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胶州湾东岸滩涂环境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低潮位陆地卫星TM影像对胶州湾东岸碱厂白水分布与扩散进行监测。对研究区的子区影像在ENVI中进行增强、变换处理,提取白水、白泥分布与扩散信息,制作大比例尺影像地图,在GIS软件中计算其面积。结合实地验证和历史数据,分析表明,该污染源10多年来面积扩大了4倍,  相似文献   

2.
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黄河的调水调沙通常都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泥沙与淡水输入到黄河口海域,使得该区域成为水文要素特征和地貌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之一。根据2020年大量的水文实测和地形资料,分析了黄河口海域温度、盐度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和水下地形冲淤演变特征,探讨了黄河入海水沙对黄河口海域盐度分布和水下地形的影响。研究发现,2020年黄河水量调度极大改变了河口盐度及其分布,低流量时期盐度整体较高,低盐区分布范围有限;高流量时期盐度显著降低,低盐区水体范围明显扩大,满足了河口环境水流需求。黄河口海域2019-2021年整体呈淤积状态,现行河口区出现淤积,而孤东近岸、老河口区及离岸较深的海域呈冲刷状态,入海泥沙情势的变化对河口及毗邻海域的冲淤特征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锦州25—1油田是渤海湾近年钻探发现的大型油田。锦州25—1区块先后钻了十多口探井,在钻井作业中遇到上部井眼扩大严重、井径不规则、井垮、起下钻遏阻卡、电测作业遏阻、电测井底沉砂较多、井漏等复杂情况。通过对锦州25—1区块前面几口探井钻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了锦州25—1区块的地层压力剖面分布。经过不断的总结与措施改进后,在后面的探井钻井作业中做到了起下钻顺利,上部井径扩大率较小,未出现井垮情况,电测一次到底,钻井作业生产时间大幅度提高,为锦州25—1油田的生产井钻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西沙群岛永兴岛地貌与现代沉积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永兴灰沙岛的地貌考察和沉积物采样分析,认为永兴岛砂屑沉积物为现代环境的产物,指出了灰沙岛不同地貌单元沉积物的粒度和生物组分的特征;生物组分的分布还与其粒径大小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同一粒级同一类型的生物屑的颗粒百分含量与重量百分含量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永兴岛西北部的沉积动力条件较东南部的强,并陆续向东南方扩大。  相似文献   

5.
黄海浒苔绿潮自2007年以来连年暴发,但对漂浮绿藻在其源地—苏北浅滩的分布、发生和发展过程仍缺乏精细刻画。本文主要采用哨兵2号卫星遥感影像,对2018年苏北浅滩的漂浮绿藻信息进行提取,结合地形、微波+红外融合海表温度和CCMP海面风场数据,分析了影响漂浮绿藻时空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漂浮绿藻于5月23日在苏北浅滩南部首次通过遥感影像被探测到,在6月逐渐向北发展扩大,在7月中旬消失。漂浮绿藻最早可追溯至浅滩中心紫菜养殖筏架区边缘,而后沿潮沟形成宽度为10~200 m、断续绵延数十千米的条带。在黄海绿潮发展过程中,浅滩持续向北及外海输送漂浮绿藻。在浅滩以北,漂浮绿藻的分布和漂移与海面风向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海绿潮的早期预警和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商栩  王桂忠  李少菁 《台湾海峡》2005,24(3):330-338
利用驯化及世代培养,对生活于福建九龙江口低盐水域的火腿许水蚤的生理耐盐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发育期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生理耐盐范围,耐盐能力随着个体发育呈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成体的趋势增长。在盐度变化的环境中无节幼体的耐盐能力是决定其群体增殖量的主要因素,并进而影响其生态分布。盐度驯化能有效地扩大该种桡足类的耐盐范围,从而了解其潜在的地理分布范围。火腿许水蚤表现出较强的对高盐环境的潜在适应能力,但无法适应淡水环境。这表明其在该水域的生态分布状况不仅是生理耐盐能力的反映,种间竞争和河口水文条件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北部海岸为岬湾式海岸,这里砂坝-Xi湖广泛分布,形成本区海岸最重要的地貌景观。本区从潮间带至沿岸平原,从表层至地下,组成了一个形成于不同时代的砂坝-Xi湖群。本区全新世后期的砂坝-Xi湖的发育与演变,导致岸线向海推进。因此岸线的演变与砂-Xi湖的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本区砂坝-Xi湖的研究可知,自大西洋期以后,特别是距今4345a(^14C测年)以来,随着砂坝-Xi湖的不断形成和衰亡及并陆,使陆域扩大,岸线不断向海移动。  相似文献   

