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张宏飞  骆庭川 《地球科学》1994,19(2):219-226
对扬子克拉通北缘新古代岛弧花岗岩类成分极性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SiO2含量相近的条件下,由北向南岩石中K2O、K2O+Na2O,K2O/Na2O逐渐增加,而CaO逐渐降低;从北向南,微量元素Rb,Ba,Th,Zr,Nb,Ta,ΣREE及Rb/Th,Rb/Nb,ΣLREE/ΣHREE(La/Yb)N等逐渐增加或具增加趋势,而Sr,Co,Ni和Sr/Ba具逐渐降低或具降低趋势;同位素组成成由北向南δ  相似文献   

2.
张旗  张宗清 《岩石学报》1995,11(1):43-54
丹凤祥变质玄武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LREE富集型的钙碱性玄武岩,另一类是LREE平坦型的拉斑玄武岩。LREE富集型的变质玄武岩[(Ce/Yb)N为5~20]贫Ti、Nb、Ta,Th>Ta,Nb/La<0.8,Hf/Th>8,Zr/Y<3,表明其形成于消减带之上的洋内岛弧环境。该玄武岩的εNd(t)=+4.9~+7.3,εSr(t)=3.0~+32,可能是亏损地幔端元(DMM)与第二类富集地幔端元(EMⅡ)混合形成的。大多数玄武岩的(206Pb/204Pb)i比值(16.5~17.6)较低,(208Pb/204Pb)i和(207Pb/204Pb)i比值(分别为36.2~36.9和15.3~15.5)较高,ε18O变化较大(5.5‰~9.2‰)。因此,根据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丹凤群变质玄武岩的源区可能包括下述组分:1)亏损的软流圈地幔(DM);2)富集地幔(EM);3)洋内岛弧下地壳(镁铁和超镁铁质岩);4)消减带岩片带入的组分。而LREE亏损的拉斑玄武岩具MORB的特征,Th/Ta和La/Ta比值近似等于1,TiO2=1.65%,Ti/V=22,指示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形成在与消减作用无关的拉张  相似文献   

3.
许保良  阎国翰 《岩石学报》1999,15(2):208-216
燕山期花岗质岩石广泛出露在冀北地区,从中可以识别出碱钙性、过铝质和碱质三个岩石系列。本文系统报道了它们的产状、岩类学、主要元素、痕量元素、稀土元素、年代学和ISr资料;重点讨论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问题。碱钙性岩石系列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元素、二长花岗岩元素、正长花岗岩构成;SiO2含量变化范围是62%~75%;K2O+Na2O在7.63%~8.88%之间;A/CNK<1.05,CA指数55。过铝质系列由流纹斑岩为代表,具有高硅(SiO2>73%)、富钾低钠(K2O/Na2O为1.44~9.13)、过铝质(A/CNK是1.17~1.43)的特点。碱性系列的岩石组合是碱长正长岩(碱长粗面岩)-碱性石英正长岩(碱流岩)-碱性花岗岩(碱性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它们的SiO2含量变化于57%~77%之间,K2O+Na2O、K2O、Na2O分别大于9%、4%、5%,NK/A为0.9~1.12。以过铝质、碱钙性和碱性为序,三个岩石系列的Nb、Ta、Zr、Hf、REE含量依序增高,显示出明显的区别。上述特征表明,三个岩石系列的性质和特征明显不同,分别属于三种岩石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4.
云南洱海东部新生代岩浆岩岩石化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谢应雯  张玉泉 《岩石学报》1995,11(4):423-433
洱海东部新生代岩浆岩K-Ar年龄范围为29~37Ma,属于第三纪。岩石有超基性、基性、中性和酸性碱性岩。岩石化学成分富碱(Na2O+K2O=6.7~9.0%),钾销比值高(K2O/Na2O>l),钛(TiO2=0.49%)和铁(FeO=5.88%)富集度较低,氧化程度高(Fe2O3/FeO=0.6~4.6)等,属于典型的钾玄岩系列,有别于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形成于陆内裂谷构造环境,其物质来源于交代的钾质富集型软流圈地幔源区。  相似文献   

5.
赣南陂头A型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59,自引:10,他引:49  
范春方  陈培荣 《地球化学》2000,29(4):358-366
赣南陂头岩体主要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为准铝质(ANKC=0.94~1.07,平均0.98),富硅(SiO2:71.06%~76.28%),富碱(Na2O+K2O:8.1%~9.8%),FeO^T/MgO(%)较高(9.60~22.00),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58%~1.16%和0.07%~0.25%),富含稀土元素(∑REE=271.36~717.75μg/g)和高场强元素(Y、Zr、  相似文献   

