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5月20—22日,受高空槽和切变线影响内蒙古地区的天气过程有利于实施增雨作业,此次过程中共开展飞机增雨作业16架次,地面作业209次,作业影响区总面积为56 996 km2,增雨总量为16 116万吨。该文运用云降水精细化分析处理系统(简称CPAS系统),利用多普勒雷达数据、FY2卫星反演产品、GRAPES模式产品、探空等资料,对此次过程的作业需求、天气形势、云系结构、作业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此次增雨作业效果良好,有效缓解了旱情。  相似文献   

2.
文继芬 《贵州气象》2001,25(6):21-22
“三·七”高炮防雹的另一个效果是增雨 ,本文取瓮安、普定两地的资料 ,作K、Ks 计算 ,K为降雹日的月平均降雨量和月平均降雨量的比率 ,Ks 为作业日 (或模拟作业日 )的平均降雨量和降雹日的月平均降雨量的比率。结果表明 :K值 ,瓮安、普定的作业期比非作业期分别大 8%和 9 5 % ;Ks 值 ,作业期比非作业期分别大 12 % (4月 )、4 % (5月 )和 6 % (4月 )、3% (5月 )。可见 ,作业期对流降水比非作业期对流降水贡献大 ,作业日对流降水的贡献比模拟作业日的贡献大。在人工防雹的同时 ,也产生了增雨  相似文献   

3.
远程控制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自动化作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人工增雨火箭作业自动化程度,应用GIS、GPS、GPRS技术,以雷达为主要指挥手段、集雷达图像分析、作业预警、作业指挥、火箭状态、数据传递、火箭管理等项功能为一体,建立远程控制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自动化作业系统.该系统将指挥中心形成的作业指令无线传递给作业火箭,实现了远程控制火箭的自动旋转和发射,较好地解决了火箭操作烦琐、参数设计不科学、作业记录不完整、指令传输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人工影响天气区域联防作业模式,利用Web GIS技术,设计研发了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区域联防平台,由综合监测、作业指导、空域申请、作业监控和效果分析等5个模块组成。平台满足了自治区、盟市、旗县和作业点的业务功能需求,涵盖了监测预报、作业监控指挥、效果计算和信息上报等人工影响天气各阶段业务功能,同时打通了相邻作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通道,实现了天气系统上下游地区的互联互通和重点作业潜力区的联合作业模式,为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对于白龙湖库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需要针对该区域进行精细化的预报,必须提前1~2天预测该区域有无作业天气条件,才能确定是否提前安排作业人员到位,在降雨发生时才能捕捉到最佳作业时机。本文选取了2011年7月5~6日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对广元市白龙湖库区开展的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详细剖析,从地形影响、环流形式、作业方式、雷达资料、区域站雨量监测、卫星云图等,多方面分析了在白龙湖库区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时如何把握最佳作业时机。   相似文献   

6.
古田水库2004年蓄水型人工增雨作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宁德市人工增雨指挥系统应用到2004年6~8月古田水库抗旱蓄水型人工增雨作业和进行综合效果评价,取得显著效果。5次作业过程,水库流域共增雨16117×104m3。结果表明:新一代天气雷达宁德市人工增雨指挥系统在实际作业中应用,对旱情的监测、作业条件确定、把握最佳作业时机、场外作业指挥、云团跟踪分析、效果综合评价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使人工增雨作业科学化、客观化、系统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效果,扩大了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与广元市气象局在宝珠寺水力发电厂的主要蓄水区—白龙湖水库建立了资源性人工增雨蓄水作业基地,从2006年开始,每年5~10月在该地区实施增雨作业。本文选取2007年9月29日较为典型的作业个例,从天气系统、作业条件及作业时机的把握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多年实践,对白龙湖库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基本天气形势、作业条件和作业时机作了较深入的总结,为在该地区长期开展资源性人工增雨蓄水作业积累了较好经验。   相似文献   

8.
防雹减灾专家系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防雹减灾是一项重要且科学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提高防雹减灾工作的效益和作业的科学性 ,我们研制了防雹减灾专家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知识库 ,集成了防雹减灾工作需要的有关理论、技术和数据。对于防雹减灾工作者它可作为防雹减灾作业的决策工具 ,用于指导防雹减灾作业。对于科研人员它是一个研究平台 ,可以提供研究工作所需要的观测数据和设备。本文着重叙述研究该系统的理论依据 ,包括防雹减灾原理 ;冰雹云的预报、识别方法 ;防雹减灾作业技术 ,包括作业时机、作业部位、作业量的确定方法 ,各作业点、作业方位仰角的计算方法等 ;还包括物理效果检验方法以及防雹减灾作业所用的主要设备仪器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一次火箭人工增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以琳  魏建苏 《气象科学》2009,29(2):260-265
根据冰晶增长理论和播云条件,完善了以往人工增雨作业指标,提出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时,确定水平作业范围的指标为:冷层中冰面饱和区、水汽积分量≥9 mm的区域和水汽垂直输送区的重合区.确定作业高度的指标为:在垂直剖面图上冰面饱和区、水汽垂直输送区和准饱和区的重合区.作业时间应选在水平、垂直指标出现和消失的时间段内.利用MM5中尺度模式的输出结果,以3 h为时间间隔,在0~-30 ℃层之间间隔5 ℃输出计算的各种作业指标预报图和综合图,形成业务化网页.应用作业指标于2007年3月3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组织实施了一次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并对以上指标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正海南省针对本地热带地区特色,建立了一套具有本地特色、现代化和集约化的海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该系统基于Web设计,功能集约,提供人影模式等数据预处理、云分析产品的分析显示、云风暴实时追踪、人影作业效果评估等功能,实现了人影弹药物联网全流程管理,并提供手机App给作业点作业人员提供作业预警、空域申请、资料上传等服务,实现了省级制作、市县、作业点应用的联动。  相似文献   

