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中国地理研究的发展,兼论地理学为国开发整治服务,阐述国土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国土规划,区域开发战略等。  相似文献   

4.
5.
杨士弘 《地理科学》2003,23(2):255-255
由朱颜明、何岩等编著的《环境地理学导论》,于2002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地学学科重要教材之一。研究生教材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国内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讨论环境地理学的书籍。为适应21世纪我国环境地理学高级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者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该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环境地理学研究和研究生教学实践的结晶。环境地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科,是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6.
朱颜明  何岩 《地理科学》1998,18(4):301-311
为庆祝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对环境地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介绍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区域环境质量与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环境与健康关系,环境化学物质迁移循环规律、全球变化等几个主要研究领域的研究,总结了28年来环境地理研究的成果,提出今后重点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人居环境:地理学研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相似文献   

8.
9.
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目前已在众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该文对虚拟现实技术作概括性介绍,并讨论和评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理学中三个方面的应用。一是在地学理论研究及环境动态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二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三是在旅游中的应用,同时展望其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区划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Eco-geographic regionaliz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China‘s regionalization researches since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t is a major ecosystem in geographic zonality. A hierarchical system, which is formed by division or combination of natural features based on geographic relativity and comparison of major ecosystem factors (including biological and non-biological) and geographic zonality, is called eco-geographic regional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process of China‘s reg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The first level unit, temperature zone, is delineated with main criteria of temperature. The second level unit, humidity region, is based on criteria of water/moisture states. The third level unit, natural region, is divided according to medium geomorphologic units. Vegetation types and soils are applied as supplementary criteria to indicate temperature and water/moisture states. Mapping process from 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and China‘s eco-geographic regional system are also explain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1.
12.
投资环境研究面临的变革——科学化与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发展投资地理学和建立以投资环境评价为核心的投资决策咨询信息服务产业的初步设想,这是学科建设和适应市场经济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需要。投资地理学可以通过地理学的外部边缘化联合发展产生,也可通过经济地理学的内部分化产生。投资环境评价产业化通过行业管理规范化、从业单位公司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水灾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地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特点是越到近期越频繁,其原因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其中人为的原因是造成水灾频率增加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减弱长江水灾发生的频率,就必须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控制人口增长、实施高科技减灾工程,从而实现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人居环境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着手 ,论述人居环境与地理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学为人居环境研究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与人文地理学的参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环境变化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深入,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全球环境变化不单纯是自然环境系统本身的科学问题,而是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人文诸多方面综合的、复杂的问题,所以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引起了相关学科领域越来越深的参与,愈来愈呈现出自然与人文要素综合集成研究的趋向。过去的科学实践已证明地理学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力量。地理学参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不完全归因于它在探讨人类-环境相互作用中具有综合研究的学科特性,部分原因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强调我国人文地理学要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变化的相关研究,初步讨论了人文地理学要关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人文地理学参与的途径及能力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态生物地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吉.  R 尚平 《地理译报》1994,13(3):51-56
  相似文献   

17.
18.
自然地理学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受整个地理学界"文化转向"的影响,同时也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以及各种议题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种研究使自然地理学更趋于文化性.本文以"文化转向"作为自然地理学创新的1个视角,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内容等方面阐述了文化自然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并列举了自然地理学响应"文化转向"的3条研究线索;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从自然地理学角度开展"人居环境"和"环境意象"2个议题的研究;最后,强调自然地理学在进一步进行"文化转向"和创新的同时,应该保持住自身的性质、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看教育地理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地理学在中国的提出时间虽然不长,但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当前地理学者很少涉猎这一研究领域,这与教学地理学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不相称的。在总结分析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研读罗明东教授的著作,初步探讨了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并提出今后地理学者应该重视教育现象的地域分异规律、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及其协调、教育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个方面的研究,从而在这些方面寻求教育地理学研究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文因素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愈来愈被显现出来。任何研究机构都应充分重视人为驱动因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人文地理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要介绍了德国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人文领域,从中可以看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渗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