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利用浙江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着重在语义综合和图形综合两个方面对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将小面积图斑降维处理等方法实现了综合前后土地面积的基本平衡,同时又提出了图斑合并的最小面积原则.实验证明,该原则下的制图综合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原始图斑的地理属性.  相似文献   

2.
很多地图综合问题可以应用优化算法解决,土地利用(图)图斑合并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土地利用(图)图斑合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蚁群算法的图斑合并方法优于普通的迭代方法,该方法使综合后各地类面积变化较小且图斑紧凑性较好,是解决土地利用(图)图斑合并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三调)成果的转化应用,满足三调系列图件编制与多尺度土地利用数据的使用需求,以福建省多尺度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综合为例,探讨了三调图斑综合原则、综合流程和综合方法,重点介绍了狭长图斑剖分融合、非邻近同类图斑聚合、面状水域综合、小图斑融合、图斑边界化简、图斑夸大、尖锐角消除与缝隙补齐等关键技术方法,并阐述了检查和评价图斑综合成果质量的流程与方法,可为地表覆盖数据、地理实体要素自动综合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土地利用图斑综合过程中,现行方法多对同一地类采用同一指标,而未考虑区域差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分区域设置面状图斑上图指标的方法,以北京市朝阳区、昌平区和密云县为例,分别采用统一和分区域设置面状图斑选取指标的方法,对三个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1:50000到1:100000的制图综合。结果表明:分区域设置面状图斑选取指标,在保持制图综合前后各地类面积相对均衡方面可行,且在保持各地类在不同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关系方面,明显优于统一设置面状图斑面积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土地利用数据综合中图斑的化简处理这一复杂问题,把智能体技术引入到土地利用图斑的处理,建立了土地利用图斑综合的多智能体系统,包括系统的知识库、状态诊断、上下文环境探测、智能决策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图斑智能体的动作执行和运行结果评价,并通过实际生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6.
运用ArcGIS软件和内置VBA二次开发技术,提出一种土地利用数据中图斑的合并方法。首先按地类等级合并属于同一行政区且相邻的图斑,然后根据本文提出的合并规则合并小图斑到相邻图斑中。实验表明:利用此方法合并图斑,符合数据制作规范、不易出错、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吴贻芳 《测绘》2013,(5):218-221
现阶段,地图综合是地图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地图综合从数据模型上可分为基于栅格的数据综合和基于矢量的数据综合,而矢量数据压缩又是地图综合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以四川省南部县二调数据为例,对基于语义层次树及几何特征的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缩编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源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按照制图规范,根据地类语义对现有图斑进行重新分类,以支持地类图斑约束合并。最后重新计算图斑面积,结合地类图斑的几何和面积特征,在制图规范标准制约下,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实施归并和综合处理。结果表明:相对纯手工的地图缩编,本方法精度较高、操作性强、效率更好、满足制图规范要求,但仍存在一些瑕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善。  相似文献   

8.
高世忠  王玉川 《四川测绘》1996,19(3):120-124
本文重点讨论市(地、州)级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图件汇总中的制图综合原则和方法问题,根据四川省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利用特点,以及笔者的实验经验和体会,对市(地、州)汇总图件编绘中制图综合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地类图斑的合并综合、轮廓简化、甚小图斑的夸大和独立符号表示等技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类型本体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型,建立了顾及空间邻近和语义邻近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方法,基于本体语义相似度进行图斑融合的加权骨架线剖分。该模型较好地考虑了人的认知特性,改进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过程能够更好地反映和概括土地利用特征。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实际工作讨论了土地利用图综合缩编的技术路线,包括图斑综合前的最邻近地块探测、综合规则建立、图斑合并的方法、综合结果的面积平衡性评价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的GIS专题数据综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GIS专题数据综合知识的分类体系,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生式规则表示法将综合知识形式化为综合规则,并分析了GIS专题数据综合规则体系的形成模式;用实例分析比较了运用规则和不运用规则产生的不同综合结果,并以此进一步体现围绕特定应用专题的专题知识对专题数据综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地图信息自动综合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地图综合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和技术方法作了相应的论述 ,提出了以下主要结构化综合的学术论点和方法 :①综合 (抽象与概括 )并不为地图学与GIS所独有 ,而是科学认知的普遍手段 ,因而地图综合就是哲学意义上的抽象概括原理在空间数据处理中应用的一个特例。②地图综合实质的信息变换观。③综合对象的DLM观。④综合算子的再综合 (DLM信息变换类和DCM图形再现类 )的必要性。⑤结构化综合的三级实现模型。  相似文献   

