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技术,对扎西康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内新发现的独立金矿体进行分析,以求查明该矿体载金矿物、金矿物赋存状态的特征。84件光薄片镜下观察与11件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金以独立矿物相形式存在,为扫描电镜下可识别的"可见金",未发现晶格金。金的成分以自然金为主,其次为钯金矿、含银自然金、含汞自然金以及含镍自然金;金矿物粒径范围在0.001 mm~0.03 mm之间,主要为显微极微粒金(0.005~0.000 2),平均粒径为0.002 3mm,占66.67%;其次为显微微粒金(0.01mm~0.005mm),平均粒径为0.006 6mm,占24.24%;显微中粒金(0.05~0.02),平均粒径为0.025mm,占6.06%;显微细粒金(0.02~0.01),平均粒径为0.012mm,占3.03%。金矿物主要有以下三种嵌布特征:粒间金、包裹金、裂隙金。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毒砂中(占79.79%),其次分布在硅酸盐矿物以及部分黏土矿物中(占21.21%)。通过与典型造山型、卡林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进行对比,认为该矿体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体特征相似,扎西康地区应存在独立的浅成低温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自然金与自然铋以及与铋碲化物的共生,广泛出露在热液金-硫化物、金-碲化物、金-铋黄铁矿类等不同成因类型矿床中.在东外贝加尔、中亚、亚美尼亚等地的矿床中,金与铋、碲矿物的共生就是一个实例.金与铋碲化物的联系是最典型的.自然金和铋碲化物结晶作用在时间上的接近以及作为金沉淀剂的碲、铋矿物的作用决定了这种联系.但是金与这些矿物相关的原因仍旧研究得不够.关于这一问题的实验数据为数很少.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小秦岭金矿区使用大比例尺磁测方法寻找地下金矿盲矿体的预测研究,及大量的野外磁测实验和工程验证的结果证明,在金矿生成的过程中,切穿深部的断裂构造与沿断裂带多期岩浆侵入活动以及地幔和断裂运动本身产生的热能,使含金丰度高的围岩地层重熔,运移、冷凝,致使金元素重新迁移分配集中,使构造带上有磁性的岩石发生退色退磁等变化,因而形成了区域性负磁异常区;使用高精度磁测方法,利用磁异常强弱及规模,圈定出与金矿体有关的矿化蚀变带较强地段的位置;笔者通过几个实例,阐述了应用磁测方法圈定与金有关的矿化富集段位置的具体做法,使磁测方法在寻找与金矿体有关的矿化蚀变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湖南及类似地区的金矿床,金高度富集在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中.这些载金的硫(砷)化物具有各自特征性的标型.由于黄铁矿、尤其是毒砂中的金大多属于质点小于0.1 μm的不可见金,不仅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找到,即使利用电子探针和在高倍电镜下进行金的特征X射线扫描亦未发现金矿物富集区.由此引起了这类矿物中的金是呈超微细粒形式存在,还是以类质同像存在于其矿物晶格中的不同看法.所以,研究黄铁矿和毒砂的标型特征,查明金的赋存状态,对金的利用十分重要.经有关矿床多项实验研究及选矿试验结果,认为黄铁矿与毒砂中的不可见金,除次显微金外主要应为“纳米金”(矿物金),而非晶格金(结构金).  相似文献   

5.
大兴安岭漠河砂金富集区岩金找矿思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大兴安岭漠河地区砂金极为丰富,充分研究区内的地质构造特征、砂金分布和富集规律、区域剥蚀深度等,利用砂金信息寻找岩金是区内岩金找矿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砂金矿只能寻找剥蚀残留的那一部分岩金矿.对物源区剥蚀程度和探矿构造分析研究,是在砂金富集区内圈定岩金找矿靶区的关键.溶蚀系数可指示砂金是近或远原生源金矿.Pb同位素可指示成矿母岩,利用矿石、岩浆岩、地层和基底铅同位素全方位对比来判别铅同位素的来源是一种近年来国际上认同的办法,砂矿评价中利用铅同位素寻找母岩已获得成功.本区砂金Pb同位素特征值与源区极为相似,可做为砂金富集区寻找岩金的指示元素.本文旨在论述砂金富集区内砂金与岩金空间位置关系、成因上的联系及岩金成矿特点,为下一步岩金找矿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化探方法寻找石英脉型金矿的成功实例,在近期报导中时有所見;然而多数是采用与金伴生的某些含量較高、易于分析的有色或特种金属元素作为找金的指标。与金伴生的元素,它們的原生分布特点与金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它們的分布范围較  相似文献   

7.
浅谈放射性物探方法找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利用γ能谱测量方法不仅能查明原生金矿层和转生金源层,而且还可圈定与金成矿有关的侵入体及有利成矿部位。另外,还介绍了用氡法测量研究金矿床以及根据钾的偏高带追索金矿带的机制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甘肃礼县上坝金矿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中的矿物成分,金的赋存状态以及影响金回收的矿物学因素,研究证明金的嵌布主要与石英、褐铁矿有关。矿石氧化率高,金的粒度普遍细小,金矿物嵌布分散,该成果对湿法浸金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难浸金矿提金技术又有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利用河南盐矿测试中心研究的难浸高硫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提金半工业性试验技术,对小秦岭地区潭头的难浸金精矿进行试验,经细菌预氧化6天,再氰化浸出,金浸化率达91.31%。 (2)利用西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研究的难浸高砷硫化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技术,完成了广西贵港福六金矿浮选金精矿日处理6吨和青海五龙沟金矿浮选金精矿日处理12吨以及两种混合金精矿日处理10.5吨的工业性试生产,处理量分别为400吨和200吨,金的浸出率90%~94%,生物预氧化时间150小时,处理成本为每吨600元。 (3)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针对四川高硫高碳型金矿进…  相似文献   

