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保忠  王传尚  汪啸风  彭中勤  危凯 《地球科学》2019,44(11):3705-3716
为了合理评价我国南方下古生界页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研究其与页岩含气性关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中扬子地区6口调查井、3个露头剖面的20件页岩样品的芳烃馏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代表不同区域的6件样品进行显微激光拉曼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拉曼D、G峰参数可以很好地计算过成熟至球粒石墨阶段高演化样品的有机质成熟度;拉曼D峰的子峰包含有芳烃含量的重要信息,随着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增加,与芳烃含量有关的D4子峰强度不断降低.芳烃中菲系列化合物和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在RmcRo=2.73%~4.67%范围内的演化具有明显规律性;虽然甲基菲成熟度公式在该阶段已经不适用,但表征3-MP+2-MP相对含量的参数F1仍是很好的有机质成熟度指标;在有机质过成熟演化阶段,F1先随成熟度增加逐渐增加至0.74附近(Ro=3%附近),之后随成熟度增加逐渐减小.二苯并噻吩化合物参数2,4-/1,4-DMDBT和4,6-/1,4-DMDBT在过成熟阶段随成熟度增加而增大,两值分别增至2和4.5时对应页岩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4%.页岩芳烃系列化合物在过成熟阶段随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增加而发生的异构化作用和脱甲基作用与有机质的比表面积变化有较好的耦合作用,与页岩气调查井的气显情况也有较好的相关性;页岩芳烃特征对过成熟阶段页岩气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可以作为我国南方下古生界有机质过成熟地区页岩气勘探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芳烃化合物是烃源岩和原油中非常重要的有机族组分,与饱和烃一样含有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应用GC-MS能检测到的芳烃化合物可分为常规多环芳烃、含NSO杂环芳烃、芳香甾萜烷及脱羟基维生素E。它们的一些参数可作为母质来源、热成熟度、沉积环境和油气运移判识的有效指标,是饱和烃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补充和佐证,对油气勘探与开发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生物降解、混源油等因素会影响这些参数的正确性。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GC×GC-TOF)对生物降解油芳烃中的鼓包化合物UCM(unresolve dcomple xmixtures)进行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也将是今后芳烃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依据对临清坳陷东部禹城洼陷禹参2井和浓庄洼陷浓参1井两个烃源岩剖面的以及济阳坳陷部分原油和烃源岩样品芳烃馏分析、研究了低成熟-中成熟演化阶段演化芳烃化合物的成熟度指标,其中芳烃色谱宏观分布特征,芳烃环组成的变化,脱羟基维生素E(DHVE)β/γ异构体比值和北-苯并荧蒽/苯并「e」比的比值都是该演化阶段成熟度的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4.
生油岩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油岩中多环芳烃的复杂结构及其烷基系列的存在,已于去年研究及文献所证实。即根据低电压质谱,测定氯仿抽提物中的芳烃,含有CnH2n-p(p:6、8、10……28)的不同碳数侧链的烷基芳烃和环烷芳烃,得到这样的结论:成熟度低的生油岩中含有较多的短侧链双芳和三芳的烷基芳烃。本文试图根据气相色谱分析资料,找到某些典型芳化物与其热演化的关系,为研究生油岩有机质成熟度及沉积环境,提供新的地化参数。  相似文献   

