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翡翠颜色随外界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通过引入同色异谱概念,对绿色翡翠的颜色进行定量计算。实验表明:更换照明光源后求得的不同样品间的同色异谱指数Mt有很大差别,而同一样品颜色的主波长值也会相应变化,颜色变化程度低的易成为优质翡翠。提出,可将同色异谱作为衡量翡翠优劣的一个定性指标,用以指导绿色翡翠的鉴定、评价,指出同色异谱方法更适用于优质翡翠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不同颜色翡翠的微量元素及红外光谱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意红  王成云 《岩矿测试》2003,22(3):183-187
不同颜色翡翠的能谱分析结果及紫外可见光谱特征表明;白色翡翠含有Fe,但Fe^3 不能使翡翠产生颜色;Mn可能是紫色翡翠的致色元素;蓝色翡翠较紫色翡翠含有S及较多的Ca、Fe、Mg和较少的Mn,Fe、Mg可使紫色翡翠带蓝色色调;灰绿色翡翠较绿色翡翠有较多的Ca、Fe、Mg和极少的Cr。同时,分析对比了不同颜色A货翡翠和优化处理翡翠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3.
翡翠绿色的定量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翡翠颜色的定名多以所见实物或多年沿袭下来的俗称以形象描绘。对翡翠颜色的评价则是以“柔和悦目”和“引人喜爱”为标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色度学理论为基础,以PhotoShop软件为工具,对翡翠绿色定量划分与评定进行初步探讨。1 色度学及PhotoSthop的颜色理论色度学[1]是研究颜色和评价颜色的一门学科。一般选用红、绿、蓝三色作为原色,三原色按不同比例配合成各种颜色。颜色给人的感觉,可因人的主观因素或光源的不同色调叠加而发生变化。但就颜色本身而论,其特征决定于色调(H)、饱和度(S…  相似文献   

4.
金属矿物反射色颜色指数是金属矿物重要的定量鉴定数据.笔者利用HP—97S可编程序计算器,在精确测定10个波长的反射率值基础上,快速计算出30个波长的反射率值;进而可以计算矿物反射色颜色指数。此方法简单易行;计算精度符合要求;适合计算大多数金属矿物反射色颜色指数.  相似文献   

5.
从缅甸翡翠电子探针分析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能谱、红外光谱等特征,探讨缅甸翡翠的呈色机理。主要对绿色翡翠和紫色翡翠的呈色机理进行研究。从硬玉呈色、次要矿物呈色和次生色分析得出,绿色翡翠主要由Cr3 致色,紫色翡翠可能是Mn2 致色。  相似文献   

6.
选用市场上常见的紫红色、橙色、粉色、绿色、黑色处理珍珠,粉橙色、金黄色铍扩散蓝宝石,充胶翡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耐久性实验,对样品颜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充胶翡翠和铍扩散蓝宝石在日晒、盐雾及人工汗液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颜色稳定性;处理珍珠在盐雾环境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在模拟日光照射试验中褪色明显,而经过人工汗液腐蚀,其颜色表现出了较差的稳定性。对样品颜色稳定性的研究,可以为优化处理宝石的市场准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翡翠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颜色的翡翠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研究,发现翡翠的化学成分和矿物 成分与翡翠的颜色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规律。随着翡翠的绿色由浅变深,Cr、Mg、Ca等元素的含量逐渐增 高,硬玉和绿辉石矿物成分逐渐向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演化。  相似文献   

8.
新疆绿色电气石颜色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绿色电气石颜色成因比较特殊,为了更好地了解其颜色的形成,主要采用化学分析、吸收光谱、穆斯堡尔谱等测试手段对绿色电气石颜色成因进行研究。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每个样品中均含有少量不同过渡元素离子,如Fe2 、Ti4 、Cr3 等,影响着绿色的形成;利用吸收光谱测试方法确定了致色离子的吸收带位置及主要离子的种类、价态,并根据化学成分计算出相应的化学式,利用穆斯堡尔谱确定了铁离子在晶体中的占位。综合运用上述测试方法,确定了绿色电气石的颜色成因。  相似文献   

9.
王昶 《岩矿测试》2009,28(5):457-461
翡翠是一种重要的宝玉石资源。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翡翠的研究成果丰硕,在翡翠矿物学、翡翠致色机理及颜色检测技术、翡翠成因研究、翡翠合成技术研究和翡翠鉴定技术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文章讨论了上述诸方面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0.
翡翠为玉石之冠,成为当今世界上七大珍贵宝石之一。目前国际宝玉石领域内除钻石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质量分级外,其它宝石均无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质量分级.1.翡翠质量评估因素:(1)颜色:颜色是评价的第一位因素,占评分的50%.翡翠的颜色要求可归结为正、阳、浓、均四个字。正:色要纯正,无任何杂色混在翠中;阳:翠绿色要鲜艳明亮,象葱绿、秧绿、蕉叶的碧绿或冬青树叶水洗后的碧绿;浓:越碧绿越好;均:翠绿色均匀,无深浅之差别。质量从好至差,按纯正程度依次为:纯正绿色、带蓝的绿色、带黄的绿色,微带灰的绿色与灰绿色;按深浅程度依次为:极深、深、中等、浅与极  相似文献   

