12),电压灵敏度 S_(12)等其它参数;另外再测出放大器记录笔的电压灵敏度 S_(23),得出整机放大倍数:F_(T)=2πfU_1S_(12)β_(12)S_(23)式中 U_1为摆幅频特性,β_(12)为工作线圈至放大器之间的耦合系数。由于分段标定所测定的参数比较多,这样在放大倍数计算中会使误差增大,(约15%),而一次标定法较之分段标定法可减少一些中间过程的测试和计算,除了可减小标定工作量以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测  相似文献   

3.
甘青区域地震波走时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作者编算了甘青区域地震波走时表,采用双层地壳模型,H_1=22.0公里,V_(p1)=6.10公里/秒,V_(s1)=3.55公里/秒,H_2=29.5公里,V_(p2)=6.47公里/秒,V_(s2)=3.81公里秒,H=51.5公里,V_(pn)=8.17公里/秒,V_(sn)=4.62公里/秒。表中除了按通常走时表给出了(?)、(?)、P_2、S_2、P_n、S_n波的走时外,还给出中间层界面上的反射波P_1、S_1和莫霍界面上的反射波P_n、S_n的走时。该表使用方便,比用单层模型计算的甘肃及邻近地区地震波走时表更接近实际,比用甘肃地区的4层定位模型计算的走时精度高。  相似文献   

4.
库车坳陷克拉苏逆冲带晚期快速成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库车坳陷克拉苏逆冲带喀桑托开背斜带克拉1、克拉2和克拉3构造油气生、运、聚过程分析, 以及通过一系列油气藏地球化学证据表明, 烃源岩晚期快速生烃与超压流体主排放通道及其控制的天然气快速汇聚输导体系是逆冲带天然气晚期快速成藏的2个重要条件. 由于逆冲带构造叠加导致的地层重复加厚, 使得下伏烃源岩快速深埋, 在较短的2.3 Ma时间内烃源岩成熟度自1.3% Ro增加到2.5%Ro, 熟化/生烃速率达到了0.539%Ro/Ma, 表现出逆冲构造叠加作用对烃源岩生烃的显著加快效应, 以及逆冲带烃源岩在短期内可以为晚期成藏快速提供充足的气源. 该背斜带具有多种构造样式, 只有断层扩展褶皱相关断层才能形成切穿膏泥岩盖层的超压流体主排放通道, 由此导致的盐下流体低势区成为天然气快速汇聚的有利部位. 露头构造、地震剖面解释构造和自生高岭石与储层物性证据一致表明, 克拉2构造相关断裂形成的超压流体主排放通道及其天然气快速汇聚输导体系是该大型气田成藏的关键; 而克拉2构造两侧的克拉1和克拉3构造由于不具备天然气快速汇聚输导体系, 从而不利于天然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5.
利用怀来地震台水管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0级地震激发的_0S_2—_0S_(38)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吻合,除_0S_2、_0S_4、_0S_7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于0.3%外,其他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都集中在0.1%左右,同时检测到7个谐频球型振荡和10个环型振荡。可以从水管倾斜仪的观测资料中提取地球球型振荡信息,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仪器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湖州地震台垂直摆倾斜仪、水管倾斜仪、伸缩仪和体应变仪等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获得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_0S_5~_0S_(50)基频球型自由振荡数据;比对PREM模型的理论计算周期,其相对偏差均小于1.2‰,且体应变观测的相对偏差最小;伸缩仪和体应变仪能清晰地检测到与地壳深部结构密切关系的_0S_2、_0S_3和_0S_4低阶振型。  相似文献   

