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地表Q值求取及振幅补偿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面波衰减的Q模型,反演出近地表的Q值,据此,给出消除振幅受近地表影响的振幅静校正,利用时间剩余校正方法解决了振幅问题,实际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地去除振幅异常。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部的尾波衰减特征和Qc值估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东部地区短周期近震记录尾波地动振幅A随时间τ的经验衰减关系lgA=G-2.2351gτ,利用对震中距作校正的尾波单次散射理论,得出尾波校正振幅Ac(r,t)曲线族,并计算出不同尾波时段的ω/2Qc值,并由此导出相应于各平均观测频率和采样深度的Qc(f,h)值。该结果与云南、北京和中亚地区的Qc观测值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华东地区台站偏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华东地区十年地震资料和迭代方法,在华东走时表的基础上,计算出百余地震台站的作为距离的函数的走时偏差值,将这些结果当做台站校正值用于地震定位,定位精度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中,速度模型的误差对微震定位结果的偏差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如何获得较为准确的速度模型是微震监测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一般使用测井数据和射孔监测数据来反演计算微地震速度模型.该计算过程耗时较长,这不利于微震监测的实时化.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模拟退火法入手,提出采用多马尔科夫链的并行方案,将其与速度模型的校正过程相结合.通过拆分马尔科夫链并分别在多线程中并行计算,可以大大缩短单条线程中的计算时间以达到提升速度模型校正效率的目的.经过合成数据及实际监测数据的验证,证明了本文方法相对串行模拟退火法,能有效提升速度模型校正的效率,并且精度上也能得到保证,能充分满足野外实时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水平分量磁变仪标度值随记录n变化率的测定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分量磁变仪标度值S随记录n的变化呈稳定的线性关系,但变化率Kn各地磁台仪器并不相同。用本文方法测定Kn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Kn的精确测定可使水平分量磁变仪非线性记录的计算方法进入实用化,可以校正K尺或电磁转换函计算值使之更精确,从而提高地磁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磁通门磁变仪状态函数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磁通门磁变仪标度值——状态函数的测定和磁通门磁变仪记录的校正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鲁07井水位对固体潮滞后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一种计算考虑滞后影响的井水位固体潮系数的新方法,导出了计算固体潮系数和滞后时间的公式,给出了考虑滞后影响的井水位固体潮校正公式。以鲁07井为例,用该法求出其井水位固体潮系数为16.5mm/10^-8,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滞后时间为0.48小时,与以胶的回归分析方法相比,校正后的水位中误差明显减小,校正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8.
张红才  徐嘉隽  陈智勇 《地震学报》2015,37(6):1045-1058
应用噪声谱比法, 收集了福建台网观测台站记录的地脉动噪声数据, 计算分析了85个观测台站的场地响应. 根据场地响应曲线形态将福建台网观测台站分为4类, 并简要分析了影响台站场地响应结果的因素. 计算结果表明, 福建台网观测台站台基情况普遍较好, 在台站观测频带内场地响应曲线平坦, 大部分台站均没有明显的频率放大点. 本文采用H/V谱比法与Moya方法所获得的37个台站的场地响应结果基本一致, 仅有少数台站存在较大差异. 应用场地响应分析结果, 结合计算震级时所量取的周期, 对福建台网观测台站的单台震级校正值进行了估计, 并与统计方法获得的单台震级校正值进行了比对.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获得的台站震级校正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但由于考虑的影响因素不同, 具体的台站震级校正值尚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9.
地磁偏角实时自动修正技术在油田定向钻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油田定向钻井的磁导向定位系统中,地磁偏角校正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同时在磁偏角校正值精度直接影响定向井的导向定位精度。因此,作者提出了提高地磁偏角校正值精度的方法,并试图将地磁偏角实时自动修正技术引入我国油田定向钻井领域。  相似文献   

10.
迭代法与FFT法位场向下延拓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水平观测面上的实测位场值,垂直投影至下部的延拓水平面上,作为该水平面上的位场初始值. 根据该水平面上的初始值,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方法向上延拓计算观测面上的位场值. 用观测面上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差值,对延拓面上的位场值进行校正. 如此反复迭代,直至观测面上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差值小到可以忽略. 这种空间域的迭代法原理简单,不用解线性代数方程组,有较高的计算速度和良好的延拓效果. 本文用迭代法对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向下延拓,对比了迭代法与常规的FFT法在位场向下延拓中的效果,迭代法显著优于FFT法.  相似文献   

