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收到几个读者的来信,提出了一些水文地质工作方面的问题;现按问题性质归纳答复如下:一、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的意义怎样?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些什么?钻孔的抽水试验和压水试验是了解岩层渗透性质主要的野外试验方法;但进行上述试验都需要大量的专门器材、时间和人力;而其中压水试验的结果又只能反映出地层非常局部的透水性质。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上述野外试验相较有许多优点:首先它不需要什么专门的器材、时间和人力,而通过这种观测可以对整个钻探过程中所遇到的岩层的透水  相似文献   

2.
在简易水文地质工作中,有一些值得讨论研究的问题,本文仅就以下三个问题提出讨论意见: 一、动水位观测的效果值得怀疑 传统的简易水文地质工作中的主要部分——动水位观测和冲洗液消耗量观测,在很多地区的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下,事倍功半。同其它许多工作方法一样,它们也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动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观测的“理想条件”是:1.清水钻进;2.钻孔施工过程中孔内不发生自然造浆;3.每次提钻后,孔底不存在较厚的岩粉;4.钻孔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是研究井田水文地质特征的必要手段和布置水文地质孔的重要依据。一、简易水文观测的内容与要求 1.岩芯水文地质鉴定:主要记述含水层岩溶、裂隙性质(张开或闭合的)、裂隙产状、裂隙大小、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的成分,地下水溶蚀现象等,并进行岩溶、裂隙率的统计。  相似文献   

4.
极棒收拢管     
对水文钻孔采说,从抽水试验简易水文观测、岩石鉴定等项工作中取得一定资料后,还要进行电测,以验证所得到的资料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1980年我队研制成功SW30,SW100型轻便电测水位计,用于勘探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抽水试验及地下水长期观测中测定水位埋深。具有野外操作简便,结构轻巧,测量准确,效率高,耗电低,经久耐用等特点。SW30型适用于水位埋藏在50米以内的钻孔,全重1.5公斤。SW100适用于水位埋藏在100米以内的钻孔,全重3公斤。 测量原理:轻便电测水位计是将电源,显示电路,铝合  相似文献   

6.
在简易水文观测中,为了分别观测两个含水层的稳定水位,应在钻孔中将两含水层隔开。我们改制的旋拧脱滑式压力止水器,应用于隔离止水方便可靠,经300米以深的钻孔使用,每孔都是一次成功,克服了老式止水器(滑动式压力止水器)在孔内下降途中,容易因孔壁不规整,掉块或其他障碍使支撑部分受阻,导致止水返工的弊病。   相似文献   

7.
1956年末,在年终总结工作时,曾根据一年来所报送有关水文地质方面的月报、季报、公文、信件、电报、地质勘探设计及矿产储量报告等所提出的及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和归纳,其中有很多问题是关于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方面的,看起来好象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工作的影响是严重的,并且有普遍性。在目前,据我所接触到的一些地质勘探队,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工作进行的是不够好的,所获得的资料不能结合其他资料(如水文地质测量,水文地质勘探,水文地质试验等)来阐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8.
空气潜孔锤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钻探技术,本队在宣东地区利用CSR空气潜孔锤钻探技术试验已达两年多,空气潜孔锤钻进其克服砾岩层效率高。成本低的优越性已被充分地显示出来,同时这种新的钻探方法也改变了传统编录与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方法。本文在此仅就空气潜孔锤钻进中的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方法及有关钻孔动水位的确定方法作一简单介绍,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目前缺乏水文人员的情况下,为了加强矿区水文工作,矿区的地质人员应该担任并做好矿区的初步水文工作,特別是勘探钻孔的简易水文观测.这些资料虽不能得出正确的坑道予计涌水量,但是可以做为矿床水文条件初步评价的依据,并可据此来考虑某些勘探工程的布置.为此,仅将矿区地质人员在矿产详查和初勘阶段应做的钻孔简易水文工作简述如下,做为个人在冶金部水文训练班的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1.钻孔水位的观测.开钻前必须订好钻孔的测量水位点,并须经过水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1977,(4):37-37
为了适应生产实际的需要,我队于1974年二季度试制了一种浮子式水位计,经二年后的实际应用结果,效果良好,解决了生产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仪器的外貌见图1。浮子式水位剂是作为钻孔中水位深度测量的工具。主要用作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及钻孔长期观测中水位测量。也可用作钻孔抽水试验中(小型后)水位观测,以代替精密的、价格昂贵的万能电表等。更可解决水位深用测钟听不到回音的困难。此种水位计的工作原理是:当水位计接触到地下水面后,水位计继续下移时,水的浮力即将水位计中的浮子托起,浮子顶端的导体即与测绳两电极接触。电路即通,电珠随  相似文献   

