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富大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贵华 《铀矿地质》1998,14(2):82-89
本文在剖析国内外富大(超大)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产出特征、成矿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富大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富铀的花岗岩或花岗岩化基底是该类型矿床形成的基础;成矿前多旋回、多阶段的火山喷发是矿床形成的前提;强烈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是矿床形成的关键[1];成矿后相对圈闭的地质环境是可靠的保矿条件。作者应用这一模式解释了国内外一些富大铀矿床(俄罗斯斯特列措夫超大型铀矿床、蒙古多尔诺特超大型铀矿床、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Cu-U-AU-REE超大型矿床及中国460和邹家山富大铀矿床)的产出规律,并与661大型贫矿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华南某隐伏铀矿床以其矿化垂幅大于1000多米和原生垂直分带保存完整而在华南铀成矿区具有典型意义。我们对该矿床的垂直分带现象、原因作了详细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个热液的混合和沸腾垂直分带模式。这一地球化学模式对于指导寻找隐伏铀矿床大有裨益。 1、矿床垂直分带所研究的隐伏铀矿床属花岗岩型铀矿床。引起该矿床垂直分带的主要因素首推热液活动。因此,作者从热液的成分和性质、热液活动的产物(热液脉体和矿石)、热液活动对环境施加的影响(围岩蚀变)等方面入手,研究了该矿床的原生垂直分带。  相似文献   

3.
刘波 《地质与勘探》2016,52(6):1037-1047
二连盆地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油、煤、铀能源盆地,盆地内沉积型铀矿床主要分布于中东部赛汉组古河谷内,典型的矿床有巴彦乌拉大型铀矿床、巴润小型铀矿床、赛汉高毕中型铀矿床和哈达图矿床。古河谷内矿床表现为"同河谷多矿床、同河谷多类型"的特点。古河谷砂岩型铀矿床(体)受古河谷内河流沉积体系和氧化还原界面的控制。本文在赛汉组古河谷铀源、沉积体系、控矿结构面和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控矿成因相特征,建立了古河谷内矿床的控矿成因相模式。将赛汉组古河谷内典型矿床的控矿成因相模式划分为辫状河-潜水/辫状河潜水-层间氧化型和曲流河-潜水氧化型。  相似文献   

4.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铀成矿区,特别是中新生代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了众多的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等热液铀矿床。本文运用构造扩散模型对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和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潜在资源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构造模型从地壳构造运动的角度出发,引入折返速率、侵蚀速率、矿床形成速率等参数,利用矿床的年龄-频率分布以及形成深度来模拟U元素在地壳中的迁移,从而预测矿床的资源量。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具有潜在的热液铀矿床总数约459个,其中近地表约86个, 0.5~1 km深处约348个, 1~2 km深处约25个。铀矿床主要集中在0.5~1 km深度,占矿床总数的75.8%,其潜在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热液铀矿总资源量达到数十万吨。该区还有较好的铀矿找矿潜力,大多数矿床被剥蚀至地壳深度2 km以内,并且集中在地壳0.5~1 km深度内,应当要加强深部铀成矿理论研究与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
文中根据国内外金轴共(伴)生金矿床资料,综述了金轴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按金铀矿床的成因类型可划分为:1.变质砾岩型Au-U矿床,2.沉积角砾岩型Cu-U-Au矿床;3.变质碳质泥岩型金铀矿床;4.黑色页岩型金铀矿床;5.破碎带蚀变岩型铀矿伴生金;6.变历层控型Cu—U矿床伴生金.  相似文献   

6.
<正>甘肃红石泉伟晶状白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最为典型的白岗岩型铀矿床,也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古老铀矿床之一,与纳米比亚罗辛矿床具有十分相似的成矿背景和特征。笔者以该铀矿床中的黑云母矿物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矿床中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黑云母等蚀变矿物开展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黑云母对成岩成矿的意义。1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  相似文献   

7.
东胜砂岩型铀矿床特殊性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胜砂岩型铀矿床具有诸多与国内外砂岩型铀矿床不同的地质现象,文章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等与国内外砂岩型铀矿床的对比分析,认为东胜砂岩型铀矿床经历了预富集阶段、古层间氧化作用阶段和油气后生还原作用阶段而形成的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油气活动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具有提供铀源和还原剂的双重作用,在矿床形成后的后生还原作用对岩石地球化学环境进行了彻底改造,断裂构造对矿床的空间定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属砂岩型铀矿床新类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努和廷铀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努和廷矿床为同生沉积后生改造型铀矿床。晚白垩世二连期湖泊发育区控制了矿床定位。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同生沉积成矿、后生改造和表生作用3个阶段,成矿年龄为85Ma、(41±5)Ma和6~13Ma。在总结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及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建立了努和廷铀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目的是初步讨论我国热液铀矿床形成的温度条件和特点,以及热液铀矿床在各类热液矿床形成温度序列中的位置。一、一般特点我国近年来对热液铀矿床进行了大量的包体测温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图1所示的矿  相似文献   

