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X射线荧光光谱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测试技术。从六十年代起,X射线荧光光谱得到了迅速发展,加上电算技术的应用,更加显示出了X射线荧光光谱的优越性,已经部分代替了一般的化学分析,解决了若干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问题。现在,这种测试方法已被广泛运用到地质、冶金、煤炭、国防等科研和生产的许多部门。下面就X射线荧光光谱在岩矿测试分析中的几个问题简述于后,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拟定了粉末样品压饼X射线荧光光谱进行硅酸盐分析的方法,并考查了粒度的影响,将样品研磨至φ0.06mm,可满足试验的要求。经地质标样分析及实际应用验证,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在收集国内外高光谱技术发展、地质应用与研究实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光谱地质应用的现状及其主要进展,并简要介绍了高光谱地质应用的主要技术。结合地质应用成功的实例,分析了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在矿物识别与填图、岩性填图、矿产资源勘探、矿业环境监测、油气渗漏监测等地学方面的应用优势与前景,同时指出了目前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地质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收集国内外高光谱技术发展、地质应用与研究实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光谱地质应用的现状及其主要进展,并简要介绍了高光谱地质应用的主要技术.结合地质应用成功的实例.分析了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在矿物识别与填图、岩性填图、矿产资源勘探、矿业环境监测、油气渗漏监测等地学方面的应用优势与前景,同时指出了目前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地质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岩矿测试》2008,27(2):126
为促进我国X射线光谱分析学术交流,展示国内在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推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决定于2008年10月20—25日在海南三亚召开第七届全国X射线光谱学术报告会,会期5天。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和中国光谱学会主办,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承办。会议期间,特邀请国内外著名X射线荧光分析专家等作专题报告。热忱欢迎广大从事X射线光谱分析及相关领域工作的人员踊跃投稿和积极参加会议。征文主题:X射线光谱分析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以及新应用。包括:(1)同步辐射X射线光谱分析;(2)聚束毛细管微束X射线光谱分析技术;(3)新型能量探测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4)X射线光谱分  相似文献   

6.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在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瑞林  赵新那 《岩矿测试》1992,11(3):273-275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作为过程分析化学中一门富有成效的分析技术,在现场分析、流程控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章评述了XRF分析在冶金、地质、采矿、选矿等方面的应用概况以及在国内此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岩矿测试》2011,(1):122
为促进我国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学术交流,展示国内在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推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定于2011年第4季度召开"第九届全国X射线荧光光谱学术报告会"(地点待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和中国光谱学会主办,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8.
《岩矿测试》2011,(2):177
为促进我国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学术交流,展示国内在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推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定于2011年第4季度召开"第九届全国X射线荧光光谱学术报告会"(地点待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和中国光谱学会主办,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9.
高灵敏度的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报道了由地矿部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组研制的全反射X射线荧光(TXRF)分析仪。着重介绍了样机的全反射装置、分析特点、技术参数和应用验证,与国内外同类仪器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对比表明,该样机主要技术指标基本上达到国际同类仪器水平。列出了23个元素的检出限范围(008~092ng),测定Sr的线性动态范围在3个数量级,对地气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符。方法精密度好,水样测定中各元素的RSD(n=5)小于10%。  相似文献   

