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慧屏 《热带地理》1998,18(3):279-285
中国地图科学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地图科学光辉传统的同时,吸取地球科学,空间技术和信息工程等学科的现代成就,使当代地图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进展,几十年来,航空摄影与系列制图,航天遥感与动态制图,计算机制图与电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与制印一体化等先进科学技术已取得瞩目成绩,专题地图集的编制与信息时代相呼应,出现一些新观念,新技术,随着地球信息科学新学科的兴起,地图科学将出现新机遇,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廖克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01-208
本文阐述了国家地图集的重要性和中国国家地图集的编制历程,重点论述了中国国家地图集编制的特点与创新:①中国自然、人口、经济、社会与历史信息的完整汇编;②中国地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经济学与历史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概括与总结;③国家地图集编制贯彻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④国家地图集编制实现了由传统工艺向全数字化、自动化的根本变革,电子地图集与互联网地图形式更满足了信息社会的需求.中国国家地图集的完成,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与社会效益,而且全面推动当代中国地图学的发展.中国国家地图集这项20世纪中国科技界的重大创新成果,这部凝聚着中国两三代科学家与地图学专家智慧的地图集巨著,不仅在中国史无前例,而且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中国国家地图集代表当今中国地图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各国国家地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国家地图集的完成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不愧为中国现代地图学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廖克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01-208
本文阐述了国家地图集的重要性和中国国家地图集的编制历程,重点论述了中国国家地图集编制的特点与创新:①中国自然、人口、经济、社会与历史信息的完整汇编;②中国地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经济学与历史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概括与总结;③国家地图集编制贯彻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④国家地图集编制实现了由传统工艺向全数字化、自动化的根本变革,电子地图集与互联网地图形式更满足了信息社会的需求。中国国际地图集的完成,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与社会效益,而且全面推动当代中国地图学的发展。中国国家地图集这项20世纪中国科技界的重大创新成果,这部凝聚着中国两三代科学家与地图学专家智慧的地图集巨著,不仅在中国史无前例,而且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中国国家地图集代表当今中国地图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各国国家地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国家地图集的完成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不愧为中国地图学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制图六体",作为中国古地图学的核心内容,开创于西晋裴秀,后经历代著名地图学家继承和发展,先后创作了一批十分珍贵的古地图。本文以亲自参加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近代地图志》编研工作为基础,参考了《中国古代地图集》(3卷),遴选出11件享誉世界的中国古—近代地图(单幅图或地图集),分别是:西晋首创科学地图《地形方丈图》;唐代首创亚洲图《海内华夷图》;宋代首创科学《天文图》;元代《舆地图》成就影响了几个世纪,成为中国古地图科学完善标志;明代《大明混一图》、《更路薄》、《郑和航海图》、《广舆图》与《坤舆万国全图》,象征着中国古—近代地图演变进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幅真正科学的洲际航海图以及第一幅最为精确的大型彩色中文世界地图;清代《康熙全览图》开创了大型经纬度实测地图,以及《海国图志》被誉为"中国近代自编世界地图集里程碑"。全文着重分析评价了这些古—近代地图在科学、历史、外交、航海、疆域、军事、人文等领域的多元价值,同时首次梳理了中西古地图定位技术及其融合发展历程,最后呼吁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推进建设"中国古地图生态系统",吸引相关领域专家协同研究,加快中国古地图遗产挖掘、评价与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5.
国家自然地图数据库的建设及其信息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说明国家自然地图科学数据库及其信息产品建设和开发的背景,即国家自然地图集作为一部代表国家水平的大型综合性科学参考地图集,其GIS数据库的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之2个衍生信息产品开发,体现出该地图集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剖析了该项口的科学内涵,即体现了从数字地图模型向数字景观模型的替换,以及两者的统一和共存;第三,阐述了本项目的技术特点,也就是既注重数据库的开发,又强调了地学信息共享的技术开发,体现了两者的统一;第四,总结了本项目的总体特征,即将动态的多时空尺度浏览与静态的深层次信息加工与分析相结合,组成动静补充的统一体;最后,文章预测了国家大地图集系列的发展前景:开发和建设国家地图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6.
一部成功的地图作品──评《湖南省经济地图集》刘惠英(福建省地图出版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地图市场也越来越繁荣兴旺,全国各省市不断有各种地图集《册》、单张图问世,旅游图、经济图、交通图、城市图……,许多地图的编辑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7.
苗李莉  彭胜潮 《地理学报》2014,69(7):1039-1039
正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杨萍等人编制的大型沙漠化专题地图集《西藏综合自然与沙漠化图集》于2014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该图集内容丰富、设计新颖、印装精美,是近年来我国地图集出版领域的精品之作。图集为八开本,中英文对照,共计150多页。图集以西藏自治区综合自然数据和图件为自然和地理基础,根据研究组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学术论著,科学图件,以西藏沙漠化研究为主线,通过直观、科学的制图表达手段,以图表、数据、实地照片和地图等表现形式,集中表达了西藏沙漠化土地分布状况、成因证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图空间定位表示人口的分布、结构是中国近些年随着人口发展和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尖锐才逐步受到重视的。云南人口的地理分布有其特殊性。《云南省人口地图集》依据云南客观实际, 较好地表现了云南人口的共性与地域差异性, 从内容表示, 编制方法, 符号设计, 色彩应用等多方面与其它人口地图或地图集相比有其鲜明特色, 因而着重对此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几十年,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地图科学与航天遥感,航空摄影,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引起传统城市制图观念的更新,出现了一些新的编图热点--城市影像地图的编制,本文阐述了《上海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思想,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制作影偈图的过程,展望了机助制图技术在提高地图作品的质量,生产效益,减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越性,以及影像地图在表达空间信息上与传统线划地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论述编制中国数字城市地图集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它的市场前景。从资料搜集、地理编码和数字化、软件系统设计、地图制作和图集集成、地图集浏览器的功能和使用等5个方面,详述图集编制的技术特点。中国数字城市地图集存储在CD-ROM光盘上,该图集包括中国200个主要城市,其中还容纳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的台北市。每个城市以矢量数据格式存储,按照点、线、面分为3大类,对于每一类数据又分成若干地图层。光盘自带浏览器,用户使用该浏览器可以很方便检索和查询任何一个城市相关内容。查询和检索的内容包括道路名称、地物名称以及当前显示城市的总体介绍。  相似文献   

