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先 《吉林地质》2021,40(1):66-68
耕地对全国的粮食供应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也是经济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耕地的储备资源,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耕地后备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进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意义重大.分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原则,总结得出耕地后备资源不宜耕评价指标表.根据相关方案和...  相似文献   

2.
李先 《吉林地质》2021,40(3):83-87
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耕地的储备资源,对我国的粮食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经济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开展其调查与评价工作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本文以东丰县为例,阐述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方法,选取11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县宜耕可开垦土地主要类型是内陆滩涂和其他草地,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主要类型是废弃的砖瓦窑和采石采砂场.评价结果可为今后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战略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明明  毕翠红 《山东地质》2011,(5):46-48,51
根据山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即墨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该文介绍了即墨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组织实施,技术依据,适宜性评价及其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行海燕  陈军  宋洁 《河南地质》2014,(11):F0003-F0003
本刊讯 10月15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在郑州召开了全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会,要求各地扎实做好全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厅党组成员、省土地总督察王西同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5.
《浙江地质》2008,(12):25-25
《黑龙江省耕地及后备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项目日前完成。结果显示,经评价和测算得出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总量为1807.5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55%,是全省现有耕地总量的10.12%。《黑龙江省耕地及后备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价》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联合提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柴达木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数量及评价的原则,分类体系,标准评价,总结了该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存在问题,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照保护耕地的严格要求,审视耕地保护的工作历程,调查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调整耕地保护工作思路与强化耕地保护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郭恒宇 《山东地质》2012,(3):59-60,64
对平阴县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类型、现状及开发复垦的适宜性进行全面评价,指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平阴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过程中,应制定专项规划、开拓筹资渠道、强化管理及加强后续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地质学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启动年。其中的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要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和土地变更调查及重点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示范工程,进行城镇土地定级、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试点工作,初步建立我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建设用地供给以及平衡耕地总量提出了新要求。阐述了金坛市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及其特点,分析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城市建设耕地占补平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均耕地资源不足,中低山区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更为突出。高速城镇化进程致使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耕地数量安全作为耕地资源安全的重要构成,具有可量化与可调控等特点,更具研究价值和实际操作性。以中低山区为研究区,对区域耕地资源数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证方法对耕地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用中低山区丰富的耕地后备资源合理补充耕地、有序推进"山地整理"满足城镇化需求、实施中低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等方法,以保障中低山区耕地资源数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杨波  杨毅 《湖南地质》2012,(3):58-59
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显示,石门县有耕地67.62万亩,其中水田39.13万亩,旱地29.49万亩,人均耕地仅为0.95亩,低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全县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设计了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结合上海地方特点,以生态条件、土壤污染状况指标评价为例,介绍了开展耕地后备资源指标专题评价的方法。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规模、分布以及宜耕性限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杭州历来是一个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后备资源十分匮乏的地区。据统计,1996年末中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量的60.2%,低产田面积占18.0%,高稳产田仅占耕地面积的21.8%;农田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全市有35%的农田缺乏排灌设施、81%使用期超过25年。耕地资源数量的不足和质量的不高严重制约着杭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在对该县耕地资源质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6.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在对该县耕地资源质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耕地保护和保障用地是土地管理的两大任务,也是一对矛盾,是今年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的核心内容。衡阳市土地总面积为153.03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36.6万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45公顷,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是衡阳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实现“双保”,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耕地,是人类宝贵的稀缺资源和特殊的生产资料,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省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而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形势,如何做到既要做好扩大内需用地保障,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又要坚守耕地、基本农田、标准农田三条“红线”,确保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是我省耕地保护工作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必须建立起全新的耕地保护工作观,完善和创新现行的耕地保护机制,确保实现耕地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19.
郭勇  李志林 《山东地质》2008,(12):42-43
沾化县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也是“海上山东”建设的前沿阵地。全县土地面积2114.km^2,其中耕地面积6.11万hm^2,总人口38.5万,人均耕地面积0.17hm^2。沾化县现有耕地后备资源34641.99hm^2,其中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31694.57hm^2,省级耕地后备资源2941.41hm^2,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将来可净增耕地2947.41hm^2。  相似文献   

20.
张涛 《河南地质》2010,(2):29-29
禹州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建立完善新一轮土地整理后备资源数据库,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确定近期土地开发整理目标,为做好全市的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占补平衡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