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岗梁-孟恩陶勒盖多金属成矿带是内蒙古重要的成矿带,黄岗梁-林西铁锡多金属矿集区、白音诺-浩布高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成矿带两个重点成矿区域。干沟坝矿区位于两矿集区过渡带内,是寻找类似矿床的有利地段。通过对干沟坝矿区的野外地质勘查,厘定成矿地质条件,揭露了锡矿体4条,结合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分析,认为矿床类型属热液型银锡多金属矿床,伴生多金属元素有Cu、Pb、Zn、Mo等,矿体受岩体和与岩体有关的断裂裂隙构造严格控制,具有寻找深部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对浙江庆元苍岱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参照区域典型矿床的勘查研究成果,建立了适合本区的受中生代火山机构控制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对指导矿区下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指出放弃浅部金银,主攻深部铅锌多金属的找矿思路。提出在物探、化探和地质高精度综合剖面测量基础上,采用...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阿巴嘎旗北部铜多金属矿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阿巴嘎旗北部巴彦德勒-格勒敖包四幅1:5万矿产远景调查查明了本区成矿优势矿种为铜、铅、锌、银、锡,伴生金和铋,圈定了多处可供进一步勘查的铜等多金属找矿靶区.本文在论述本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哈达特陶勒盖-高尔旗-莫若格钦银多金属矿集区、准乌日斯哈拉锡多金属找矿靶区、阿扎哈达-格勒敖包-图拉格铜多金...  相似文献   

4.
论述总结了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铅锌银多金属矿区的矿床特征,分析了区域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与铅锌银多金属矿的关系。通过对矿体氢、氧、铅、硫等同位素的研究,认为成矿流体早期主要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入了较多大气降水;该矿床成矿作用早期阶段形成的硫化物,其物质来源与深源岩浆热液活动有关,而中期和晚期阶段产出的硫化物是岩浆热液对容矿围岩进行蚀变交代或与大气降水相混合的产物,银、铅、锌成矿作用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酸性岩浆作用的继续和发展,该矿床属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冀北银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北地区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可划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和岩浆热液型,以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型为主.银多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受火山断陷盆地或凹陷带内断裂构造的控制,时间上则与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相配套,矿床由南向北呈铜钼矿→金银铅锌多金属矿→银多金属矿→银矿→萤石矿的空间组合规律.文章总结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式,提出了冀北地区银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沽源火山盆地铀钼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光银 《矿产与地质》2008,22(6):510-516
沽源火山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铀钼多金属矿勘查基地和矿业开发基地。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成矿时代以及成矿作用与中生代次火山岩和断裂构造关系。认为在盆地基底变质岩中寻找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的层控铅锌银金矿床、在盆地火山岩盖层中寻找火山岩热液型铀钼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中蒙边境阿巴嘎段位于内蒙古二连—东乌旗铜多金属成矿带上,近年来在该地区通过综合找矿方法相继在哈达特陶勒盖、莫若格钦、高尔旗、甘珠尔善德、阿扎哈达等地发现了一批以铅锌矿为主,伴生银的小型-中型中温脉状热液型矿床,确立了阿巴嘎旗北部铅锌矿集区的重要地位。本文对区域的和矿集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归纳,结合矿集区内高尔旗、哈达特陶勒盖两个典型铅锌(银)矿床实例对该类矿床成矿特征进行了介绍,并从矿体赋存空间的角度得出该类矿床是受层(泥鳅河组地层)、位(断裂构造部位)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根据该类矿床发现过程和成矿特点,提出了适合本区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8.