5.
运用镜质组反射率、袍子体荧光参数、生物标志物参数详细研究了三塘湖盆地中生界烃源岩的有机质热演化特征及演化阶段。研究表明镜质组反射率是该区有机质热汪化最可靠听成熟度参数,孢子体荧光参数是重要的热演化指标,生物标志物参数是有效的热演化指标。三塘湖盆地有机质总体热演化水平较低,且在横向和纵向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该区的有机质热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运用成熟度参数将其划分为未成熟和成熟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中不同赋存形式芳烃化合物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参1井深层(>5 700 m)碳酸盐岩游离有机质(氯仿沥青“A”)和包裹有机质(氯仿沥青“C”)中芳烃化合物组成和成熟度参数对比研究发现,芳烃化合物组成中菲和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较为丰富,菲和〖JX-*9〗〖XCQQ.TIF;%80%80〗〖JX*9〗等系列化合物丰度随埋深增加而增大,而二苯并噻吩、苯并萘并噻吩和芴等系列化合物丰度表现出相反的规律,这反映出不同芳烃系列化合物在高过成熟阶段热稳定性的差异。同一样品两种赋存形式芳烃化合物组成和成熟度参数明显不同,芳烃化合物成熟度参数和烷基化程度都反映出包裹有机质成熟度低于游离有机质,说明包裹有机质的热演化作用受到了抑制。在高过成熟阶段仍有部分芳烃参数仍可以用来表征深层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这些参数包括:菲系列烷基化指标(C1 P /C4 P、C1 P /C3 P、 C2 P /C4 P 、C2 P /C3 P)、以及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中MDR、C1/C3 DBT、2,4/1,4 DMDBT和4,6/1,4 DMDBT参数;虽然DBT/P比值被认为指示沉积环境的有效参数,但塔参1井深层样品研究表明,该参数与热演化程度关系密切,为高过成熟度阶段较好的成熟度参数。   相似文献   

7.
泥岩压实程度与热成熟度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震  武耀辉 《地质论评》1997,43(3):290-296
大量实际资料证实了沉积岩压实程度与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分别从泥岩压实机理和控制热成熟度的时间、温度因素两个方面讨论了影响泥岩孔隙度和热成熟度指标的内在因素,从理论上确定了两者的相关性:泥岩孔隙度和热成熟度都是埋深和经历地质时间的函数。由于干酪根类型的不同,会造成泥岩孔隙度与热成熟度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差别。在成岩过程中,泥岩超压段内欠压实泥岩的孔隙度与热演化程度同样具备相关性。压实  相似文献   

8.
现被广泛应用的测定高演化碳酸盐岩成熟度指标的多项有机岩石学评价方法,各有其不同的局限性,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发现,可利用芳烃演化新参数来代替其它失效的分子参数来评价碳酸盐岩有机质。芳烃因其结构、组成的特殊性和稳定性,在高演化阶段与油气生成及煤源岩成熟度有着良好的相关性,具有成为高演化碳酸盐岩成熟度指标的基础。从生产实践的角度看,芳烃演化参数有特殊适用性及选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鸡西盆地早白垩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鸡西盆地早白垩世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讨论,揭示了生物标志化合物对该区有机质生物来源、成熟度及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有机质热演化已进入成熟阶段,且煤岩热演化程度略高于泥岩。泥岩有机质母质来源主要为水生生物,同时有高等生物的输入;煤岩以陆生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同时也有水生生物输入。煤岩沉积环境为弱氧化环境,经历过较强的降解作用过程;泥岩沉积环境为还原环境,沉积介质咸化程度较高,更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泥盆纪煤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泥盆纪煤是形成于特定地质历史条件的特种煤,因而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显微组成以富含角质体为特征;可溶有机质含量高于泥岩,低于正常腐植煤;芳烃中含丰富的多环芳烃,并检测出芳香倍半萜和芳香二萜及芳香断藿烷;热模拟表明角质体在R0达到0.95%时达到生烃高峰;丰富的四环二萜化合物随成熟度增加,由环状化合物裂解为链状烷烃。  相似文献   

