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照东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地热成矿条件及地热找矿前景。研究地热资源的成因、分布规律,对寻找地热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介绍日照东部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和赋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地热勘查及施工的成功经验,针对日照东部地区特殊的地热地质条件,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电磁测深(VES)等方法对典型地热勘查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富水性进行解译,并确定地热井位,通过钻探施工及岩矿测试研究地热水成因。结果表明:日照东部花岗岩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NE向、NNE向及NW向断裂交会带附近,为断裂控制的深循环对流型带状地热资源,热储分布主要受断裂控制;勘查定井宜选择在2条或多条断裂的交会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断裂深部发育特征及裂隙含水情况反映明显,可作为花岗岩地区地热勘查定井方法;氢氧同位素检测结果反映研究区内地热水为大气降水补给,补给区为周边山区就近补给,沿断裂入渗循环,吸收热量形成地热水,循环距离不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阻率测深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在济南西部地区进行地热资源勘查,通过地热地质调查,结合掌握的研究区内已有地热井的地层揭露情况,遵循由已知推未知的步骤,对比分析搜集的前期物探与该次物探反演结果,对物探剖面进行解译推断,查明了研究区内主要断裂构造产状及规模,比较准确地判断了热储埋藏深度,取得了较好的应...  相似文献   

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具有勘探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受地形影响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中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工作中。本次数据采集通过改变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单频谐波观测,即谐波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法(HACSAMT),可以有效提高纵向分辨率。本文通过湖南安仁龙海地热勘查项目的实施,对两种方法应用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区域性的地质构造、溶洞的空间展布情况,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低阻异常体存在分辨率相对较低的现象。HACSAMT法信号较弱,但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以更精细的反应出地质构造的形态,尤其对于低阻异常体反应更灵敏,为同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空区的塌陷、涌水等地质灾害因素给煤矿正常采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严重威胁煤矿设备及其人员的安全。大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勘查解释较倾斜、缓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勘查解释复杂。通过正演模拟验证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大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可行性,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贵州六盘水某煤矿和遵义某煤矿大倾斜煤层进行采空区勘查,从理论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大倾角煤层采空区勘探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法以其工作效率高、勘探深度大、分辨能力高、地形影响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水资源勘查、金属矿产勘查、石油勘查等领域。本文从CSAMT方法的野外实际工作特点出发,简单介绍野外改方法在野外工作所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大孙庄已发现两眼地热氡泉井,地热流体中氡含量高达332.6~625.7Bq/L,属于稀缺的天然理疗热矿水资源。采用土壤面积测氡、土壤剖面测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测量、水氡测试等方法,研究其形成机理。通过分析氡的物源条件、空间条件、动力条件,结合地热田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构造条件、水化学特征,建立了大孙庄地热氡泉形成机理模型,为在具有类似地质背景条件的地区勘查开发地热氡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多煤层采空区分布,利用地震波频率谐振勘探法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进行综合勘查。本文阐述了地震波频率谐振勘探法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方法原理以及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结合实际案例,从波阻抗断面图及视电阻率断面图,分析了采空区的异常特征并圈定采空区范围,后经钻探验证,推断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并对两种勘探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本次研究将地震波频率谐振勘探技术应用于多煤层采空区的探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多煤层采空区的探测有很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量(AMT)法在莒县东部沭东新区进行地热资源勘查,通过前期实地踏勘和对采集的数据经过各项处理后进行反演,结合地热资源赋存有关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反演图件进行推断解释,查明了区内主要断裂构造位置、产状、规模及地下热储层深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土堆-沙旺金矿区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与蓬家夼、发云夼、辽上、西涝口等矿床同处于郭城断裂带内。为缩小找矿靶区,发现有利的成矿区段,在郭城镇北朱村与龙口村之间进行激电测量工作。通过区内激电测量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测量,圈出激电异常带7条。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异常中可以明显看到区内的各种断裂构造,断裂构造产状及相互间的关系,能较好的显示了岩体和地层界限,因此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异常也可以作为区内一种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凡口铅锌矿是粤北地区超大型铅锌矿床,矿区地表第四系覆盖厚,地质环境复杂。此次物探方法选择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和抗干扰能力强、探测深度大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Controlled Source Audio 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ethod),通过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定了断裂构造引起的磁异常带并推测该异常区可能存在隐伏矿体的位置;CSAMT法测量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断层及矿体的空间展布。两种集成方法对该矿区深部的勘查预测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较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源数据融合对基础地理信息在各行业的应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方法弥补了测绘数据属性采集的局限性。通过“数字惠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对多比例尺、多格式、多专题设置的数据集成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数字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研究,并对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涡阳地区深部构造和热源条件,在高炉镇附近进行了大地电磁测深(MT)测量和土壤氡气测量工作。通过对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和土壤氡气浓度异常分布范围分析和解释,指导区内地热勘查工作。通过资料解释,基本查明区内构造的走向及其垂向延展特征,查明基底起伏变化情况并了解深断裂的控制性,预测地热成矿区有利地段。研究证明,利用MT与土壤氡气测量对隐伏断裂位置和地热异常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矿产勘查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日趋减少,矿产勘查工作正朝着寻找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的方向转变。因此,深部地质勘查研究日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招远市留仙庄矿区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及频谱激电测深(SIP)法对深部异常进行查探,共布设2条物探剖面,分别为108号、132号勘探线剖面。通过CSAMT与SIP测量工作,大致确定了招平断裂带的产状,对2条剖面CSAMT测量结果对比,大致确定了2条剖面所测区域在招平断裂带沿产状向下延伸位置及对应关系,圈定了3处高极化异常区域。该次工作充分发挥物探优势,验证了物探方法在深部找矿勘查中的有效性,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沿海地区划分海水入侵界线具有重大意义,在海水入侵范围内,地下水由于含盐量高,虽然工业生产、人畜生活不能利(饮)用,但深部海水可为海产品养殖业带来较高的利用价值。利用高密度电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2种方法准确划分了浅、深部海水入侵界线,并根据电性特征分析探讨了海水入侵区域的由浅至深的侵入特点,推测了不同深度上岩石破碎及富水规律,为探讨沿海养殖业利用温度相对稳定或较高的深部入侵海水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新方法在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东凤凰村地裂缝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物探成果异常明显,推测了与地裂缝形成有关的隐伏断层产状,分析了地裂缝成因,据野外实地调查和访问,物探推测成果符合事实。该法在地质灾害调查等工程物探领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干热岩(HDR)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地热资源,所蕴含的地热能潜力巨大,极具开发前景和研究价值。为了向干热型地热资源生成理论研究及赋存条件分析提供案例,向干热岩成因机制、赋存模式的系统性总结贡献广西经验,选取地热资源丰富的钦州、合浦盆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区域地质调查、热物性测定、放射性元素测量、地热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勘查等综合性研究方法,对两个干热型地热资源潜力区的热源机制、运移和聚热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即在有限的地质、地热井、热物性和大地电磁测深(MT)资料的约束下,初步建立密度、磁性、电性参数与基础地质认识有机统一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和干热型地热资源赋存模型。结果表明:在地球内热的生成、演化理论制约下,钦州盆地以壳、幔物质上涌所形成的传导型热为主要热源,归属于强烈构造活动带—沉积盆地型干热型地热资源区;合浦盆地以“低速高导”局部熔融层为主要热源,以次级幔枝或热点为热源补给,归属于近代火山—沉积盆地型干热型地热资源区。研究结果为干热型地热资源的勘查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广西干热型地热资源潜力区的对比性研究和精细化评价具有示范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