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工科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大地测量学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需求,本文深入研究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在编程实践教学方面总结了系列创新成果,包括:(1)针对C语言编程难度大、交互性差导致学生入门困难的问题,使用更高级、更智能的编程语言及开发平台,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工具、聚焦实践任务;(2)考虑军校教学的特点,融入课程思政和军事特色,结合军事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3)形成包括大地测量计算软件集、慕课等丰富的混合式编程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课程编程实践改革成果的应用,充分提升了学生们编程实践效率,加深了对编程实践目的和意义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
摄影测量教学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春  李浩  杨彪  王亚芹  苏博 《测绘科学》2012,37(4):218-220,119
本文在分析当前摄影测量教学内容与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进行摄影测量教学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一种思路与方法。该系统设计符合摄影测量学科发展状况及生产实践水平,适应测绘工程专业教学要求及现有条件。教学应用表明,该系统功能丰富、交互性强。学生利用系统所提供的学习平台开展教学实践,不仅有利于学习和掌握课程知识,更能有效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实验实践课程多、实践性强是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突出特点.针对传统测绘实验实践教学受时空限制等问题,以实验实践项目的教师发布编辑、学生预约完成、教师检查评价与学生查看反馈等为主线,利用WebGIS技术开发具有位置服务特征的测绘实验实践辅助教学系统.该系统通过线上下学习过程的数据采集与共享、教学指导过程化与痕迹化、教学组织封闭与开放一体化,结合在线地图服务技术,有效地保障了实验实践教学秩序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对测量教学的新要求,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测量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实现测量学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测量实践教学系统,实现了实践教学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和规范化,该系统应用于实践教学过程,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测量学实践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空间数据库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理论的教学也是围绕实践应用服务。本文就目前较为薄弱的实践环节教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研究在空间数据库设计、建立、应用分析和系统开发的GIS相关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本课程的侧重点及起到的衔接作用,结合案例对空间数据库的实践教学具体实施过程进行展示。注重在空间数据库自身设计及建立的同时,通过小型的青岛市空间数据库信息查询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使得学生在熟练掌握本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课程学习的后延性,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意识,增强了贯穿理解相关课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地测量学基础计算教学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吉利  刘科利  王志勇 《测绘科学》2011,36(1):235-236,228
大地测量方法和手段日新月异,其课程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又多又长,几何元素的数值位数,一般超过12位,多数计算要求保留15位小数,普通计算器不能达到计算精度,甚至结果是错误的,像高斯正反算计算精度不高.本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将<大地测量学基础>中繁琐、复杂的基本计算集成,为课程教学、毕业设计及测绘生产服务.系统用MATLA...  相似文献   

7.
孙佳龙  郭淑艳 《北京测绘》2012,(3):104-106,100
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在大地测量教学中建立专业性学生社团的构想,对项目式教学、创新实验式教学以及综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大地测量专业性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机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数字地形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常规测量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充分考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逐渐全民普及趋势和应用需求,开发实现具有"测量记录"、"定位计算"和"成果转换"3大模块的安卓移动终端测量实习教学系统。该系统采用图形用户界面、按钮式交互操作方式实现各模块诸多具体功能,同时兼顾课堂教学演示、实验实习教学及工程实践要求,为提高测量实习实践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测绘研发创新意识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需要、大地测量成果管理需要、大地测量数据库实时更新需要、大地测量成果应用需要、大地测量技术创新需要等方面分析建设省级大地测量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从系统的开发环境、储存内容方式及其技术创新方面详细阐述省级大地测量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地测量Web服务框架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位技术的大众化和数据应用的广泛化正让传统大地测量模式悄然改变。本文从分析大地测量信息系统计算模式的发展过程入手,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地测量信息服务的总体框架,重点分析了以定位服务、控制点服务和数据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内容,并对构建服务所要应用的XML、数据标准和元数据三个关键技术进行阐述,最后还对基于框架的大地测量过程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基于Web服务技术的大地测量生产和服务,为实现大范围跨系统的大地测量信息集成应用提供就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测量学导线测量实践教学的不足,开发了基于VB的导线测量可视化教学系统。