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以上海市区第V承压含水层(埋深约350m )以上的整个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为研究体,将上海地下水系统作为一个完整且不可分割的系统来研究。由于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地下水系统内部物质能量变化,因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如地面沉降、地下水位下降、资源开采条件恶化等)。根据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已有的研究程度,在技术方法和途径上,着重研究上海地区第四系含水层结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建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概念模型; 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最大、水位降幅及地面沉降较小、社会经济效益较好为目标的地下水拟三维渗流一维地面沉降的评价与管理模型,并为我国大中城市(特别是在诸如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的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江苏松散沉积层厚度大、结构复杂、容易发生固结压缩,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评价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造成重复或缺失,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又容易引发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地下水渗流三维数学模型及其地下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地下水渗流三维数学模型可以将整个松散沉积层作为一个统一的水文地质体进行计算,对不同水力性质的含水层同时进行刻画描述,克服了以往二维或准三维模型将各含水层之间的粘性土层概化为越流层给评价结果带来的重复或缺失。地下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可以结合地面沉降环境控制,评价出地下水的可采资源量,尤其是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考虑了土体的非线性特征及土的渗透性随应力状态的动态变化的全耦合模型,使评价结果更趋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伟  董慧 《地下水》2004,26(1):23-25,29
本文应用水文地质学理论,分析了新疆地下水的分布、形成规律及特点,运用水资源系统理论,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新疆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基点,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管理应遵守的原则,对地表水、地下水要统一评价、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要重视前期工作,加强基础研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学术会议。会上交流的论文涉及:地下水资源概念和评价原则;渗流理论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不同自然条件、不同研究程度大区域和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与实例诸内容。基本反映了近几年我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数学工作者与水文地质工作者的密切配合,渗流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较大,尤其是数值解法以及电子计算机在地下水水量评价方面的应用得到较快的推广。渗透机理(如:岩溶水和非饱和带水的运动规律等)、水质模型以及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总的来说还很薄弱。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成的梗概和主要论点,现将会议上150余篇论文中推荐大会发言的30余篇摘要,按概念与评价原则、理论与方法及不同类型地区评价方法与实例三部分内容选登于后。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月初召开了“北京地下水资源管理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和北京市的有关部门、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及有关生产企业单位的领导、专家、教授、工程师等130余人。大会收到有关地下水资源开发、评价、地下水开采中的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科学管理、节水等科研成果、论文、经验介绍近廿篇。会议围绕“国内外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合理  相似文献   

6.
四、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任务地下水资源评价不是单纯算一算水量,而是根据所评价的区域,或水文地质单元的具体条件,经过分析计算,对地下水资源提出一个“质”和“量”的数量界限。其具体任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牛权森  徐岩  周巍 《地下水》2014,(2):72-73,95
蓄存洮儿河丰富的雨洪资源,发挥扇形地的调蓄作用,增加扇形地地下水可利用量。对扇形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地下储蓄空间及雨洪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利用地下水渗流有关理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四个雨洪资源回灌补源方案,并计算每一个方案的可利用水量,对方案的优缺点及效益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方案四为适宜采用的结论,可为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本文是《湖南省 1:500,000 地下水资源分布图》的简要说明。地下水资源评价主要是根据全省三十五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资料确定计算块段及参数,并分别按水文地质区及行政区刘进行计算。着重评价地下水天然资源。  相似文献   

9.
专业出版物     
地下水非稳定渗流解析法近期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字数28万,定价11元。李佩成著。本书在概括解析法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求解和研究地下水非稳定渗流课题。全书共十五章。可供水利、水文地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从事渗流研究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专业大学生,研究生阅读参考。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该书是第一本全面系统总结大面积地下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吴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保障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概化出了区内浅层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渗流理论,建立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系统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评价了从2016年6月底起,以开采10a后浅层地下水水位不低于微承压含水层顶板,且水位越来越稳定为约束条件下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结果表明:吴江地区浅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达1. 204×107m3/a,为吴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将直接影响着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而资源评价结果是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基本依据,其可靠性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以某水源地为例,在简要阐述该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Visual MODFLOW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三维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评价可视化专业软件系统,在我国主要应用于地下水流及溶质运移的数值模拟分析.根据勘查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使用Visual MODFLOW4.1三维渗流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反映地下水分布规律、储存条件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渗流数值模型,并进行矿井突水量及安全水位疏排水量预报.  相似文献   

13.
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研究地下水资源赋存规律,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潜力评价,对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莱州市平里店—驿道地区所在的1∶5万平里店图幅区域作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工作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各水文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包含11个计算组、2个计算亚组),通过资料统计法和开采量调查统计法统计了各计算分区一个水文年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计算并选用合适的水文地质参数,运用水均衡法计算出区内降水入渗补给量、河流渗漏补给量、灌溉回渗补给量、侧向径流量及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对各计算分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作出分析评价。研究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3915. 675×104 m 3/a,王河水文地质区松散岩类孔隙水涌水量>500m3/d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其余各计算分区、组及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一般。  相似文献   

14.
刘兴富  韩正茂 《地下水》2009,31(4):7-11,41
通过对五家站试验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物理模拟试验,其结果反映了天然条件下渗流区含水介质渗流场的分布特征,同时反映了试验区内地下水由补给边界向排泄边界运移的规律。通过模拟试验和计算获得的渗透系数、给水度、降水入渗系数等参数,在数值上接近野外试验数据,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参数,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经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河西走廊黑河中游八灌区为例,利用ESRI公司的MapObjects开发的河西走廊水文地质信息系统(HXSIS)为平台,具体阐述了研究区内地下水均衡计算、地下水数值模拟、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配置等与GIS的有机结合,对于改善地下水勘查的工作效率,提高水资源计算与评价精度,达到对水文地质实体的准确认识,分析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托克逊县电厂燃料基地———柯尔碱矿区小草湖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对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合理调控、科学开发、注重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以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加强区域水文地质研究和地下水的管理区域水文地质的综合研究,是一切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 在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情况的基础上,还应考虑自然流域的完整性,以水文地质自然单元为基础,综合研究区域内的地下水和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综合评价和研究区域内的水均衡条件和人为因素在水均衡中所  相似文献   

18.
闫成云 《甘肃地质》2006,15(2):81-84
地下水潜力评价是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浅析了全国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的地下水潜力的概念和方法,以水文地质盆地为地下水系统单元,对疏勒河流域中下游三大盆地———玉门踏实、安西敦煌和花海盆地地下水潜力进行了评价,分别分析了3个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利用潜力的方向,并计算各潜力大小、潜力系数级别、潜力模数大小,为疏勒河流域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调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地下水蓄水构造理论,总结概括地貌构造影响控制的水文地质特征规律,补充完善了按岩石地层控水因素划分的地下水含水岩组类型的不足,更有利于指导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勘查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及有效管理保护。  相似文献   

20.
新书介绍     
水文地质手册(第三次印刷): 本书是水文地质工作者的工具书。该书以水文地质普查和供水水文地质为重点,总结国内外一些新经验、新成果,国文并茂,查阅方便。全书共十章,内容有:地质基础、水文地质基础、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物探、野外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水文地质计算、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矿坑涌水量预测及地下水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