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海岸带地形与等深线的基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迈  南胜 《浙江测绘》2005,(4):17-19,24
本文以等深线为线索,解释海岸带地形测绘中的向个基准面在水下地形衅,航海水深图中的应用与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等深线的定义,用途,海岸线获取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薄板样条函数的拟合曲面能很好地根据水深点数据模拟水下地形,通过建立一定密度的规则格网可以十分精细地追踪等深线。因薄板样条曲面是光滑的,故生成的等深线具有一定的平滑性。本文首先论述了薄板样条曲面的解算步骤,然后研究了在该曲面上构建规则格网模型和追踪等深线的算法,最后以南方CASS作为实现平台,根据实际数据生成的等深线效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算法是可行有效的,能有效地避免曲线拟合过程中产生的凸起或陡变现象。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等深线更新方法在等深点生成环节未能充分顾及航行安全的问题,结合可能最浅水深概念和抛物线插值法,提出一种顾及航行安全"扩浅缩深"原则的等深点生成算法,并据此算法实现等深线更新.首先根据海图水深点构建并优化Delaunay三角网;其次采用一种顾及"扩浅"原则的等深点插值算法确定等深点的位置;最后在等深线追踪完成后,采用顾及航行安全的光滑算法绘制出形状平滑的等深线,实现等深线自动更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更新的等深线能够正确表达海底地形,符合海图等深线绘制的航行安全原则,满足海图等深线要素的更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同相水深-辐射关系率定原理,选取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HJ)遥感影像特征波段,提取辐射沙脊群海区水下地形辐射等值线,利用辐射等值线来勾画地貌骨征线。结果表明,辐射等值线直观上具有地形等高线分布的效果,与等深线的特点相似,能够反映水下地形特点。通过辐射等值线确定辐射沙脊群地貌骨征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航海图海底地形自动综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地形自动综合是自动编制航海图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根据区域特征、水深分布特点自动选取水深注记的算法。按照“正负区”法确定的弯曲特征进行等深线形状的自动概括。此外还对底质的自动选取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根据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可实时获取三维坐标、测深仪可实时获取水深数据的特点,提出水下地形测量中快速获取水下地形点高程和水深的方法。 FJCORS和测深仪组合系统不但广泛应用于水下地形测量,而且还可对其成果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确保成果数据的可靠性,保证水下地形测量成果合格。  相似文献   

7.
刘权 《现代测绘》2023,(3):15-19
河床地形观测是水闸变形监测的重要内容,其对水闸的安全运行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规的河床变形分析,以水深测量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南方cass等软件,绘制水下地形图及断面图作为最终成果,无法做到直观、准确、全面地了解河床变化。以芦潮港水闸附近河床变形观测为例,基于Surfer软件,以等值线渲染图、典型剖面图、冲淤分析图3种分析手段相结合,详细分析了该水闸两期的河床变形情况,并对不同分析手段进行了优劣性总结,对类似的水下地形监测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苏近海岸水深遥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江苏近海辐射沙脊群海域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实测水深数据和水体光谱测量与分析,发现对应TM3和TM4波段的水体光谱反射率对水深信息敏感,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561和-0.694。结合多光谱遥感信息传输方程所推导出的水深信息对数反演模式,针对本研究区TM4和TM3波段数据所建立的水深预测模式的复相关系数R2为0.4793,对0-15m水深,预测水深和实测水深之间拟合较好。利用TM5波段反射率、出露沙洲反射率以及海水反射率的差异,通过建立掩膜图像,可较有效地对TM遥感图像进行水陆分离,提取TM图像中海水部分,进一步可通过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绘制每隔5m的TM水深遥感制图、等深线图。随着高空间、高光谱、高辐射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对浅海水域的水深和水下地形进行遥感探测的技术方法和应用将会不断地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测区情况,采用无人测量船与传统的载人水深测量、人工采集测深点等相结合的方式,对武汉市中心城区水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介绍了水下地形测量的工作流程和成果,并对东湖、沙湖、汤逊湖和野芷湖等湖泊的面积、水深、库容和最大调蓄洪水库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多波束声纳和侧扫声纳数字信息的配准及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基于等深线和轮廓线的同名特征点配准法,它组合测深数据和回波强度图像信息,从等深线和轮廓线段中提取特征点,对同名特征点使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方法确定变形模型,实现不同数据源的配准。使用小波进行融合处理,采用交叉熵对结果进行评价。用模拟数据进行了验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江苏省辐射沙洲海域复杂的地形条件不利于大范围地形测量的特殊性,本文在遥感反演水深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反演数据特征,阐述了使用数字化成图软件转换数据,生成等深线,绘制图廓等制图技术与方法。经过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通过建立遥感模型反演水深,利用多种软件辅助成图的方法适用于辐射沙洲海域的水深图制作。  相似文献   