6.
嵩山A型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薛良伟  尉向东 《岩石学报》1996,12(1):137-144
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REE等方面讨论了嵩山古元古代钾长花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这些岩体属于A型花岗岩,其SiO2、K2O、K2O/Na2O、F、Ga、Hf、Rb、Y、Co、Ga/Al、REE高,Al2O3、MgO、CaO、Na2O、Ba、Sr、V、Th低,Eu为0.15~0.27,A/CNKM<1.10,这些岩体是与古元古代熊耳群火山岩相伴生的钾质侵入岩,两者均形成于非造山的大陆裂谷环境,表明华北陆台南缘在古元古代晚期处于拉张的非造山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期花岗岩类特征及岩石系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期花岗岩类岩石组合为透辉石正长岩-透辉石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透辉石和角闪石。岩石化学成分富碱、高钾、K2O/Na2O比值大,微量元素富集Rb,Sr、Ba、Th、U和LREE,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幔源特征,岩石属于钾玄岩(shoshonite)系列。  相似文献   

8.
赣南寨背A型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总被引:86,自引:9,他引:77  
陈培荣 《岩石学报》1998,14(3):289-298
赣南寨背岩体主要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黑云母结晶晚于长石和石英,锆石群型地温测量标尺显示其结晶温度为800℃~900℃,表明寨背岩体形成于一种高温贫水的花岗质岩浆。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为准铝质(Al2O3为12.21%~12.62%),富硅(SiO2为75.66%~76.74%),偏碱(Na2O+K2O为7.93%~8.90%),FeOT/MgO值高(59~148),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10%~0.65%和0.01%~0.02%),富含REE(Eu除外,ΣREE平均为500μg/g),Y、Ga、Nb等高场强元素(HFSE)以及F,Sr和Ba较低。这些特点与本区的I型和S型花岗岩有明显差别,是一种典型的A2型花岗岩。寨背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76Ma,与辉长岩、双峰式火山岩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表明赣南地区在燕山早期即进入拉张裂解阶段。  相似文献   

9.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百耳斯半岛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祥身  李钟益 《岩石学报》1998,14(4):503-519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百耳斯半岛中生代火山岩是晚侏罗纪至晚白垩纪三期火山活动的产物。岩石普遍贫钾,轻稀土元素略为富集,但轻重稀土分馏不强烈;Sr、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明显富集,Nb和Ta明显亏损,过渡金属族元素Cr和Ni强烈亏损,表明它们属于火山弧环境中生成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白垩纪中期和白垩纪晚期岩石的87Sr/86Sr比值主要在0.7039~0.7053之间变化,εNd>0,87Sr/86Sr相对1/Sr、Rb、K和SiO2等的变化不大,表明其源区岩浆可能直接来自上地幔,很少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而晚侏罗纪火山岩的Sr同位素比值较高,说明早期岩浆可能受到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但在Th/Ta-Th和Th/Sm-Th图解上所有岩石的投影点分布趋势相同,趋势线的斜率>0。百耳斯半岛中生代火山岩是上地幔部分熔融生成的同源岩浆不同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湘南地区沉积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湘南地区出露地层的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初步讨论了湘南地区的沉积构造环境。湘南地区细碎屑岩的w(Al2O3)/w(CaO+Na2O),w(K2O)/w(Na2O)比值比较高,w(Al2O3)/w(SiO2)比值比较低,与被动大陆边缘特征类似,各时代地层中硅质岩和页岩的w(MnO)/w(TiO2)比值为0.02 ̄0.3,反映其沉积环境为浅海陆架环境,但下二叠统硅质岩中w(MnO)/w(TiO2)比值达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北部晚侏罗世塔木兰沟组玄武质岩石具有富碱(K2O+Na2O〉5.45%),高K2O(2.15%-3.75%)、K2O/Na2O(0.48-1.12)和高的Th/Ta、Ce/Nb、Ta/Nb比值,以及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KEE)的特征,属于钾玄质系列。现有资料分析表明,该钾玄质岩石形成于大陆板内环境。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形成钾玄质岩石的原生岩浆经过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并混染了前中生代的基底物质。  相似文献   

12.
相山铀矿田钾玄质岩石与铀成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相山铀矿田的英安斑岩属于板内型钾玄质岩类,为钾玄质英安斑岩。其主要地球化学特征是:SiO2含量变化小(66.73%~69.88%),高碱(K2O+Na2O=6.06%~8.41%),高K2O/Na2O比值(1.53~3.49),高Al2O3(13.24%~15.96%),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P、Sr、Ti显著负异常,无明显的Nb和Ta负异常,Th/Yb>5,U和Th异常偏高。相山钾玄质英安斑岩的形成是源于地幔玄武岩浆的底侵作用,其中较基性的包体应为地幔岩浆残留产物。相山铀矿化在时空上与钾玄质英安斑岩关系密切,其形成应该与钾玄质岩有关,幔源流体在铀成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卢成忠 《现代地质》2007,21(3):443-450
野外地质、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以往被认为是钙碱性系列岩石的浙江梧村地区西山头组火山岩、潜火山岩与沐尘岩体应为典型的钾玄质岩石。这套岩石富碱(w(Na2O+K2O)=7.80%~11.48%)、高钾(w(K2O)/w(Na2O)=1.10~1.67)、贫钛(w(TiO2)=0.22%~0.88%)、低铁(w(FeO+Fe2O3)=2.91%~6.36%)、铝含量较高(w(Al2O3)=15.39%~18.24%)、SiO2含量中等(w(SiO2)=56.96%~69.0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且w(Ce)/w(Yb)(27.29~38.19)、w(Ta)/w(Yb)(0.32~0.74)和w(Th)/w(Yb)(4.76~7.72)比值高,具有钾玄质系列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梧村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与钾玄质岩浆岩密切共生,钾玄质岩浆岩为成矿母岩,是重要的找矿岩石学标志。  相似文献   

