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史料记载,早存战同至两汉时期,沈阳地区就设置了候城,辽金时期设置沈州城,元代设置沈阳路城,明设沈阳中卫,清设盛京城。沈阳城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单一的军事城催到综合性都城的转变。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除明清城址尚有局部留存外,沈阳其他历代城址早已消失殆尽。本文结合文献和考占资料,对沈阳历代城址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2.
正由沈阳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沈阳市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首届沈阳'钻石之恋'集体婚礼"于6月30日上午在盛京大剧院太阳广场隆重举行。本届集体婚礼的主题是:"钻石之恋爱在沈阳"。来自不同行业的99对新人在"世界上最大钻石"——盛京大剧院共同见证独具特色的婚礼盛典。在集体婚礼上,沈阳演艺集团精心编排的皇家婚礼表演,沈阳交响乐团为婚礼现场伴奏,承载着新人爱情寄语的热气球缓缓升空,现场100名天真儿童送上百子承欢舞,新人们还品尝了象征团圆富贵的满汉全席,最后,99对新人乘坐观光花车巡游沈阳金廊,接受广大市民祝福。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于1999年9月至10月间成功地举办了四节二会。会展期间曾经多次来过沈阳的国内、国际友人参观了市容后,纷纷啧啧称赞沈阳的变化。出席东北城市历史与环境国际研讨会的国际友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主任野回升、世界银行代表江口阳子、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管总领事渡边英雄、韩国龟尾大学校长康炳基及我国建设部的代表在参观了沈阳的市容景观后表示,沈阳进人全国首批旅游城市行列,被世界银行确认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着实可喜可贺、名副其实。日本著名建筑学家三宅理一说:“五年前,我来过沈阳多次,这次…  相似文献   

4.
以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聚集维数、关联维数及计盒维数的基本模型对该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结构具有分形特征,测算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呈现围绕中心城市-沈阳的向心式聚集,城市之间交通网络通达性好,空间形态较辽宁省城市体系紧凑。沈阳经济区城市体系的划分相对合理,但仍需优化。建议充分发挥沈阳作为中心城市的强辐射与带动作用,并通过打造沈抚、沈本、沈铁、沈辽鞍营和沈阜5条城际连接带,推动城镇化、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通过产业整合和产业集群化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沈阳经济区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徐春茂 《中国地名》2009,(8):136-137
歌如岁月,岁月如歌。在沈阳乃至全省,凡是下过乡的人,都会哼唱歌曲《沈阳,我的故乡》。  相似文献   

6.
拥有近百年工业发展史的沈阳,在解放前就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东北解放后,国家积极恢复经济和城市建设,沈阳成为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要重工业基地之一。沈阳工业依靠老技术工人和工业基础,在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飞速发展,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摇篮和装备部。  相似文献   

7.
沈阳历史悠久,又是国家早期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无疑是沈阳人的骄傲。但是,古老的沈阳城始创于何时?却是个迷。近几年,一些人士,对沈阳的原始建城时间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结果不仅有人认为沈阳城始建于公元前300年,且秦开是沈阳的开城大将。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与历史是不符的。以历史遗迹考察,说沈阳建城2300年,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就文献记载而言,说2300年,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就历史遗迹而言,可能早在春秋时期沈阳就已建城了,这一点我们可以以60年代沈阳市区西南部发现的沈阳郑家洼子春秋古墓来推证。郑家洼子…  相似文献   

8.
在旧沈阳县治以南4里处,有浑河的支流“沈水”,亦称“小沈河”,俗称“五里河”。于是,辽、金的“沈州”,元代“沈阳路”,明代“沈阳中卫”,近、现代的“沈阳县”、“沈阳市”,其名称中的“沈”或“沈阳”皆因其坐落于沈水之滨。  相似文献   

9.
张学良主政前夕沈阳故宫被外界和军队占用状况:民国14年(1925年)10月10日,民国政府在北京“内廷”部分辟为“故宫博物院”,并聘请北京政界要员、知名人士汪精卫、张学良等为该院的理事、副理事长和理事长等职。消息传出后,引起沈阳政界人士重视。  相似文献   

10.
沙岭系沈阳于洪区的一个镇。民国初年,该镇隶属于沈阳县西路五乡,1925年属五区所辖,区公所设在沙岭堡。文革时期,于洪区一度被改为向阳区。1956年,沈阳市开始划乡工作,把郊区的499个乡裁并为103个乡,规定乡以所在村的区划名称命名。因沙岭乡设在沙岭村,故名。1964年,1986年,撤乡建镇,改为沙岭镇。本文涉及的村名系其辖村。  相似文献   