11.
在近年来地中国海域地震烈度区划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对1987年编制的《中国海域及其相海域地震烈度区划图》进行了补充和修定,提出了补充和修定的依据,并给出了新的海域区划图。  相似文献   

12.
关于1987年中国海域地震烈度区划图的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近年来对中国海域地震烈度区划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对1987年编制的《中国海域及其相邻海域地震烈度区划图》进行了补充和修定.提出了补充和修定的依据,并给出了新的海域区划图  相似文献   

13.
大地电磁Hx型波二维地形改正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边界无法计算大地电磁Hx型波二维地形影响,并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起伏地形下水平层状介质的大地电磁响应,用边界元法的结果对畸变后的大地电磁响应进行地形改正,基本恢复了水平地形下层状介质的大地电磁响应的特点.本文给出了物理意义明确、形式简单的视电阻车和阻抗相位地形改正公式.  相似文献   

14.
使用一个修正的双麦克斯韦分布函数,通过最小均方适应技术使它与高纬电离层F区中离子的非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相适配.结果表明,使用这样的分布函数可以简化非相干散射谱的计算,并有助于简化高纬地区电离层非相干散射谱的反演.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一个修正的双麦克斯韦分布函数,通过最小均方适应技术使它与高纬电离层F区中离子的非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相适配.结果表明,使用这样的分布函数可以简化非相干散射谱的计算,并有助于简化高纬地区电离层非相干散射谱的反演.  相似文献   

16.
固体潮观测数据的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固体潮观测数据的平滑检验和NAKAI法检验之方法原理和具体应用。平滑检验可以有效地监测並改正观测数据中的随机错误,突跳或坏读数;经平滑改正后,可使观测数据的读数误差小于1毫米。用NAKAI(1975)提出的方法检验观测数据可以监测仪器灵敏度变化情况和数据质量好坏,根据该检验计算获得的有关参数(主要是漂移系数和方差)剔除质量不好的48小时数据组或修正某些质量不好的数据可提高调和分析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李福民 《地震学报》1982,4(3):301-307
本文用数值积分法,对RDZ1-12-66型自动触发电流计记录式强震仪的幅频响应失真进行校正。并采用高通数字滤波的方法,修正加速度图的零线.为此编制了计算机程序,绘制了修正后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计算了修正前后加速度图的傅氏谱。同时,对这些结果加以讨论。 修正后的加速度图,精确地表示了仪器基本频带在0.09HZ和25HZ之间的绝对地面加速度。   相似文献   

18.
井水位的“记忆”滞后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昭栋  张华 《地震》1998,18(1):21-27
观测资料表明,井水位对信息响应存在的“记忆”滞后现象,它与一般的位相滞后不同,在鲁29井现场试验也证明了井水位对井吕空气压力变化的响应存在的“记忆”滞后现象。利用水平层状承压含水层模式,从理论上解释了井水位对井口空气压力变化响应“记忆”滞后现象,认为这种现象与水井含水层的导水系数有关,含水层导不系数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用一般多元回归方法无法较好地扣除井水位中“记忆”滞后影响,作给出了一种可以扣  相似文献   

19.
根据1791年2月11日地震的震害特征及余震分布,将震中位置修订到获鹿以北,同时讨论了它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20.
首都圈地区地震重力测量数据的统一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首都圈地区由不同施测单位用不同仪器或不同方法获得的三组重力测量数据,通过绝对和相对测量的联合平差、相对测量结果的系统差消除,建立起绝对的、统一的重力时变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构造因素地壳沉降的影响,并进行了测点位移改正,消除了长波干扰;实现了绝对和相对测量方法优势互补、消除矛盾和环境干扰、扩大信息量、加密时域采样间隔等目的,提高了识别构造活动过程的能力.结果表明,两组相对测量数据之间以及其中的10期观测资料中存在系统误差,研究区东南部的非均匀性局部地壳下沉导致10个点重力值线性上升,本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改正.改正后的重力时变图对1995年10月6日古冶5.0级地震有明显而完整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