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种ITRF框架坐标的间接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范围的精密工程与大地形变测量问题中,选择ITRF参考框架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在具体问题中有时不能直接利用GPS测量相关点位的坐标,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直接利用GPS测量的ITRF坐标误差不能满足具体需要.针对这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GPS测量与常规大地测量相结合进行测量大地坐标的方法计算ITRF框架坐标,并对相关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地学工作者一直关注的ITRF2000地球参考框架初步结果已于2001年3月19日公布.ITRF2000综合了VLBI、SLR、LLR、GPS和DORIS技术,产生736个点位坐标和54个核心站.文中介绍了ITRF2000,并利用ITRF2000综合解的结果计算全球板块的欧拉矢量,建立了基于空间实测数据基础的最新全球板块运动模型.  相似文献   

3.
ITRF2000和新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符养  韩英 《测绘学院学报》2002,19(2):85-87,91
地学工作者一直关注的ITRF2000地球参考框架初步结果已于2001年3月19日公布,ITRF2000综合了VLBI、SLR,LLR,GPS和DORIS技术,产生736个点位坐标和54个核心站,文中介绍了ITRF2000,并利用ITRF2000综合解的结果计算全球板块的欧拉矢量,建立了基于空间实测数据基础 的最新全球板块运动模型。  相似文献   

4.
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对参与ITRF2008参考框架建立的全球GPS测站坐标非线性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全球GPS测站坐标非线性变化规律中周年非线性变化占主要部分,周年非线性变化和半年非线性变化规律具有全球性;其他非线性变化规律不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5.
从长春国土C级GPS网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高精度GAMIT软件进行解算,为了确定在严格基准下的控制网地心坐标,将控制网纳入到ITRF参考框架中,加上了ITRF参考框架中测站坐标已知的全球站数据一起处理,将吉林省CORS站与IGS跟踪站进行联测,获得控制网某点的瞬时坐标。最后,对整个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ITRF2008框架下VLBI和GPS两种空间技术确定地心坐标的真正实现精度,在并置站上对VLBI和GPS两种空间技术测定的地心坐标进行了比较,经过偏心改正和七参数转换之后,得到两种空间技术地心坐标不符值的加权中误差,其可以认为是这两种空间技术的真正实现精度,经比较分析这两种地心坐标三个坐标轴方向分量的外符精度都在10mm之内,说明VLBI和GPS确定的地心坐标精度已达到毫米级。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将GPS测量得到的基于ITRF97的WGS.84大地坐标,利用浙江省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和浙江省似大地水准面插值软件(简称“插值软件”)求算GPS高程,代替传统的高程拟合方法,达到像片控制测量高程精度要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ITRF坐标系统转换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际可行的框架、历元转换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快速获得了CGCS2000坐标。结果表明,不同框架坐标在相同历元下坐标差异较小,ITRF2014与ITRF2008、ITRF2005在2021.00历元下的坐标偏差小于5 mm;不同地区地壳构造程度差异导致坐标历元间差别很大。提出了两套中国大陆地区3°×3°速度格网(CGCS2000和ITRF14),可用于快速获取测站速度和历元坐标转换,精度可达厘米级,能在工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将SDCORS基准站的坐标纳入到ITRF2008坐标框架中,满足CORS基准站网的建设要求。本文使用GAMIT/GLOBK精密GPS数据处理软件,并考虑对流层延迟和地球固体潮、海潮、大气潮和极潮等的影响,对78个SDCORS基准站2012年全年的观测数据进行解算。最终,得到SDCORS基准站在ITRF2008坐标框架下毫米级精度的三维坐标和速度,并对该年度SDCORS基准站的站坐标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山东省地区的区域动态坐标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0.
肖飞 《测绘科学》2013,38(3):5-6,13
本文通过联测IGS跟踪站获取南宁地区若干控制点的ITRF框架瞬时历元坐标,并根据IGS跟踪站速度内插出南宁地区地壳板块运动速度,从而将控制点ITRF坐标进行历元转换与框架转换;同时根据南宁某CORS站观测值所求板块运动速度,对相关结论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基于准确的板块运动速度场,采用历元与框架转换方式求取CGCS2000坐标能够满足小区域GPS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连续GPS观测数据,比较分析了中国大陆234个GPS台站和GRACE得到的地表垂直形变。GPS和GRACE垂直形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反映了地表质量变化是引起GPS垂直形变非线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定量分析GPS和GRACE垂直形变的差异,探讨了热膨胀效应对GPS垂直位移的影响及区域地壳结构对GRACE估算地表垂直负荷形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大陆50%以上的GPS台站热膨胀垂直形变周年振幅不小于1 mm;对GPS进行热膨胀效应改正后,中国大陆GPS与GRACE垂直形变具有更好的一致性;GPS与GRACE垂直形变周年振幅比值由1.07±0.06变为1.01±0.05;热膨胀效应可以解释6.2%的GPS与GRACE垂直形变的差异,热膨胀效应改正可使GPS和GRACE垂直形变的一致性相对增加11.2%。是否顾及区域地壳结构引起的GRACE估算中国大陆垂直负荷形变的相对差异为2.5%。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组合GNSS系统进行静态相对定位测量与RTK测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相对定位测量中,BDS的数据利用率、多路径效应误差优于GPS与GLONASS,BDS的定位精度优于GLONASS略低于GPS;组合系统中GPS/BDS与GPS/BDS/GLONASS的定位精度较优,引入GLONASS对定位精度改善的作用不明显。在RTK测量中,当观测条件理想时,GPS/BDS较GPS可见卫星数目多,PDOP值低,中误差小。当观测条件较差时,GPS/BDS较GPS可见卫星数目多,PDOP平均值低,中误差小,限差内固定解获得时间减少76.1%;GPS/BDS/GLONASS较GPS/BDS在中误差、水平精度和垂直精度上更优,限差内固定解获得时间更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朱伟刚  马晶 《测绘科学》2010,35(6):90-91,49
针对目前的地图匹配算法普遍只能修正垂直道路方向的GPS定位误差,而对道路延伸方向的定位误差修正方法研究很少,仅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又不理想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分析GPS速度与定位误差的关系,设计了一种GPS位置修正基准的确定方法,据此设计了一种基于GPS独立定位的地图匹配算法,重点用于修正道路延伸方向的GPS定位误差。运用某大城市的实测GPS数据,进行了上述地图匹配算法的验证。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算法,利用文中设计的地图匹配算法获得的GPS定位精度明显有所提高,从而可为GPS数据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4.
GPS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GPS技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近几年来一方面为了满足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的需要和对付美国的‘AS’及‘SA’政策,在相应的GPS硬件和软件方面有不少新的进展;另一方面GPS的优点正不断被人们认识,不断地开拓新的应用领域;第三方面的进展是建立了全球性的GPS技术服务机构,它向全世界GPS用户提供GPS精密星历、星钟差、极移、追踪站的动态坐标和观测数据等资料。  相似文献   

