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沿海胃癌高、低发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伯扬 《福建地质》2008,27(1):29-36
通过对长乐市梅花、文岭镇胃癌高发区及福安市下白石镇胃癌低发区的土壤、水体、稻米等介质中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胃癌与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胃癌高发区的土壤、稻米中Mo等有益元素缺乏,稻米中Hg、Cd等有害元素较高,饮用水中Cl^-、Mn等有害元素较高。  相似文献   

2.
河套平原表层土壤元素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河套平原不同表层土壤的元素含量,并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河套平原表层土壤元素的组成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河套地区土壤Al、Fe等元素与Na、Sr化学活动性元素的特征差异较大;而重金属元素Cu、Mn、Pb、Zn等元素存在异常,变异系数较大,明显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作为人类工业活动的指标。表层土壤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表明,Ca、Mg等稳定元素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反映了土壤母质对元素含量影响较大;P元素的理论模型为线性,与河套地区大面积农田使用磷肥过量有关;重金属元素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表明受到工农业生产等小尺度因素的影响。河套平原地区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北部和南部地区较高,且北高南低,东西向变化不明显的特征,这与当地的工业开矿、城市化发展以及工农业的生产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殷宁万  何红蓼 《岩矿测试》1991,10(3):171-176
本文利用ICP-MS分析技术检出限低,可同时测定多元素,以及溶液进样等特点,建立了天然水中多种痕量元素分析的有效方法,研究了整个测定质量范围内的背景、干扰及其克服方法,讨论了水中Na、Mg、Ca等元素产生的基体效应对被测元素的影响。对含盐量较低的天然水样,可直接测定的痕量元素达50余种,测定限为0.x—xμg/L。高盐水样如海水、卤水等的测定,本文选择共沉淀法,以Fe(OH)_3为捕集剂,使被测元素与大量的碱金属、碱土金属基体分离。分离后可测40种痕量元素,测定限为0.0x—0.xμg/L。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不同方法研究了粤北某铅锌矿区近矿灰岩风化土壤中铁锰氧化物对微量元素的富集作用。发现铁锰氧化物对Sb、Pb、Cd、Ni等元素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对Zn、Cu等21种元素有程度不等的吸附;对Ti、Sr等12种元素不吸附。据此,作者认为在土壤地球化学找矿中,应着重在铁锰结核层和铁锰粘土层取样,或用编提取方法分析铁锰氧化物相的元素含量,强化异常,提高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海洋沉积物常用的分析方法如敞开消解或高压密闭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粉末压片或熔片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分别存在消解不完全、速度慢、检出限高等缺点,导致样品前处理效率低、待测元素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偏硼酸锂为熔剂分解样品,5%硝酸浸取,用ICP-MS法进行测定,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海洋沉积物中48种元素的方法。使用海洋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作为高点绘制标准工作曲线,确定了助熔剂偏硼酸锂用量、稀释倍数、各待测元素的分析同位素及内标元素、仪器测定模式及个别元素的干扰校正方程等,得到最佳分解条件及测定条件。结果表明:由于高温损失,P、As、Se、Cd、Hg等元素无法得到准确结果,可改用微波消解等方式前处理后再进行测定;Cu、Zn、Cr、Ni、Co等共计48种元素使用本法均能得到准确结果,各元素方法精密度(RSD)均小于9.7%。本方法应用于分析海洋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GBW07333、GBW07314、GBW07335、GBW07336,测定值和认定值相符;分析海洋沉积物实际样品,各元素加标回收率介于83.6%~118.6%。本方法可测定元素多,极大提高了分析效率,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碳酸盐岩地层中B元素分析困难的问题,采用HF-HNO3-HClO4-H3PO4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碳酸盐地层中的B元素。该方法的特点是,在溶样体系中加入适量H3PO4避免B元素的挥发损失,并对H3PO4最佳用量进行了试验。方法检出限3.8×10-6(10SD),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准确度、精密度验证,精密度(RSD)小于6.44%,准确度(ΔlgC)小于0.087。该方法还可以同时测定Be、Ba、Cr、Cu、Co、Ni、Pb、Mo、V、Mn、Li、Zn、Ga等十几种元素,也适用于土壤、岩石、水系沉积物其它样品中B等多元素同时测定。运用该方法测试了西南天山哈拉奇地区碳酸盐地层中B、Co、Ni、Cu、Zn、Pb、Ba等元素,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ICP—AES法分析辉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惠芳 《岩矿测试》1990,9(2):93-99
本文针对辉锑矿成分复杂、主元素Sb易水解、部分元素易挥发,酸不溶元素的存在以及元素之间的干扰等问题,拟定了酸溶和碱熔分解试样的分析流程。在酸溶系统中结合TBP萃淋树脂和巯基棉分离富集分组,ICP-AES法测定Fe、Ca、Mg、Cu、Mn、Pb、Zn、Co、Ni、Au、Ag、In、Tl、Cd、Bi、Ga、Mo、Se、Te、As等20个元素。碱熔系统不分离主元素,用校正因素校正元素间光谱干扰并采用内标法ICP-AES测定Al、Ti、V、Ba、Sr、Sn、Sc、Cr、Be、Si和Sb等11个元素。试样验证表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新书推介     
《云南生物地质环境研究》作者 :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曾群望 杨双兰 高宏光等本书推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生物地质环境学。系统介绍其理论、内容、思路、方法、研究模式和发展前景。首次对亲生物元素进行分类 ,划分出生物必需主体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卤族元素和影响生物的元素等五类 ,将其置于长式周期表上 ,发现有较好规律。系统介绍云南部分优势生物资源 (三七、茶叶、蔬果、饲料、橡胶、稻米等 )与地质环境相关性的研究成果。提出生物地质环境景观区 ,决定生物品质的生化组分酸碱平衡 ,影响生物产品品质的特征元素组合等…  相似文献   

9.