11.
《气象知识》2012,(2):72-72
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历程。目前,全区已有8架飞机(其中自购5架)、283部火箭、592门37毫米高炮、20座地面磺化银烟炉,开展人工增雨(雪)和人工防雹作业。近年来,全区年均飞机作业133架次,火箭作业1168点次,地面烟炉作业100余次,  相似文献   

12.
牛宝亮 《内蒙古气象》2001,(1):36-36,39
1 引言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浅山丘陵地区 ,属于多雹灾地区。多年来通过开展人工防雹增雨作业 ,给该地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使一些因雹灾频繁导致贫困的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但由于炮手对雹云识别的误差 ,防雹作业中普遍存在两种现象 :一是本来不是雹云 ,由于错误判断而盲目进行作业 ,造成炮弹浪费 ;二是对雹云没能及时作业 ,从而酿成雹灾 ,或者是强雹云却按一般雹云剂量进行作业 ,效果欠佳 ,给农民造成损失。盟防雹降雨办近年来投入应用的雷达数字化系统 ,使我盟的人工防雹增雨指挥水平有了较…  相似文献   

13.
在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中,作业参数的选择和催化区的分布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梯度输送理论,计算了人工增雨作业中单发和多发炮弹AgI最大扩散半径和时间。以不同AgI浓度阈值模拟分析了湍流扩散系数、方位角、仰角和风速对人工增雨炮弹催化区的影响,依据等角度作业思路,提出了高炮人工增雨迎风半圆多轮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14.
人工增雨是一项研究型业务,飞机外场作业、探测是它的重点,只有根据一定目的方案设计下才能体现探测、作业资料的研究价值。根据河南省人工增雨作业、探测分析研究的需要并结合行业专项飞机探测,探讨了5种云微物理探测目的及相应飞机探测设计:1典型锋面云系垂直剖面结构探测;2降水性层状云垂直结构探测;3人工增雨催化作业效果检验飞行探测;4云中过冷水探测;5催化剂在云中的扩散及其物理响应的探测。以2013年3月25日飞机人工增雨探测为例,探讨了飞行探测人工增雨的催化作业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15.
无棣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历史上经常遭受于旱、冰雹等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给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县委、县府自1994年以来,共投资160余万元,先后购置11门“37”高炮,分布在11个乡镇开展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同时,各种设施配套组织健全,有一套完整的领导、指挥体系和民兵作业队伍。无棣县的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由于县人武部、农委、气象局的共同努力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成绩显著。3年来,共作业178炮次,发射炮弹4566…  相似文献   

16.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996年粮食总产达到98447吨,安顺地委、行署再次奖励给紫云一部小车。这是紫云战胜低温,洪涝和干旱袭击的第7个丰收年,它饱含着各级党政干部的不懈努力,也浸润着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气象科技工作者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地处麻山腹地的紫云,1989年粮食总产只有55020吨,人均吃粮只有124kg,温饱——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农业科技人员义不溶辞地承担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在分析研究紫云过去粮食生产低而不稳的原因时,充分应用了1980年《紫云县农业气候区划手册》提供的大量资料,总结了“一个种子打天…  相似文献   

17.
王庆  樊明月  张洪生 《山东气象》2018,38(2):96-102
利用2008年5月23—26日山东一次冰雹过程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此次冰雹形成的天气形势、层结条件及其触发机制等;分析了两个极相似云体在催化和未催化情况下从初生、发展到消亡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防雹作业加剧了冰雹云的消亡过程,表现为回波强度减弱、回波高度下降、VIL减小、生命史缩短等特征。通过对对流云系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收集了18个防雹作业样本,并利用这些样本作业前后的回波强度和回波高度两个物理量进行统计检验,在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和5%的情况下,防雹作业后回波强度减弱、回波高度下降,即防雹作业有效。利用济南防雹作业数据对防雹作业效果进行的模拟定量检验表明,防雹作业可减少降雹约27%。  相似文献   

18.
陇县防雹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实施人工防雹作业,减轻冰雹灾害损失,采用对比方法,分析了2003-2007年5a人工高炮防雹作业前后711雷达回波的高度变化、45dBz回波高度变化、雷达回波强度变化,结果显示防雹作业后雷达高度显示上云顶高度平均降低1.26km、45dBz平均高度降低1.85km、雷达回波最大强度平均降低了6.0dBz,表明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释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预报产品进行释用,得到不同预报时段多个适合于人工增雨作业方案制定的特殊产品:不同等温层的高度场、流场、水汽场,云顶、云底高度场,云中含水量等,并建立了服务于人工增雨作业的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可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技术源子日本50年代,60年代日本应用于大田生产,使甜菜每公顷产量由20吨提高到50多吨,从而保持了世界甜菜产量的领先地位.我国东北近几年也引进了此项技术,目前已推广10多万亩.为了给新疆推广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9年进行了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