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2年 1月 2 9日至 31日 ,中国地震局在北京召开大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会议 ,会议介绍了福州、北京、乌鲁木齐三个城市的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情况 ,布置了其它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工作。会上 ,中国地震局领导和专家对开展全国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作了进一步的明确。福建省地震局有关技术负责人在工作会议上详细介绍了福州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编写情况 ,同时对已开展的试…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7月福建省地震局成立应急救援处。之后 ,福建各级政府先后建立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指挥机构。 2 0 0 3年 8月 ,福建省地震局、福建省公安消防总队和福建省武警医院三方就联合组建福建省地震紧急救援队事宜达成共识 ,并已联合行文向福建省人民政府请示。 2 0 0 4年 ,福建省地震局继续把建立切合实际并行之有效的地震紧急救援工作体系作为工作重点 ,力求地震应急和震灾救援工作实现组织到位 ,人员到位 ,措施到位 ,制度到位。  相似文献   

3.
电成像方法在淄博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淄博市活断层电成像探测的某些结果为例,阐述了电成像图像的地质解释和分析方法,探讨了用于城市活断层探测的仪器的输入阻抗范围以及数据处理和反演中需注意的问题.以控制张店-仁河断裂系的3个典型电成像剖面为实例,依此推断了隐伏断裂的位置,工程钻探验证了电成像结果的正确性,表明电成像方法完全可以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地震方法探测城市直下型活动断裂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勘探技术,对于不同的探测深度需采用不同的排列长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道间距接收不但有助于准确确定断裂的空间位置,而且也有助于确定基岩断裂上断点的埋深,即采用小道间距接收,有利于综合提高地震记录的纵横向分辨率。结合北京夏垫活断裂的浅层反射地震探测结果,讨论了采用浅层反射地震技术探测城市活断层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地质雷达技术在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重点对地质雷达在城市活断层探测、古地震探测和断层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理塘活动断裂的应用实例进行评述。最后,提出了地质雷达探测活动断裂现存的问题,对该技术探测活动断裂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应新西兰奥克兰地区政府的邀请,福建省地震局、泉州市政府、福州市地震局、厦门市地震局以及泉州市地震局的负责同志一行六人组成的福建省地震代表团于1999年8月25日至9月3日访问了新西兰有关政府灾害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此次访问的目的主要是考察新西兰政府防震减灾的管理工作,了解有关防震抗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通过借鉴新西兰的经验和作法,推进我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完善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的建设。 此次新西兰之行,新西兰有关方面对福建地震代表团的周到安排和热情的接待,给大家留下…  相似文献   

7.
杨旭  白志强 《地质与资源》2016,25(6):583-588
随着地球进入新的活动周期,地震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据目前研究可知,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位于城市之下的活断层突然快速活动而产生的.活断层为晚第四纪有活动的断层.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活断层探测的新方法.通过前人经验及作者的工作经历,分析了活断层的特性,对活断层的探测方法加以总结.活断层探测方法分为3个大类:地球物理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和钻孔联合钻探法.3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劣势,若在某地活断层探测工作中能将3种方法较好地结合起来,便能将活断层探测的精度大大提高,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电法探测城市活断层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地震灾害表明活动断层是产生地震的根源,且沿断层破坏最为严重。高密度电阻率法(HDR)、地质雷达(GPR)和瞬变电磁法(TEM)等方法在长春市的活断层试验探测工作中,结合城市内干扰背景强、干扰因素多和地表地质条件复杂等不利因素,通过对不同方法、不同数据处理过程和解释,选择有效的方法技术,取得了较理想的探测效果。结果表明,在长春市活断层调查中,电法是探测隐伏断裂既经济又有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反射地震方法是当前探测城市地震活断层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在厚覆盖区探测效果较好。在浅覆盖区采用的接收排列长度较短,震源干扰波对浅层反射波干扰严重,且要求的分别率较高,应用反射地震方法探测城市活断层难度较大。北戴河鸽子窝断裂是秦皇岛—大连断裂在陆地上的一部分。由于该断裂为隐伏断裂,对断裂的倾向、断距、上断点和空间展布存在不确定性。为查明该断裂的空间展布形态、性质以及活动性,采用高精度浅层地震探测技术探测该断裂获得了十分清晰的反射地震图像,依据该地震剖面能够对第四系内部界面、基岩和基岩风化层及断裂构造进行解释,为钻孔联合剖面位置的布设、钻孔深度的设计以及断裂活动性的评价提供了依据。最后经高精度钻孔联合地质剖面证实,地震勘探方法反演得到的主要地层界面和断裂构造特征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1月 4日 ,省地震局组织省内外专家对厦门、漳州、泉州 3市的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设计技术方案进行了初步评审。评审会上 ,专家们听取了项目实施单位对设计技术方案的介绍 ,对项目的工作目标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就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针对如何确定该项目工作目标问题 ,评审会提出 :一是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应以城市市区为中心 ,解决城市直下型地震危险性问题 ;二是探测和评价工作应该站在前人的基础上 ,解决前人尚未发现和悬而未决的问题 ,要出新成果。厦门、漳州、泉州城市活动断层…  相似文献   