深部找矿新进展对矿床成矿模式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些典型矿床具有以下成矿模式:赣南钨矿的“五层楼+地下室”模式,云南老厂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VMS(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铅锌矿与斑岩钼矿同位叠加模式,四川省盐源县平川铁矿火山沉积(?)-次火山气液充填-交代矿床系列模式,江苏省南京市梅山式铁矿叠加后期火山-次火山热液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内蒙古毕立赫金矿斑岩-构造蚀变岩-浅成石英脉型矿化成矿系列模式(?),云南个旧锡矿热水沉积叠加岩浆期后热液成矿模式。近年国内对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的新发现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它们的成矿模式研究意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对内蒙古陶来托钼多金属勘查区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信息的提取来评价矿区找矿潜力。结果表明,陶来托钼多金属矿是一个以斑岩型钼矿为主的勘查区,发现了斑岩型钼矿床及多处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化)点。成矿岩体为早白垩世花岗斑岩,控矿构造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斑岩型钼矿化区与环状激电异常和环状磁异常对应性较好,显示出中低视极化率异常为矿致异常的特征。1∶5万化探异常元素由钼矿化区至铅锌银矿化区表现出Mo、W—Ag、Pb、Zn的侧向分带特征。根据综合找矿信息提取及斑岩型矿床成矿系列建立,指出区内钼矿找矿潜力较大,并预测钼矿区北西侧为热液脉型铅锌银矿的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
陈建平  郝金华 《西北地质》2012,45(1):236-243
青海南部三江北段构造成矿带经历了复杂而完整的多期次复合造山及叠加改造地质构造过程,导致复杂丰富的成矿演化,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的铜、金、铅锌等金属矿床。研究认为,目前青海三江北段主要的成矿系统为:与三叠纪火山喷发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银等成矿系列,与新生代浅成侵入岩有关的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与新生代有关的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这些成矿系统代表了区域矿矿产资源进一步勘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扎木钦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木钦矿床处于大兴安岭中南部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带内,是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发现的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扎木钦铅锌矿床赋存在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酸性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受层状酸性火山碎屑岩控制,矿石组分复杂.铅锌多金属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密切相关,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与火山热液有关的火山岩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2.
于永安 《地质与勘探》2010,46(5):798-804
在对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区域进行翔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针对周围已有勘查矿区、矿床进行类比求异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以现有资料综合分析为先导,科学选区到发现弱小异常、成矿信息、野外踏勘、适时设计验证剖面及工程的找矿勘查思路。笔者利用地质理论思维,采取‘就矿找矿法’把勘查工作区选在已知乌兰陶勒盖铜矿西侧阿吉勒地区开展找矿工作,终于在老矿区外围草原覆盖区取得了找矿的突破,通过2008年一年的勘查实践,在矿权密布的阿吉勒地区终于发现了产于火山碎屑岩中的大型多金属矿带,通过后续勘查工作,在该带东段初步提交资源量(334)近11万吨,银资源量(334)近83吨。该带有望发展成为大型多金属矿床。勘查实践表明,要实现找矿的重大发现,扎实细致的资料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找矿勘查思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东珺银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东乌旗—兴安成矿带内新发现的脉状银铅锌矿。通过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控矿因素,总结了其矿化富集规律,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该矿床赋存于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构造裂隙中,NW向构造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成矿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和次火山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属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李树才 《地质与勘探》2015,51(3):432-440