11.
张忠  张燕  刘继荣 《地理学报》2001,56(Z1):78-85
论述编制中国数字城市地图集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它的市场前景.从资料搜集、地理编码和数字化、软件系统设计、地图制作和图集集成、地图集浏览器的功能和使用等5个方面,详述图集编制的技术特点. 中国数字城市地图集存储在CD-ROM光盘上,该图集包括中国200个主要城市,其中还容纳了香港和澳门持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的台北市.每个城市以矢量数据格式存储,按照点、线、面分为3大类,对于每一类数据又分成若干地图层.光盘自带浏览器,用户使用该浏览器可以很方便检索和查询任何一个城市相关内容.查询和检索的内容包括道路名称、地物名称以及当前显示城市的总体介绍.  相似文献   

12.
地图是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事业的重要工具。通过了人类在地面上的劳动,人们将新的发现及成果,充实和改善地图壳;所以地图和一个社会的经济及科学的成就具有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3.
地图是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事业的重要工具。通过了人类在地面上的劳动,人们将新的发现及成果,充实和改善地图壳;所以地图和一个社会的经济及科学的成就具有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地球信息综合制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廖克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Z1):29-38
论述地球信息综合制图的内涵与意义、理论依据、基本环节;阐述了单幅综合地图、综合系列地图与综合地图集的不同表现形式、设计原则与制图方法;论述了综合制图的统一协调的原则与方法,重点阐明了分类分级与图例和轮廓界线等科学内容方面的统一协调,以及其他统一协调的方法与措施,最后分析了在计算机制图与GIS环境下综合制图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地图收集,整理和研究的重大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守介 《地理学报》1998,53(5):478-480
由曹婉如、郑锡煌等编撰的《中国古代地图集》第三册(清代)于1997年12月出版,至此,历14年努力而完成的共计三册的《中国古代地图集》已全部出齐(第一册于1990,第二册于1994年出版)这是一项巨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地图收集、整理和研究的重大成就,也...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由呼市发改委、内蒙古地图院联合制作开发的《呼和浩特市系列工作地图集》印刷出版。该地图集包括呼市政区图、中心城区图、地形地貌图、公路交通示意图、水系森林、耕地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图,还有文化旅游、专业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园区分布图,几乎涵盖了呼和浩特市自然、地理、交通、资源、工农商和金融、旅游、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是政府部门决策以及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的编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鲁烽 《地理学报》2000,55(6):755-756
由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书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院主持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人口与环境研究会联合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 (中、英文版 )编制完成 ,并由科学出版社于 2 0 0 0年出版发行。这是迄今出版的第一部全面综合反映我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基本特征和空间分布的大型地图集。该图集为 8开本 ,2 70页 ,共有 1 80余幅地图 1 8万字说明和 2 0 0幅图片。按图集内容划分 9个图组 ,生动直观地描述了人口与健康 ,人居和消费 ,土地及其退化、固废与噪声 ,森林、…  相似文献   

18.
张龙生 《地理学报》1991,46(1):77-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地图集》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农业科学参考地图集。本文探讨了该地图集的设计原则。详述了地图集的设计特点:(1)以宏观农业系统思想为指导,精心选题设计;(2)全面综合地显示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发展变化;(3)综合反映我国地学、农学、生物学的最新科研成果;(4)遥感制图、机助制图和传统制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地理科学进展》1983,2(1):64-64
苏联国家测绘总局1982年将出版一部综合性的《北极地区地图集》。它是世界科学界第一部综合性的地图出版物,是北极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地球物理及北极考察史等方面的专著。  相似文献   

20.
国际地图协会(ICA)国家地图集委员会于1990年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委员会和学术讨论会。该委员会主席B.Rystetd博士(瑞典)、副主席E.Ciekirska博士(加拿大)和来自美国、中国、西班牙、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印度的委员,以及苏联、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等国的代表和40多名中国的地图学家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1)国家报告(国家地图集的设计与生产);(2)电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