11.
华南某层控铀矿床中有机质可分为原生沉积型、热液变质型和运移型三种类型,其母质类型为腐泥-腐殖型,主要来源于海相微体生物、藻类及少量源于陆相高等植物。根据镜质体反射率、饱和烃气相色谱和某些地球化学指标,表明矿石中有机质呈现异常热成熟特征,这对揭示该矿床热水叠造成矿机制具有指纹意义。本文还首次合理解释矿石中铀与有机碳含量间复杂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唐友军  陈践发 《地质通报》2011,30(6):888-894
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额济纳旗苦水沟地区白山组烃源岩分子化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剖析了分子化石蕴含的生源、沉积环境、成熟度等方面的信息及石油地质意义。白山组烃源岩饱和烃气相色谱为“前峰型”的单峰分布,主峰碳以C18为主, 表明有机质来源以海相有机质为主,Pr/Ph介于0.4~0.6之间,指示强还原的沉积环境。白山组烃源岩具有“长侧链的三环萜烷丰富、伽马蜡烷含量高和C27甾烷分布占优势”的分子化石组合特征,高伽马蜡烷含量揭示烃源岩有机相为咸水沉积环境,藿烷/甾烷比值的平均值为1.06,表明细菌和藻类对有机质的贡献处于均势,C27甾烷丰度较高,说明低等水生生物藻类是生烃母质主要的生源构成。甲基菲指数是衡量高演化有机质热演化的有效分子参数指标,白山组烃源岩甲基菲指数介于0.36~0.67之间,折算的镜质体反射率Rc为1.9~2.1,与实测的镜质体反射率相当,说明白山组烃源岩热演化处于过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3.
吉利明  妥进才 《沉积学报》1996,14(A00):115-121
松粉热模拟生成油的色谱,-色质谱分析表明,热解油以芳烃和饮 为主,芳烃又以单环和双环芳烃为主。热解油中正构烷烃量最高,碳粉分布为C4-C28,多以C12为主峰。轻烃色谱参数显示450℃为生油高峰的上限,低温热解油重烃含量大于轻烃含量,而高温阶段则相反。  相似文献   

14.
活动热流体对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作用的强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芳  张启明 《地球科学》1996,21(1):68-72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和动态模拟表明,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中,活动热流体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在油气聚集区,活动热流体的强化作用表现为储层段的高地温,低地温梯度及相邻层位有机质成熟度的突变性增高,从成因上可分为深源流体侧向输导增温型和深源流体垂向输导增温型,在油气运移路径附近,活动热流体的强化作用表现为有机质成熟度的明显倒置,活动热流体的强化作用使在单一传导背景下不可能成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南黄海崂山隆起中南部海底表层沉积物的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其与深部油气的关系。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中南部25个站位海底沉积物的正构烷烃色谱图呈前峰型和后峰型2种类型分布,其中一些站位海底沉积物的正构烷烃色谱图存在明显的难溶复杂化合物“UCM”鼓包,指示这些站位的海底沉积物可能有热成因烃类输入并受到生物降解。海底沉积物藿烷系列在m/z191质量色谱图上呈现地质构型、生物构型及混合构型,其中地质构型为主的站位海底沉积物Ts/Tm和C31升藿烷22S/(22S+22R)指示有机质成熟度高,表征有外来高成熟度热成因烃类的输入。一些站位的20S/(20S+20R)-C29甾烷与αββ/(ααα+αββ)-C29甾烷参数反映海底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达到成熟,明显偏离了现代沉积物未熟—低熟的特征,也表明有外来成熟热成因烃输入。南黄海崂山隆起中南部海底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有3种来源,包括陆源有机质、海洋内源有机质和热成因烃类输入有机质。深部油藏沿边界断裂和地层之间不整合面向海底表面渗漏是海底沉积物热成因烃类输入的主...  相似文献   