7.
滦河中下游水系和新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守宽 《地震研究》1989,12(1):37-42
新构造应力场对地震形成机制、滑坡、水陆交通规划和水利工程布置都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本文根据沙氏法(A.E.Scheidegger)对滦河尤其是中下游水系格局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和土层节理、地震裂缝、地震断层面解等得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相互验证,从而得出了唐山近区的新构造应力场:最大压应力轴P_1=70°~80° P_2=50°最大张应力轴T_1=340° T_2=320°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天然地震对山东半岛地壳构造进行了分析讨论,根据19个地震的资科,分别计算了(?)、(?)_(11)、(?)、S_(11)震相的传播速度,其平均结果为:V_P~-=6.14公里/秒,V_S~-=3.55公里/秒,Vp_(11)=6.28公里/秒,Vs_(11)=3.63公里/秒,根据19个地震震相反射波资科,又对每一个地震单独计算了地壳厚度(Hp_(11),Hs_(11)),19个地震的平均值为:H=34.6公里。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中型气田主要成藏模式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我国大中型气田的形成特征,以圈闭类型为纲,建立了4种大中型气田成藏模式:早期或同期构造圈闭天然气成藏模式、晚期构造圈闭天然气成藏模式、古风化壳天然气成藏模式、泥底辟异常温压天然气成藏模式。同时,以封存箱的观点总结出了大中型气田的分布规律,指出箱内、箱缘及上下封存箱之间是大中型气田分布的最佳场所。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华山山前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成果,对断裂沿线地层地貌、断层三角面、河流阶地、陡坎地貌以及典型断错剖面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1)华山山前断裂按几何结构、断错地貌表现分西段(蓝田—华县段)、中段(华县—华阴段)及东段(华阴—灵宝段)3段;2)西段及东段断裂错断了T_2阶地及马兰黄土,T_1阶地跨断裂连续,测年结果表明,T_2阶地形成于晚更新世中期,T_1阶地形成于全新世早期,由此得出西段及东段断裂在晚更新世有过活动,全新世以来活动弱或不活动;3)中段断错地貌显著,河谷两侧发育Ⅲ级阶地,跨断裂阶地均被错断,测年结果表明:T_1阶地形成于2~3kaBP,T_2阶地形成于6~7kaBP,T_3阶地形成于60~70kaBP,结合阶地陡坎高度,得出不同时段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T_3—T_2时期0.4mm/a;T_2—T_1时期1.1mm/a;T_1以来1.6mm/a;4)中段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发生过多次活动,在石堤峪、沟峪等地见漫滩陡坎,结合文化层及炭样年龄,可知漫滩形成于距今400~600a,对比历史地震资料,漫滩陡坎应为华县1556年地震的遗迹;5)结合前人研究认为,公元1556年华县81/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华山山前断裂及渭南塬前断裂,其它断裂是否参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烃源岩评价是油气地质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岩心分析数据量往往有限,难以满足勘探的需求;测井资料经分析数据标定后能获得连续的烃源岩指标数据,应用较广泛.文中阐述了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热解生烃潜量(S_1+S_2)和成熟度三个指标的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在孟加拉湾海域试用并对计算效果进行分析.首先详细地阐述了单因素法、多元回归法、ΔLgR法和神经网络法等4种常用TOC测井计算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其次介绍了TOC相关法、多元回归法和神经网络法等3种常用S_1+S_2计算方法原理及优缺点;再次介绍了镜质体反射率和剩碳率法等2种成熟度评价方法.结合研究区地质条件对定量计算效果进行分析,TOC计算结果对比表明神经网络法效果最好,多元回归法次之,ΔLgR法较差,单因素法最差.分析认为TOC较低对测井响应贡献小,单条曲线与TOC相关性低导致单因素法效果差;多元回归法考虑了多条曲线效果较好;ΔLgR法由于缺乏厚层泥岩段及热变指数难选取,效果较差;神经网络法在非线性、难用显示表达式的计算问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计算效果最佳.S_1+S_2计算结果对比表明TOC相关法计算结果最优,多元回归法效果一般,神经网络法效果最差.分析认为S_1+S_2与TOC有成因联系计算效果好;S_1+S_2对测井响应贡献小,因此多元回归法和神经网络法效果都不好.成熟度评价的镜质体反射率与深度相关性好,最为常用;剩碳率法部分参数在勘探早期难取准,应用受限.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倾斜仪和应变仪检测地球自由振荡的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方杰  张燕 《中国地震》2018,34(1):133-140
中国地震局地壳形变观测台网布设有垂直摆倾斜仪、钻孔倾斜仪、洞体应变仪、分量式钻孔应变仪与体应变仪等地形变观测仪器。这些观测仪器均记录到了2011年日本M_W9.0大地震激发的自由振荡信号。本文分别利用单台数据和多台数据叠积,检测到_0S_3~_0S_(30)全部的球型自由振荡基频振型和_0T_3~_0T_(20)全部的环型自由振荡基频振型及部分谐频振型。此外,通过对这些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了它们对不同自由振荡类型、不同频段的振型检测能力。分析发现垂直摆倾斜仪对球型自由振荡的检测结果最佳,且由于在低频段有较高的噪声干扰,钻孔倾斜仪无法检测到低阶的球型自由振荡。对于环型自由振荡的检测,分量式钻孔应变仪检测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关于层状介质视电阻率响应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水平层状介质的电法理论出发,定义了电性层的响应系数S_i,并指出:S_i代表各层电阻率的变化对△ρs/ρs贡献的“权”,同时还给出了二层、三层和深埋电极时S_i的计算公式和部分计算结果,着重讨论了电性结构对表层响应系数S_1和底层响应系数S_n的影响。最后以此理论讨论了九个地电台站的具体情况。根据理论和实际资料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从电性上,台址最佳观测条件是:表层响应系数S_1=0;底层响应系数S_n=1。2)台址的表层电阻率ρ_1高一些,底层电阻率ρ_3低一点,比较接近最佳观测条件。但各层电阻率之间的搭配关系需有一定范围,过高或过低的值都会偏离最佳观测条件。3)仅仅以电性剖面类型区分台址电性条件的优劣是不完善的,最好通过具体计算S_1来评判。  相似文献   

14.
深海地震学     
海底地震噪音的最新测量意外地揭示频率超过3赫兹的噪声水平很低(图1,略)。在某些情况下,3—15赫兹的噪声幅值等于或低于最好的大陆地震台的噪声幅值。如果像大多数大陆地震台所观测到的那样,即只有地方震震相才具有这种频率,那么上述结果就没有什么意义。然而,在深海低噪声环境中的实际观测表明,有两类远震震相在高频段具有相当高的信噪比。第一类由在洋底或沿大洋边缘发生的地震产生的 P_0/S_0。震相构成(即海洋 P 波/海洋 S波)。首先到达的 P_0/S_0。震相分别以每秒8.0和4.6公里相当稳定的视速度传播,而峰值传播速度分别约为每秒7.6和4.5公里,相当于地  相似文献   