8.
对东海内陆架杭州湾附近的季节性水体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中的主要藻类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如菜籽甾醇、甲藻甾醇和长链烯酮,分别对应于硅藻、甲藻和定鞭藻,分析探讨水体颗粒物和沉积物中藻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藻类生物标志物空间分布特征明显,由杭州湾近岸向海,含量随水深增加而增加;颗粒物中生物标志物含量的季节变化突出,夏季样品的含量最高。生物标志物的时空变化主要受控于藻类生产力的变化。由于营养盐丰富,高初级生产力主要分布在远离河口的冲淡水和外海海流交汇的水域;夏季由于长江冲淡水携带营养盐影响扩大,近岸浮游植物生产力最高。此外,结果还显示表层沉积物与颗粒物中优势甾醇有显著差异,颗粒物中菜籽甾醇占优势,而表层沉积物中甲藻甾醇占比更大。除了通常解释的颗粒物中有机质主要反映局部地点的瞬时性,而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反映更广区域的多年平均性,我们认为沉积物中可能发生的菜籽甾醇后期氢化作用改造有巨大影响,导致沉积物中菜籽甾醇含量相对甲藻甾醇大量降低。本研究结果强调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沉积历史的复杂性,理解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的相对变化对于沉积记录中生物标志物的准...  相似文献   

9.
我省滨海地区分布着相当大面积的海滩盐碱地。由于土壤含有过多的盐分,因而成为整片荒滩。荒滩中就有零星分布的耕地的话,也由于盐碱过多,造成作物减产,甚至不能耕种。因此全面改造海滩,综合利用,变荒滩为良田,使栽培面积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有其重要意义。现在有了人民公社,并且在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指导下,全面改良海滩盐碱地有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50a(1950—2007年)的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数据分析了南海上层温度锋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受季风、太阳辐照以及诸多因素影响,温度锋季节变化明显,锋面结构复杂。冬季,温度锋基本沿陆架分布,存在于南海北部海区,从台湾海峡一直延伸到北部湾,发育比较显著;春季,主要出现在南海北部海区、北部湾、越南东部海岸,分布比较广泛;夏季温度锋出现概率增加,出现区域扩大,越南东部出现大面积温度锋;秋季南海中西部海域存在大面积的温度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深度学习RCF模型的三都澳筏式养殖区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都澳是中国重要的海水养殖海湾,在水产养殖中占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快速准确地获取养殖区的分布范围、数量以及面积等信息,对养殖区规划、产值估计、生态调查、风暴潮灾害预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养殖区域的扩大,海水背景状态愈发复杂多样,光谱特征差异较大,为养殖区提取带来困难。在本实验中,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GF-2图像,引入深度学习RCF(Richer Convolutional Features)网络模型对海湾内的筏式养殖区进行了提取。结果显示:该方法无需事先对区域进行水陆分离处理,且对水中泥沙较多的区域以及海浪较大的区域有很好的提取效果,提取精度达93%以上,适合进行大规模海水养殖区提取应用。  相似文献   