11.
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水文地质工作,但其通常使用的工具却十分简陋,手工操作,费时费力,不能连续观测,数据也不准确,有时甚至发生人为的虚假现象。为此,原由江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承担,后转由煤炭部水文地质公司水文物测队继续研制的“地下水表”,于1988年初研制  相似文献   

12.
实践证明,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是多、快、好,省进行矿区勘探,取得水文地质成果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同时还能及时了解孔内情况,发挥指导钻探施工的作用。 本文将从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资料整理与分析应用的角度进行讨论,以促进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与综合利用。 一、简易水文地质资料综合整理与分析 钻探过程实际观测所取得的原始数据与钻进中揭示现象的记录,是我们正确认识孔内水文地质情况的素材。根据水文地质需要,将此素材编制为能够综合反映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各种图表(如图1、图2及其他图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利用井田内近似稳态测温钻孔井底点地温恢复曲线和简易测温钻孔中第二次测量的井底点扰动地温,推算简易测温钻孔井底点原始地温而获得钻孔地温梯度的方法,使井田内无中性点的简易测温钻孔也推算出厂地温梯度值,从而达到利用各测温钻孔的地温梯度值和煤层底板深度值得出煤层黄花井田2煤层底板温度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钻孔应变观测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海亮  李宏 《地质学报》2010,84(6):895-900
钻孔形变观测是研究地壳运动的主要观测手段,同时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钻孔应变观测的特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钻孔应变观测开展的情况,目前中国在钻孔应变观测中采用的主要的观测设备、仪器特点,中国应变监测台网的分布,以及中国目前开展的深井地震综合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潜孔锤技术运用于煤田地质勘探,是钻探工艺一个新突破,在新技术条件下,钻孔简易水文地质工作也很重要,其观测成果是研究评价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基础资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在从事潜孔锤试验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资料,对简易水文的观测内容、方法及资料整理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查明顾北矿井地震勘探圈定的2#疑似陷落柱的空间分布及其工程地质条件问题,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采用钻探工程技术对该陷落柱进行精细探查。探查施工4个钻孔,其结果表明,不同的钻孔岩心破碎程度和采取率差异较大、钻探过程中钻井液消耗量也明显不同。根据各钻孔的简易水文观测结果和钻探的岩心采取率与岩心的结构特征分析,并通过不同钻孔的剖面对比分析,不仅进一步确定了该陷落柱的存在,同时对其空间分布、陷落柱柱体的工程地质特性有了进一步掌握。  相似文献   

17.
在为地质目的服务的多种技术方法中, 钻探方法是一个主要而又最直接的手段.因此,钻探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地质找矿效果.根据钻探规程要求,岩心钻探的质量指标包括:1.岩心采取率;2.钻孔弯曲度;3.孔深误差;4.原始报表;5.简易水文观测;6.封孔.在上述六项指标中,岩(矿)心采取率和钻孔弯曲度是最重要的指标.而钻孔弯曲度又直接关系到钻孔终孔点是否能落在设计的矿层上,因此,在地层比较复杂的矿区,为了把钻孔打直,使终孔点(又称靶点)落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使钻孔弯曲度不超过  相似文献   

18.
以LYL井田为例,通过收集邻区地温资料及气象资料,结合井田勘探阶段中的简易测温、近似稳态测温,确定井田内恒温带及中性点的参数。首先应用3个钻孔的近似稳态测温建立区内井温恢复曲线模型,之后利用已建立的模型对不同类型的简易测温钻孔对井底温度进行校正,最后通过恒温点、中性点、校正后的井底恢复温度得出简易测温校正曲线的拟合方程,根据方程对所有简易测温钻孔测温结果进行校正,计算出所有钻孔的煤层底板地温及地温梯度,从而为研究井田内地温分布规律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9.
浅谈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的技术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岚 《安徽地质》2011,(4):296-298
矿区水文地质勘查旨在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等。其技术要求的严肃性对后续的矿山开采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本文就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和抽水试验时常出现问题对照相关规范或规程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加强协作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结合钻孔抽水试验实践,分析研究当前钻孔抽水试验观测过程中相关的规范规程要求和遇到的困难.为了解决试验困难和提高试验质量,本文利用新的传感器技术对钻孔抽水试验进行改革和创新,提出了钻孔抽水试验观测自动化的实现方法,分析对比观测自动化的先进性,并展示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