11.
邓庆 《中国地名》2009,(8):50-51
沈河区作为沈阳中心城区.与古城同龄,已有2300年的历史。因此,她甚至被称为“沈阳的胚胎”。其诞生地就是今天的以沈阳故宫为中心的周边区域所在,也就是最初的沈阳古城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2.
沈阳经济区发展为现代产业基地的定位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适时做出了设立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安排,这一举措将使沈阳经济区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上升为现代产业基地的核心部分与区域引擎.为此,有必要绘就沈阳经济区的路线图解,阐明沈阳经济区所具备的综合优势,分析沈阳经济区发展为现代产业基地的现实价值,定位现代产业基地的功能,认清建设现代产业基地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创意出科学对策,以求为国家这一重大战略投放提供理论支撑和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将于2007年6月9日—10月9日在辽宁省会沈阳举行。据悉,沈阳是世界上第一个举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的城市。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出台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前,已有180个缔约国、138个世界遗产拥有国、830项世界遗产。中国被联合  相似文献   

14.
沈阳古城,原有四塔,东西南北各占一方,风格统一,始建于清朝崇德八年,塔高24米,基座四方形,每边12米,砖筑、实心、白色,为藏式塔,亦称喇嘛塔。西塔,和平区西塔街西侧,1968年“文革”中被拆除,致使30年无西塔。为再现沈阳古城新貌,古为今用,审建委投资400余万元,在西塔原地,按老西塔原貌,建成新塔,塔身为白色,设有上心室、中心室、下心室、地宫、石雕、砖雕,工艺十分精美。塔前后并设有古庙。如今,新西塔已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沈阳又有了新西塔@刘晓谦  相似文献   

15.
地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是无可争议的。挖掘、整理、研究地名文化是本刊的宗旨,也是地名工作者的宗旨。本刊特约辽宁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丁海斌先生撰写的《说也说不清楚的沈阳》,从一个文化人的角度,独特的视角,写出了现代人对古老沈阳的独特理解。另赵阜先生的文章从另一角度阐发了地名文化的另一内涵。本刊诚请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让地名文化挽起历史与现实,空间与时间,成为联结读者、作者、编者的纽带。  相似文献   

16.
范晓君 《中国地名》2010,(11):31-32
沈阳铁西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城区,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物质记忆和文化积淀,也是城市形象和地方感的浓缩。沈阳铁西区是老工业城市的典型代表城区,素有“东方鲁尔”之称,工业文化底蕴深厚,跨越了近百年的工业历史时期。本文将通过对沈阳铁西区工业遗产形成过程及文化内涵的梳理,探讨沈阳工业景观遗产化的过程,研究工业遗产的价值、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沈阳一名最早出现在元朝。元统一全国后,于1269年开始对全国区划进行重新整治。1926年,元廷把“沈州”改为“沈阳路”,将毁于兵火的辽建土城重新修建,并将治所设在了沈阳的古城内。那么,为什么叫沈阳呢?因为沈阳地处沈水之北,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18.
药志 《中国地名》2011,(2):29-29,31
明末清初,自后金政权定都沈阳以来,沈阳的城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逐渐形成了“四方皇城”的构架。“四方皇城”的形成与确立,为沈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现代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沈阳古城的一些古建筑相继倾毁,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建筑,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可达性的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影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交通因素入手,在其变化过程中探讨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结构的演变。以可达性作为度量沈阳经济区交通因素优劣性的指标,通过对1992,2000和2011年3个时段的交通数据计算,得出沈阳经济区各中心地可达性,并通过可达性与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叠加分析得出沈阳经济区各中心地的发展特征与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空间结构中心极化明显,内部圈层中心地体系完整,发达程度高,主要交通轴线上的中心地数量及规模发展较快。在交通因素主导下,可达性与中心地空间相互作用强烈,并引导中心地视图向点轴与圈层相融合的蛛网模式演变。  相似文献   

20.
任明 《中国地名》2009,(8):142-142
沈阳最初称“侯城”,“承德”“奉天”是别称。一二九六“沈阳路”,一六三一为“盛京”。七千余载太阳鸟,建城二千二百龄。秦开开埠功昭日,清朝两代帝王陵。紫气东来“浑河”水,绕城西游入“辽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