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田超  宋昊  郑懋荣  李圻 《贵州地质》2022,39(1):30-38
贵州荔波-独山地区含铀煤系位于二叠系吴家坪组底部黑色介壳灰岩层及深灰色硅质灰岩之上,属贵州省丹寨-三都-独山碳硅泥岩型、煤岩型铀成矿带,已发现2个达到工业品位的小型煤岩型铀矿床.本文对含铀煤层开展了地质地球化学、控矿因素及成矿机制与成因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自北至南岩相及铀富集规律呈有规律变化,即北部海湾沼泽相矿...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同变质岩中的稀土元素分析,本文探讨了冀东变质区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根据稀土元素有关参数将本区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分为四类。从稀土元素的有关参数图解并结合地质特点,讨论了变质原岩和BIF型铁矿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南亚带的碳硅泥岩型金矿与铀矿周德安(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关键词碳硅泥岩型金矿,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西秦岭南亚带金铀成矿带是我国西部甘川地带著名的金属成矿带。近年来金矿勘探已获得突破性进展,铀矿也有新的发现。金、铀矿化赋存...  相似文献   

4.
一个海底基性火山喷流成因的银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郑庆年 《矿床地质》1996,15(3):238-248
广东梅县嵩溪宝山是个产于具裂谷性质的永-梅裂陷槽南段翼部裂陷火山-沉积盆地内的一个海底基性火山喷流成因的银锑组合大型银矿。文中阐述以下问题:容矿层位岩性组合、建造和相及层位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地质构造;海底基性熔岩玄武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构造环境与成矿意义;矿体(层)形态、产状、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同位素、包裹体等  相似文献   

5.
广西古潭重晶石矿床中,与矿体密切伴生的硅质岩呈层状产出,具显微隐晶-细晶质结构、球粒结构,并具明显的层纹状构造及条带状构造,结合硅质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及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的综合研究表明,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6.
金有忠  田文浩 《中国地质》2011,38(3):681-691
若尔盖铀矿田是中国重要的碳硅泥岩型铀矿产地,位于南秦岭铀成矿带西段。矿床群产于下志留统羊肠沟组、塔尔组和拉垅组一套浅变质硅-灰岩系中,并严格受岩性、构造和地球化学环境控制。本文在前人勘查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矿田铀矿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机理和铀资源前景,并重点对铀矿石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铀-钍配分和矿物硫、氢、氧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认为:与铀矿化密切相关的硅质岩生成于热水沉积环境,成矿早期的沉积、变质作用形成了相对广泛的初始铀富集,成矿中、晚期在特定的物理-化学环境下,以大气降水为主源的中低温成矿流体对围岩和初始铀富集体进行了强烈改造,最终形成了以热液改造型为主的工业铀矿化。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和初始铀富集体,而部分壳幔含矿物质的介入和岩浆岩的热贡献对铀的后期富集成矿及加大成矿深度起到一定作用。矿田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具有多达近10组的铀成矿期,从而增加了矿田的铀成矿几率和铀矿的富集程度。资料分析显示,虽然该区资源/储量规模已达大型铀矿勘查基地条件,但其资源前景和发展潜力远未查明,建议应适时开展系统勘查,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其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7.
西秦岭铅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实 《西北地质》1989,(3):22-30
本文对西秦岭铅锌成矿带中4个铅锌矿田的14个铅锌矿床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重点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组成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做了探讨,笔者认为西秦岭铅锌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包括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再造—岩浆期后热液叠加的复杂过程,是受岩相、断裂构造、侵入活动和区域变质作用控制的多元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系统的取样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川北砂岩型铀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了围岩、矿石、方解石脉和铀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关系,讨论了岩、矿石沉积和成岩过程的稀土元素变化规律,与国内外典型的火山岩型和变质岩型热液成因铀矿床进行了对比,认为川北砂岩型铀矿具有热液(水)改造成矿作用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铀矿化经历了沉积成岩和热液改造富集两个阶段,为砂岩型铀矿成矿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坡缕石粘土矿床成因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正国 《现代地质》1991,5(3):307-319
根据坡缕石粘土的产状和成矿作用,将我国坡缕石粘土矿床划分为5种成因类型:(1)玄武质火山岩成岩蚀变型;(2)火山沉积型;(3)内陆湖相沉积型;(4)岩浆热液型;(5)表生淋滤型。本文初步总结了各类型的地质特征,阐述了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等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形成坡缕石粘土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深入研究了陕西省商南县湘河地区钒矿床的成矿特征,并探讨了该类矿床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钒矿主要产出于青石峡—余家台倒转复式向斜两翼下寒武统水沟口组下岩段硅质岩夹泥岩的泥岩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钒矿床中所有岩石都含有较高的SiO2,硅质岩以隐晶质石英和玉髓为主,有沉积成因重晶石;V与Cr、U、Ba相关性好;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具有或正或负的Ce异常和明显的Eu正异常、向右倾的图形。上述特征都反映出该地区钒矿床具有典型的海底热水流体特征,此类钒矿床可称之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1.
