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数据仓库是实现数字地球、数字国土的数据基础,是实现空间数据共享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目前国际上的地学数据仓库,其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地学数据的多源、多分辨率、多格式等特点,只是商业数据仓库在地学领域的简单照搬,所应用的领域也比较有限。基于矿产资源预测的地学数据仓库系统的设计,按数据流向可分为四层:常规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在这种框架中,库间数据的转换、库中数据的组织、数据引擎等是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示例给出了云南省1:200000数据仓库的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论述基本数据仓库的数据开采技术,以及建立FCDIDSS实验数据仓库系统,探讨了数据开采技术在FCDIDSS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进行了经验公式发现(数据开采)。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数据库建设工作贯穿整个矿产资源实地调查、测量、核实、三维建模、报告编制等流程,需要实现国情调查工作全程信息化、智能化,制定国情调查数据库技术要求,建立一套先进的多维时空数据采集入库、实时校验、人机交互质检、汇交、集成管理、动态更新的技术体系。开发国情调查时空数据管理云平台,实现地学时空数据等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集成管理、知识图谱构建、智能分析等功能。研究成果为全面掌握我国矿产资源家底、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供应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有效实施保护监督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思维下的矿产资源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肖克炎  李楠  王琨  孙莉  范建福  丁建华 《地质通报》2015,34(7):1266-1272
以大数据时代的预测思维方法,结合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具体工作,探索了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基本理论基础。认为大数据的相关性预测方法和常用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方法是一致的,矿产预测模型理论、多学科信息相关性分析、预测地质求异理论、矿产区域趋势分析方法是矿产资源评价的四项基本理论。总结了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主要工作流程。建立数字化预测数据平台、根据预测矿产模型进行数据清洗、编制预测要素图件、建立预测模型、圈定预测靶区和成矿远景区、进行资源潜力估算等是预测评价的基本任务与流程。  相似文献   

5.
梁建新 《山东地质》2009,(11):41-45
为巩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成果,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的长效机制,提出科技管矿,将远程监控技术应用于矿政管理,介绍了苍山县矿产资源开发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和系统组成,该系统运用了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车辆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技术来实现对矿山采矿活动的有效监控。并对系统建设前后的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监管的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地学数据仓库的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地学数据自身的空间特点,采用区域维、时间维及属性维等多个维度,按不同主题所涉及的数据要求,进行相应的粒度与度最的定义,以建立不同特点的多维数据模型.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数据仓库的设计为例,对三峡库区时空范围各异的各类数据进行集成与融合,按5个主题对数据进行了归类.实验表明,该数据仓库可...  相似文献   

7.
杨赟 《地质与勘探》2008,44(6):85-88
文章对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重要性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目前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概述,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监测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同时设计了宏观监测指标和微观监测指标,并结合Matlab数学工具对指标数据的采集、处理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运用软件工程原理建立了规范化的系统需求分析模型.使用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对新系统逻辑模型(即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化的精确描述.采用软件工程方法进行规范化的建模对矿产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是矿产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它贯穿于矿产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全过程。从4个方面阐述了把握和理解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出要大胆探索,深化改革,建立有效的储量动态核查监督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矿产资源政策研究水平;强化服务,全面推进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统计管理工作,提高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数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国土资源部根据《关于调整矿业权价款评估确认(备案)和储量评审备案管理权限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66号)和《关于规范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34号)的有关规定,自2012年起将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情况统计工作纳入全国统一管理轨道,建立了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情况直报制度,研发了《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通过该系统填报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情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数据信息的海量增加,勘探和开发部门都建立了数据库,但由于勘探数据和开发数据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从某种程度上 来形成了两大“信息孤岛”,所以迫切需要一种集勘探和开发为一体的数据仓管理方案,一是实现数据的共享,二是为综合性应用研究提供支持。通 过对勘探开发数据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勘探开发为一体的石油专业数据仓库模型管理模式,并结合勘探开发业务需求,实现了基于此数据仓模型 的典型应用,证明了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仓建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Data Warehous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ta warehouse (DW), a new technology invented in 1990s, is more useful for integrating and analyzing massive data than traditional database. Its application in geology field can be divided into 3 phrases: 1992-1996, commercial data warehouse (CDW) appeared; 1996-1999, geological data warehouse (GDW) appeared and the geologists or geographers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DW and began the studies on it, but the practical DW still followed the framework of DB; 2000 to present, geological data warehouse grows, and the theory of geo-spatial data warehouse (GSDW) has been developed but the research in geological area is still deficient except that in geography. Although some developments of GDW have been made, its core still follows the CDW-organizing data by time and brings about 3 problems: difficult to integrate the geological data, for the data feature more space than time; hard to store the massive data in fifferent levels due to the same reason; hardly support the spatial analysis if the data are organized by time as CDW does. So the GDW should be redesigned by organizing data by scale in order to store mass data in different levels and synthesize the data in different granularities, and choosing space control points to replace the former time control points so as to integrate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by the method of storing one type data as one layer and then to superpose the layers. In addition, data cube, a wide used technology in CDW, will be no use in GDW, for the causality among the geological data is not so obvious as commercial data, as the data are the mixed result of many complex rules, and their analysis needs the special geological methods and software; on the other hand, data cube for mass and complex geo-data will devour too much store space to be practical. On this point, the main purpose of GDW may be fit for data integration unlike CDW for data analysis.  相似文献   

