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东山地气象要素垂直分布与垂直农、林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伯钧 《地理研究》1982,1(3):55-65
本文通过两次山地气象要素垂直梯度观测,初步得出辽东山地气象要素垂直分布规律。山地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温度、降水与湿度和光照等气象要素随海拔的增高而发生的变化,再加上坡向、坡度等地形影响,从而构成复杂的立体气候与相应的立体环状农业结构。本文依据热量、水分等指标确定出作物及熟型的种植界限、柞蚕放养的高度界限及适宜马铃薯高山留种和适宜人参栽培的海拔高度,最后划分出农业带及森林带。  相似文献   

2.
山地垂直人文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垂直人文带是叠加在山地垂直自然带上的一种现象。它包括文化、民族、宗教、语言、人口、聚落等人文事象和人类的一切活动。文章首先回顾了目前国内关于山地垂直人文带在土地利用方式、农业模式、人口、聚落、民族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山地垂直人文带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论述了研究山地垂直人文带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哀牢山降水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张克映  张一平 《地理科学》1994,14(2):144-151
  相似文献   

4.
雷公山的垂直自然带谱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残存着世界上少有的成片亚热带原始森林和珍稀濒危生物,形成了一个典型而独特的亚热带森林系统物种基因库。它的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一直为有关专家和部门所关注。本文根据1985年7月以来在雷公山的野外观测考察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①②③,对雷公山生态环境、垂直自然带的划分,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保护和开发利用雷公山自然资源,振兴雷公山经济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神农架山地垂直自然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神农架山地位于湖北省西部,面积约3250平方公里。神农架为我国遐迩闻名的山地,主峰海拔3105.5米,素称华中第一峰,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带,山高岭大,林海莽莽,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对该区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 以往有些人对神农架山地垂直自然带曾作过研究,近年来我们专题考察过神农架山地。现要阐述的是神农架山地垂直自然带。  相似文献   

6.
峨眉山东坡垂直自然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山东坡高差约2600米,水平距离仅5公里,而自然带谱垂直分异明显。据此分出四个垂直自然带:Ⅰ.山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带(海拔500—1800米);Ⅱ.山地北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带(1800—2200米);Ⅲ.山地中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暗棕壤带(2200—2600米);Ⅳ.山地寒温带针叶林灰化土带(2600—3099米)。  相似文献   

7.
山地降水垂直分布模式讨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蒋忠信 《地理研究》1988,7(1):73-78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讨论傅抱璞山地降水公式的优化计算问题,并提出另一种可能的高斯曲线型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8.
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垂直气候带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位于纵向岭谷区核心区域的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保护区气温及降水两大要素的垂直变化,依据气候要素变化特征,结合云南省热量资源区划指标系统及山地热量带划分原则,将保护区划分为6个垂直气候带:澜沧江河谷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带、澜沧江河谷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带、低中山山麓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带、中山南温带湿润气候带、高中山中温带湿润气候带、高山寒温带潮湿气候带。对各垂直气候带内气候、生物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气候带界限明确,发育符合本气候带热量水分条件的植被及土壤;山麓底部发育有符合水平地带性规律的基带,基带垂直向下的河谷地带发育负向气候带;保护区南温带及以上的气候带,气温偏低,生态系统脆弱。  相似文献   

9.
秦岭垂直温度带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明荣 《地理研究》1992,11(3):27-31
作者以等效积温划分温度带,能避免出现水平温度带与垂直温度带指标界限不一致的缺点,用于秦岭及其山麓地区温度带的划分,符合该地区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云南省内若干山区气象资料,研究云南山区日照时效的垂直分布规律,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日照时数垂直分布有抛物线型、线性型、缓变型等;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有冬大夏小型、春大夏小型、夏大冬小型3种;山区日照时数坡向差异明显,各山区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李兴防  鲁爱华 《地理教学》2011,(6):44-49,43
一、专题适应训练 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要介绍了山西云顶山植被的6个植被型,16个群系,并将现存植被的垂直带划分为4个带: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200—1750米);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750—2200米);寒温性针叶林带(海拔2200—2600米);亚高山灌从草甸带(海拔26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13.
天山南坡气候垂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天山南坡中、西段主要气候要素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参照植被及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将天山南坡划分为五个垂直气候带:1.山前冲洪积扇、平原暖温带;2.中低山温带;3.亚高山寒温带;4.高山寒带;5.高山永久冰雪带.进而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天山山地气候资源,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九华山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根据多年调查结果,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几项重要指标,定量分析,探明了九华山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异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四姑娘山区土壤及其垂直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内土壤型类有: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褐土、淋溶褐土、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寒冻土等。土壤分异的显著特点是:1.土壤垂直带谱结构多样而复杂;2.带谱特性随坡向不同而有差异;3.土壤垂直带内以森林土壤为主;4.区内土壤具过渡性。  相似文献   

16.
17.
南迦巴瓦峰地区垂直气候带及气候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峰地区岭谷高差悬殊(达5000—7000米),这就破坏了当地的纬向气候带。与其他山区一样,南峰地区随海拔高度的不同,热量条件和水分状况差异明显,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总的来说,这里属于藏东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但由于地势起伏变化很大,一地并存各种气候带,独成一特殊的气候生态区域。  相似文献   

18.
陈昌 《地理教学》2014,(24):46-48
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高考命题的热点,提出从判断山地地理位置、确定垂直带谱的顺序和数量、分析自然带的坡向差异三个角度判读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滇西北横断山地区的垂直自然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北横断山地区地势起伏、高差悬殊,自然条件的垂直变化和水平分异明显,而尤其以独特的垂直自然带引入注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