13.
自动制图综合一直足地图制图领域中的难点,随着自动制图综合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了许多理论、模型和成果。本文从GIS和自动综合原理的发展出发,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阐述了自动综合原理的发展必须与GIS应用相结合,使自动制图综合理论的研究小仪停留在研究的层面,更能使它产生应用的价值,推动自动综合和GIS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空间数据自动综合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地图制图综合历来是地图学中最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领域,数字环境下的空间数据自动综合仍是现代地图学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此基础上,按照发展的观点,从5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空间数据自动综合研究的进展,总结了已有的成果,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空间数据自动综合研究的趋势和任务。  相似文献   

15.
顾及密度差异的河系简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张青年 《测绘学报》2006,35(2):191-196
河系简化是地图综合中经常需要处理的任务,其难点主要在于依据上下文环境对河流进行结构化选取,以保持河网密度差异等宏观特征。提出一种新的河流等级规则,依据河流的各级支流的数量确定河流的等级,以反映河流的密度差异;设计一种结合河流等级、长度与所在层次的综合指标进行河流选取;探讨在自动构建河系树的基础上计算河流等级、所在层次等指标的方法;最后使用综合指标进行河流结构化选取试验。结果表明,以新等级规则为基础的综合指标切实可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河网密度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中比例尺地图中的行政界线、地块权属界线的制图综合问题,利用Douglas Peuker算法,提出距离阈值自适应求解算法对图形进行综合;将平差理论应用于综合后图形的处理中,保证图形的综合质量。讨论了面积、长度、固定点、直角/直线条件的建立,结合实例,研究了综合、平差的算法框架与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调查利用的土地类型数据多为不同比例尺电子矢量地图,以此数据为研究基础,详细介绍了Delaunay三角网及其Voronoi多边形的特性,以及在土地数据类型中的图斑综合与点群目标综合中的算法应用,具体描述了两种算法的实现过程和试验结果,并对几种点群目标算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比对,详细介绍了实现过程;重点阐述了图斑综合算法的思想和算法的具体实现。最后以"土地利用数据库智能化自动综合系统"为例验证了算法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调查利用的土地类型数据多为不同比例尺电子矢量地图,以此数据为研究基础,详细介绍了Delaunay三角网及其Voronoi多边形的特性,以及在土地数据类型中的图斑综合与点群目标综合中的算法应用,具体描述了两种算法的实现过程和试验结果,并对几种点群目标算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比对,详细介绍了实现过程;重点阐述了图斑综合算法的思想和算法的具体实现.最后以"土地利用数据库智能化自动综合系统"为例验证了算法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地形图是进行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全面加强土地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使用传统方法进行地形图缩编费时费力,本文以某市1∶500到1∶2 000地形图缩编为例,充分利用Auto CAD的二次开发功能、FME Converter平台的数据格式转换和Arc GIS的制图综合工具,采用半自动缩编的方法,提高缩编的工作效率,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缩编方法的新思路,并介绍地形图中各要素的关键编绘技术及其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面向数据库的制图综合概念和内涵,针对海域和海岛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提出稀疏海岛变尺度制图综合原则,并给出利用面积比求解海域综合尺度的方法;研究兼顾海岛属性的海岛定量选取原则,建立了带约束条件的凸壳制图综合方法,在保证海岛基本轮廓前提下兼顾凹点细节的识别,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稀疏海岛制图综合算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