10.
安徽宣城茶亭斑岩铜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金铜成因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型矿床。本文在矿相学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矿石组成矿物的成矿金属元素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EPMA)分析,以了解矿床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确定金与铜的成因联系。茶亭铜金矿床的热液成矿期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应用单矿物火试金法化学分析显示,第2阶段黄铁矿(Py II)和第3阶段黄铁矿(Py III)以及相应阶段的黄铜矿均富含金,各阶段石英及第3阶段硬石膏基本不含金。矿相学观察发现"可见金",金的嵌布形式主要为包裹金、粒间金,少量裂隙金。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这些"可见金"主要为银金矿,其次为自然金。"不可见金"以不均匀形式分布于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斑铜矿等硫化物矿物中,"不可见金"主要为纳米级自然金。金与铜的相关性以及金的赋存状态表明,金与铜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Simon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铜-铁硫化物中Au的溶解度更大,结合矿物共生组合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果可以推测,茶亭铜金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从较高温度到较低温度的演化过程,随着温度的降低部分Au从铜-铁硫化物中出溶并富集为"可见金",而另一部分金仍然以"不可见金"形式分散保存于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以及其它含铜硫化物矿物中。  相似文献   

11.
γ射线低能谱测量在地质调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介绍野外地面γ射线谱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针对低能γ射线谱的特点,结合地质调查项目,在金矿勘查工作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并以特例的形式,给出一个测点的实测γ射线谱曲线图、一条测线的综合剖面图和一个工作区的平面结果图,结果表明,低能γ射线谱能够在覆土覆盖的泥质片岩中较好地区分出含矿有利层位一炭质片岩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烧锅营子金矿金矿物的矿物学分类、形态、粒度、成分、成色等标型特征,金矿物的赋存状态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提出烧锅营子金矿为中温,中深成环境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预测花岗岩型金矿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陕西八卦庙金矿床1290m标高以上矿体为层状、似层状、透境状,单矿体最大厚度70.3m,金品位≥3×10^-6。62-72线长200m,宽200m范围内金品位≥2×10^-6,形状完整。从1290m标高以下矿体均分支为单脉体,厚度2~10m,地质品位≥3×10^-6,矿体形态上,下部与深部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5.
陕西是我国金矿资源和产金量的大省之一。本文从金矿资源分布、矿床规模、类型、品位、成矿期、控矿条件、开采条件以及矿石的可选性能、资源保证程度等10个方面对陕西金矿的特点进行了剖析,为金矿找矿、采冶的决策提供了一些可供透视和挖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产于太古宙中深变质岩中的金矿床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分布很广,成矿时代主要靠同位素年龄及其与后期岩浆活动的关系来确定。夹皮沟金矿是该型矿床中工作较多且有代表性的一个矿床,对其成矿时代有前寒武纪(Ar、Pt)成矿、显生宙(海西、海西一印支、燕山)成矿及前寒武纪十显生亩成矿等不同认识。本文根据矿脉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及脉岩的关系,以及含金石英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资料,认为成矿属海西期或海西一印支期,可能有燕山期的叠加。由于石英含过剩氩,故所得元古宙Ar-Ar、K-Ar表面年龄无地质意义,锆石可能具继承性,其太古宙年龄不能肯定为成矿时代。该矿是否有前寒武纪成矿期尚待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木文着重介绍了双王金矿床低品位金矿石堆浸概况、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指标及与国内比较,指出了双王金矿床堆浸特点和取得的初步认识,探讨了在一般条件下双王金矿床堆浸临界经济品位及今后堆浸远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砂金矿床储量计算现存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了由于不正确的计算方法给采金船生产带来的某些危害。着重论述了正确运用混合砂品位指标在矿床储量计算中的意义;单项钻孔工程混合砂品位表示方法、原则与采金船设计、生产的关系;关于矿体圈定中某些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黄松  丁俊华 《矿产与地质》1997,11(5):342-346
狮子山铜矿床中伴生金以矿物态为主,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和金银矿。根据金矿物的粒度、嵌布状态及载金矿物特征,结合金在选矿流程中的趋向分析,提出了应考虑采取在浮选前增加重选,并注意破碎同分级设备凹槽中滞留的单体金的回收来提高金回收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乌拉嘎金矿床的黄铁矿和白铁矿均可划分为三个世代,不同世代的黄铁矿与白铁矿在形态、成分和热电性上表现了不同的特点,与金矿化有不同的联系。形态上,粉末状和球粒状黄铁矿以及胶状白铁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成分上,富硫贫铁和As/Sb值高的黄铁矿、白铁矿对金的富集有利,它们的热电系数值与矿石品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