14.
卢成忠 《中国地质》2007,34(6):1055-1061
江山—龙游南部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分布广泛,以往被认为是钙碱性系列岩石,笔者通过野外地质、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石英二长岩、二长岩、正长岩以及与之伴生的花岗岩与花岗斑岩属钾玄质系列岩石。这套岩石高碱(Na2O K2O=7.80%~10.47%)、富钾(K2O/Na2O=0.92~1.91)、贫钛(TiO2=0.2%~0.88%)、Al2O3含量较高且变化范围大(11.08%~17.7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且Ce/Yb(27.29~85.64)、Ta/Yb(0.42~0.73)和Th/Yb(3.44~14.44)比值高,具有钾玄质系列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该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矿床在时间与空间上多与钾玄质侵入岩密切共生,钾玄质侵入岩为成矿母岩,是重要的找矿岩石学标志。  相似文献   

15.
富铌玄武岩:板片熔体交代的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富铌玄武岩是一类具有特殊地球化学特征的岛弧玄武岩。与正常岛弧玄武岩相比,它具有硅饱和并富钠的特征;同时具有相对高的Nb(一般>7×10-6)、TiO2(1%~2%)和P含量,以及低的LILE/HFSE和HREE/HFSE比值,并富集高场强元素;它的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图显示了弱的Nb、Ta负异常(有时出现弱的正异常),原始地幔标准化La/Nb比值小于2(但很少小于0.7),它是由受埃达克质熔体交代过的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由于富铌玄武岩与埃达克岩是大洋板片俯冲作用的直接产物,因此,通过对该岩石组合及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流体和熔体的研究,不仅可以查明洋壳俯冲作用过程中的岩浆活动特征,还可以阐明洋壳俯冲及壳幔相互作用,具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在峨眉山玄武岩省中新发现的苦橄质岩石及其共生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苦橄质岩石外,与其共生的玄武质岩石均属高Ti玄武岩。其主要元素特征与大多数大陆溢流玄武岩省相似,表现为高Fe_8、(CaO/Al_2O_3)_8和低Na_8,指示其形成压力高;其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曲线相似,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并且不存在Nb、Ta的负异常,而存在P和K的相对亏损。一些反映源区特征的比值,如La/Ta、La/Sm、(La/Nb)_(PM)、(Th/Ta)_(PM),Ta/Hf,Nb/Zr等,变化范围小,均指示了其地幔柱成因,且上升过程中很少或没有受到岩石圈地幔或地壳物质的混染,是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在>75km时经大约7%的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地幔柱的轴部位置可能位于现今云南丽江县城一带。  相似文献   

17.
陕西商州地区丹凤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成立  韩松 《地质科学》1994,29(4):384-392
陕西商州地区丹凤变质火山岩具有洋内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是分别来自不同源区的拉斑玄武和钙碱性2个系列共存的一套变质火山岩。其Th/Ta比值高及Ni、Ta、Ti、Y和Yb含量低,表明岩石受到消减带组分的影响。种种证据表明,丹凤变质火山岩是早古生代华北地块南缘消减带之上洋内岛弧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徐美君  许文良  孟恩  王枫 《地质通报》2011,30(9):1321-1338
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研究区中生代火山岩可分为2期,分别是早白垩世早期(约144Ma)吉祥峰组流纹岩类和早白垩世晚期(约125Ma)上库力组流纹岩类与梅勒图组玄武岩类。早白垩世早期吉祥峰组流纹岩富硅、富碱、富钾(K2O/Na2O>1),富集轻稀土元素和Rb、Th、U等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及Sr、P,具有A型流纹岩的特征,暗示其形成于伸展环境。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显示双峰式岩石组合特征,基性端元富碱、高钾,富含轻稀土元素和Rb、Ba,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Ti、Y),类似于钾玄质玄武岩,酸性端元显示A型流纹岩的特征。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存在暗示其形成于陆内拉张的构造环境。结合区域上中生代火山岩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的演化有关,早白垩世晚期双峰式火山岩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的俯冲作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THE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OF BLUESCHIST IN THE GANGMAR AREA, QIANGTANG BLOCK, TIBET  相似文献   

20.
托斯巴斯陶闪长岩体位于东噶尔北缘老山口铁铜金矿区内.岩石化学成分均富碱ω(Na2O+K2O)=6.68%~9.57%,高钾,大多数样品K2O/Na2O=1.12~1.31,富集Ba,Sr,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P和Ti,Eu异常不明显(δEu=0.87~1.09),显示准铝质钾玄质碱性系列岩石特征.母岩浆来源于受钾质流体交代的幔源基性岩浆与花岗质岩浆混合物,演化过程中经角闪石与辉石分离结晶作用,其形成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并对老山口铁铜金矿的形成具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