12.
波高非线性概率分布高阶谱数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波浪的调制不稳定以及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存在,波浪的分布会偏离线性假设下瑞利分布的结果。通过使用高阶谱模型对不同初始条件下波浪数值模拟。对统计得到的波高与线性理论下的瑞利分布和考虑非线性下改进的埃奇沃思-瑞利(MER)分布和依据Gram-Charlier展开的分布(GC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深水条件下波浪传播过程中偏度值变化较小,而峰度值出现增长。在较小有效波高值的波况下波高分布符合瑞利分布,但随着有效波高值的增加,波浪的非线性增强,波高分布与考虑非线性影响下的GC和MER分布结果相符。宽谱下的波高分布偏离瑞利分布的程度小于窄谱的情况,波高分布更接近瑞利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具有任意给定压力分布形式的三维机翼数值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种数值迭代方法设计具有任意给定的升力系数和压力分布形式的三维机翼。方法中对于一定的目标压力分布,取一初始机翼,并由基于速度势的面无法计算三维机翼的流体动力性能,逐次改变初始机翼某一点的形状,计算由此引起的压力分布的增量,形成Jacobian行列式,由目标压力分布与初始机翼的压力分布的差修改初始机翼,重复这一过程得到具有目标压力分布的机翼。再由该机翼升力系数的差修改目标压力分布,重新设计机翼,最后迭代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三维机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海州湾短蛸(Octopus ocellatus)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基于2011年和2013—2019年春季海州湾短蛸的渔业资源和栖息环境调查数据,采用随机森林(RF)模型构建了海州湾春季短蛸的空间分布模型,并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了在SSP1-2.6、SSP2-4.5和SSP5-8.5三种气候变暖情景下海州湾春季短蛸资源分布区、分布重心及相对资源量的变化。研究显示,模型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为0.86,截距为0.25,模型预测性能较好;模型分析表明,对短蛸空间分布影响最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底层水温,其次是底层盐度、水深,影响最小的是离岸距离;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景下,海州湾春季短蛸资源分布的高值区将进一步扩大,空间分布重心将向海州湾北部和东部迁移,相对资源量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5.
1984-2000年长江口海域水质重金属浓度分布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1984-2000年长江口海域水质溶解态重金属Hg,Pb,Cd和Cu的分布变化,并初步探讨了其分布机理。长时段多航次分析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重金属的总体分布及变化特征,通过历年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取得了两个基本认识:重金属的分布演化具有波动性,沿中值水平线上下变化;高值区分布存在三种基本形式,其中离岸带高值区在长江口海域最具特色,各种分布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6.
河口区海域是河川径流与海水交汇混合的地带,水环境各要素的变化相当复杂,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河口水的盐度因径流量的变化和潮汐的作用而具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丰富的有机碎屑和各种营养物质随着河川径流不断地汇入河口水域,为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河口海域成为不同营养级生物生产过程极其强盛的区域;同时,大量有机碎屑和生物尸体的存在也使得河口海域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异常活跃。 然而另一方面,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注入河口水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增多,对河口生态系统形成了与日俱增的威胁和冲击。海河口区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 尽管近年来,对区域性海洋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的调查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陈騳、钱振儒等, 1982 ;张景镛、李士荣等, 1984; Ishida, Y. & H. Kadota,. 1974; Austin, B.& S. Garges et al., 1979; Simida, U., N. Taga et al., 1980; Sugita, H., H. Tanami et al., 1981; Simida, U., K. Tsukamoto et al., 1982; Sugahara, L, L. C. Lim et al., 1984),但是有关河口水域海洋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及其菌群组成特点的调查研究报告,在国内则尚未见到。 调查了解海河口区有机污染水域中海洋异养细菌的分布规律和菌群的组成特点,不仅有助于阐明富营养化与海洋微生物间的关系,而且对于河口生态系统的深人研究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为落实中央“建成第二个大庆,献给开国四十周年”的要求,除在陆上扩大采油量外,根据油层分布规律,拟在陆地和海洋油田的过渡带浅海地区探寻新油源,这需采用与陆上和海洋钻探有所不同的设备和方法。油田指挥部为此组建了浅海钻井公司,以龙口为基地。  相似文献   

18.
浅海中的密度(σ1)主要是盐度和温度的函数,它随着盐度的增高而增大,随着水温的增高而减小。在空间分布上,靠近大陆沿岸受沿岸水和长江冲淡水的影响,盐度变化较大,密度分布主要决定于盐度分布,而外海盐度变化较小,密度分布就主要决定于温度a。  相似文献   

19.
多向不规则波有效试验区的扩展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实验室中一般采用分段式造波机来产生斜向或多向波,但其中存在几个问题,最主要的是有效试验区较小。扩大有效试验区的常用方法是采用边墙反射法。本文首先叙述了应用边墙反射产生斜向波和多向波的方法,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边墙反射的确可以扩大有效试验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广西沿海年极值波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分析发现广西沿海极值波高不符合用的P-Ⅲ型分布,并分析了其符合的分布函数,结果表明对Weibull分布符合最好,为解决Weibull分布参数难于确定的问题,引入了共轭梯度法计算其参数,最终计算了多年一遇极值波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