该系统具有测区机助分配、导线全自动计算与精度评定、起始边坐标方位角计算等主要功能,在进行可视化辅助教学的同时实现了测量实践成果的数字化管理。实践表明该系统在实际教学中有很高的辅助教学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Cesium是一个基于JavaScript开源库,支持二、三维一体化的时空数据展示与管理功能,为地方(区域)性三维大地测量数据查询展示提供了一个低成本、易共享的平台。基于Cesium的地方大地测量数据库Web平台,将突破以往基于二维平台开发展示查询系统技术,实现大地测量数据三维可视化,进一步提高大地测量成果的共享性、可视性、交互性。本文基于Cesium开源库,结合.NET、Web Service等技术进行了Web应用程序开发,实现了GIS的基本功能,完成了大地测量数据的展示、定位和查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型测绘仪器的发展与应用,在控制测量学的教学过程中从3个方面进行改革。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方法中,重点介绍利用GPS定位技术建立的大地测量控制网,将全站仪、数字水准仪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开发应用作为重点,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教学的反馈,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C语言、C++等程序设计与开发课程是工科专业的必修课,此类课程知识琐碎、实践性强,单一的课堂加实验课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知识传授和技能学习的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SAKAI等课程管理软件的出现,在线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本文结合测绘工程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开发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缺点,探讨了基于SAKAI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及实现路径。实践表明,SAKAI平台辅助下的混合式学习将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相结合,丰富了师生互动的途径,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进了课程考核方式,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测绘工程本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文中结合当前测绘专业实践教学需求及其存在的不足,构建多种实验组合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实现网上演示教学、训练、实践指导和考核反馈等功能,形成"产-学-研"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平台便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丰富实践教学的项目,实现精细化教学质量控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可供其他对仪器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类似课程或专业开展网络教学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借鉴.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控制测量课程中"二等水准测量"教学的创新实践情况,说明此项目学习的必要性,根据此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寻找系列教学创新之路,达到使学生学会"二等水准测量"的读数、记录、计算等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在学习组件式开发技术中面临的概念抽象难以正确理解、内容综合难以全面掌握等突出问题,该文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于案例教学思想,从概念理解、技术原理分析和方法应用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组织案例,并进行实现。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加深了学生对组件式开发相关概念、原理等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熟练地应用组件式开发技术开发GIS应用系统,有效改善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吕志平  吴晓平 《测绘通报》1997,(2):16-17,20
本文在各单位多年大地测量数据库开发实践的基础上,讨论了大地测量数据库的分类。文中提出了在现代上各类大地数据库的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19.
程钢  杨杰  王磊  葛小三 《测绘工程》2021,30(4):76-80
实践教学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和检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实践教学任务特点和大班竞争学习的缺点,对基于协作学习理念的实践课程教学框架进行研究,探索实践教学中协作学习模式、情境设置及其适用范围,对协作学习形式、过程及评价方式等进行探讨.案例分析说明,65.4% 的学生欣赏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带来的积极作用,42.3% 的学生对同组成员的帮助表示感谢,36.5% 的学生体会到了协作学习的快乐,13.4% 的学生通过协作学习认识了新朋友或增进了友谊.结果表明,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合作精神、自我认同感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胡卓玮 《测绘通报》2013,(12):122-125
"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存在概念抽象、内容综合、技术复杂等难点。案例教学法具有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注重能力学习和双向交流的特点,适合"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这种兼具开发和综合应用实验特点的课程教学。本文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思路方法,按照"设计—实施—调查—反思"循环迭代的方式对"组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构建,通过"总—分—总"式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开展启发引导式、模仿实验式及综合应用式案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难度较大的课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