肖依  周汉文  刘爱民  吴琪 《沉积学报》2011,29(6):1145-1155
秦皇岛地区位于华北地台东北缘,该区奥陶系亮甲山组和马家沟组主要由细晶白云质灰岩、细晶白云岩、豹皮状灰岩、砾屑灰岩组成,灰岩中普遍含有结核状、条带状和团块状硅质岩。XRD分析显示硅质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方解石和少量白云石,硅质岩显微镜下为蠕虫状、球状、针状玉髓集合体,个别样品可见交代结构。硅质岩贫Mn、Fe,Mn/Ti...  相似文献   

12.
依据岩心、薄片以及实验分析资料,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五_5亚段白云岩碳同位素分布区间与泥晶灰岩的分布区间类似,均介于-1.40‰~0.14‰,分布在同期海水值区间内;氧同位素组成介于-7.51‰~-5.98‰,较泥晶灰岩的偏正,但整体均较同期海水值偏负;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与泥晶灰岩的相似,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锶同位素也和泥晶灰岩的分布范围大致相当,且具有少数正常、多数偏正的特征。综合古气候、古沉积格局和海平面升降变化的特征,认为:(1)马五_5亚段白云岩主要由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形成,部分由蒸发泵白云石化作用形成;(2)白云岩空间分布受海平面升降变化与沉积古地貌背景的共同控制,古地貌较高的中央古隆起—靖西台坪和靖东隆起带这两个区域上白云岩在相对海退期更为发育;(3)白云石的岩石结构组分之间的差异性与其形成的沉积背景有关,粉晶白云岩在中央古隆起—靖西台坪和靖东隆起带上均广泛发育,颗粒白云岩和含硬石膏结核粉晶白云岩仅零星分布在中央古隆起—靖西台坪带上,而白云石化不彻底的灰质粉晶白云岩和白云质泥晶灰岩主要分布在洼地中心和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志留系是加里东运动末期沉积的一套以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同时其底部广泛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对该套地层沉积古环境和古构造背景的恢复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中国南方湘西和黔北典型剖面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区志留系泥岩的稀土总量较高,w(ΣLREE)/w(ΣHREE)及w(La)N/w(Yb)N等比值显示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EE分布模式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呈平坦状及显著的负Eu异常。以Ceanom值反映水体介质的氧化还原性,志留纪早期的海水还原性较强,更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并形成优质的烃源岩。将REE的分异程度作为一种指示剂来表征沉积物沉积速率,志留系剖面自下向上,w(La)n/w(Yb)n值有逐步降低的趋势,表明研究区志留系下部的沉积速率普遍比上部低,更有利于有机质聚集和保存。根据稀土元素组合及其比值特征,结合古地理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的物源来自雪峰古隆起和黔中古隆起,源岩为花岗岩和沉积岩的混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洞中拉铅锌矿床稀土元素的研究,判定矿石与地层(灰岩)有着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同时矿石与侵入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矽卡岩全岩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表现出承袭了侵入岩的分布模式。稀土元素相关的特征值变化表明,在成矿过程中,成矿温度逐渐降低,成矿环境从相对还原的条件向相对氧化的条件改变。  相似文献   

15.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14):1720-1731
The origin of the Bayan Obo ore deposit, the largest REE deposit in the world, has long been debated and various hypotheses have been proposed. Among them is that the Bayan Obo ore deposit is correlated with and has the same origin as the Sailinhudong micrite mound in the southern limb of the Bayan Obo synclinorium. To test this model, the Bayan Obo ore deposit and the Sailinhudong micrite mound are systematically compared for their geological features, elemental geochemistry, and C, O, and Mg isotopic geochemistry. We show that the Bayan Obo ore deposit and the Sailinhudong micrite mound are both calcareous, lens-like in shape, lack bedding features, and are both hosted in a sedimentary formation that consists of clastic sediments and carbonates, unconformably overlying the Archaean–Palaeoproterozoic crystalline basement. However, their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 markedly. Compared with the Sailinhudong micrite carbonates, the Bayan Obo ore-hosting dolomite marbles are strongly enriched in LREEs, Ba, Th, Nb, Pb, and Sr, and have very different (PAAS)-normalized REE patterns. Sailinhudong micrite carbonates have higher δ13CPDB and δ18OSMOW values, falling into the typical sedimentary