10.
核桃坝矿床是著名的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上新近勘查突破的重要铀矿床之一。为恢复成矿过程、划分成矿阶段和探讨矿床成因,本文开展了系统的矿相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以期为区内铀矿勘查和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支持。矿相学研究表明,矿床矿石矿物以铀石为主,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早期钠长石化交代阶段、早期热液成矿阶段、晚期热液成矿阶段和成矿后阶段四个阶段。核桃坝矿床属于碱交代型(钠交代)热液铀矿床。沥青铀矿U-Pb同位素表观年龄、电子探针化学年龄以及等时线年龄综合研究显示,矿床形成时代应在99. 1Ma左右,是晚白垩世成矿作用的产物。核桃坝矿床可能是富铀岩体在碱交代作用后形成流体(富铀含硅酸成矿流体)在外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沉淀成矿。因此,矿体的定位与富铀岩体关系密切,富铀岩体附近的开放空间(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等)是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460矿床富矿形成中的叠加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60矿床不但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且有一定储量的富矿石。矿床内部铀品位变化大,有中深部和浅部两个高品位矿石聚集区。决定460矿床富矿形成和定位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经过两次预富集作用构成的高铀区城地质背景;由多组断裂构造和火山构造交切及矿前水云母化提供的成矿通道和储矿条件;具有燕山晚期和喜山期发生的热液蚀变成矿作用的相互叠加;矿后只遭到浅度剥蚀,具有良好的保矿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王军  耿树方 《中国地质》2009,36(3):705-713
库捷尔太铀矿床(又名512铀矿床)是中国第一个典型的层间氧化带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矿床形态、规模、品位和分布都受控于层间氧化带.而层间氧化带在空间上具有多层性、叠加性和分带性.本文通过对库捷尔太铀矿床层间氧化带展布、分带性、岩石特征和矿体分布,铀矿物和价态铀的分布组合特点的分析,来进一步认识层间氧化带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成矿规律,丰富水成铀矿床理论,以便对今后在寻找这类矿床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二连盆地是我国砂岩型铀矿的重要产地之一,已相继发现了多个砂岩型铀矿床. 盆地中部赛汉高毕-苏尼特左旗地区南北缘发育大量古-中生代的花岗岩体,铀源丰富;且该区发育北东向展布的巴彦乌拉、赛汉高毕等古河道,为铀矿体的形成和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目前针对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勘查主要是通过地球物理勘探(电法、地震、重力、航磁)和钻探,常规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该区效果不理想. 为了满足大范围找矿勘查的需求,基于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技术在赛汉高毕-苏尼特左旗地区开展1∶25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 2 821件土壤样品中Hg、As、Mo、F、Zr、Sr、Sb、Li、Th、U等元素既有相对较高的富集系数,又有相对较大的变异系数. 通过元素相关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将其分为Zr?Th?U?Mo组合和As?Sb?F?Li?Sr?Hg组合,优选U?Mo为铀矿的成矿指示元素. 依据U?Mo衬值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圈定了3个铀矿找矿有利地段,其中地段I和II位于盆地次级坳陷内部,异常与古河道砂体有关,寻找砂岩型铀矿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470铀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70铀钼矿床产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之内的中生代红山子火山塌陷盆地中,由多个小矿床、矿点组成。各矿床(点)受火山盆地的环形断裂R、F2控制,铀钼矿体多为叠加矿体,少数独立存在。铀钼矿化与流纹斑岩的空间展布关系密切。热液蚀变从高温到低温均有发育,铀成矿温度为250~270℃,钼成矿温度为308-394℃。铀成矿年龄为150-160Ma,钼成矿年龄为120-130Ma。该矿床是在燕山早期岩浆期后热液铀矿化的基础上,经后期含钼热液叠加作用而形成的复成因铀钼矿床。  相似文献   

15.
滇西龙川江盆地中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龙川江盆地中南部的沉积特征、构造特征及含矿岩系特征,提出铀成矿与构造演化中的2个沉积间断面关系密切。通过对龙川江盆地中南部铀矿化特征的研究,在382矿床内发现了沥青铀矿、铀黑和磷钙铀矿,在381矿床发现了超显微状放射性矿物,并根据龙川江盆地中南部382矿床成矿年龄的研究,提出了龙川江盆地中南部铀矿化的多阶段成因。  相似文献   

16.
504铀矿床是一个铀-汞-钼多金属矿床,其中硒达到了综合利用指标,硒与铀密切正相关,并分布在各类铀矿体中。硒主要以硒化物矿物形式产出,矿床中还发现了新的硒矿物—硒锑矿。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431铀矿床地质特征与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额尔古纳地区铀矿特征及成因类型,选择431铀矿床,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对与铀矿化成因关系密切的硅化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431矿床产于印支期花岗岩与新元古代额尔古纳群变质岩接触带部位,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围岩普遍发育硅化、绿泥石化、水云母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等蚀变现象,地表矿石中铀矿物主要为钙铀云母.硅化石英脉中含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两种类型包裹体,对应的均一温度分别为132.2~301.5℃和322.5~408.9℃,平均值为247℃;盐度分别为12.65%~2.73%和4.04%~16.94%,平均值为8.18%;流体密度分别为0.76~0.94 g/cm3和0.60~0.78 g/cm3;成矿流体属中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CO2流体体系.利用相关公式估算该区铀矿的成矿深度介于0.4~1.7 km.431铀矿床属浅成中温热液矿床,成因上与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分析研究滑脱构造基本特征及其有关铀矿床成矿作用.发现逆冲或滑脱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和异常高孔隙液压环境,能够促使铀的大规模活化迁移和含铀溶液的形成,因而对铀成矿起了积极作用,滑脱构造带是华南地区找铀的构造标志,尤其应注意在前震旦系逆冲或滑覆到上震旦至下寒武统的地段找铀.  相似文献   

19.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由于其上覆盖层较厚,地表异常信息十分微弱,找矿难度相当大。本文通过研究新疆伊犁盆地510、511、512等3个已知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航磁资料,发现这些矿床上方均存在微航磁异常,根据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地球化学机制,对微航磁异常的形成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结合试验区的实际预测成果,指出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有关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方存在微航磁异常,高精度航磁完全能探测到。微航磁异常是此类矿床的特征异常之一,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标志信息运用于前期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