位于黑龙江省东安-汤旺河地区的东安式、团结沟式浅成低温热液型金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次流纹岩(隐爆角砾岩)-花岗斑岩(碱长花岗岩)构成的火山-侵入杂岩体密切相关。区内翠宏山矽卡岩-热液充填型铁铅锌多金属矿和霍吉河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二长花岗(斑)岩体的精准年龄(186~199Ma),与小兴安岭东南鹿鸣斑岩型钼矿、小西林矽卡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的成矿二长花岗(斑)岩体年龄(180~207Ma)之间具很好的耦合性,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印支晚期。结合近期逊克翠中铁矿、高松山金矿和高岗山钼矿等的勘查进展,初步梳理了区域中生代岩浆作用与金钼铁等多金属矿成矿作用,以及制约找矿突破的一些地质问题,提出了钼铁铅锌矿勘查以印支晚期-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岩基体成矿,金矿勘查以燕山晚期火山-侵入杂岩体及火山机构成矿的找矿思路和今后的找矿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已有的科研成果和勘查资料均显示,冀北地区铜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及部分金矿床具一定的分带性,铜钼多金属矿床多靠近岩体,形成斑岩型或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多呈热液脉状分布在岩体外围。两类矿床在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上均与酸性岩体关系密切,构成一个完整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以冀北地区勘查程度较高的蔡家营、贾家营、北岔沟门和小寺沟等大中型矿床为例,说明了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在冀北地区存在的普遍性。据此提出,应改变过去以单一脉状铅锌银矿为目标的勘查模式,以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勘查模式代之,重新考虑和审视以前地质工作中忽略的含矿斑岩体或脉状浅成热液多金属矿床的外围及深部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开展成矿蚀变-构造岩相解析建相和建模预测研究已成为矿田构造与找矿预测的创新方向之一。文章对国内外8类重要的成矿蚀变-构造岩相模型和形成机制进行论述总结,南美洲智利科皮亚波地区IOCG型矿田受到主岛弧带-弧相关盆地及岩浆叠加-盆地变形样式的复合控制,而中国云南东川沉积岩型铜矿床(SSC型)+IOCG型铁铜矿田受陆缘裂谷盆地、盆地变形构造样式和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的复合控制。中国内蒙古甲-查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田受火山洼地、火山穹隆构造、火山岩岩相类型和火山热液隐爆角砾岩的复合控制,而深成岩浆弧控制了蒙古国南戈壁斑岩型金铜钼-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田;中国秦岭热水沉积型(SEDEX)银铜铅锌-菱铁矿-重晶石矿田受到陆缘拉分盆地内三级热水沉积盆地、同生断裂带和热水沉积岩相的控制。大陆造山带内不同层次的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田和金钼多金属矿田定位。在新疆塔西盆-山-原镶嵌区盆地系统内,侏罗系煤系烃矿源岩是金属矿田和天然气气田的成矿成藏物质供给源区;乌拉根砂砾岩型天青石-铅锌矿田受到山前挤压—伸展转换盆地、气成热流柱构造和山前冲断褶皱带的复合控制;萨热克铜多金属矿田赋存于旱地扇杂砾岩,受到对冲式...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涞源县木吉村铜(钼)矿目前已探明为-大型斑岩型铜(钼)-矽卡岩型铁铜-热液型铅锌银三位一体多金属矿床。作者结合最新勘查成果对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总结,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和成矿模式。研究表明:木吉村铜(钼)矿位于山西断窿与燕山台褶带过渡地带,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带中。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为F4,成矿母岩闪长玢岩与古火山构造关系密切。矿床具有典型面型蚀变分带性及矿化分带性。矿床成因主要为斑岩-矽卡岩型高(中)温热液矿床,以“多位一体”和成矿多阶段为特点。  相似文献   

18.
广东金石嶂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金石嶂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银多金属矿床,是与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的热液矿床.矿体主要与NW、 NE及近EW向三组断裂和岩体接触带有关.区内与矿化有关的岩体主要为燕山晚期花岗岩类.通过对金石嶂银多金属矿控矿条件、断裂构造及成矿时代等的研究,初步认为金石嶂银多金属矿是受陆相火山喷发旋回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型工业矿床,具有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阶段多期次、多成因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杜建文 《福建地质》2015,34(1):17-26
闽北地区花桥—小湖地处武夷山成矿带北段、闽西北隆起带东缘,是重要的铅锌钼钨铜金银多金属矿成矿区,区内成矿主要有块状硫化物型、岩浆热液交代型、构造蚀变岩型和火山-次火山热液型4类,主要成矿时代为元古代和侏罗纪—白垩纪;区内可划分为水吉、仓场—小松、院前—石埠、郑墩—东坪4个成矿远景区,初步圈定19个找矿靶区,其中井后—路口等12个靶区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20.
甲乌拉铅锌银矿床是大兴安岭西坡得尔布干铜(钼)-银铅锌成矿带内大型铅锌银矿床之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与火山-次火山热液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对含矿岩体石英二长斑岩开展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石英二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2.2±1.5 Ma (MSWD=4.7,n=31).结合前人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认为甲乌拉矿床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成矿,与区域上同类矿床产于同一时代,形成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