15.
在对GPS/GLONASS组合定位的周跳探测和修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适合于两种数据联合解算的GPS/GLONASS模糊度迭代处理方法及相应的基于FARA方法的整周模糊度固定方法。在现有BERNESE Ver4.0GSP数据处理软件的基础上,增加及改进了其中的若干模块,从而研制出组合定位系统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并进行了试验计算。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组合定位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内、外符合精度均达到mm级,证明了这种高精度相对定位理论、方法、软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GPS导航解算中常用最小二乘算法。随着高动态用户需求精度的不断提高,且由于线性化忽略高次项,初始值精度低以及差分后剩余或放大误差的存在。导航解精度很难满足高动态用户的需求。为此,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性能。给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GPS导航算法。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真实地反映载体运动轨迹,其导航解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GPS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科学数据表明,GPS高程测量精度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限制了GPS测量功能的发挥。为了使GPS高程测量在实际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本文对GPS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经过比较,重点研究如何提高GPS高程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8.
综合与归纳了GPS精密定位的三种比较实用的随机模型,提出了将这三种随机模型用于GPS快速精密定位中,通过两个实例分析了三种随机模型对GPS快速精密定位的精度影响,得出几点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成都地区地基GPS观测网遥感大气可降水量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首个成都地区地基GPS观测网2004年7~9月30s间隔的测量数据,通过Bernese GPS SoftwareV4.2解算出30min间隔的天顶总延迟量,结合自动气象站获得的气象资料计算出30min间隔的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与根据气象探空站探测资料算出的可降水量进行统计对比,确定出本次GPS遥感可降水量试验的精度为3.09mm,两种可降水量时间序列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同时验证了计算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的Bevis经验公式在成都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超站式集成测绘系统STGP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超站式集成测绘系统STGPS的研究思想、研究目标、系统构成和功能;讨论了坐标转换和测绘基本服务问题;提出了无需作加密控制的即用即测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