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海洋地质科学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改进采集海底沉积物柱状样品的仪器。在广泛的海洋调查工作中,取样管是采集沉积物柱状样品的主要工具。当前,各国使用的取样管类型很多,重力活塞取样管是其中较为优越的一种取样工具。 1947年, Kullenberg首先设计了重力活塞取样管。随后Silverman等以及Emery等人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1956年,Ericson等人发表了经过改进的重力活塞取样管的结构图。目前,这类取样管在不少国家都在广泛使用于海洋调查。 1965年前后,我们开始使用重力活塞取样管,同时对其中的夹板结枸、联接器和船舷安装等方面进行了某些改进,使整个仪器的操作使用进一步简化,并先后在几个海区进行了调查,效果良好。这种取样管的特点有二: 1.有一个活塞。当取样管钻人沉积层时,活塞能对沉积物起抽吸作用。从而提高了取样率并使样品不从管內脱落; 2.有一个抗衡装置。它能使仪器获得较大的冲击力并保证活塞的抽吸作用,从而提高取样长度。 海上实际工作说明,这种取样管的主要优点有:(1)对那些粒度较粗和结构较坚硬的沉积物,如细砂、硬质粘土等,用重力活塞取样管比一般重力取样管的效果为好;(2)取样率比较高,在正常情况下可达到90%以上;(3)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取样时不用抛锚,加快了海上调查工作的速度。它不但适用于深水区,也能用于浅海区。但是,目前我们使用的重力活塞取样管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当取样管未全部钻入沉积层而从其中拔取时,活塞不能停留在原位而必须行至联接器处,致使把一部分搅动了的样品也抽取上来,这是今后需要加以改进的。  相似文献   

2.
弹子式活塞     
活塞是重力活塞取样管的重要部件。重力取样管已有100多年历史,其结构和形式都有很大的改进,其中根本性的改进是装配上活塞和抗衡装置,成为重力活塞取样管。重力活塞取样管在合理调整刀口的内摩阻系数的情况下,加上活塞的抽吸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沉积物与内管壁之间的摩阻力,减少管柱效应,可以尽可能保持样品的完整性,提高取样率。然而,使用过程中发现最初的普通活塞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当沉积物没有贯满样管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小渔船上利用重力活塞取样管于极浅水域采取柱状样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4.
简讯     
1982年3月24—26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开了由该所地质室研制的CH-1型重力活塞取样管与XD-1型箱式取样器鉴定会。来自各地15个单位和部门的28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听取了仪器研制和海上试验报告,参加了海上现场试验。代表们一致认为:两项仪器的样机研制是成功的;重力活塞取样管  相似文献   

5.
重力活塞取样器是一种重要的海底连续沉积物采集仪器,贯入深度和样品质量对海洋地质研究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重力活塞取样器贯入过程建立能量守恒方程,得出贯入深度控制方程。已知取样器参数和土质类型条件,可计算取样管贯入深度,深度受取样器重量、体积、形状、取样管直径和沉积物类型等因素共同影响。已知取样器参数和贯入深度,可推测海底沉积物类型。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洋沉积调查现已逐步向深入发展,重力活塞取样管是采集海底沉积物岩芯比较理想的常规工具之一,目前正向着长,而无扰动的大口径取样管的方向发展,取样长度由几米到十几米、甚至长达二十几米。样管的加长、口径的加大、重量的增加,给船舷工作带来了相应的困难和危险。原来使用的固定托架已不能适应深海作业的需要,迫切需要改进、更新这一配套设备。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研制了两个系列的转动托架。在几年的使用中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它即操作方便、又安全可靠、大大减轻了调查人员  相似文献   

7.
宋欢龄 《海洋科学》1993,17(2):17-18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重力活塞取样器,吊装完成后的状态如图1所示。如果从失衡定高杆挂钩到取样钻头的长度为L_1,失衡定高杆的长度为L_2,假定铅球触底后失衡定高杆倾斜60°重力活塞取样器主体脱钩,要求取样管自由下落高程h=3m,利用达到速度的冲击能取样,铅球链条的长度应为L_3。  相似文献   

8.
大部分俄罗斯考察船采集的海洋沉积物柱状剖面的长度,通常都不超过5~6m。国外使用的活塞取样管,在软泥中能取到20~28m长的岩心。法国制造的“卡利普索(KaJIHIIin-co)”系统是一个超长活塞取样管,其外径为127mm。使用这种设备可以采集长达50~60m的底质柱状剖面。  相似文献   