湘江下游河床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亚方  彭渤  方小红  邬思成  刘静  陈丹婷  戴亚南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07-67020007
本研究对湘江下游河床沉积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在认识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甄别人为源与自然源重金属的基础上,估算了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结果表明:SiO2、TiO2、Al2O3、Fe2O3、K2O等主量元素及V、Co、Cr、Ba、Sc、U、Sr、Ga、Ge、Rb、Nb、Y、REE等微量元素在沉积物中含量变化相对稳定(Cv< 0. 2),分布相对均匀,且富集不明显(EF< 2. 0,Sr明显亏损)。而MnO、MgO、CaO、Na2O、P2O5等主量元素,及Cd、Mn、Cu、Pb、Zn等重金属在沉积物中含量变化大(Cv> 0. 25),分布极不均匀,且沉积物中重金属明显富集(EF> 2. 0)。主成分及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沉积物中不明显富集的微量元素主要赋存于难溶硅酸盐矿物相中,为自然源元素。而沉积物中显著富集的重金属主要赋存于铁—锰氧化物等矿物相中,为有人为源叠加的元素。故针对不同来源特征的元素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背景值计算,求得沉积物中47个元素的背景值。再利用元素比值等方法对所得背景值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得到的湘江沉积物元素背景值合理,可用作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湘江下游河床沉积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在认识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甄别人为源与自然源重金属的基础上,估算了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结果表明:SiO2、TiO2、Al2O3、Fe2O3、K2O等主量元素及V、Co、Cr、Ba、Sc、U、Sr、Ga、Ge、Rb、Nb、Y、REE等微量元素在沉积物中含量变化相对稳定(Cv<0.2),分布相对均匀,且富集不明显(EF<2.0,Sr明显亏损)。而MnO、MgO、CaO、Na2O、P2O5等主量元素,及Cd、Mn、Cu、Pb、Zn等重金属在沉积物中含量变化大(Cv>0.25),分布极不均匀,且沉积物中重金属明显富集(EF>2.0)。主成分及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沉积物中不明显富集的微量元素主要赋存于难溶硅酸盐矿物相中,为自然源元素。而沉积物中显著富集的重金属主要赋存于铁—锰氧化物等矿物相中,为有人为源叠加的元素。故针对不同来源特征的元素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背景值计算,求得沉积物中47个元素的背景值。再利用元素比值等方法对所得背景值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得到的湘江沉积物元素背景值合理,可用作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伊丽莹 《地质科学》1981,(4):403-408
稀土、钍、铀、锆、铌、钽、磷等元素的分离,以纸色层方法为简易快速[1,2]。但现有方法均采用沉淀或其它方法将稀土与大部份伴生元素分离后再进行色层分离,或经多次色层达到分离,失去纸色层方法的优越性。本文为适应微量矿物分析,利用各元素氟化物溶解度不同,一些离子的盐酸络合物可被酮类、醇类等有机溶剂萃取,及它们的分配系数各有差异,选用丁醇-氢氟酸-盐酸体系进行纸上分离,使稀土与其它伴生元素达到一次分离,然后分别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2.