11.
GeoMDIS2000、Surfer、PGDB1.0、MAPGIS等软件在物化探数据处理与成图方面各有所长,生产中经常将这几类软件结合起来使用。在数据转换过程中会遇到统一色库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通过修改软件内部色库相应色标的RGB值(或CMYK值)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和X-Rite SP62手持式分光光度计对黄-红色缅甸黄龙玉样品进行了颜色特征、化学组成以及光谱学特征的研究,分析缅甸黄龙玉的颜色与光谱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缅甸黄龙玉主要由SiO2组成,含少量Fe、Cu、Cr等过渡金属元素,属于隐晶质石英质玉。在CIE D65标准光源和N9孟塞尔中性背景下,缅甸黄龙玉的明度与色调角具有高度的相关性,Fe含量的变化对其明度和色调角具有显著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可以推断缅甸黄龙玉中针铁矿和赤铁矿的相对含量,且随着主波谷的位置向长波方向偏移,缅甸黄龙玉的颜色会从黄色调向红色调转变。  相似文献   

13.
介绍吨托滑坡的彩红外航片解译及发现和彩红外正射影像地形图遥感综合调查,叙述吨托滑坡区域环境地质条件、滑坡基本特征;进行滑坡成因与发展趋势分析,提出滑坡防治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出版的彩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忠 《地球科学》1998,23(4):334-336
分析了彩色地图出版中彩色处理的特点和关键问题,提出以印刷为中心、增加专色描述的方案针对这个方案实现的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庆的色差矫正和专色处理的解决方案和流程。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监测我国沿海水色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概要地介绍了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卫星水色遥感器的发展,以及我国在90年代建立的海洋水色遥感应用技术系统,包括资料接收、处理、查询、分发、试应用和辐射验证等系统,重点论述了利用我国的FY-1C卫星以及美国的SeaWiFS和AVHRR卫星资料监测我国沿海的水色环境,包括沿海水体的叶绿素和悬浮泥砂浓度的时空分布,赤潮的监测以及沿海海区流场的研究。研究表明,卫星海洋水色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海岸带区牧化管理、河口港湾工程环境评价、海洋污染环境的监测和动力学研究等方面有广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寿山田黄石进行了薄片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及能谱(EDS)测试、显微拉曼光谱(Raman)测试、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测试、全铁化学分析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以研究田黄的萝卜纹及颜色成因.放大及薄片观察显示,萝卜纹与基体无明显规则的界限,并呈体状扩散.SEM、EDS和拉曼光谱测试表明田黄萝卜纹的矿物成分为硫磷铝锶石,主要呈碎屑状集合体和纤柱状集合体,为原生特征.LA-ICP-MS和全铁化学分析表明三价铁离子导致田黄呈黄色,电子顺磁共振测试表明铁在田黄中主要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认为是水田环境中铁(氢)氧化物吸附于组成田黄的层状硅酸盐矿物颗粒表面而呈黄色,为次生色.  相似文献   

17.
珍珠颜色的优化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珍珠的颜色可大致分为白色、黄色、红色、深色和杂色五大色系。然而刚从母贝中取出的珍珠不论是天然还是养殖珍珠,颜色都难尽人意,颜色纯净度、饱和度、均匀度都达到好的珍珠少之又少。传统上人们十分偏爱白色珍珠,近年来黑珍珠又被受青睐,因此绝大多数的珍珠必须经过优化处理(主要是颜色的优化处理),才能提高其价值。1 珍珠的颜色珍珠的颜色分为体色和伴色。体色是指珍珠本体所具有的颜色,亦称背景色,是由有机质中特有的一种元素———卟啉所决定的。卟啉是卟吩(C20H14N4)的衍生物,是由四个吡咯环通过四个C原子连接…  相似文献   

18.
福建明溪蓝宝石的谱学特征及颜色成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汤德平  江爱耕 《矿物学报》1998,18(4):533-540
采用颜色测量、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福建明溪蓝宝石进行的研究表明,明溪蓝宝石颜色蓝中带黄,二色性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377,388和451nm吸收带较强。这些吸收带是Fe3 的d-d和Fe3 —Fe3 ,交换相合离子间的电子跃迁引起的。810nm带存在于各色蓝宝石中,强度变化较大,有时伴随有510nm吸收带。它是由Fe2 —Fe3 电荷转移形成的。570nm吸收带只出现在蓝色或绿色的蓝宝石中。结合蓝宝石红外33loom-‘吸收带与宝石颜色之间的关系,笔者将570nm吸收带归属于H、Fe、Ti构成的致色缺陷团。这一研究结果对蓝宝石呈色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宝石的合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珍珠进行加热、紫外线照射、汗液、沐浴露和防晒霜等腐蚀实验,分析了这些腐蚀手段对珍珠颜色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对珍珠彩度降低的影响最小,而防晒霜和沐浴露的腐蚀效应最大。金珍珠在各种腐蚀手段下表现出最为明显的彩度下降。在珍珠腐蚀前后的化学成分分析中发现,各种腐蚀手段普遍导致珍珠表面Ca含量升高、Si含量显著降低。Mn和Sr的含量变化与珍珠种类和腐蚀手段相关。探究不同外界条件对珍珠色泽变化的影响,可为博物馆展览保存、消费者选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新试剂2,6-二氯-4-硝基苯氨基重复偶氮苯(DCNAD)。研究了在吐温80存在下DCNAD与Cu(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为10.0~10.8内cu(Ⅱ)与DCNAD形成稳定的1:2配合钧,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9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9×10 ̄51.mol ̄(-1).cm ̄(-1),Cd(Ⅱ)的量在0~0.9μg/ml内符合比耳定律。以氟化钠-酒石酸钾钠-硫脲为掩蔽剂,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用于水样中微量镉的测定,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