9.
重力活塞取样器贯入深度研究对于取样效率的提高和仪器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取样海底沉积物类型及工程参数对取样器可贯入深度进行预判是研究的重点。基于重力活塞取样器结构,设计并制造了重量可调的重力取样器模型,增加了底质桶与支架等配套设施。按照控制变量法分别设计了针对取样器质量、贯入速度及沉积物类型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底质类型、取样器质量和贯入速度都可以对贯入深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现有重力取样器贯入深度公式的基础上,根据本次试验得到的数据对其进行修正。改进后的公式计算结果与原来相比误差更小、更接近于真实取样数据。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进行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海洋探查与资源开发技术课题“沉积物来源、厚度与结构探测技术”海上探测和实验中,使用长岩芯重力取样管,一次取得17.11米沉积物柱状样,这一重大突破,打破了我国东海海洋沉积物取样中从来未超过10米长的历史记录。 在调查中,科技人员改进活塞工作原理,使用人工释放配重技术,优化总体结构设计,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海洋沉积物的工程特性,以及为海岸工程地基而进行的海洋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包括海洋工程地质测绘,海底钻探(Wirth型、MAS—73型、koken型及Maricor型海底钻探机械设备)、用重力、活塞、箱式取样器(管)进行水下取样、以及洋底沉积物钻孔剪切试验装置、旁压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12.
深海沉积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深海环境变化记录载体,是海洋学尤其是深海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研究资料.因此如何获得超长、连续、无扰动的沉积物柱状样品是深入开展深海科学研究的关键技术环节,也是我国在深海研究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通过综述国内外深海超长沉积物取样系统的研究进展,发现当今通用的沉积物取样系统存在诸多技术问题,从而不可避免地对沉积物产生扰动、压缩、断层等破坏.基于深海取样系统研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普通重力取样器对浅表沉积物样品无扰动取样和重力活塞取样器获取超长沉积物的混合型超长沉积物取样系统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3.
周文  秦华伟  陈鹰 《海洋科学》2009,33(12):89-95
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管状取样器取样过程中的沉积物扰动状况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取样管与沉积物接触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重点分析了取样时取样管内沉积物的变形、应力和应变状况.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了取样管贯入过程中沉积物应力、应变均产生了变化,扰动显著.证实了工程实际中取样所造成的沉积物样品原始层序混杂或弯曲变形、长度缩短等扰动的后果.海底沉积物的低扰动取样样品对于诸多海洋科学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重力活塞取样器是海洋地质调查不可缺少的调查设备,而管口封又是重力活塞取样器的重要部件。管口封的好坏不但影响到取样器的贯入深度和取芯丰,还影响到所取岩芯的质量.介绍了一种最近研制成功的新型全封闭刀口联合式管口封。海上实验在特定海区成功的获取了17.11m的长岩芯,取样率达91.3%,创造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用重力活塞取样器获取岩心的最长记录。该设计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15.
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如何取得好的沉积物样品是每一位海洋地质学家所向往的,而获得好的沉积物样品的关键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进的海洋调查仪器的使用。法国“阿塔郎特”号海洋调查船上的重力取样管不管在性能上,还是安全性上都瞰称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取样设备。  相似文献   

16.
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如何取得好的沉积物样品是每一位海洋地质学家所向往的,而获得好的沉积物样品的关键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进的海洋调查仪器的使用。法国”阿塔郎特“号海洋调查船上的重力取样管不管在性能上,还是安全性上都瞰称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取样设备。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 我厂于一九五八年建厂,现有职工400余人,厂房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现有木模、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八个车间。曾生产各种高、中、低压阀门,C6136A普通车床、机械动力头、机械动力滑台等产品。八○年三月开始制造海洋仪器,产品有:CH-1型重力活塞取样管、XD-1型箱式定向采样器。八二年三月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组织对上述两类仪器进行技术鉴定,符合设计要求。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18.
深海锤击取样管D·J·Smith,K·Tronstad1前言锤击取样管在海洋沉积取岩芯中是一种新的设计原理,能在大陆边缘、斜坡以及深海平原沉积区钻取沉积芯样,以满足考古海洋学的要求。取样管可在水深5000m处获得长达30m的未扰动岩芯。它使用了类似陆...  相似文献   

19.
海洋环境荷载下输液立管的静、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虑管内流动流体和管外海洋环境荷载共同作用 ,建立海洋立管侧向运动微分方程。用Hermite插值函数离散 ,在微机上编写海洋立管静、动力分析程序 ,通过计算分析研究管内流体对立管侧向变形和应力的作用 ;另外 ,探讨管内流体的流动速度和立管顶端的预张力对立管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立管变形和应力均随管内流体流动速度增加而增大 ,同时内流速度的增大会降低立管的固有频率 ,但适当增大立管顶端预张力会抵消内流流速增加引起的固有频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根据1500多个表层底质样品分析资料,将本区沉积物分为12种主要类型,并结合其他资料阐述沉积物分布特点。根据重力取样管,钻孔及浅地层资料,分析研究了沉积物厚度和来源。利用计算所得的沉积物结构参数(MDΦ、QDΦ、SKΦ)分析了沉积环境,探讨了沉积物粒度特征和沉积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