16.
刘志逊  马腾  张鑫刚  张健  葛佐 《地质通报》2013,32(9):1447-1452
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开展了依兰煤田达连河组油页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饱和烃气相色谱显示,达连河组油页岩有机质具有混合来源.中部厚层油页岩样品奇偶优势(OEP)值普遍大于2.4,表明其成熟度相对较低,而煤层间厚层油页岩的OEP均小于2.4,表明随深度的增加其成熟度相对较高.中部厚层油页岩段样品的Pr/Ph值均大于0.8,含煤段油页岩样品的Pr/Ph值均大于2.8.综合分析认为,达连河组下部含煤段油页岩层有机质丰度高,水生低等生物对有机质贡献较大,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具有姥鲛烷优势,为弱氧化—弱还原、淡水湖沼相沉积;中部厚层油页岩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Ⅱ2型,具有姥植均势,反映了淡水—微咸水深湖相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凝析油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践发  沈平 《沉积学报》1995,13(1):32-40
近十几年的勘探实际表明,在我国一些含油气盆地中,许多天然气藏均伴生一定量的凝析油(或轻质油)。按母质类型可将凝析油分为海相腐泥型有机质生成的凝析油、煤系地层腐殖质有机质生成的凝析油、陆相混合型有机质生成的凝析油。本文较详细地从成因机理上讨论了这三种不同成因凝析油的形成特点。海相腐泥型有机质一般在有机质热演化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由干酪根或早期形成的高分子液态烃热裂解才形成凝析油。煤系地层中腐殖型有机质从低成熟到过成熟各个阶段所生成的一定量的液态烃一般主要以凝析油的状态与天然气相伴生。陆相混合型有机质从低成熟到过成熟阶段也都可能形成凝析油。利用凝析油单体烃的组份特征,石蜡指数和庚烷值对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凝析油的成熟度进行了计算,所得结果,大都与地质实际相吻合。研究表明我国凝析油成熟度的分布范围从低成熟到过成熟均有。三种不同成因的凝析油其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差异,煤系地层腐殖型有机质形成的凝析油从组份来讲相对富含芳烃,其芳烃含量一般为16.2~23.5%,饱和烃/芳烃值为3.2~5.2,同时其姥鲛烷/植烷值相对较高,通常均大于3;而海相腐泥型有机质生成的凝析油则相对富含饱和烃,其饱/芳比值为11.8~18.2,同时姥蛟烷/植烷值较低,一般小于1。陆相混合型有机质生成的凝析油则介于二者之间。三类不同成因的凝析油它们的芳烃组份(蔡系、联苯系和药系)和低分子生物标记物(菇类化合物)以及烷烃和芳烃组份的碳同位素组成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利用凝析油的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有效地判识凝析油的成熟度和成因类型,从而确定与之相伴生的天然气的成因或来源。  相似文献   

18.
低-中成熟演化阶段芳烃成熟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陈致林  李素娟 《沉积学报》1997,15(2):192-197
采用GC/MS配备改性的BPX-5石英毛细柱分析了临清坳陷东部禹城洼陷禹参2井生油岩剖面,胜利油区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和生油岩样品的芳烃组成。发现芳烃色谱分布特征、脱羟基维生素E的β/α异构体比值、北~苯并荧蒽/苯并(e)芘比值以及2, 6+ 2, 7/1,5二甲基萘异构体比值均是沉积物的低-中熟热演化阶段的有效成熟度指标,脱羟基维生素E是低成熟的标志。新参数2, 3, 6/2,3, 6+ 1, 2, 5三甲基萘比值与1, 3, 6, 7/1, 3, 6, 7+ 1, 2, 5, 6四甲基萘比值图,可以确定低-高熟整个热演化阶段原油和生油岩的成熟度,并不受运移过程分馏效应的影响,对成熟度的变化反映灵敏。  相似文献   

19.
下古生界缺失高等植物来源的镜质组,其有机质成熟度的确定一直是油气源岩评价的难题之一。基于对含笔石页岩的反射光显微镜观察和低成熟度含笔石页岩与煤共置的热压模拟实验,研究了下古生界海相页岩笔石表皮体的光性特征及其热演化规律,探讨了笔石表皮体随机反射率作为有机质热演化参数的可行性。下古生界海相页岩非粒状笔石表皮体呈条带状顺层或者碎片状产出、颗粒较大,光学特征类似于镜质组,适合于测量反射率。非粒状笔石表皮体随机反射率■换算为等效镜质组反射率■的关系式为■。采用笔石表皮体随机反射率分析了上扬子地区东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有机质成熟度分布特征,认为非粒状笔石表皮体随机反射率是一个实用的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指标,为确定下古生界有机质成熟度提供了一种可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西藏措勤盆地下白垩统海相灰岩的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任拥军  李瑞雪 《沉积学报》2001,19(2):282-286
详细总结了西藏措勒盆地下白垩统海相灰岩的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包括萘、菲、芴、四环、五环及三芳甾烃系列化合物。总体组成以菲系列化合物占优势,四环和五环芳烃含量较高,其它芳烃含量较少为特征。样品中惹烯含量高,硫芴/氧芴值较高,且检出了一定含量的北、反映出该区海相灰岩的有机母源的多样性和具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的还原沉积环境。应用萘、菲、芴、多环芳烃和三芳甾烃的各项成熟度参数分析了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表明西藏措勤盆地下白垩统处于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