11.
这里主要针对城市活断层浅层地震探测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结合北京平原区活动断裂监测专项地质调查项目,在近地表第四系未固结沉积层中,发育许多具有相当规模的隐伏断裂,虽用纵波反射地震方法能够探测到它们的存在,但不能追踪到超浅层。结合以往的纵波资料,采用小道间距纵、横波联合勘探方法,获得了目标场地较清晰地震图像资料,并用钻井验证方法的可靠性。探讨了极浅层乐夫波等干扰波引起的假异常,需要在数据处理和解释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消除影响,为今后类似地区活断层地震调查提供技术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巴塘断裂活断层填图中,针对第四系覆盖层较厚,断层出露较差、地表形迹、地貌特征不明显的部位,采取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探测。在上莫西村、松多村至竹巴龙村共布设7条测线,解译浅层地震数据可精确定位活断层位置,查明其几何学特征,工作区内巴塘断裂通过测线处的覆盖层厚度约10~100m,巴塘断裂北端并未止于上莫西村,有往北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地质雷达技术具有操作性强、分辨率高、探测深度深、对地表环境无破坏和可重复探测等特点,在活断层探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为验证综合多中心频率地质雷达天线探测活断层地下浅层结构效果,以民主村处发育的玉树活动断裂为研究对象,采用25 MHz、100 MHz、250 MHz和500 MHz中心频率的地质雷达天线对活断层浅层结构进行探测,并与探槽剖面进行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低中心频率的地质雷达天线(25 MHz和100 MHz)可获取大范围内深度较深(约32 m)的活断层地下浅层结构的整体形态,从雷达图像上可识别出主断层分布范围、断层倾向及地下浅层结构等;而中高中心频率的地质雷达天线(250 MHz和500 MHz)则可获取局部范围内深度较浅(约3 m)的地下浅层结构,尤其是500 MHz天线。探测结果与地表构造地貌形态和探槽剖面地质构造一致,表明综合多中心频率地质雷达天线探测玉树活动断裂浅层结构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活断层研究提供多尺度数据及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4.
高分辨遥感在杭州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探查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活断层,对于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卫星遥感技术可在活断层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杭州地区为例,系统介绍了提取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区域的隐伏活断层信息流程和方法。结果证明,在弱活动构造地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活断层探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泉州市地震局依靠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落实地震应急预案为楔机促进“预、防、救”三大体系工全面发展的工作经验 :一、以落实《地震应急预案》为抓手 ,争取项目 ,以项目带动一切 ;二、结合社会转型全面加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力度 ;三、不以经费的来源划分你我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建立健全预警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6.
北京平原区活动断裂监测专项地质调查项目日前启动。据了解,该项目是由北京市政府出资,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地震局、地勘局合作开展,北京市地调院负责项目实施的。据悉,该项目的开展,旨在通过对活动断裂的深入勘查和研究,建立长期监测站点和预警预报系统,减少或避免因活动断裂的破坏而引起的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北京市地质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率城市活断层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分辨率地震方法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技术。在活断层探测中,地震方法不但能确定断层的产状,而且还能确定断层的上断点。由于大多数地震资料都是在干扰背景较强的情况下取得的,高分辨率城市活断层中,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是在不降低地震记录分辨率的前提下,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一般来说,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是相互矛盾的。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这里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城市活断层探测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协助省地震局在我省境内开展城区和野外探测和实验工作的通知》(闽政办 [2 0 0 1 ]函 1 39号 )下发后 ,各市、县人民政府和省直各部门根据通知要求 ,积极协助解决地震工作队在开展现场探测、勘察和实验工作中遇到的交通、安全、资料收集、场地使用等问题。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省交警总队也分别发出通知 ,要求各有关县 (市、区 )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及交警部门 ,对地震工作队在福州市区及有关县 (市、区 )开展工作时 ,帮助解决相关问题。———震害预测及震灾快速评估系统建设项目已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签…  相似文献   

19.
活断层工程避让在本质上属于工程抗断问题,其目的是减少活断层未来发生地表破裂时对建筑物的破坏.不是所有活断层都能产生地表破裂,只有地震活断层才是工程避让的对象.各种研究方法确定的活断层工程避让安全距离,是否适用于某一具体的活断层,尚需对活断层本身开展相关研究.本文基于活断层研究的基本方法,分别以贺兰山东麓断裂和银川隐伏断裂为例,通过对活断层构造活动历史的分析,以活断层的过去预测未来,为裸露和隐伏活断层的工程避让提供依据.对裸露活断层而言,采用地震地质填图、槽探、断层陡坎地貌调查的方法,鉴定其是否为地震活断层,古地震和断层陡坎地貌的原地复发特征是确定工程避让位置的依据,探槽剖面断层带宽度及断层陡坎宽度可作为避让距离的参考.对隐伏活动断裂而言,首先应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断层定位,槽探和钻探是鉴定地震活断层并进行构造活动历史分析的基础.古地震事件的原地复发、以及钻探剖面不同深度不同沉积时期的地层界线的断距变化是分析未来地表破裂位置的主要依据,已有断层面在地表延伸的位置是下次地震地表破裂发生的位置,是工程避让的参照.通过分析,认为前人统计的15m避让距离适用于贺兰山东麓断裂和银川隐伏断裂,银川隐伏断裂考虑最大定位误差后的避让距离为40m.  相似文献   

20.
作为郯庐断裂带北段主干的依兰-伊通断裂, 其新构造活动性与活动规律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次工作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 发现该断裂内活断层广泛存在, 由东、西两支北东走向的主干活断层构成, 沿着古近纪地堑边界断层发育.这些活断层主要呈破碎型结构, 多为逆右行平移活动.通过对这些活断层一系列实测擦痕反演应力场, 显示它们多是在东西向挤压中活动的, 而现今应力场转变为北东东-南西西向区域性挤压.依据本次野外观察与14 C定年, 并结合前人定年结果与近代地震分布, 表明依兰-伊通西支活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与晚更新世相间, 而东支活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主要为早-中更新世.依兰-伊通断裂内活断层显示了明显的差异性活动, 表现为西支的活动强度明显大于东支, 西支的最新活动时代皆晚于东支, 沿走向上活动性强、弱相间与最新活动时代不断变化, 以及近代地震活动不均一分布.它们沿走向上的分段性、差异性活动主要是因为被一系列北西向断层切断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