field, but the Bayan Obo ore-hosting dolomites are isotopically intermediate between primary igneous carbonatite and typical sedimentary limestone. The δ26 Mg values of the Sailinhudong micrite carbonates are lighter than those of normal Mesoproterozoic sedimentary dolostone, while those of the Bayan Obo ore-hosting dolomite marble are isotopically heavier, similar to δ26 Mg of mantle xenoliths and Bayan Obo intrusive carbonatite. We conclude that the Bayan Obo ore deposit i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Sailinhudong micrite mound; it is neither a micrite mound nor an altered micrite mound.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南川武隆铝土矿是黔中渝南铝土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初步查明重庆地区铝土矿稀土元素的地质意义,弥补重庆铝土矿成因研究的不足,笔者以重庆南川武隆铝土矿含矿岩系为研究对象,分析稀土元素(REE)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研究发现,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多数样品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不同程度亏损。由于含矿岩系中的REE含量在沉积后只有极微弱的变化,因此利用稀土元素的特征及有关参数对铝土矿含矿岩系的形成环境及其物质来源进行了初步判断:Eu中等负异常,含矿岩系以陆相沉积为主,部分为海相沉积;从含矿岩系样品稀土元素总和、Ce异常、Eu 异常情况来看,含矿岩系形成的古水介质呈弱酸性,含矿岩系主要形成于氧化环境中,氧化能力增强时有利于铝土矿的形成;含矿岩系物质来源具有多样性,志留系韩家店组粉砂质页岩与石炭系黄龙组灰岩均可能为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7.
桂林地区上泥盆统碳酸盐岩沉积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积义 《沉积学报》1985,3(4):73-82
前言 桂林地区上泥盆统主要是一套海相碳酸盐地层,为岩溶发育的主要岩石之一。同期异相明显,可以划分为两个岩相:一是白云岩灰岩相,下部为桂林组,上部为融县组,整合接触,二是硅质岩扁豆状(瘤状)灰岩相,下部为榴江组,上部为三里组,整合接触。桂林组可与榴江组对比,属晚泥盆世早期沉积,融县组与三里组相当,属晚泥盆世晚期沉积。它们与下伏的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为整合接触,而与上覆的下石炭统岩关阶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8.
江西金山金矿区硅质岩成因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水沉积硅质岩对于矿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硅质岩的岩石学及常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矿区硅质岩属于热水沉积成因,形成于浅海-大陆边缘环境.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矿床早期存在热水喷流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在矿源岩阶段形成了金的初步富集.硅质岩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找矿标志的意义,为金山金矿的进一步找矿工作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浙江八面山特大型萤石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按矿体赋存于岩体与灰岩接触带、灰岩层间及构造破碎带;岩石有细粒及粗粒-巨晶两类;矿床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20°~240°之间;氢氧同位素特征反应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多成因的特征;成矿物质Ca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中的灰岩与泥质灰岩,F主要来源于寒武系泥质灰岩,部分可能为岩浆热液从地表深部携带而来,萤石矿床成矿流体水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变质水和岩浆水共同混合作用的结果,在岩浆侵入热源的作用下,三种水混合后被加热,形成了成矿溶液的重要载体。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受地层-岩体-断裂共同控制"三位一体"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20.
冯伟明  李嵘  赵瞻  余谦  杨瀚  谢渊  叶定南 《中国地质》2021,48(1):297-308
DD1井上奥陶统临湘组泥灰岩之上发育大套粉砂质泥岩,笔石化石缺乏,也未发现观音桥段含赫南特贝灰岩标志层,O-S界线通过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方法难以确定。微量、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粉砂质泥岩中部(1288.3 m)的Th、Sr、Y、Th/U以及Cen、Eun、δCe、δEu曲线均呈现尖锐的异常峰,该处ΣREE含量显著高于上下地层,REE分布曲线右倾斜率更大。将DD1井与扬子地区其他O-S界线剖面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可判断DD1井存在五峰组观音桥段,该标志层的厚度也小于1 m。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氧化-还原判别图还表明,五峰期—龙马溪期早期沉积水介质主要处于弱氧化环境,观音桥期氧化性达到最强;根据沉积学标志分析,O-S之交沉积相演变过程为:潮下→潮间→潮上→潮间,在观音桥期水体最浅,为潮上带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