10.
X射线荧光分析钼原矿技术在钼矿山投入应用栾川钼矿虽然储量大、品位高,但品位分布极不均匀,给矿山采矿作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经济效益也受到了影响。所以在加强地质工作的同时,还采用新技术──X射线荧光仪测试手段,圈定贫富矿段,快速正确的指导生产,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11.
The non‐destructive nature of X‐ray fluorescence (XRF) spectrometers is a principal reason for an increase in their use in archaeological science over the last 15 years, especially for analyzing museum‐curated artifacts and in situ site fabrics. Here, we show that low‐power XRF spectrometry can be detrimental for luminescence dating (surface applications such as mud‐wasp nest dating in particular).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irradiation by X‐rays emitted from handheld and benchtop spectrometers on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signals.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using a portable OSL (pOSL) unit on the following unprepare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sedimentary quartz grains, pottery, a mud‐wasp nest, stone tools, and a rock flake with anthropogenically applied pigment and natural pigmentation (iron oxides). We observed an increase in luminescence compared to initial background counts for all materials tested, which could lead to overestimation of age determinations in some situations. Our experiment provides a reminder of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X‐ray radiation, and the need for thorough documentation of all recording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 applied to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来我国地质分析重要成果评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毅民  陈幼平 《地质论评》2008,54(5):653-669
从地质标准物质体系的建立、X射线荧光分析成为岩矿全分析的主导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成为现代地质分析的支柱、化探配套方法的形成与发展、野外现场分析技术、贵金属元素分析、微区痕量分析及元素分布特征研究新技术、Re/Os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及其应用、海洋地球化学分析方法体系及标准物质体系的形成等九个方面列举、评介了近30年来较重要的地质分析成果,说明成果产生的历史条件、意义与影响、成果的获得及给人的启示。最后就我国地质分析的当前热点及未来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十年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研究主要成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屈文俊  吴晓军 《岩矿测试》2012,31(2):201-209
我国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研究项目主要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十年来,在地质"野战军"装备计划的大力支持下,在地质行业强大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的地质实验测试技术得到发展,分析测试仪器装备得到加强,实验测试人才队伍逐渐壮大,分析测试水平及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建立了从主量、微量到痕量元素分析,从无机组分到有机组分分析,从固体、液体到油气样品分析,能全方位覆盖地质调查样品类型、满足地质调查需求的实验测试技术方法体系及相应的样品分析能力。文章介绍了十年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支持的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研究项目情况,从无机测试分析技术方法、有机测试分析技术方法、同位素测试技术方法及应用、地球化学系列标准物质研制、地质实验仪器研发及升级改造、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推广等六方面总结了我国十年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研究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4.
聚类分析法在地质样品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军  罗立强 《岩矿测试》1998,17(3):172-176189
概述聚类分析及原理,通过题示内容的研究,包括测试样品,标准化数据,分类,获得适宜的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及建立了方法软件。该研究实验表明,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地质样品进行分类,效果较好。为开展X荧光定量分析及建立模式识别专家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In 2005 the Geostandards and Geoanalytical Research editorial team, in the true spirit of scientific endeavour, embarked on an experiment of our own. We decided to trial a new kind of review,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ose more typically observed in journals, and one that would provide readers with a summary of analytical developments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topics appropriate to the Earth sciences. The first contribution of this kind appeared in 2005, and reported on developments in 2003 (Hergt et al. 2005). The second, this time a biennial review, was published in 2006 and reported on highlights of the 2004 and 2005 literature (Hergt et al. 2006). Based on reprint requests, positive remarks at conferences and strong citations we consider the experiment a resounding success and proudly present here the third in this series. This comprises six individual review sections that cover the main analytical technologies and topical application fields in geoanalysis and geochemistry, including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ference materials, ICP‐thermal and secondary ionisation‐mass spectrometry, as well as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X‐ray fluorescence an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相似文献   

16.
地球科学中的现代分析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简述了现代地质分析的观念,在此基础上,从整体分析、微区原位分析和元素微区分布分析、显微观察和结构与形态分析、有机分析、地质年代学和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现场分析技术 6个方面评介了当今地质分析的现代技术与方法。地学需求是地质分析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现代分析科学是其发展的技术基础。最后指出了未来地质分析发展的主要趋向。  相似文献   

17.
徐书荣  王毅民  潘静  江蓝 《地质通报》2012,31(6):994-1016
地质分析技术产生的数据是进行地质科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地质环境评价的重要基础,是发展国土资源地质调查事业和地球科学的重要技术支撑。中国地质事业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地质分析文献迅速增加,迫切需要对文献进行整理、加工、综合、评价。为了解当前中国地质分析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状况和获得的成果,对国内科研人员20年来发表的地质分析应用类评述性论文作一评介,内容联系当今全球地质分析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主要包括标准物质与标准方法,岩石矿物分析,地球化学调查(区域地球化学、多目标地球化学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地球化学填图样品分析,海洋地质样品分析,现场分析,贵金属分析,化学物相与元素形态分析,水分析,能源矿产和环境样品分析,稳定同位素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技术与应用10项分析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国内地质分析技术新应用领域的进展、动态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地质分析技术产生的数据是进行地质科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地质环境评价的重要基础,是发展国土资源地质调查事业和地球科学的重要技术支撑。中国地质事业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地质分析文献迅速增加,迫切需要对文献进行整理、加工、综合、评价。为了解当前中国地质分析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状况和获得的成果,对国内科研人员20年来发表的地质分析应用类评述性论文作一评介,内容联系当今全球地质分析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主要包括标准物质与标准方法,岩石矿物分析,地球化学调查(区域地球化学、多目标地球化学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地球化学填图样品分析,海洋地质样品分析,现场分析,贵金属分析,化学物相与元素形态分析,水分析,能源矿产和环境样品分析,稳定同位素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技术与应用10项分析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国内地质分析技术新应用领域的进展、动态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冰  周剑雄  詹秀春 《地质学报》2011,85(11):1878-1916
本文重点介绍地质领域目前广泛应用的无机多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AFS)、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和共享平台的建立、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技术以...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单介绍了“地质分析2000”(Geoanalysis'2000)国际会议的概况、主要议题,并据此和相关文献评论并介绍国际地质分析技术发展的主要倾向,同时分析了我国地质分析的现状和当前地学研究的需求;从而提出构建我国现代地质分析技术新体系的设想,并就我国地质分析走向世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