15.
温度是控制烃源岩有机质生烃的主要因素,构造-热事件下的高温作用对烃源岩的增熟和生烃历程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地质分析和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火山岩年龄数据分析认为,下扬子中生代存在印支期(T_3-J_2),燕山期(J_3-K_1)构造-热事件,沉积盆地达到最高古热流的时间大约为130~110Ma.古温标镜质体反射率热史反演结果揭示句容地区最高地表古热流达到~94mW·m~(-2),泰兴地区为~78mW·m~(-2),热事件的强度由西至东减弱.基于EASY%Ro模型的生烃史正演结果揭示:寒武系烃源岩在常州地区主生气期为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末,在句容、泰兴地区主生气期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由于T_3-J_(1-2)前陆盆地沉积和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热事件的双重作用,海相烃源岩有机质在早白垩世末达到最高古地温.虽然K_2-E期间在句容、泰兴和常州部分地区具有一定的沉降幅度,甚至使得部分地区海相烃源岩的埋深超过早期的埋深,但由于K_2以来大地热流降低,海相烃源层地层温度却低于早期的地温,有机质未能普遍进一步增熟生烃,即这些地区不存在大面积的二次生烃.  相似文献   

16.
利用时间域中计算小地震震源参数的方法,求出了京津地区1987年4月至1987年11月间M_L> 1.8级20个地震的震源参数,如表1所示。表1中T,为由地震图中测出的(?)波初动半周期,u_(αm)为(?)波初动振幅,α为求出的震源半径,M_0为地震矩,Δ_σ为应力降。震源半径α是利用参考文献[1]中的T_r—α/v关系曲线,假定Q=400,破裂速度v=2.75公里/秒求出的。由[1]中图2的α/v—u′_(αm)关  相似文献   

17.
樊跃新  雷宛 《地震研究》1990,13(4):411-417
本文给出了新村盆地浅层地质结构的人工地震研究结果。测区第四纪复盖层厚度大于600m。400m以上观测到P_1、P_2、P_3、P_4 4个折射界面。P_1为主要界面,界面速度1.6—2.3km/s,埋深1—10m,厚度15—35m。P_2界面速度2.8—3.2km/s,埋深20—40m,厚度120—140m。P_3、P_4只在部分测线观测到。P_3界面已显示错断。 测区浅层地质结构相当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及界面起伏较大,可以确定两条断层和一条宽度300m以上的破碎带,推测断层和构造6处。该结果为东川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搞城市物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By using the digital observations of the pendulum tiltmeter, water tube tiltmeter,extensometer and volumetric strainmeter at Huzhou station and with the power spectrum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we acquired the_0S_5-_0S_50 fundamental sphere free oscillations caused by the Japan earthquake on March 11,2011,then compared it with the PREM model. The relative errors are mostly bigger than 1.2‰. The extensometer and volume strainmeter can clearly detect _0S_2,_0S_3and_0S_4,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ep structure and earth's interior.  相似文献   

19.
现在通用的几种电子笔绘地震仪中,拾震器的标定问题以及它的误差问题,值得讨论研究。本文就此发表些粗浅意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将全套电子笔绘地震仪分成两部分来标定这就是通常的“分段标定法”。此法中,摆(拾震器)作为一部分单独标定。摆在使用时常需要标定的常数有周期T_1,空气(机械)阻尼D_(10)电流常数P_1(或电动常数G_1),中肯电阻a_1,电压灵敏度S_(10)等。上述常数中较重要也较难标定的要算P_1,G_1和a_1了。下面就谈谈它们的标定方法和误差问题,从而涉及到方法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对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富集机理认识的深化,油气勘探不断取得新发现.塔河大油田和普光大气田的发现为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富集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地质实例.由于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发育时代老、经历构造改造期次多、烃源岩差异性热演化、礁滩相复合体与风化壳岩溶储集体等多样性储层发育、盖层发育不均一(特别是膏盐岩)和后期油气藏多期改造与调整等因素,使得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1)发育于斜坡带的海相优质烃源岩多以硅质或钙质伴生的泥岩或灰泥岩为主,有机质含量高,生烃潜力大,不同区域热演化存在差异性;2)优质储层的形成主要受原始沉积环境和后期成岩改造作用(包括成岩、构造和流体)控制,斜坡带、不整合面、断裂带附近和流体活动区域优质储层发育;3)优质盖层,特别是膏盐岩盖层,是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关键,大型天然气田盖层多以膏盐岩为主.基于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形成时间早和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与改造,油气富集区域主要集中在斜坡带和构造活动枢纽部位,因为斜坡带生储盖组合配置良好,不仅发育优质烃源岩,而且储层多以礁滩复合体为主,盖层样式多;构造活动枢纽部位因长期处于油气运移有利部位和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区域,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