化探的数据处理和评价(尤其是多种方法数据处理及组合异常圈定等)目前尚无明确的技术规范,实际应用中多采用2种处理方法:①所选元素为成矿的指示元素,将分析的元素全部叠加来圈定全元素组合异常;②强调指示元素的相关性,按元素相关性圈定相关元素组合异常.文章以吉林延吉纺织厂金矿化探勘查为例,对比2种方法产生的不同异常特征,认为重视元素间的相关分析、运用相关元素组合异常更加符合地球化学找矿原理,所圈定的组合异常找矿意义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南京地区土壤元素的人为活动环境富集系数研究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京周边地区开展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取了“双层土壤”各元素的含量,表层土壤的元素含量与其深层土壤元素含量之比值即称之为土壤中该元素的人为话动环境富集系数(简称环境富集系数),笔者介绍了有关环境富集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研究区各元素环境富集系数分布特征,发现本区表层土壤中Si、Ti、La、Ce、Y、Sc、Zr、Th、U、W等元素与其自然土壤环境的含量相近,S、N、P、Hg、Pb、Cl、Br、Se等元素及有机碳呈现了显著的人为环境富集,I、Fe、Mg、Mn、Ca、Al、K等元素出现了地表贫化。最后探讨了深入开展土壤中元素环境富集系数研究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质物料中铷铯铀钍锆铪等元素的直接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压饼制样X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了地质物料中的微量Rb、Cs、U、Th、ZrHf、Nb、Ba和Sr等元素。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制样方法简便,一次制样可以测定多种元素、成本较低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各元素的检出限都能满足地质物料对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碳酸盐岩地层中B元素分析困难的问题,采用HF-HNO3-HClO4-H3PO4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碳酸盐地层中的B元素。该方法的特点是,在溶样体系中加入适量H3PO4避免B元素的挥发损失,并对H3PO4最佳用量进行了试验。方法检出限3.8×10-6(10SD),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准确度、精密度验证,精密度(RSD)小于6.44%,准确度(ΔlgC)小于0.087。该方法还可以同时测定Be、Ba、Cr、Cu、Co、Ni、Pb、Mo、V、Mn、Li、Zn、Ga 等十几种元素,也适用于土壤、岩石、水系沉积物其它样品中B等多元素同时测定。运用该方法测试了西南天山哈拉奇地区碳酸盐地层中B、Co、Ni、Cu、Zn、Pb、Ba等元素,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粉末压饼制样X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了地质物料中的微量Rb、Cs、U、Th、Zr、Hf、Nb、Ba和Sr等元素。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制样方法简便,一次制样可以测定多种元素、成本较低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各元素的检出限都能满足地质物料对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碳酸盐岩地层中B元素分析困难的问题,采用HF—HNO,-HClO3-H3PO3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碳酸盐地层中的B元素。该方法的特点是,在溶样体系中加入适量H3PO4避免B元素的挥发损失,并对H3PO4最佳用量进行了试验。方法检出限3.8×10^-6(10SD),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准确度、精密度验证,精密度(RSD)小于6.44%,准确度(△1gC)小于0.087。该方法还可以同时测定Be、Ba、Cr、Cu、Co、Ni、Pb、Mo、V、Mn、Li、Zn、Ga等十几种元素,也适用于土壤、岩石、水系沉积物其它样品中B等多元素同时测定。运用该方法测试了西南天山哈拉奇地区碳酸盐地层中B、Co、Ni、Cu、Zn、Pb、Ba等元素,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梁子湖表层沉积物元素分布模式及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分布模式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能提供沉积物物源及易受人为活动影响的重金属元素等信息。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单道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对梁子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测试。运用多元统计等方法对测试数据分析发现,梁子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分布受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影响比较明显;微量元素中除Zr和Nb等元素外,其余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较低;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值大多数接近于武汉湖泊的背景值和欧美湖泊的背景值,低于东湖和汤逊湖等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湖泊。在平面分布上,大多数元素都有明显的平面分布规律,K2O、CaO、Na2O、MgO、Al2O3、Fe2O3、Li、Rb、Sr、Ba、Mn、Se、Ni、Sc等都在东北部和东部富集,而Si在西南部富集,Zr和Hg在中部富集。元素分布规律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湖东地区矿山地质背景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黄圣轩  巫翔  秦善 《岩矿测试》2016,35(2):117-126
地球内部元素的配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揭示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元素成矿、超临界流体性质等基础地质问题。同步辐射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SR-μXRF)结合金刚石压腔(DAC)技术,可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实现高准确度和高分辨率的原位(in situ)测试元素在不同物相间的浓度,并获取配分系数。而基于地球化学热力学的理论计算模拟,可以获得元素在不同物相间的赋存形式,有助于揭示元素配分机制。本文综述了SR-μXRF结合DAC技术和地球化学热力学计算模拟原位测定高温高压下元素配分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地球内部元素迁移、成矿作用和地球早期形成过程等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认为利用该套方法研究高温高压下元素配分行为的体系将变得更加复杂,对温度、压力条件则要求更高。本文旨在更新和丰富高温高压下元素配分系数数据,深化对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等问题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张祯 《地下水》2015,(1):112-114
地层元素测井是一种利用剥谱分析、聚类分析等技术对地层进行评价的测井方法。地层元素测井以元素测量为基础,从岩石成分的角度提供丰富的地质信息。通过对地层元素测井的原理及仪器的讨论,对地层元素测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动态进行回顾,并且对地层元素测井的技术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