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熵定律宇宙观与耗散结构论进化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学习札记王定忍(三明市师专学校)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世界图景经历了几次变化。广义的世界图景是指人们对宇宙、对地球、对人类社会总的认识。它不仅是一定的历史时期知识体系的总和,而且反映着不同时期认识形式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人类明的伟大产物,是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城市不只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上的一个单位,它同时还是人类明的一部分;工业时代与农业时代的城市明有着显差异,信息化时代的城市明不仅使人类明呈现出气象万千、灿烂绚丽的景象,而且使人类明的发展呈现出“跨越式”和“几何级数增长”的特征,可以说城市明的发展“聚集”和“折射”着人类明演进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3.
管华 《地理学报》2004,59(2):320-320
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和变革,都伴随着人类对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的革命性变化。在早期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类对资源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资源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06,(8):45-45
以色列科学家通过最新考古发现认为,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的年代可以追溯到11000多年前。这一发现不仅使早先人类确认的农业生产开始年代大大提前,而且更新了人们过去对人类如何从游牧时期转变到从事农业生产时代的一些认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5.
泉州城市化进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建云 《福建地理》2001,16(2):39-41,27
本文通过泉州城市化进程的研究,让人们对一定时期来泉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深入的认识,并使人们对泉州城市化动力、发展道路、相关政策的制定产生思考。  相似文献   

6.
汪桂生  颉耀文  王学强 《中国沙漠》2013,33(4):1225-1234
黑河中游在明、清及民国时期经历了人口规模膨胀和大规模农业垦殖发展过程,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由于历史记载数据有限,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强度难度较大。本文选取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灌渠长度、粮食单产等参数为评价指标,基于历史文献记载及估算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熵值法、标准离差法、CRITIC法等4种客观权重法定量分析了黑河中游明代前期、明代后期、清代前期、清代后期及民国时期的人类活动强度,获得以下主要结论:5个研究时期人类活动强度绝对指数分别为0.46、0.47、1.13、1.55及1.39,表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强度持续增加,民国时期略有减弱。各方法评估结果综合排序相同,表明研究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从1972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2002年约翰内斯堡的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是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三十年,是人类理性又一次觉醒和复苏的三十年,是人类从工业明走向绿色明的三十年。”  相似文献   

8.
福州人文旅游资源概述邵茵(福建省劳动厅技术学校)福州历史悠久。是中国东南部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还保存着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名胜古迹,历史人物辈出,土特产丰富,人文旅游资源别有特色。按人文旅游资...  相似文献   

9.
《西部资源》2012,(6):38-39
矿物和人类生活关系极其密切,我们的祖先在旧石器时代就认识和使用过十四种矿物和岩石。新石器时代认识和使用矿物岩石的品种有三十七种,玉石、铜都相继为人们所注意和使用。四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已经开采铜矿石炼铜。到殷商末年,已经铸造出一千七百五十斤重的司母戊鼎。随着炼制青铜的需要,锡、铅矿也被开采使用。三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开始用陨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铸  相似文献   

10.
《西部资源》2014,(6):76-76
<正>矿产资源是自然形成的、赋存在地下一定深度、能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原料、能源的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矿产资源(如铁、铜、铅、锌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如金刚石、石墨等);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历史。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类利用的矿产资源种类不同,利用矿产资源的水平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地名应用中的忌讳心理举隅孙冬虎地名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多少能够表现人们对相应区域内自然或人文环境的片断认识。但不同时期的使用者见仁见智,有时从语音、含义乃至由此引起的联想去考虑,认为其中的若干称谓不够吉利,甚至有悖于自己所崇尚的某种道德准则,因而形...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泉州城市化进程的研究,让人们对一定时期来泉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深入的认识,并使人们对泉州城市化动力、发展道路、相关政策的制定产生思考.  相似文献   

13.
古人对于环保问题十分重视,这在宗教方面表现为,宗教教义及宗教思想中有不少相关的论述:《圣经》中有着朦胧的环境保护意识;道教经典《太平经》中有具有拟人化特征的环保思想;佛教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具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宗教环保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至宗教的起始阶段——原始宗教时期,早在原始宗教中就已经存在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通过对于宗教的四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宗教教义要素所赖以产生的现实基础的剖析可以看出,这些环保思想和崇拜行为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发展水平、人类的认识能力,尤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对于自然物的依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浅议福建省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议福建省生态旅游开发骆培聪(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一方面对环境的破坏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做来越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旅游业发展中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因此人们企图去保护资源,又极力进行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人类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人们为了生活建造了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留在了城市。城市,让人生活更美好。文物,是人类文明,包括城市文明,不断进步的见证,最能清晰展现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不同时期城市文明的真实轮廓”。  相似文献   

16.
张红 《地理教学》2006,(11):31-32
一、让新闻更新教材内容 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随着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特别是人地理环境中的要素变化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灾害范式及其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跃 《地理科学》2016,36(6):935-94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灾害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灾害范式也在不断的演进,可以归纳为:荒政范式、工程范式、行为范式、社会范式和可持续范式5种灾害范式。通过分析这些灾害范式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灾害的基本观点、关注的主要问题以及减灾防灾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得出以下结论: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人们对灾害的认识和理解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灾害范式与减灾实践的发展是互动生成的;范式的产生与转变都有深刻的社会动因;一定时期,存在一定的主流灾害范式,但其他灾害范式的影响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曲辉 《中国地名》2012,(10):14-15
早在新石器时期,集安市内就有人类活动。特别是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旬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迁都集安,作为高句丽国的国都长达425年之久,当时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集安地域史上最辉煌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一、黄河明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河流伦理的基础是河流明,只有充分认识了河流明,才能进一步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人应该与河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这方面,黄河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例证。  相似文献   

20.
麻沙、书坊─—中国古代刻书中心郑衡泌(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福建建阳县有麻沙、书坊,是我国宋、元、明时期著名的刻书中心地之一。麻沙和书坊两地相距仅十千米,所刻书籍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特征,因而人们常将这两地所刻书籍统称为“麻沙本”又称为“建本”。其刻书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