12.
水下块石检测与识别作为钱塘江海塘护岸工程的关键环节,对保障板桩施工工效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在研究无人船测量系统岸基通信、数据采集核心技术基础上,推导了NORBIT多波束声呐分辨率估计模型及附加块石粒径约束条件的最大波束开角、最小数据更新率、最大航速间的关系式和推荐值;然后结合钱塘江水下多波束扫测点云数据三维特性,对区域生长算法进行改进,以实现块石点云识别和提取。工程实践结果表明,优化的无人船测量系统多波束声呐参数可实现水下细小块石精准检测,能如实反映水下块石及周边微地形地貌真实情况,改进的区域生长算法能从众多河床点云数据中高效提取水下块石点云,为板桩施工提供准确的块石分布情况,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道图等深线机助绘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水部等深线机助自动化绘图。考虑水深图自由边界多的特点,在用常规技术不能保证测量自由边界的情况下,打破常规,在边界点加特征码和设置指针技术,为保证按测量自由边界进行联网和插绘等深线不超界的要求,而采用机助自动化绘图系统绘制水图,经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两个已知点出发,求得另外两个未知点平面坐标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大地四边形或前方交会。但是,如果未知点只能与一个已知点通视,且未知点与已知点之间的距离丈量很困难,则可用本文提出的无对角线四边形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统计学和克里金法的水下趋势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统计学和克里金法对水深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和原理,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水深值在沿垂直河道方向具有的空间自相关性,根据半变异函数模型,建立了水下趋势面模型,预测了未采样区域的水深值,并对结果进行了检核。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地统计学和克里金法在研究水深数据的空间格局和预测未知采样数据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并能建立满足后续专业应用需求的水下趋势面模型。  相似文献   

16.
星载SAR水下地形和水深遥感的最佳雷达系统参数模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SAR)浅海水下地形和水深成像机理 ,建立了浅海水下地形和水深雷达后向散射截面仿真模型。该模型包括奈维 斯托克斯方程、谱作用量平衡方程和雷达后向散射模式。利用该模型仿真结果 ,探讨了不同波段 (P、L、C和X)、不同极化 (VV和HH)和不同入射角 (2 0°— 70°)的星载SAR测量浅海水下地形和水深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浅海水下地形和水深遥感的最佳波段为P波段 ,L波段次之 ,C波段比X波段要好一些。VV极化SAR的测量能力要强于HH极化。 2 0°— 40°是星载SAR测量浅海水下地形和水深的最佳入射角范围。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在水下地形数据采集中单波束测深技术是在航动态测量,水深具有不可重复性,阐述利用已有的检查线数据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成果精度评定的3种方法,并在2种不同海域进行验证,成果表明其中的DEM法能够充分利用检查线数据,实现较全面反映水下地形测量成果精度。  相似文献   

18.
水下地形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陆地一样,海洋与江河湖泊开发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也是测图。不同的是,在水域是测量水下地形图或水深图。兴建港口;水上运输;海上采油;海底探矿;海洋捕捞,发展水产;海域划界,海战保障;监测海底运动,研究地球动力等任务都需要各种内容的水下地形测量。 水下地形测量主要包括定位和测深两大部分。定位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的水上定位手段有光学仪器定位、无线电定位、水声定位、卫星定位和组合定位。平面位置的控制基础主要是陆上已有的国家等级控制点,卫星定位如采用差分方式,其岸台亦多采用已知控制点,以求坐标系统的统一。如果大洋测量采用卫星单点定位方式,则应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坐标换算。水声定位网通常在特殊的、较小的范围内使用,因为目前水声传播的距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足以满足人们要求的。 水上定位同时,测量水的深度是确定水下地形的重要内容。测深主要靠回声测深仪进行。利用水声换能器垂直向下发射声波并接收水底回波,根据回波时间和声速来确定被测点的水深,通过水深的变化就可以了解水下地形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侧扫声纳,可探测船一侧(或两侧)一定面积海域内的水下障碍物和水底地貌,可以取得类似于航摄效果的水底表面声学图像。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它能一次给出与航线垂直的平面内几十个甚至百余个海底被测点的水深值,形成一定宽度的全覆盖的水深条带,可以比较可靠地反映出水下地形的细微起伏,比单一测线的水深测量确定水下地形更真实。目前,多波速测深系统正向小型化发展,适用浅水海域和简易船只的新产品已经有售。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推出了高效率的机载激光测深系统,激光光束的高分辨率能获得海底传真图像,从而可以详细调查海底地貌和底质。美国国防制图局于1990年研制的ABS机载水深测量系统,除包括一台激光测深仪外,还有一台多光谱扫描仪和一台电磁剖面仪,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在飞机上利用激光、光谱和电磁测量几种方法互补快速测制沿海的水下地形图。这些手段一般可测深30~50 m,精度在±0.3 m左右。目前,还可以利用卫星上安装合成孔径雷达(SAR)等设备对海面遥感摄影,通过对照片处理确定水深。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水深测量得到的瞬时值存在着仪器、潮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在数据后处理中加入相关改正,并归算至统一的高程基准面。为了与陆上地形图实现拼接,水下地形图宜采用与陆地统一的高程基准。而为航海服务的海图通常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它和平均海面相差一个常数。国外少数国家,在水下工程施工前,还利用潜水器携带水下立体摄影机获取水下地形的立体相片,或者利用高分辨率声学系统采取全息摄影技术测量水下地形。在特殊地区还可利用水下经纬仪、水下激光测距仪、水下气压水准仪和水下液体比重水准仪、水下电视摄影系统测量水下地形。 目前,水下地形测量过程已逐步实现自动化,数字产品已多见。  相似文献   

19.
张立华  朱庆  陈跃 《测绘科学》2005,30(4):20-21
在采用网格法追踪等值线时,如果某个网格四条边上都有等值点,等值点的连接就会出现多义性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解决网格法追踪等值点中多义性问题的常用方法,针对绘制等深线的特殊要求,分析了这些方法用于追踪等深点的不合理性。为了解决网格法追踪等深线多义性问题,本文提出了追踪等深点的浅点相近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本文所提方法解决网格法追踪等深线时的多义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水部等深线机助自动化绘图,考虑水深图自由边界多的特点,在用常规技术不能保证测量自由边界的情况下,打破常规,在边界点加特征码和设置指针技术,为保证按测量自由边界产网和插绘等深线不超界的要求,而采用机助自动化绘图系统绘制水图,经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