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介绍了TRS WCM软件平台的技术特点和工作原理。对利用TRS WCM的新网站建设模式与传统网站建设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选用TRS WCM后,内部网站建设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WEATHEAROFFICE(CA-NADAINAWEATHER)加拿大天气。这是由加拿大环境部主办的天气网站。网站分为加拿大天气、美国天气和世界天气三大版块,每个版块都包括该地区中大多数城市的天气预报、天气图形图表等多种信息。此外,该网站还设立了公众天气警报、天气产品商店(Weatherstore)等栏目。公众天气警报提供详实的灾害性天气的追踪实况观测和预报信息,同时提供付费的电话预报服务。“天气商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栏目,它包括广告服务、常规天气产品、专业转项预报、气候服务、水文服务、冰况分析服务、电话咨询等多…  相似文献   

3.
应用TRS网络信息雷达系统的网页采集模块对广东省气象局内部机关信息网站的信息数据进行自动化迁移。  相似文献   

4.
针对网站架构建设介绍了网站与网络技术的关系,内容包括网站策划、整体设计,网站管理,栏目设置,网站风格、定位以及网页艺术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王鲲 《辽宁气象》2005,(2):29-31
针对网站架构建设介绍了网站与网络技术的关系,内容包括网站策划、整体设计,网站管理,栏目设置,网站风格、定位以及网页艺术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刘新  朱定真  耿慧  方珂  李明星 《气象科学》2003,23(2):217-223
本文通过对目前IP业务技术发展的回顾,讨论了国内第一家宽带网上视频点播气象网站(SCANWEATHER.COM看天气)的开发基础,介绍了网站的整体结构、建设思路及实现方法、信息流分类、视频业务类型和网站系统的平台设计原则,以及目前网站栏目内容。  相似文献   

7.
李雁鹏  兰海波 《气象科技》2017,45(2):234-239
中国天气网是中国气象局面向公众提供气象信息服务的核心门户。为适应其日益增长的访问量,并保障网站可用性及访问体验等要求,网站已建立包含可用性、用户体验、网站访问、网络、安全、系统和应用等多方面的综合监控系统。实现了可根据体验、可用性、成本、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可面向多种具体业务场景的灵活多样的负载调控手段。基于监控和调控,构建了经内容本地加速的多源站弹性架构。在访问体验、可用性、带宽容量、安全、成本、业务特性需求等多方面提升了网站能力。  相似文献   

8.
浅谈网络气象科技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有线和无线的网络,利用气象信息网站和公众WAP气象网站进行多渠道地服务于专业客户,提供及时、快捷、准确的气象产品,满足专业客户的需要,实现客户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提高了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了双方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中山市公众气象服务网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旨在介绍中山市气象局公众气象服务网的建设,简要回顾和总结了该网站规划思路、网站所包含的基本内容、网络硬件条件、网站开发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特别是所采用的最新的网页开发技术,以及同站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气象港”是新疆气象学会2005年创办的非赢利、面向公众的科学技术网站。传播科学知识,开展学术交流,推进科学创新,探讨热门话题、活跃气象文化活动。气象港的宗旨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气象港设有21个栏目,分别为:实时新闻(快讯)、学术交流(讲座、论文、科技文章、理念、专题)、气象科普(公众气象、一句话气象)、气象文化(图书、人物、图片)、学会工作管理(学会之窗、法规)、公众参与(问题)等。以信息实效,内容丰富,知识新颖,专业性强而服务于大众。气象港网址:http//qxg.com.cn科学知识的港湾 学术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从气象网站建立的意义、我区气象网站的现状、网站存在的不足、市场需求等方面,结合公众在信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接收网络气象产品需求、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气象网站的优势与不足,提出规范行业标准、完善激励机制、面对市场化、服务精细化等建议和改革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气象微博的功能和特点,就如何利用气象微博改善公众气象服务进行初步的探讨.气象微博有发布气象信息、宣传气象科普知识、互动交流沟通等功能,有着快捷性、裂变性、互动性等特点.要从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公众,积极组织培训,避免操作不当引发舆情危机,提升互动功能,树立气象部门形象借助名人提升气象微博的影响力等途径,以充分发挥气象微博在公众气象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DEPATMENTOFATMOSRHERICSCIENCESUNIVERSITYOF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大气科学系。这是华盛顿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的网站。网站分学术问题、天气气候信息以及大气科学系简介三个栏目。其中在天气气候信息栏目中包括了天气观测气候资料和预报、西北环境预报和观测以及太平洋西北区域MM5模式预报等三个栏目。该网站提供了大量的各类多普勒雷达观测产品、各类卫星探测产品、MM5模式的降水、温度、风场的预报图以及气候资料信息等。其资料的丰富以及共享程度,都应当引起我们…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政府网站日益成为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履行职责的重要平台,有效进行政府网站的建设运营,可以极大的缩短政府部门和群众沟通的路径。加强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解决政府网站域名标识不规范、内容更新不及时、栏目设置不健全、回应群众关切不及时等问题的有效方式。在浙江气象部门政府网站集约化实践基础上,总结了集约背景、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当前气象政府网站集约工作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强化政务服务功能和资源优化整合、制订和完善网站配套政策、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厘清部门职责边界以及开展大数据运维管理等。  相似文献   