13.
胡光道  李振华 《地球科学》2002,27(3):306-310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础是国土信息的集成.在国土信息集成的工作中, 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 (1) 不同GIS间的数据无法共享; (2) 不同种类的国土数据无法集成; (3) 不同行政级别单位间数据无法共享.不同GIS的数据共享可以通过在GIS的ODBC层和数据库之间加一层GIS格式转换层来解决; 将不同种类的国土数据划分成不同的图层, 以空间控制点方式对这些图层进行叠合, 以使它们在空间关系上成为一个比较一致的统一系统; 借鉴数据仓库的管理模式, 不同的行政单位对应于不同的比例尺的数据, 高级别单位数据的综合度高, 存放的数据少, 低级别单位数据的细节性强, 存放的数据多, 整体上呈现出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中不同层次的数据通过空间控制点进行传送.国土信息集成的目的是构筑一个国土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基础平台是一个基于数据中心的、能统一管理信息的、支持现有流行GIS访问的、能与上下级数据中心无缝互连的国土资源基础设施系统.它处于整个国土信息系统的底层, 目的是向上层的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能满足各种格式的数据需求的、而与具体的信息系统无关的独立的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基本概念,说明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相关技术.重点论述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结构体系是由11类信息组成,它们分别是空间数据标识信息、区域范围信息、邻接信息、表示信息、数学基础信息、数据集内容信息、质量信息、分发信息、安全信息、联系信息和时间信息,并设计出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地质数据仓库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胡光道 《地球科学》1999,24(5):522-524
提出并讨论了地质数据仓库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操作数据存储作 和数据仓库间的数据接口,借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存储和表示空间数据,级联式更新、主题间复杂交系的表达,以及专用的数据抽取模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地质数据仓库的特点及其数据组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地南数据仓 的几个特点,认为空间特性和可更新性是地南数据仓库的主要特征,选取比例尺这一空间参数作为数据听核心,并图示一般数据仓库与地质数据仓库在组织结构上的区别;同时针对粒度与数据分割这两个概念在地质数据仓库中的应用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数据中心:GIS功能仓库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波  杨林 《地球科学》2010,35(3):357-361
许多组织和部门需要地理信息功能的协同与合作来完成一项工作.其关键问题在于解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领域的构件复用和协同.采用支持黑盒复用的基于构件软件框架,探讨了支持多粒度、异构GIS构件的功能仓库的关键技术.提出原子粒度、功能组件、功能插件、功能流程等多粒度构件组织;定义了统一的功能协议对异构功能资源统一管理和发布,以统一的方式进行配置和系统搭建,使运行时服务能够通过功能协议动态的发现和调用功能资源,并实现功能资源的定位与参数传递.功能仓库能够集成各种类型异构、来源异构的功能资源,实现这些功能资源在数据中心的统一管理和调用,最终基于工作流引擎与可视化建模工具实现地理信息功能的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8.
章树安  吴礼福  艾萍 《水文》2007,27(1):17-21
本文根据目前对水文信息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建设水文数据仓库的必要性。对数据仓库及相关技术作了简要介绍,结合水文数据实际状况和应用主题,提出了建设水文数据仓库的数据组织、基本体系结构和建设步骤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王浩  葛修润 《岩土力学》2010,31(2):565-570
数据仓库以及针对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分析工具OLAP(即联机分析处理)已开始大量运用于金融业和商业管理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很少。介绍了数据仓库和OLAP的基本概念、功能、特点,并针对小湾引水发电系统施工期监测数据库建立了一个简单的OLAP分析,可为管理人员提供快捷、简单、直观的查询,能从时间、测点类型、测点所属建筑物3种维(角度)及其不同层次上分析数据,OLAP与数据仓库技术相结合将是岩土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利器,并提出了OLAP技术在地下工程监测中进一步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应用驱动性很强的服务领域,是具有无穷潜力的新兴产业领域.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的信息化建设应重视数据的信息服务价值,同时借鉴大数据思维,探索国家基础地质大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提升信息价值洞察力,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本文提出了基于元数据、数据库、数据仓库等技术的物理分布逻辑集中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整合与集成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