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这个《考察报告集》是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在1980~1982年多学科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对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和要求编写成的,是一项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千烟洲红壤丘陵开发治理科学试验点,建立于1983年4月,是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与江西省科委合办的、以生产性试验为主体的综合试验点。  相似文献   

3.
南方山地丘陵区地域跨度大,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复杂、成灾模式多样,是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针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潜在风险高的问题,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实施进展基础上,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控灾的气候动力特征及地质构造背景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典型地质灾害成灾模式和多尺度风险调查评价示范性成果进行了总结,揭示了东南沿海地区典型台风地质灾害、南方岩溶塌陷、西南高寒山区冰碛土泥石流及川西高原区火后泥石流形成机理与物源侵蚀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南方山地丘陵区基于县域、重点城镇及典型灾害点的多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应用示范,相关成果在西南重大工程规划选线及县城搬迁选址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学     
解放以来,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与有关产业部门先后开展了东北、黄土高原、西北、西南、青藏高原、华南及南方山地等以区域开发为中心的综合考察研究。土地资源研究在综合考察中,尤其在以农业自然资源为中心的考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任务是:查明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编制各种比例尺的土地资源图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改造与保护的意见或方案,并参与地区开发与农业布局的综合研究,这是土地资源学形成的准备时期。从70年代中期以来,通过中国宜农荒地资源的总结研究、编制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土地资源研究就从地区性调查走向全国性分析;从宜农荒地、橡胶宜林地、紫胶宜林地评价走向全面的综合评价研究;从经验  相似文献   

5.
“福建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与腹地关系”及“闽台经济互补前景研究”为福建省计委委托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承担。成果汇编成《闽台外向区位型经济前景》一书,1990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获1991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该项资源和区域经济应用研究成果,重点从区际资源互补与经济关联角度,深入分析和预示了福建及其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内外关系格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预见性的特殊类型的区域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6.
索伴 《地层学杂志》2006,30(1):86-86
最近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重大地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复苏》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五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四十多位研究人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等国内外十四个单位共八十余位专家、学,以及四十多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紧紧围绕项目的总体目标,开展了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野外考察,在获得多项重大发现和深入研究后,发表了一系列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合创办的情报刊物。 本刊是为适应中国科学院可更新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和示范工作的需要而创办的,它将为“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优化经营模式的研究”这一重大项目提供情报服务。 本刊将围绕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问题,组织学术交流,报道科研动态,宣传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项主要成果包括《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60幅)、分幅说明书,土地资源数据集和数据库、编图制图规范。除数据库外,都已出版发行。 该项成果的主编单位是中科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参加单位有全国有关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50个,近300多位科技人员。由石玉林任主编。 该成果是在多年的综合考察与土地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好的经验,克服了理论和技术上的一系列困难,建立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土地资源分类体系和与此相适应的土地资源统计体系,并首次完成了土地资源综合制图。具有首创性、综合性与系统性特点。获1991度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电法在山区浅表层结构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山区浅表层地质条件复杂,进行高密度电法测量,以微测井和浅表地质调查成果作为依据,对高密度电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查明表层结构和低降速带的分布特征,为取得高品质地震资料品质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分布数量约占全国地质灾害总数的57%,复杂的孕灾地质背景条件和诱发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政府对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及监测预警能力,从而对各地国家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重大战略工程的实施造成影响,因此,提升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的认识和防治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为满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防灾减灾需求,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了“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以支撑服务国家和地方防灾减灾需求为导向,以“出技术、出方法、出规范”为目标,采用“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技术,重点围绕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监测预警、风险评价及防灾减灾方法等开展调查研究与应用示范,引领和指导南方山地丘陵区的地质灾害调查。该工程通过2019年的调查研究,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的总体分布规律、危害程度及成因机制有了宏观认识,为区域地质灾害研究与评价提供了重要基础。取得的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为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工程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有效服务。如在川藏铁路建设工程中,为某车站选址提供了地质综合评估建议,成功识别出的潜在滑坡隐患为某特大桥梁设计方案变更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服务于乌蒙山区及赣州地区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有效提升了地方政府防灾减灾的效率与水平; 及时配合自然资源部金沙江白格滑坡、宜宾地震、浙江永嘉滑坡等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工作,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在汛期为四川省和云南省等地方政府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20余次,为这些地区的安全度汛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地质灾害科学普及活动,提高了广大民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郑剑东 《地质科学》1992,(1):103-104
《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一书已于199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总结了1985年中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青藏高原综合地质考察的成果,论述了青藏高原的地层、古生物、岩矿、第四纪地质及地貌、沟造演化等方面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该项成果属中国科学院“七五”黄金科技攻关项目——我国重要金矿类型的成矿模式、找矿方向与远景预测及冶炼新技术方法研究的二级课题。该项研究以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理论为指导,在发现和掌握41个矿床(点)划分出八个金矿成矿区的基础上,优选出六个找矿靶区,确定二处勘探基地,已提交经过中科院验收的金矿科研预测储量19.1t,求出其工业储量4.1t。该成果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分析法,开展了相对封闭条件下变质作用与成岩成矿作用的高温高压模拟实验以及构造应力场与物质场对应关系的数学模拟工作,促进了成矿模式和构造演化的全面研究;应用精密磁法、静电α卡法、高精度重力法等先进找矿技术,  相似文献   