15.
近实时公共气象服务分析图网站发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一种基于开源IDV工具构建气象产品网站发布平台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近实时公共气象服务分析图将使用人员定位于浏览器端县乡级气象、农技、公众群体,突出分析图的时空分级覆盖、耕作层气象服务、山地气象服务和灾害气象服务。通过内容、时间、区域以及表现形式4个方面的分解,描述了网站的设计原理。通过本体技术实现气象要素向气象知识的过渡。通过图形产品的静态和动态层分别处理,提高了二维和三维图形产品的生成速度。构建形成的气象产品发布平台已经在多个网站得到应用并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南阳市专业气象台2001-2009年12121气象咨询电话自动答询系统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南阳市12121增值栏目拨打率(量)与天气状况、社会事件(中考、高考、节假日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值栏目拨打率逐年递增,拨打量呈上升趋势;天气复杂时,拨打率大幅上升,天气晴好时,拨打量没有明显下降;节假日拨打率下降较多;高、中考期间拨打量激增;暑假拨打率高于年均值.建议今后发展音信互动等多元服务,提高增值内容的科学严谨性,增强时事敏感度,不断提升增值栏目的使用价值和对用户的吸引力,以培育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气象预警信息分发系统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深圳市气象局预警信息分发系统是一个功能较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发和气象灾情收集平台,传真处理效率高,发送气象预警短信息的能力强,发布服务对象广泛,实现双向互动,收集气象灾害资料,同时应用到深圳市气象信息决策服务网、公众服务网、内部各业务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显著提高了处理各种监测数据异常的速度,实现灾害性天气信息自动报警,为预警提供监测依据,实现公告和通知同步短信告之、审批流程提醒等功能,显著提高了办公效率,发挥了系统的最大功能效用。  相似文献   

18.
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及发展进行讨论,从微信适合气象服务的特点,如服务内容丰富、功能选择更多、无收信压力、一对一的互动、跨平台沟通无障碍、无资费困扰更加免费、盈利模式的扩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再根据不同的微信平台进行区别,推荐简单气象信息服务可选择公众平台订阅号,更加完善且内容丰富的的气象业务服务则可选择公众平台的服务号;通过"扫一扫"二维码、提高服务质量绑定忠实用户、与朋友圈微博进行互动等方式对气象微信进行推广使用,使微信的群发与后台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使气象服务提供者更便予与公众交流,更好地向公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气象局预警信息分发系统是一个功能较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发和气象灾情收集平台,传真处理效率高,发送气象预警短信息的能力强,发布服务对象广泛,实现双向互动,收集气象灾害资料,同时应用到深圳市气象信息决策服务网、公众服务网、内部各业务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显著提高了处理各种监测数据异常的速度,实现灾害性天气信息自动报警,为预警提供监测依据,实现公告和通知同步短信告之、审批流程提醒等功能,显著提高了办公效率,发挥了系统的最大功能效用。  相似文献   

20.
一体化微信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基于微信公众服务号"江西微农"进行二次开发,集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天气服务,病虫情报、农事指南、农业政策、农技推广等农业服务以及灾情互动、农情反馈、提问咨询等互动交流功能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了功能齐全、信息丰富、专业权威的气象、农业一体化综合服务。服务平台开发包括了"江西微农"后台管理系统,可以为省、市、县各部门管理员进行用户管理、消息推送、产品维护以及与用户交流提供方便易用的管理工具,显著减少业务维护工作量,实现省、市、县一体化管理,保障各项服务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