13.
冰川图是研究冰川的基本图件,也是冰川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何使冰川的科学内容,地形几何精度,以及艺术性,三者统一表现在图上,突出冰川作用区的地形特点,是冰川图编制的首要任务。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编制的1:20万天山托木尔峰地区冰川图是由《冰川地形图》和《冰川地貌图》两幅图组成。前者采用地形等高线,辅之以晕渲、晕点和符号等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天山这一地区的冰川分布规律、冰川形态类型和组合形式,以及冰川的主要数量特征;后者着重反映了第四纪以来冰川侵蚀和堆积的主要地貌类型,并以图形表达方式将该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划分为四次冰期。这两幅图综合反映了多年来这个地区冰川考察研究的成果,已由上海中华印刷厂印刷,该所资料室发售,可供各方面使用。本文拟就该图编制中如何应用遥感资料及制图中几个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由首席科学家、新疆大学潘晓玲教授主持的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该项目研究期限:1999年10月—2004年9月,资助经费:3400万元;依托部门: 新疆科技厅、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要参加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研究区域:贺兰山以西、昆仑山系以北的广大地区,总面积达2.5×106 km2。 该项目将围绕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  相似文献   

15.
在辞旧岁迎羊年开泰之际 ,由著名的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汝康和古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李星学为主编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和研究员穆西南为副主编撰写的《南京直立人》( H omo erectus from N anjing)专著 ,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部学术著作的面世 ,为我国古人类学及相关学科添写浓重的一笔。此书是在南京汤山早期人类文化遗址综合研究专家组的组织下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9位多学科专家协力合作 ,经过 10年的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成果包括中国科学院1980~1985年组织的横断山区综合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六五”期间资助项目“三江地区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及成矿”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横断山锡矿带地球化学”的综合成果。内容包括区域地质、构造、花岗岩类地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土壤》(第二版)在其第一版的基础上,经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于1985年写成,198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该书的编写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究所主持,并由其组织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西北水土保持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地理研究所、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南京林业大学近百名土壤学家参加,反映了集体合作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26-30
西藏叶噶玉弄铅多金属矿为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Cu、Au、Fe、Pb、Zn、Sb成矿带-蒙亚啊Pb、Zn矿集区新发现的又一铅多金属矿点。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成矿要素等的综合分析,确定了该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通过与邻区典型矿床成矿要素的对比,总结了研究区的成矿规律,并对研究区找矿远景及区域找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级变质区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方法》是由杨振升教授等4人承担的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综合研究专题。由沈其韩院士为主任的专家组评审认为,该成果是一部特色明显和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为高级变质区构造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提高高级区变质深成岩浆岩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评审得分93,评审等级优秀。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地质调查所同位素地质分部主任R·Zartman教授于8月5日至23日来华访问,并去南京方山与安徽汝山地区进行了新生代玄武岩及深源包体的野外地质考察。他十分感兴趣于郯卢断裂与火山作用的关系。在中国科学院地化所访问期间作了题为“应用铅构造模式说明动力地球中的Pb、Sr、Nd同位素演化”和“锆石U-Pb年龄测定中的某些复杂问题”的学术报告。长期以来Zartman一直从事于铅同位素和U-Pb年代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根据Pb同位素资料,他与Doe教授一起提出了美国中西部地区三个重要成矿带的划分。即内陆地盾区、冒地槽区与俯冲带区。为了能使铅同位素资料广泛地为国内外科学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